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强化建筑造价管理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论文_党慧英

论如何强化建筑造价管理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论文_党慧英

广西信永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柳州第一分公司 广西省 545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主要是对工程中的预算、结算以及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控制。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切实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其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以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来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1导言

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都在增强,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建筑工程项目属于综合性的工程,是通过不同任务来构成的整体,所以一定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技术以及经济内容,建立起完善的造价管理系统,从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细化管理和控制。通过动态管理的方式来科学的控制造价的全过程,确保施工企业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

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背景和前提下,我们国家在更有序的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推动工作,建筑工程的造价在科学改革的领域上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就对国内的建筑行业及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工程建设技术上的管理还有对经济管理的综合管理。在施工建设实际工程的设计和相关的预算及结算,以及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做好充分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在调查对实际建筑的施工中的工程造价显示,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对建筑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完成的好坏与否。它不仅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很好的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3.1建筑合同相对不够完善

建筑合同不仅对业主和建筑施工单位来说起着相互约束的作用,而且具有法律效应。在业主与建筑施工单位签订合同之后,双方都要严谨遵守建筑合同的所有合法条款,严格按照建筑合同中的条款进行项目管理,不能出现推卸义务与责任、拖延付款、拖延加工期限等现象。但是如果双方签订合同时间过短、建筑合同内容不完善、存在过多漏洞、双方责任与义务并未落实或履行要求过于激化等诸多问题会存在于实际的合同签订过程中。若是出现资金断裂等问题,会给业主和建筑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建设过程的失控。

3.2人为失误

建筑工程从最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关系,如果在项目中人员出现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情况,将会使各方面成本增加,而且一切以金钱为厉害关系上的管理制度会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带来混乱,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在建筑预算控制上的正确判断。同时建筑造价管理人员的技术不够硬等诸多问题会给建筑质量带来诸多弊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筑市场对整个行业以及人员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管理人员知识有限、没有极丰富的专业经验、达不到行业要求等问题会降低企业的经济利益,严重拖延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3.3财务管理上出现纰漏

财务管理上出现纰漏主要是指管理财务工作的人员在思想上存在偏差,以权谋私和做假账。以至于财务的账单记录不明,分类混乱,无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影响后期的账务核实工作,最后造成项目的工程结算价超标。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如果出现漏洞,例如: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强、账目混乱丢失、为牟取私利而做假账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是管理人员不仔细造成还是管理人员故意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收受贿赂等行为都会产生假账问题,则工程项目中的资金预算就会与实际情况不符,也就难以实施有效的造价管理,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筑行业有效健康的发展。

4强化建筑造价管理的方法

从工程预算、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做好招标工作、强化成本意识等,强化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1做好工程预算

工程预算工作是施工前提,是项目部的主要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建立管理体系,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完善工程预算工作中的不足。除了强化自身工程造价控制意识,也要形成管理控制意识,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为前提,合理控制造价成本,深度挖掘造价管理包含的信息,详细记录,为预算提供真实的数据。制定统一的标准,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把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增加其具有的效益性。

4.2强化成本核算意识

想要切实提高造价管理的质量,合理控制企业投入的资金,让成本在合理的范围内,留存浮动的空间。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意识的灌输,强化员工的成本核算意识,特别是造价管理人员,采取科学的方法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创新成本合算的方式,提高核算的水平与效率。同时,企业也要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挖掘其潜能,如实履行自身的职责。工作内容与造价成本相关的其他人员,需要准确记录各项数据,确定数据的准确性,为造价成本的计算提供有效数据。另外,材料管理部门需要给出相关规范,明确不同材料的用途,避免出现浪费。

4.3做好招标工作

建筑企业的项目会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承建单位,而工程招标必须遵相关要求,按照法律法规,让招标工作符合市场的发展,让市场良性循环。建筑企业要制定招标控制价机制,确定招标工作的流程与各项规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建设方提出的要求,调整建筑材料的单价,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期的要求。企业制定机制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编写工作内容、确定合适的招标价格、提高招标工作的质量。

4.4注重工程设计阶段的预算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实际施工阶段计算成本的基础。为此,必须重视工程设计阶段的预算。工程设计阶段会预先了解建筑材料、机械、人力等各项价格,给出多个设计方案,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从中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虽然设计阶段使用的成本微乎其微,但它会根据整体的设计,计算各项支出。一旦忽略工程的设计阶段,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引起资金分布不合理、延长工期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带来负面的经济效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收益,影响后续工作。承建单位和建筑企业,要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预估,为后期工作打好基础,进让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4.5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主要阶段,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工程投资涉及多个环节,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资金链,降低了造价管理的水平,使资金分配不均。而施工阶段会按照设计阶段的图纸进行施工,并且各项资金也已经投入使用,有明确的使用项目。但施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资金的使用情况可能与原有情况不符,可能会出现资金浪费、成本增加的情况。对于资金浪费、成本增加,企业要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数量,制定方案并进行优化,用较少的成本完成施工,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让成本管理工作与施工紧密结合。工程结束后,企业分析花费的各项成本,总结其存在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为新工程的节约控能打下基础。

4.6加强对竣工阶段的管理

除了对设计、施工阶段加强管理外,也要对工程竣工阶段进行管理,让工程造价管理贯穿始终。工程的竣工阶段,会由相关人员进行竣工现场勘测工作,查看工程建设期间的变动部分,是否与原有设计方案不符,了解工程成本的增减,详细记录各项数据,为工程的决算审计提供数据。此外,还要规范审计的相关操作,让其具有严肃性与真实性。特别是对造价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复审设计方案发生变化的地方,保证数据真实、有效。如果在复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需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对数据进行校核,让工程造价具有客观性。

5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主要是在工程中应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各个部门承担自身责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管理的客观规律,积极使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璐.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居业,2015,10:140-141.

[2]蔡宁.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工程经济,2015,07:26-30.

[3]蔡小萍.关于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商,2015,41:7-8.

[4]左美春.浅析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概预算[J].商,

论文作者:党慧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论如何强化建筑造价管理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论文_党慧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