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考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教学论文,重视论文,中学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考证又称考据,它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方法,也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学术形式。历史学科的实证特性、史料本身的复杂特点以及史料积存的内在规律,使考证在历史研究领域有着相当突出的地位。
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尊重事实、靠事实说话,而事实包含于各种史料之中,因此,历史研究必须以史料为依据,这是最为普通也是最为基本的常识。可以说,史料依据或事实依据既是我们弄清历史真相必不可少的介质,更是我们分析与评论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基石;而历史考证的基本目的也就在于通过对已发生的史实、与该史实相关的各种史料进行考察和证明,以求得正确解释历史问题的史料依据或事实依据。由此可见,历史考证是构建分析、评价历史基石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与历史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也程度不同地吸取了新课程理念,并将其落实于具体的教学行为当中,注意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不再把教材当成惟一的权威,而且,广泛联系、将史料引入教学成了经常的做法;与此同时,将史料引入考试之中也司空见惯,除材料解析题外,材料型选择题也多了起来;另外,研究性学习也是我们进行历史教育改革当中颇为重视的一个亮点,而其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获得探究史实的经历,初步形成“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都牵涉历史考证问题。
就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而言,不仅要知道简单的历史考证方法,以便对史料进行选择、鉴别、审查、辨订,以提高了解历史和理解历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历史考证的意识,这里说的历史考证的意识,是指历史教学与研究中的证据意识。重视证据,既是对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当中的教条化地套用理论研究历史、束书不观、空发议论、轻过程而重结论等不良做法的否定,也是新课改重视教学理念及学习方式、教学方法转变的要求,还是恢复历史学科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还是历史学科的科学性的必需。因为尊重事实、重视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说的就是证据与证据意识,这不仅是史学的意识,还是历史教育的首要意识。不管是分析历史现象,还是评判历史事件,首先要看清楚历史的真相,这是前提与基础,而欲看清楚历史真相,就必须先行考据,即选取或占有正确的史料依据。这犹如医生为病人治病,必须先考察病情,诊断病因,然后才能开处方。也如同法官审案,必须先查明案情,掌握与案情相关的证据以及证据之间的关联,然后才能断案。具体到我们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就是史料认识与史料运用问题。因为事实包含于史料当中,历史教学与研究必须以史料为依据,而对史料的认识、运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知道,认识史料、运用史料是认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然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因此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就相当复杂,这当中包含两项主要工作:一是史料的鉴别,二是史事的说明和诠释。面对史料时,除了判定其真伪这一基本问题外,还会牵涉史料的有效性和如何获得有效证据以及有效证据如何被理解与诠释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史料认识、运用问题,不仅有用考据学的方法自行解决了历史事实的真相问题,更多的则是利用他人的考据成果,廓清了自己所研究问题的迷雾。至于为什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史料、如何选取史料、怎么样使用史料以及使用史料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应如何解决等等,目前还处在不断认识与探索层面,谈不上有什么完整而现成的思路。新课标把中学历史课程定位为基础课,即“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而“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要将新课标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就是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证据,将凭证据说话贯穿于叙述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品评历史人物等每一个细节。在告诉学生历史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引,即从什么史料、通过什么方法或途径而获得的历史认识,使学生认识和初步掌握那些处理史料的技能,如,形成史料的复杂性的原因,选择史料的一般标准,如何鉴别史料的真伪,怎样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如何区分是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资料,怎样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等。要让学生养成凭证据说话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提高学科素质与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凭证据说话是理性的民主和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而历史课程在这方面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时,史料的选取非常重要,全面、联系、严谨、规范,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不能有半点浮躁、荒诞。既然是在教学当中引入史料,就应该与所学内容有联系。无论是放在一课的结尾或穿插在中间,以此作为对这节学习内容的一种生动的例证;还是放在一课之先,以此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引线,都要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做文章,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下工夫,以增进他们证据的意识、历史的意识、多元的意识、发展的意识以及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