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庆探索与启示
史兰英
(天津市煤业建筑器材河西公司 财务部,天津 300202)
[摘要] 以直辖市重庆为例,20年来,其围绕推进协调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和治理举措,形成了国际省际合作协调、域内统筹协调的重庆实践框架,在正确协调两种市场与两种资源关系、赶超发展与局部地区率先发展关系、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发展关系、城市发展与农村建设关系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经验与启示,实现了国际协调能力和省际协调发展能力有效提升,实现了市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协调,形成了统筹发展格局,为中国发展的协调推进带来了可供参考的丰富经验借鉴。
[关键词] 重庆样本;国际协调;省际协调;域内协调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强调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进协调是新时代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时代要求,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是实施“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必要路径,是新时代践行“两个大局”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战略选择。从省份或直辖市层面来看,推进协调主要包括省份或直辖市与国际之间的协调、省份或直辖市与其他省份或直辖市不同层级行政区的协调、省份或直辖市内部不同行政区的协调。作为内陆地区的典型城市,重庆直辖20年来,围绕推进协调开展了诸多有特色的创新实践举措,有效地推进了国际协调、省际协调和域内协调,在高效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协调两个大局伟大战略与地区赶超发展关系、统筹区域发展与城乡发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效样本。有鉴于此,总结重庆直辖以来推进协调的实践做法和发展业绩,将可以为新时代中国推动协调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1 推进协调:新时代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时代要求
1.1 推进协调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
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决胜阶段的现实需要而确立的科学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强调区际、区域、城乡的协调,也强调经济社会、阶层之间、软硬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单就重庆而言,推进协调必然要求实现重庆与国际之间、与其他省份(或直辖市)之间的协调,以及实现市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推进协调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得以践行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只有实现国际之间、省际之间和市域内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在重庆实践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1.2 推进协调是实施“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必要路径
2015年3月27日,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要求实现国家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也更强调不同国家主体内部行政区主体之间实现合作和协调。单就重庆而言,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进协调,必然要求实现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合作与协调,也要求实现重庆与沿线国家内部不同层级行政区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本刊讯(记者 吴曼)为突破蛋肉鸡产业发展日益趋紧的环境约束难题,充分发挥蛋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12月8日,由蛋肉鸡产业创新团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岗位和优质地方鸡生产综合试验推广站主办的河北省蛋肉鸡产业体系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交流座谈会在石家庄召开。
1.3 推进协调是深化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战略选择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之间分异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背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尽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赵强社,2012)。[1]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在于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王梦奎,2004)。[2]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推进市域范围内的协调发展,必然包括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区域城市与产业协调、城乡协调发展、两大文明建设协调等核心内涵。重庆推进市域内协调发展的实践,实际上就是深化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必要探索,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
2 直辖以来重庆市围绕推进协调的实践探索
2.1 国际协调发展
2.1.1 着力贯通“一江两翼三洋”国际大通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国际协调发展大基础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从“一带一路”战略伊始,便着力贯通“渝新欧”“渝桂新”等“一江两翼三洋”国际大通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并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12月18日,重庆市还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建设重庆成为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必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直辖以来,重庆以“一江两翼三洋”国际化大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大与沿线省份海关的协调,加大与过境国家、省份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协调力度,形成直通欧亚非的国际通道(张宗益,2011)。[3]重庆“一江两翼三洋”国际大通道建设,不仅保证重庆与国际大通道沿线国家经贸联系和经济社会协调程度和水平得以较大提升,而且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重要连接纽带。
