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_企业经济论文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_企业经济论文

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工业发展论文,时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4)11-0005-06

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前4年(2001—2004),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8.5%,“十五”计划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将超额实现,并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应当保持在什么水平上比较合理,经济发展面临哪些突出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任务是什么,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怎样认识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经济增长速度问题

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投资率和投入产出系数、消费与出口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如果从投资率和投入产出系数考察,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应在9%—9.5%之间。2000—2003年我国的资本形成率(投资率)分别为36.4%、38.0%、39.2%和42.3%,4年平均为38.97%;投入产出系数分别为4.80、4.00、4.54和3.77,4年平均为4.28。这4年的潜在增长率平均为9.1%,比经济的实际增长率8.5%高0.6个百分点。如果在“十一五”时期,资本形成率保持在38%—40%之间,投入产出系数平均为4.2,那么,2005—2010年GDP的潜在增长率应为9%—9.5%。为了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倾向,减轻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压力,“十一五”时期,有必要将投资率降到36%左右。在投入产出系数为4.2—4.5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应为8.5%,实际增长率将在8%左右。

2000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36%以上,2003年高达42.3%。2000—2003年的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和55.5%,消费率明显偏低。为了降低投资率,必须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按不变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当年GDP增长率的比例保持在2.5∶1的水平上比较适当。

“十一五”时期,消费率应当由2001—2003年的平均58%上升到65%左右。提高消费率的途径,要从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国民收入再分配两个方面进行。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关系,重点是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目前,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出现的“民工荒”,实际上是劳动力供求市场给出的信号,即相当多的农民不愿意背井离乡,继续从事高强度、低工资的工作,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当地职工年平均收入为16000元—17000元,而外地农民工的年平均收入为8400元。农民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并且居住和生活条件差,也没有为他们建立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没有达到为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培养下一代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所应得到的补偿。农民的现金收入主要来自于进城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但农民工的低收入限制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事实上出现了劳资双方不同的利益主体。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必须兼顾劳资双方的利益,使不同的经济主体都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为此,有必要提高带有强制性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为农民工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基金制度。建立这种制度,在技术上并没有障碍,因为每个人的身份证号是惟一的,商业银行在全国已经实现联网。建立农民工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完全可以进行异地兑现。

关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认为今后我国的出口增长率也不可能继续保持2002—2004年分别增长22.3%、34.5%和32%的超高速增长格局。因为这种超高速增长,一是由于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现了短期的出口增长的“井喷”效应;二是由于“9·11”之后美元贬值,使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刺激了出口的增长。推动出口高速增长的这两个因素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暂时性。相反地,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情况不断加剧,同时仍然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所以,出口增长速度将由2002—2004年的超常规的高速增长转向适度的快速增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减弱。

综上所述,“十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率以保持在7.5%—8%比较适当。对GDP增长及其构成的预测如表1所示。

表1 “十一五”时期我国GDP增长及其构成预测

年份 2004 2005 2010

2005—2010

绝对值比重绝对值比重绝对值比重 增长率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

GDP126000100 136000100 200000

100.0

8.00

第一产业18900 15 20400 15 2400012.0

3.30

第二产业66800 53 72100 53 10800054.0

8.40

其中工业56700 45 61200 45 8850044.2

7.65

第三产业40300 32 43500 32 6800034.0

9.40

注:绝对值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有关资料计算、整理。

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既取决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必然趋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同时,由于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扩大就业和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下,地方政府总是希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高一些。因此,要抑制地方的投资扩张冲动有一定的难度。领导干部任职一方,出发点当然是造福一方。但行政任职的短周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稳和可持续性的客观要求事实上存在着矛盾。以前舆论曾经报道和批评过“走读”的乡镇长,即家住在县城,每天坐车到乡镇上班。现在,在不少地区出现了“走读”的市长和市委书记,即到一个地方任职,只是作为一种暂时的过渡,作为一种升迁的平台,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多则五年,少则三四年。因此,必然会出现追求短期的政绩,甚至出现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扩张。解决的办法,一是完善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改革投资管理体制,由过多地介入具体投资项目转向主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个经济主体提供服务。二是延长党、政主要领导在一个地方的任职期限,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方法,使科学发展观能够落到实处。

