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青岛 266599)
摘要:在烟气脱硝系统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中毒和再生是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脱硝催化剂的碱金属中毒、砷中毒及催化剂烧结影响等,探讨其成因并对中毒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有效防治催化剂中毒的方法,可为烟气脱硝中催化剂的设计、生产及SCR脱硝系统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SCR,催化剂,中毒,脱硝
1 引言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多而且最有成效的烟气脱硝技术。SCR技术是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以NH3等作为还原剂,将NOx还原成N2和H2O。但在由于催化剂中毒导致其活性下降,脱硝效率降低,它的性能会直接影响SCR系统的整体脱硝效果。目前国内的催化剂通常3~5年就要更换一次,因此催化剂的寿命决定着SCR系统的运行成本,故而研究催化剂中毒的原因,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对降低SCR系统的运行费用意义重大。
2 SCR催化剂中毒及防治措施
2.1 砷的影响
砷中毒是由烟气中的氧化砷(As2O3)引起的。As2O3扩散进入催化剂,并在活性和非活性区域固化,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均匀蜂窝式催化剂可以有效的降低表面毒剂浓度,就能够最好的预防砷中毒。由于砷中毒的机理是受限于扩散作用的,而且与毛细孔浓度有关,所以优化后的毛细结构也能缓解它的作用,如图2所示。
石灰石的添加量是有限制的,因为过多的CaO对系统也有不良影响,这将在接下来的部分中详细介绍。一般添加量的标准见图3中提供的设计曲线。
2.2 碱土金属的影响
a) 钙的腐蚀
在煤燃烧过程中,煤灰自身有一定的固硫作用,因此研究煤中的Ca含量时,经常把硫和Ca含量综合考虑。图4所示为煤中含硫量与含钙量、Ca/S摩尔比(以下称Ca/S比,其它碱性成分也相对应)之间的关系。图4(a)表明,煤中含钙量与含硫量之间显然缺乏相关性,但可以看出,相当数量的低硫煤含钙量较高(32.8%的煤含钙量>0.5%;12.4%的煤含钙量>1%);中高硫煤含钙量普遍较高,约51.2%含钙量大于0.5%,但与含硫量相比,其相对含量并不高,表现为煤中Ca/S比很低(见图4(b))。煤中Ca/S比对固硫而言更有意义,由图4(b)中的趋势可见,含硫量越高的煤,其Ca/S比一般越小。统计表明,97.4%的中、高硫煤Ca/S比<1;51.8%的低硫煤Ca/S比>1,而Ca/S比>1的煤中94.9%属于低硫煤。
煤中碱金属(Na和K)含量一般比Ca、Mg少得多,其存在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活性碱,如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和有机含碱等;另一类是非活性的,存在于云母、长石等硅酸盐矿物中.在我国煤中,钾含量一般比钠高,而钾主要存在于硅酸盐矿物中。Mg、Na、K含量与含硫量之间也有与Ca类似的关系,即含硫量越高的煤,其Mg/S,Na/S和K/S比也都越低。
Na、K腐蚀性混合物如果直接和催化剂表面接触,会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机理是在催化剂活性位置的碱金属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如图6所示。对于大多数应用,避免水蒸气的凝结,可排除这类危险的发生。
对于燃煤锅炉来说,这种危险比较小,因为在煤灰中多数的碱金属是不溶的;对于燃油锅炉,中毒的危险较大,主要是由于水溶性碱金属含量高。而且,如果锅炉燃用生物质燃料,如麦杆或木材等,中毒会非常严重,这是由于这些燃料中水溶性K含量很高。在烟气中碱金属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这种均匀式的钛-钨-钒(Ti-W-V)蜂窝催化剂(homogenous type)比表面涂层的催化剂(coated type)的抗毒能力强,因此劣化速度也低,使用寿命也就更长,如图7所示。
2.3 催化剂的烧结
长时间暴露于4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可引起催化剂活性位置(表面积)烧结,导致催化剂颗粒增大,表面积减小,因而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如图8所示。采用钨(W)退火处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催化剂的烧结。当SCR在正常运行温度工作时,烧结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2.4 催化剂的堵塞
催化剂的堵塞主要是由于氨盐及飞灰的小颗粒沉积在催化剂小孔中,阻碍NOx、NH3、O2到达催化剂活性表面,引起催化剂钝化。
可以通过调节气流分布,选择合理的催化剂间距和单元空间,并使进入SCR反应器烟气的温度维持在氨盐沉积温度之上,如果SCR入口温度能够保持在盐的形成温度以上,则氨盐就不会形成/沉积。通常,温度保持仅仅是当机组带部分负荷时候才有的问题,该问题在安装了一个水侧或气侧的省煤器旁路时便能解决。当使用气侧旁路时,必须非常注意在加氨槽的上游提供足够的温度混合。这能够避免出现会导致加氨槽和催化剂积盐的现象。
通过设计催化剂表面的正确流量分布,能够将飞灰沉积的问题最小化。此项工作通过正确的SCR系统烟道设计、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或建立冷流模型来完成。对于高灰段应用,为了确保催化剂通道通畅,应安装吹灰器。
3结束语
选择催化还原催化剂中毒是烟气脱硝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引起催化剂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物理中毒和化学中毒两个方面,并以后者为主,催化剂中毒造成了脱硝活性下降。在温度较低时容易使 SCR 催化剂中毒,可以采用热再生或热还原再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催化剂应该尽量避免潮湿环境及低温状态下运行。
参考文献
[1]高润良,王睿.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技术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02(8).
[2]钟秦.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张鹏,姚强.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的催化剂[J].煤炭转化,2005,28(2) :18-24.
[5]Shigeru Nojima,Kozo lida,Norihisa Kobayashi,et a1.Development of N removal SCR Catalyst for low SO2 oxidation[J].Technical Review,2001,38 (2) :87-91
论文作者:李建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催化剂论文; 烟气论文; 活性论文; 含量论文; 所示论文; 碱金属论文; 温度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