2.1.2 强化国际友好城市结对建设,大力引进外国总领事馆和国际新闻机构入渝,优化国家级开放平台建设,构建国际协调发展大平台
直辖以来,重庆市依托多元化的、多层级的区际协调会,积极协调与中央部委、周边省份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合作、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生产要素调配中的相关问题,形成了以重庆一圈、西南一片、长江一线、南北两翼为特征的“圈片线翼”区际经济协调总体格局。直辖以来,依托重庆经济协作区协调会及其市长联席会议,重庆构建了与周边三省十五个城市的良好互动关系,形成了“重庆一小时城市圈”内省份或城市间的良好区际协调机制;同时,依托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机制等组织和机制,重庆市还形成了与大西南片区省份、长江沿线省份以及东部发达地区省份之间良好的区际互动协调关系。再者,重庆市还积极参加川陕甘渝旅游区域协作年会、泛珠合作信息产业厅(局)长联席会议,并推动建立沪渝川口岸大通关合作机制,契合特定产业合作和协调发展,推动流畅的区际协调机制建立。
2.1.3 创新“渝洽会”等多元化国际协调机制,强力推进国际互联互通示范工程,形成国际协调发展大格局
直辖以来,重庆市积极创新与国际协调发展的方式,形成了包括国际联席会议、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国际合作小组、国际博览会、产业互联互通示范工程等多元化国际协调机制。截止2018年11月,重庆与国际间围绕前三种方式形成的国际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定期参与中俄两河流域地方合作理事会、世界华人经济论坛、中韩高层财经界对话会,定期举办中印地方合作论坛、中澳省州负责人论坛,以及成立中国重庆与泰国友好合作工作小组等。同时,重庆通过定期举办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渝洽会),积极创新与国际协调发展机制。截止2018年11月,重庆市共举办了20届渝洽会。重庆还通过签署《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重庆倡议》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协议,推动欧亚等互联互通示范工程的实施。
2.2 区际协调发展
2.2.1 依托多层次、多元化“区际协调会”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形成“圈片线翼”区际经济协调总体格局
直辖以来,重庆市积极创新与国际协调发展的大平台,形成了国际友好城市结对建设、总领事馆和国际新闻机构入驻、国家级开放平台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协调发展平台。直辖以来,重庆市及各区县政府强化推进国际友好城市结对建设,新结对省级国际友好城市20个,区县级国际友好城市13个。截止2018年11月,重庆市共形成包括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白俄罗斯明斯克州等在内的省级和区县级国际友好城市39个。重庆市还积极协调推进不同国家总领事馆和国际新闻机构入驻重庆,为重庆企业和市民访问他国和他国居民了解重庆提供便利,也为重庆与他国进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活动提供便利。截止2018年11月,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日本、英国等10国总领事馆入驻重庆;同时,也有日本经济新闻(驻)重庆支局、新加坡联合早报驻重庆分社等国际新闻机构入驻重庆。同时,重庆市特别重视国家级开放平台的申报和优化建设,截止2018年11月,共获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等6个国家级开放平台。
2.17 我刊已全文入网“清华同方、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凡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数据库,凡有异议者,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2.2.2 强化与国家部委、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理顺区际协调发展环境
直辖以来,重庆市还积极实施新型工业化的“6+1”工程,为城镇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主要的战略要点包括:重点打造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能源工业、轻纺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等“6+1”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做大做强园区经济,重点打造“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建设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长江上游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环保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低污染、高就业的都市型工业,实施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以及落后产能、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淘汰和关闭工作;以电子票据交易中心、OTC市场、畜产品远期交易所等建设,契合物流园区发展和会展经济的做大做强,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和产业服务。
(2)本文基于河道行洪能力复核的防洪工程施工技术系统成本低、安全系数高、耐久性强,能够进一步保证将洪水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阻止洪水带来侵袭,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重庆直辖20年围绕推进国际协调、省际协调及域内协调而展开的探索和创新实践是中国发展中协调发展理念推进在西部直辖市的一个有效样本。直辖以来重庆推进协调的实践,为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了许多可供参考的重要素材。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直辖以来,重庆市以成渝经济区建设和一体化发展为战略依托,多元化地推进了川渝两省的协调发展。主要战略举措包括成立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和贯彻执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金碚,2015)[4]。重庆市还特别注意强化与贵州、陕西、湖北、湖南的区际经济合作,形成了“重庆+周边”的良好区际协调机制。主要的协调措施包括与贵州省签署《重庆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陕西省签署《关于加强渝陕经济社会领域合作与发展协议》、与湖北省签署《鄂渝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等。同时,重庆市也特别注重与广东、浙江、广西、新疆等省份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重庆+沿海、沿边”的区际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主要的协调措施包括与广东签署《重庆·广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广西签署《渝桂合作的框架协议》、与新疆签署《能源战略合作协议》等。
2.3 域内协调发展