二、资源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过煤炭、电力、钢铁等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相对过剩的情况,使人们产生一个错觉,即我国从此全面消除了短缺,进入了从消费品到生产资料供大于求的时代。但是2002年以来,我国又重新出现煤炭、电力、交通运输全面紧张的局面。资源性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固然与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我国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我国工业的高增长是依靠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消耗实现的,致使出现了煤炭、电力、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供给紧张的状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类的社会再生产活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但我国在资源开采和利用上,事实上出现了寅吃卯粮的局面。考察一下我国能源、原材料消耗的情况,就可以看出2003—2004年的工业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就能够理解加强宏观调控、抑制局部行业投资过热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经济的高增长不可能长期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基础上。在能源、铁矿石、土地、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与“三农”问题并列的又一个突出矛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出发点就是为了找到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以能源为例,由于我国处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加上能源资源条件的制约,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可能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为标准。从1980—2000年的20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了118.9%,而同期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则增长了536.6%。依靠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到2020年,以能源消费比2000年增长1倍来支撑GDP翻两番,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

我国能源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是石油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2003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6959.98万吨,消费量约2.7亿吨,进口原油占国内消费量的35%。预计到2010年我国原油需求将增长到3.5亿吨,国内产量1.8亿吨,需要进口1.7亿吨,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存度为48%。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通过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不会出现严重的原油短缺危机。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在改革投资体制、赋予微观投资主体投资决策权的同时,必须制定市场准入规则,对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高、达不到先进技术经济指标和环境保护标准,并将造成外部不经济性的投资和生产经营项目,要严格限制它们的进入。

有一种观点主张,为了应对提前到来的老龄化问题,现在应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我认为,这种主张是不可取的。我国当前和未来的能源、土地、水、森林和矿产资源短缺的矛盾,荒漠化加剧,以及就业的压力,主要是由于人口规模过大造成的。我国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总产量,大多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要远远低于这些国家,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多,人均占有水平低。

表2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状况及其趋势

年份 一次能源产量

能源消费量 GDP(亿元) 单位GDP消费能源

(万吨标准煤) (万吨标准煤) (万吨/亿元)

1980 63735

60275

4517.8 13.34

1990 103922

98703 18547.9

5.32

2000 106988 130297 89442.2

1.45

2003 160300 167800 116603.2

1.44

2010 200000 220000 195000.0

1.28

2020 240000 280000 358000.0

0.78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我国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总数超过1500万,16—60岁的劳动力总量在6.6亿—7亿之间。美国、日本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总数只有2000万,我国从事制造业的总人数有9000万。在5亿农业劳动力中,每年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天数不到30%。在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直接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劳动力仍然是充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调整就业结构,延长退休年限和养老社会化等途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要使我国13亿以上的人口都能够分享经济增长和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利益,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要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缓解自然资源短缺的压力,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机制和方法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动摇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在人口低增长的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即使放慢,人均GDP水平和实际生活质量仍然能够提高。

