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吴庄小学 266731
伟大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须从激发其兴趣入手开始。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下七法行之有效。
一、好奇心激发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停留在“好玩”、“新奇”、“刺激”的水平上,停留在希望老师给予解释的水平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好奇心”发展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引导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究的期望和兴趣。如在教学《浮与沉》时,教师出示两只大小形状一样重量不同的小船,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把这两只小船同时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小船会浮到水面上,小部分学生认为船会沉到水底。同学们都迫切想知道结果,要求我马上试一试。于是,我把这两只小船轻轻地放到水里,结果出现了一只浮到水面上,一只沉到水底的现象。学生见后,先是感到惊奇,之后纷纷举手发表各自的看法,参与学习的意识极为强烈。
二、游戏激发兴趣
利用游戏,可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教学《镜子》时,我让一个学生走到讲台上蹲下,让讲桌挡住全身,让其他同学看不见他。然后,我让部分学生到教室后面的黑板写字,让在讲台上蹲下的这个同学“猜”。结果,不论这些同学在黑板上写什么字,都总能被讲台上蹲下的这个同学“猜”对。同学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要求老师作解释。于是,教师先让讲台上蹲下的这个同学说说是怎样“猜中”的,接着教师再出示“潜望镜”让学生观看,学生对“潜望镜”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都很想了解“潜望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积极动地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三、感性实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很强,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也不喜欢枯燥的讲解,都希望课堂上能有尽可能多的时间亲自动手实验。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就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行动起来,要让学生自己去活动、去操作,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或者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在亲身实践中感知,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如在教学“区分纯净水、白醋、白酒”这个实验时,让学生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趣味实验激发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科学比较难学,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推理判断,他们总是记不牢,而且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在课堂中利用趣味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强化科学知识,达到提高兴趣、认识自然现象的目的。如在教学《太阳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太阳系的家族成员和它们的大小,如果只是用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也比较难理解,于是,我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了一个动画模拟的太阳系家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而且各大行星的大小,与太阳的距离等都一目了然。
五、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于一体,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直观形象地感性材料,其生动性、趣味性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小,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
六、关注兴趣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新知、参与探索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科学课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能力保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在课堂中极易分散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去做其它事情。因此,关注学生的兴趣,深入分析“学生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然后采用科学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
七、关注活动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感受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可是教材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极易乏味。他们天性喜欢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用活动内容去组织课堂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获得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健康的教育。如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自己设计实验,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更多、更科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去。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达到空前。有的独立实验,有的分工合作。有的学生用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塑料泡沫块放入水中认真观察;有的学生用注射器将乒乓球中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放入水中认真观察……用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得出了 “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的相同结论。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也不是独裁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潜在的朦胧的认识挖掘出来,开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以利于更好地进行思维探究活动,时刻关注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论文作者:侯开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科学论文; 好奇心论文; 积极性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