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法 研究学法 减轻负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法论文,学法论文,负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仍是基础教育方面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继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大胆改革教法,研究学法,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活泼。
1 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结构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涉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承认人的潜能和主体性,确定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创造性。因此,我们要优化教法,摒弃“注入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克服教学中的“一言堂”现象,让课堂成为师生创新的阵地。正如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所说的:“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正如《基础英语》的作者C.E.Eckerley所说的:“The textbook is always of one style(样式),but teachers'methods of teaching 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The best method of teaching is one that,arous-es a pupil'love of learning English;the worst is one that bor-es(讨厌,厌烦)him.”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如个体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老师辅学等形式,避免以往“全班一统”的形式。教师要善于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如可采用群体教学模式:问题→调查→讨论→参与,使得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又如,采用问答模式: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这种师生问答,启发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他们得到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们提倡采用任务型教学、研究性教学。当然,教学有各种模式,切忌生搬硬套,主要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马俊明教授所说的:“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2 优化教学手段,创设交际情境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努力创造英语环境”。以往的那种一支粉笔、一书本、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如录音机、投影机、电视、计算机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处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如学习《What colour isit?》这一单元时,课前要带好各种色笔,上课时,老师指着学生的衣服自问自答:
What colour is it?It's red.
What colour is it?
It's blue.
当学生认清各种颜色后,老师把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叫部分同学上讲台,下面同学喊声red,讲台上的同学就马上画上红色,下面同学喊声yellow,上面同学马上画上黄色,最后比一比谁画得最快,最正确,随后听录音和同学们一起唱Colour Song.
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Yellow today,yellow today.
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Yellow today.
Who is wearing red today?
Red today,red today.
Who is wearing red today.
Red today…
这样,边联系生活实际,边唱英语歌曲,使师生沉浸在欢乐之中,增强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后来学生们用英语进行交际。不过,在教学中应既要做到使学生得到娱乐,又不致于失去控制。
3 减少指令性作业,增加弹性练习,减轻课业负担
学生指令性作业过多,使他们学习一直处于被动局面,不利于其独立学习,大大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教学中,老师尽可能布置些非指令性作业,使学生学习富有弹性,这样更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学完《Planting trees》这一单元中有关HOW TOPLANT A TREE说明时,布置一道选做题目,要求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些有关使用说明书的文章。
总之,教师除了布置书本上的作业外,要尽可能设计些有弹性的创造性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富有启发性,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减轻心理负担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因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如举行猜谜竞赛,朗诵比赛,表演比赛,歌咏比赛,书法展览,自编英语报纸,开展英语角活动,办英语黑板报,开办英语校园广播,这均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应注意的是,课外活动不应加重学生的负担,而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5 改革评价制度,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
教师应该树立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理念,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要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采用笔试、口试、课外活动、平时作业等多种形式。不管哪种评价,都应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
6 授予方法,教会学生自己走路
成功的学习依赖于正确的方法。教师要努力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论认为,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因而,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帮助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分为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目标过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后续学习;反之,就缺乏激励性,降低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长计划、短安排”,时刻帮助督促检查、落实。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方法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运用,就可形成一种稳定的学习习惯,好的学法一旦变成一种学习习惯,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自如地学习。在初一入门阶段,要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预习、复习习惯等,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借助工具书进行课外阅读等。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教学实际情况,渗透学法指导,把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总之,教师要改革教法,研究学法,要做到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使学生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后实现“会学”“善学”的目标,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得学生生动、活泼、独立自主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