三、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问题

工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不同区域配置的比例关系。它既是过去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新的经济周期或发展阶段的起点。调整工业结构的主要目的: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保证市场供求的平衡;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保持优势。当前,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既要解决资源配置的平衡问题,更要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加快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所谓战略性产业,是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产业。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战略性产业也是在变化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目标、不同角度出发,许多产业都可以视为战略性产业,例如,农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当属于战略性产业;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是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和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可以说是战略性产业;半导体芯片制造和软件开发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是当代的战略性产业;机床制造业、大型成套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装备的产业,也是战略性产业;航天工业、航空工业、核工业关系国家军事安全,也应当作为战略性产业。由此可见,战略性产业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由于各个国家的大小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环境不同,不同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如何选择战略性产业?在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每一个产业都是重要的。在一系列产业群中,如何确定特定发展阶段的战略性产业,或者是重点发展的产业,需要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安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来确定。具体地说,现阶段战略性产业的选择需要满足以下几个目标:一是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既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升级,增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二是我国人口众多但资源有限,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困难。战略产业的选择要着眼于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要使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装备和手段转移到现代化的基础上来。三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并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好准备,建立以现代高技术为基础的、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实现国防现代化,仍然是一项不可懈怠的、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四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战略性产业的选择要有利于改变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状况,有利于改善国际贸易条件,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出口交货值不断上升,但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核心技术主要由跨国公司控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些学者提出要防止高新技术产业的“空心化”。所谓产业“空心化”,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导致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市场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慢。例如,日本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出现的情况。二是指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核心技术,形成对跨国公司技术和资本的依赖。上述第一种类型的空心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是国民收入仍然是净流入的。第二种类型的空心化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后果是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如拉美国家在发展和开放中出现的问题,跨国公司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GNP的增长与GDP的增长不同步,甚至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我国所要避免的是第二种类型的“空心化”。

目前,我国依靠自主技术创新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贸易限制的航天技术、核技术等涉及国家军事安全的领域。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生产技术能力显著提高的产业有大型发电设备制造、程控交换设备制造、家用电器制造等产业。大量重复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差的制造业主要有石油化工成套设备制造、轿车设计和轿车生产线设备制造。完全依靠进口的产品有民航干线大飞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等技术和知识密集、附加价值高的产品。从这些经验教训看,防止技术“空心化”,需要调整和完善引进技术与利用外资的方式。引进技术应由购买设备转向购买制造技术与合作生产为主,并使用于消化吸收的资金投入超过引进技术的资金投入。对新进入的外资,必须进行筛选。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资金缺口和技术缺口。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资金短缺已不是主要矛盾。因此,利用外资的重点应当是能够带来先进技术的资本。

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研发能力先天不足,在国际竞争中与工业发达国家不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必须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从实践上考察,这种策略有其积极的作用,与发展中国家最初的技术和产业起点相比,以市场换技术确实起到了缩小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不能长期建立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基础上,因为你所换到的技术永远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发达国家为了通过技术垄断实现超额利润,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即使是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实行本土化策略,不仅利用了发展中国家廉价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且技术的所有权仍然控制在跨国公司手里。因此,我们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同时,必须不断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在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实现跨越。

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我国大多数企业实际上是在用小农经济的小生产的办法搞大工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程度低,零部件的自制率过高。企业从原材料采购、铸造、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到产品组装和包装,大部分生产过程都在企业内部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先改变“大企业、小生产”以及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一般加工组装型产业领域,没有小而专的小企业,就没有大而强的大规模生产。在专业化分工的条件下,小而专的企业,也可以实现大批量、大规模生产。

四、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不仅向优势企业集中,而且向优势地区集中。因此,出现了像广东的东莞和江苏昆山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浙江义乌的小商品生产基地,温州的制鞋基地等产业集群地区。

所谓产业集群,就是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批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这些地区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产业集群的特点是: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具有很强的工业配套能力;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半径小、物流成本低;具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主导着该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具有产品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专业化分工,首先是地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其次是产业集群地区的专业化分工。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大批小企业为核心企业配套。产业集群的出现,为更多的小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供给总体上是竞争的,但每一个地区、企业必须形成局部的相对垄断地位,才有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以说,没有特色,没有相对的垄断地位,就没有竞争力。

在区域经济布局的认识和实践问题上,我们纠正了20世纪50—70年代要求各个地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做法。今天,在强调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生产要素的集中化趋势。以较少的国土面积,实现产业积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产业集群的出现,加剧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配置的不平衡性。产业集群地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者必须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和产品。这是解决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由之路。

标签:;  ;  ;  ;  ;  ;  ;  ;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