重庆市还积极推动农村流通融通体制改革,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其政策要点包括:积极实施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工程、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等“三百工程”,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积极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农村税费改革,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格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促成各种资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加快建立连接城乡产业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王崇举,2008)。[9]
直辖之初,面对主城区与区县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重庆市首先提出了“三区四块”的区域空间开发策略(邓正琦,2004)。[5]伴随着渝西走廊区县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主城区的不断融合, “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重庆市将“三区四块”区域空间开发策略适时调整为“一圈两翼”的区域空间开发策略。“一圈两翼”战略实际上是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分割而形成的区域空间开发策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区经济问题”,“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将区域空间开发策略调整为了功能区划与集聚战略。其策略要点主要包括:将全市市域范围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等功能性区域;以“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发展模式,促成功能性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各功能性区域实行差异化定位,并依据各自特殊的功能性定位,实现产业、资源、生产要素的功能性集聚。
为了保证区域空间开发策略的科学演绎和优化执行,重庆市还特别注重加强区县之间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科学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直辖以来,重庆市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米字型”高铁网、“三主两辅”铁路枢纽站、“三环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一干二支四枢纽九重点”内河航运体系、“一环八线”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形成大交通协调发展格局(张宗益,2011)。[3]同时,直辖以来,重庆市还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叠合”工作,积极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和执行,实现市域范围内区域空间的优化开发(杨庆育,2011)。[6]
2.3.2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产业结构,坚持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新型工业化“6+1”工程,促成产业集群与城市协调发展
直辖以来,重庆始终坚持城市协调发展战略,合理调整城镇空间布局,优化都市区、卫星城、生态区等功能区,加快建设“梯次合理、咬合紧密、功能互补、发展协调”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体系,形成“一心多极网络化”高度融合的城镇空间格局。主要的战略要点包括:以主城区为核心打造容纳1000万人安居乐业的特大型城市,打造内外环结点区域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大型物流基地,打造主城区周边区县为卫星城;打造远郊区县为中等城市,重点支持万州等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以税收增量市级留成部分加大对远郊区县及其特色工业园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快国家重点镇、市级中心镇建设,契合巴渝新居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进行专项资金整合,打造500个多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发展;同步推进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直辖以来,重庆市一直重视与国务院各部委、国有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石油、化工、通信等关键领域中央企业的协调和合作,有效地理顺了区际协调发展的环境。首先,重庆市通过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形式,建立了与国务院相关部委协调的委市协同机制和工作会商制度,主要的合作协议包括《关于推进重庆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合作协议》《关于共建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和发展信息产业的合作协议》等。同时,重庆市还通过合作框架协议、备忘录等形式,建立了与大型金融机构、中央企业协调推进重庆发展的良性机制。直辖以来,重庆市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招商银行签署了《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金融合作备忘录》和《推进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合作框架协议》;重庆市还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石化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重庆也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关于发挥移动通信优势推动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建设的合作备忘录》。
2.3.3 以地票交易制度、户籍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抓手,高效建设公租房管理新机制,强化推进农村流通融通体制改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虽然方东升依靠野生动物解除了自己的性命危机,但依赖野生动物为自己续命的时间越长,他内心产生的负疚和罪恶感就越深重。在外人看来,方东升几乎是完美的,不求名不逐利,获得的奖金分文不取,全部捐献给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跟妻子数十年如一日伉俪情深,但是他活着的每一刻都是在赎罪:对妻子的愧疚,以及掺杂着巨大私心的动物研究,为此他只能用全身心投入到对野生动物的研究中去。
直辖以来,重庆市确立了“同权、同价、同市”的城乡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方向,出台了《重庆农村土地流转暂行条例(办法)》《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程序》《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章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积极实施地票交易制度改革。其改革要点包括:以农村土地交易所为基础,强化土地、林地确权;建立区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以公共财政实现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以及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利益补偿和风险分担(梅哲,2011)。[7]重庆市还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实施城乡统筹协调的户籍制度改革,其实质在于:基于自愿有偿原则,使农民在农村逐步退出宅基地、承包地、林地,并进入城市获得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和住房等保障。
