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中面临着材料管理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章主要通过分析这点,结合难以控制的材料质量等等问题,-并利用两大技术构建出项目材料管理的系统:物联网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这两大技术的主要价值是使在项目材料管理当中实现自动,可视,准确地获取到信息。
关键词:BIM和物联网技术、材料管理、应用分析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管理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的含义和目标: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依据施工进度,对设计材料的追查和控制管理,还有采收购买,对使用数量和时间的确认,保证材料的供应能够在供需端的平衡,使项目的进程能顺利进行。建筑工程中的材料管理包括方方面面,大都包括计划管理材料,储存和保管材料,验收进场的材料,监督材料的使用,回收和发放材料以及对现场材料的管理。而其目标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节约材料。这需要在合理范围内让所有合格质量的材料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数量输送给使用者。
但是要做到这一目标并不是那么简单,这需要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和其他部门项目的人员密切的配合,这使得人力的成本越来越高,与降低材料管理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对项目材料在现场的管理进行分析。
材料计划管理:这是材料管理的基础,这是开工前的一次性计划,但这次计划需要紧密慎重的预算,但因为施工中变数太多,所以传统的计算很难跟上工程的进度。这问题亟待解决;材料进场验收:这一步骤更是复杂繁琐,需要工作人员在进场时的验收各种材料,确认是否为假冒为例,后期还需跟踪,防止调换材料;材料的储藏和保管:材料在现场的保管和储藏是较为困难的,需要按照性能,类型,规格等方面分门别类,其次仓库的环境要求也较高,需保持干燥和安全。最后材料管理员需要每天清点核算,是一个耗费人力物力的环节。材料的使用监督: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工人偷换材料或材料丢失,这一过程是需要全程监督的,传统的方法便是各个现场施工时需有一个监督者,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造成成本的上升。
二、材料管理中BIM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
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概念: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目前所有建筑行业中企业的核心技术。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多维数据库,包含着一个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活动事项,从规划建筑,设计操作到施工现场,以及运营的所有信息都在其内。BIM将建筑工程的繁琐事宜都整理清楚,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及利用的大平台。物联网技术是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将世界上的物体通过网络的形式连接起来的一个实体网络形式。这实现了物体和网络之间的信息的互通,可以达到对物体在运输和使用中的定位、管理、识别、监控等。物联网所提供的技术应用到建筑项目的材料管理中,可给管理者大量的信息支持。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正被大量使用在物流,航空等产业中,这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其中美国的公司沃尔玛每年可以凭借这以技术省下85亿,因为不需要多余劳动力去查看进货的条形码。对建筑工程而言,可以对重要的材料出厂时就植入物联网芯片,之后在运输,进场,盘点等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其进行监控和跟踪,这将省下一大笔人力成本,方便物流和仓库的管理。
物联网和BIM技术结合:这两大技术结合后可产生“BIM5D”,这在三维建筑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而成,形成由3D模型+1D造价+1D进度的五位信息模型。这不仅能让工程量清晰明白,还能降低施工时的风险,是项目管理和施工信息进度相连接,动态管理实时监控施工现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材料使用计划编程:材料在初期需要先进行大致的计算,用了BIM5D模型后,就可以初期较为精准的计算出工程量,从而不会造成完工后的材料浪费。而且如果每天都把数据录入BIM5D模型,后一天的材料用量也会精准得知,这样即使施工工程中发生什么意外,也不会延误施工。材料的储存和保管:因为每个货物都有了电子的标签,所以在储存和保管上都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要阅读器直接扫描电子标签,就可以对材料进行盘点和保管,提高仓库的库存能力,保障材料的安全。
三、BIM和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012年伦敦奥运会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奥运区空间规划和物流管理系统”是物联网和BIM结合运用的雏形。首次在奥运会上使用的BIM技术,比传统的物资管理技术更加直观,便利,准确,实现了虚拟的世界总也能控制奥运村的物资管理。这大大提升了物流管理的便利性,降低了犯错误的风险,操作难度也得到了下降。奥运区的所有物流信息以及建筑格局都被数字化的录入到了其三维模型中去,设计师们仅仅控制这三维模型就可以确保奥运区内所有资产管理的运行,这让物流管理可视化和高效起来,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直观的看到各种变化从而做出处理方式。
上海中心项目:在这一项目中,主要是通过BIM技术把管道预制化和物流串联起来,从而形成类似于物联网的系统,实现了无论是物流的归类统计,还是分区段的配送都大大便利的方案。首先,将BIM技术对各类的建筑材料分门别类,加以统计,最后在按需求和统计结果分别配送和装运到会场。这改变了传统的按规格配送的模式,大大地减少了材料的复杂管理工作。其次,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其中,标注出每个配送点,采用系统的配送方式,大幅度的减少作业误差。而对于在闹市或繁华地区作业,这种方法也减少了施工队空间场地的需求,减少了噪音等污染和能耗。
历史证明,无论是技术还是科技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来经济的进步。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会成为未来驱动世界发展的动力源,特别是对建筑项目管理中,在这一体系中,可以把大量的材料数据都输入其中,通过全程监控来保证材料的准确和质量,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但事实上,物联网技术仍然是处于研究和实验的初级阶段,应用性还不是那么的宽泛,比较偏向于设计阶段。整个建筑产业链中还无法形成数字化的管理,但在中国,这项技术还是很有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的。这还需要大量的研究人才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Miller-Podraza, H., Bergstrom, J., Teneberg, S., et al., 1999.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neutrophils, sialic acid-dependent binding to various isolated glycoconjugates. Infect. Immun. 67, 63096313.
[2]Kottakis, F., Papadopoulos, G., Pappa, E.V., Cordopatis, P., Pentas, S., Choli-Papadopoulou, T., 2008. Helicobacter pylori 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 activates neutrophils by its C-terminal region even without dodecamer formation, which is a prerequisite for DNA protection—novel approaches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inflammation. FEBS J. 275, 302317.
[3]应健,曾志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2).
[4]陈兴海,丁烈云.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建筑安全运维管理应用研究—以城市生命线工程为例[J].建筑经济,2014,(11).
论文作者:谭仪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