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姜风浩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姜风浩

摘要: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中,应加强施工技术要点管控,尤其要做好渗漏防治工作。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中的渗漏问题处理非常重要,而且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作,涉及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材料及技术工艺等多个环节。因此文章先对地下室建筑结构防水施工要点及防渗漏处理措施进行概述,再探究加强防水、防渗漏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地下室;地下室防水;防水处理;应用实践

一、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1.地下室自防水系统

在规定使用年限内,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应做好自防水保护,采取以下措施有效改进地下室自防水结构。

(1)选材时应当以防水和抗渗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为宜;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切忌擅自做主。在地下室防水结构施工之前,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对混凝土配比以及抗压强度等进行严格试验,如果施工之前没有进行试验,则可能会出现渗漏水现象。

(2)在浇筑混凝土时,一方面要确保混凝土结构密实性,另一方面还要对结构裂缝进行有效预防,以此来提高其抗渗性。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因处于地下空间,较之于其他工程项目,散热性不强,因此需加强其硬化温度管控,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3)拆模不宜过早。实践中可看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通过带模时间延长可有效提高建筑地下室结构整体抗渗性,提高建筑地下室耐久性,保障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4)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过程中,特殊位置应当选用针对性技术工艺。比如,施工缝以及沉降缝等位置,应当增加止水带,防止地下室出现渗漏水问题。同时,还要对地下室工程进行后期的养护管理,工程竣工以后应当规范化养护,并且制定科学的养护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规避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水。

2.施工细节处理

(1)施工缝

地下室工程施工时施工缝较为常见,实践中应当选择施工缝作为重点部位。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施工缝位置渗漏水,建议选择平直缝节点形式,而且在侧壁可以布设适当的钢板。通常情况下,施工缝两端的槽口深度和宽度分别为20mm,在施工作业时利用防水砂浆进行填嵌。在地下室墙体以及底板结合位置,在距底板50cm的位置布设钢板。对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松散浮浆,填塞并浇筑混凝土。

(2)穿墙管处理

根据施工技术要求预设套管,穿墙管安装时焊接止水环。

(3)穿墙螺栓止水

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处理过程中,一般要用到螺栓对模板进行固定,但可能会导致工程项目的防水性能受到不利影响。为此,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止水螺栓解决该问题,尤其在墙板浇筑完成后再拆除模板,此时施工人员应当在螺栓上凿出一个缺口,烧断顶端并用防水砂浆抹平缺口[1]。待上述工序施工完成以后,应当认真检查施工是否到位,必要时应当进行返工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地下室工程竣工阶段的防渗漏措施

在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处理上述问题,需全面了解墙面是否存在漏水问题,再根据水压以及漏水量等指标制定渗漏水防治方案。此外,因墙体混凝土比较松散,容易出现裂缝[2]。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下室施工时混凝土硬化速度较为缓慢,以致于其表面出现积水现象,严重影响建筑墙体结构质量和强度,墙面也容易出现渗漏原水问题。现阶段国内建筑在地下室工程建设勘探设计时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上述问题会导致建筑下室渗漏水,其具体问题体现在如下方面:

(1)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未对环境条件、地下水源等实地勘查,设计时的缺乏责任意识,仅凭个人经验或资料设计的方案缺乏科学合理性,尤其对建筑地下室结构布局缺乏全面考虑[3]。

(2)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时,未考虑好施工缝以及变形缝和防渗漏原则,以致于地下室结构的防水效果大打折扣。在设计建筑地下室标高时,未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把握,比如雨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则可能会引发防渗漏水问题。

二、地下室防渗漏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实践

1.工况概述

某建筑工程项目地下一二层的面积分别为8100m2和8400m2,其地下水位相对较高,而且标高达到了31.2m,建筑基础底板标高是31.4m,槽底的标高为30.9m,底板上有多个深度不同的集水坑。在对本工程施工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加强整体规划设计以及地质勘查,对地下水标高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勘查所得的数据信息对渗漏水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确定防渗漏施工方案。

2.地下室结构防渗漏处理措施

在建筑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过程中,应当对施工缝以及后浇带和变形缝等严格管控,实际施工时可以采用以下防渗漏处理措施。针对本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进行施工时,施工方多采用补偿收缩性材料,对混凝土二次接缝。接缝处理之前,应当合理布设后浇带止水带,对后浇带浇筑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完成后应当及时对其采取养护管理措施。在穿墙管道外部位置,应当有效应用金属套管,将其预埋于混凝土之中,并且在其四周布设预备槽,对个位置焊接钢筋,使其能够紧密连接起来。对止水带进行密封操作,进行密封作业时也应当合理铺设防水材料,以此来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不利影响[4]。同时,利用钢筋对混凝土圈梁以及挑梁等进行固定,因钢筋弹性量较之于混凝土要大很多,实践中可避免墙体出现裂缝问题。在处理伸缩缝处理时,应当将工作重心置于用水量降低层面上,并且对水流输出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必要时可以利用减水剂等进行处理。经过上述处理,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历经10年的时间,依然没有出现渗漏水问题。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实际,结合工况条件和施工技术质量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方法防渗漏处理。在建筑工程技术规范中,应当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加强防水技术要点控制。

参考文献

[1]许明星.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J].安徽建筑,2018,24(02):101-102.

[2]陈道棉.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05):76-78.

[3]申松柏.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5(51):1-2.

[4]陈灿明.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06):61-62.

论文作者:姜风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姜风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