2.8 其他 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胃肠激素等水平不足也会引起食欲减退,甚至厌食。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可影响胃肠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酶的活性而引起食欲不振,又将此特称为夏季厌食症。另外,有研究[18]表明,厌食症患儿常合并睡眠障碍,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锅炉是化工、冶金、发电等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业动力设备。锅炉的建模和控制一直是锅炉汽包水位系统的研究重点,而汽包水位是锅炉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保证水位在给定范围内,对于提高蒸汽品质、减少设备损耗、降低运行成本以及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3.1 实现“三区四块”“一圈两翼”区域空间开发策略向功能区划与集聚战略的演化,强化区县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实施,促进域内区域空间优化发展
3 直辖以来重庆推进协调的启示
2.2.3 创新发展“重庆+周边”、“重庆+沿海、沿边”区际协调模式,重点突出、别具特色地推进区际协调发展
3.1 必须注意市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协调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21世纪,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占有和把握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高度和水平。对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占有和把握从来就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事情,各省份或直辖市,尤其是地处内陆的西部省份和直辖市,只有主动依靠国内外两种市场,积极掌握国内外资源,才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和省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偏向利用,要么会导致省份或直辖市对外依存度过高,也可能导致省份或直辖市过于保守,丧失在国际化大潮获得应有收益的机会。
直辖以来,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实施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缴纳保费,由税务部门代为征费,费率低、广覆盖、可转移和保障水平适当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促成城乡协调的养老保险体制的形成(廖元和,2012)。[8]同时,重庆市还积极推进公租房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实行“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调控,大规模建设公租房,着力解决转户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
重庆直辖20年以来推进协调的实践,较好地诠释了新时代协调发展中应该如何协调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和国内外两种资源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政府的协作,通过友好城市结对建设、领事机构引进等方式,搭建起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官方渠道。第二,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国际贸易通道建设和国际贯通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辟国际交通通道和能源通道等,搭建起充分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基础设施硬环境。第三,地方政府必须创新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产业或企业合作的方式,通过开放型平台的打造、产业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国际博览会等形式,为市内产业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占有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
拿上面“走进”新闻报道里的沈老伯来说,儿子40多岁了,仍是一条光棍,确实让人同情、着急。但即便是这样,37度高温的天气,空调该开还是要开。空调该开不开,导致自己被“热昏”,到医院病房度日,既要花掉数百上千的医疗住院费,还得让家人陪护、照顾;持家的节流与开支,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太不合算。这,恐怕也是沈老伯始料未及的。
3.2 必须注意赶超开发与局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协调关系
两个大局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指针,两个大局意识要求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时间阶段,其他地区必须顾全大局,支援东部地区率先快速发展;两个大局意识同时也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达一定的水平和境界后,其他地区也必须迎头赶上。两个大局意识对西部地区省份和直辖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从目前发展的现状和态势来看,西部地区要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省份。两个大局意识要求西部地区省份或直辖市不能躺在支援东部率先快速发展的功劳簿上等待其他地区援助,必须在新时代协调发展中着重处理利用优先发展地区援助与自身造血赶超发展的关系。
重庆直辖20年来推进协调发展的实践较好地处理了市内赶超发展与国内局部地区优先发展两个大局协调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重庆直辖之前,重庆毫无保留地将资源、劳动力输送给东部地区,支援东部地区率先快速发展,这是对两个大局意识毫无折扣的执行。第二,在直辖之后,重庆市趁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加强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引进,强化与国家部委、国有大型企业等的合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赶超发展之路,这也是重庆认真执行两个大局意识的表现。第三,直辖以来,重庆通过成渝经济区建设、“重庆+周边”、“重庆+沿海、沿边”等协调方式,较好地处理了局部地区率先快速发展与市内赶超发展之间的关系。
天线系统的方案选择至关重要[7-12],文中采用工作在Ka波段的完全相同的四口径天线,波束宽度为0.92∘,波束间距计算为 0.8∘,总带宽为1.5 GHz,分四色频率复用,每波束带宽为340 MHz,单圆极化工作,利用Cobraw软件进行布阵,其频率四色复用方案如图1所示,其中A,B,C,D分别代表处于不同反射面上的4个频段。
3.3 必须注意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发展的协调关系
核心地区与边缘区的协调是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都是在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等指导下进行的。由此,在广袤的区域空间中,人为地形成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核心地区由于获取更多的资金、资源和要素,并通过累积循环因果效应获得了快速的积累和发展;而边缘地区则由于资金、资源和发展要素的净流出,发展相对滞后。协调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发展进程和成果享有关系,是新时代协调发展的关键导向,这要求新时代地方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能力时,必须将合理协调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发展关系摆到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辅助系统是船舶轮机内部重要构成部分,在进行船舶轮机检查时,要将该系统作为重点检查对象,以便在辅助系统正常工作下,为轮机功能发挥提供保障。辅助系统以供给系统为主,能起到储存和供应油料的作用。待使用的船舶油料可储存在系统内。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油料经过燃油管道传输到船舶,是保证船舶航行任务有效完成的关键。这一系统的缺陷,体现在滑油舱缺陷、燃油舱缺陷以及运输管道缺陷等方面,在检验时应加大这方面的检查,确定缺陷产生原因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例如,当燃油舱和滑油舱之间缺少有效的隔离措施时,这两种油会混合在一起,从而出现船舶轮机运行故障,不能支持船舶良好航行。
重庆直辖20年以来推进协调的实践,较好地协调了市内核心地区发展与边缘地区发展的关系。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直辖以来,重庆市通过科学地演绎区域空间优化战略,并辅助以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多规合一的发展战略制定和执行,大大缩短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通勤时间,提高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融合程度。第二,直辖以来,重庆十分重视产业集群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通过一心多极网络化的城市发展格局与新型工业化“6+1”工程等,形成了核心地区、边缘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3.4 必须注意城市发展与农村建设的协调关系
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的国家。城市是中国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农村则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对中国发展均十分重要,城市发展引领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向,农村建设保障中国庞大人口数量赖以生存的粮食的生产,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对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是新时代协调发展的核心导向。这要求新时代协调发展中必须把协调推进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摆在战略发展的首要位置上。
重庆市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和大库区的典型,在直辖以来推进协调的实践中,很好地协调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关系,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良性格局。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处理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关系中,始终把城市发展摆在重点推进的战略环节,通过多元化有层次的城镇化体系建设、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充分发挥城市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第二,在处理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关系中,始终把农村建设摆在优先推进的战略环节,通过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流融通体制等改革的协调推进,充分发挥乡村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第三,在重点推进城市发展和优先发展农村建设的基础上,重庆市还强化对弱者的扶持。通过弱者就业援助制度、弱者社会保障制度、弱者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等建设,解决城市发展和乡村建设中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赵强社.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典型模式与路径反思[J].农业经济问题 ,2012,33(07):46-54.
[2] 王梦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J].管理世界 ,2004(04):1-8,29.
[3] 张宗益,王旭.内陆开放型加工贸易模式——重庆探索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04-131.
[4] 金碚,陈耀,陆根尧.2014-2015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区域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5:695-700.
[5] 邓正琦,宋明江.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与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21-26.
[6] 杨庆育.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践和政策因应:重庆样本[J].改革 ,2011(03):69-72.
[7] 梅哲,陈霄.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重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03):18-26.
[8] 廖元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市民化[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2012:53-65,196-207.
[9] 王崇举.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85-87.
[中图分类号] F207;F0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18-0167-04
作者简介: 史兰英(1977- ),女,湖南长沙人,天津市煤业建筑器材河西公司财务部部长,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经济学。
标签:重庆样本论文; 国际协调论文; 省际协调论文; 域内协调论文; 天津市煤业建筑器材河西公司财务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