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后羿墓出土古声音素的整理与修复研究_曾侯乙论文

曾侯乙墓出土古笙音位排列复原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排列论文,音位论文,曾侯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J605-053

本文系探讨曾侯乙墓出土笙的音位排列的研究,对笙的结构和物理形态暂不涉及。

1978年湖北省随州擂鼓墩曾候乙墓出土了战国初期的6个笙。其中5个残存有一些笙苗管,一个仅剩匏斗,其中的一个十四簧的匏笙(2排14孔)的笙管和匏斗比较完整,而且斗内尚留存有几片簧片(竹质),这帮助我们能够找出一些消息,我们根据出土实物,将这件十四簧古笙进行了研究复制。

这个十四簧的匏斗笙,斗上开有14个对穿孔,分两排,每排7孔,上下共28孔,孔眼略有大小,匏斗面上的两排孔距,左面比右面窄小,右面中间距14厘米,可容右手食指插入。根据出土苗管仔细观察,有2根在内部开按音孔的痕迹,可以推测战国时期在演奏笙时右手食指已经插入两排中间按孔。

十四簧笙上竹管剩留12根,其中有一根特长,但已断裂。根据断裂痕迹,长短二节可以拼成一根,现场看苗管上漆纹图象,其余12根都是完整的苗管。苗管上开有按音孔,按音孔均为3厘米圆径,全部苗管无音窗(其它几个笙的苗管上有形状不同的音窗),以此可以推测苗管长度为所出音之完整长度,可以定作音高的长度。竹管在衔接匏斗插孔处断裂,从断裂口到绘有红漆花纹边缘,约距离有10厘米的空白无花纹处,断裂的地方接近焊接簧片处,更正确地为我们提供了测算音高的方便条件。

根据竹苗管的长度,对照制笙时所用标准音高竹尺的音高尺度,可以推算出每根竹管内径空气柱的长短和音高,从而得到比较正确的音位排列的位置。

现将十四簧古笙上留存的苗管实测尺寸列下:

(1)274mm(2)270mm(3)196mm(4)160mm(5)153mm(6)149mm(7)149mm(8)115mm(9)112mm(10)96.3mm(11)93mm(12)80mm(13)78.8mm

第一根最长的已断裂,但可拼成整根。可以看出是最低音的一根。苗管长274mm正好是G[,4]音的长度;苗管长为196mm的正好是C[,5]音的长度。

有了每根竹管测算出来的音高,接下来就可以根据笙苗管上所开按音孔的位置和手指按孔位置的自然方向,就可以较为正确地推算出笙苗管插入斗孔的位置,从而得到比较合理的音位排列的位置,插入后的结果如下:

我们根据以上实物研究的结果,在复制曾侯乙笙的时候,按照手指按孔的自然位置,进行插苗管排列,其结果外形出现了古代文献上所描述的“凤翼”的样子。手指按音亦正确符合指尖正好按在按音孔的位置上,按和音时亦没有发生同时按2个音或3个音时苗管排列在1个手指上的现象,这说明考证出来的音位排列,基本上符合当年的原貌,达到了方便演奏的目的。

用2个手指或3个手指能够同时按出所要求的和音,说明曾侯古笙音位排列“运指”的合理而科学。作为曾侯乙编钟古乐的一个声部,我们可以看一下十四簧笙和曾侯乙编钟及曾侯乙编磬音位排列的相互关联之处,同时也可研究和曾墓中其它古乐器的音律的关系。

研究后的音位排列出现了和曾侯乙编钟相合的,以割均为主音的笙,同时也拥有“新钟”()与“穆钟”()两个音。此笙可以演奏古音除、新音阶,清商音阶3个古代音阶的旋律。按笙的和音配置规律,这些笙管已经可以配置出割均的五度和音,八度和音,以及一些三度和音的同时出音,这些音在演奏时分担在不同的手指上,吹奏每一个音阶的五、八度和音,可以互不影响。

曾侯乙编钟的正鼓音的顺序按“徵、羽、宫、商、角”排列其正鼓音最低音的位置上是“徵”音(中层甬钟三组)。曾侯乙编钟以宫、商、峉、羽为基本阶名,称为“四基”。在“割均”上如此,在上层钮钟的“诸文王均”排列,用首调唱名来唱仍然是“徵、羽、宫、商”为基本顺序,曾墓出土之6件笙中,是否有以“浊文王均”为宫,用首调唱名来吹奏安排笙管的,也很有可能。这和现代笙相同,十七簧圆笙或改革后的二十一簧圆笙,或以D调为宫或以F调为宫音,有了两个笙,即可吹奏出七八个关系调。基本上可解决民族乐曲的转调演奏的需要了。

这种十四簧古笙的音位排列,用一个圆径仅9厘米的匏斗来集束14根苗管,已完全可以解决“同均三宫”的转调,也可以使“五度、三度、八度”同时出音。这种科学的排列方法,为后世笙的音位排列奠定了基础。

曾侯乙古笙的音位排列,和曾侯乙墓出土的三十二音石磬的音位排列也有相通之处,曾磬下层16块磬的悬挂顺序是分左右两个部份,左边是6块,右面是10块;以F调首调排列顺序来看:

十四簧古笙的高低6音都在左手上,而Sol、do、mi、si、fa音亦都在右手的手指上,re音虽然有一个音在左手上,这并不妨碍整体位置的相似。

研究古琴的专家说过:古琴在分配五音定位时,最低的一弦是用“徵”音,符合由低至高和宫居中央的五弦排列的顺序。古琴正调以三弦为“宫”,一弦为“徵”。另外两种古老的弦乐器瑟和筝,同样也是最低音皆从“徵”起,“宫”居中央。

我们根据以上的论证,将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四簧古笙的音位排列复原,复制出一批曾侯乙十四簧笙。经过10余年参加曾侯乙编钟古乐的演奏,没有遇到不便之处。可以推测这复制研究的课题是接近原件的。为更好地证实这复制的合理性,同时,对古代笙排列的科学性,我们将后世的笙继承古笙的音位排列对照论证。

通过曾侯乙古笙的复制,以及接触到的先秦出土古笙的匏斗,无论是十管、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等均是分两排排列,结构都是“穿匏达本”,都是偶数。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竽,二十二管(内附加四管,共二十六管)仍是偶数。汉代同时逐渐出现了马蹄圆斗,苗管开始成为奇数。马王堆汉墓的竽、笙斗也改为木斗。这时期笙的音位排列,因无出土实物,故无法了解。《宋书·乐志》记载着“宫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竽,宫管在左帝,十九簧——十三簧曰笙”。说明南北朝时笙管的数量变为奇数。从马王堆汉墓和文献记载有两排结构的笙、竽,东汉末年高诱说过“汉末有十七簧笙”。这说明在汉代,两种排列的笙并存。

日本奈良市保存的唐时实物笙是十七簧圆斗的,宋·陈《乐书》所记,他见到的唐代典籍《唐乐图》上有十七簧笙。林谦三先生的《东亚乐器考》书末,有详细记载;“献物帐”登记的6件笙和竽,都是十七管圆斗笙,其音位排列是:

这说明了从唐始,笙的基本音位排列和演奏指法已经固定,中间虽有一些变化(指在旁边按音不方便的音孔)但主要苗管是固定不变的。到了近代,十七簧圆笙的音位排列仍然是继承了古代传统音位排列,应该引起我们从事笙专业的同行们的注意。为什么这古代的音位排列迄今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流传,应该说它能科学地解决了笙在吹奏时手指运动符合及适应我国民族音乐表演的需要。

研究古代曾侯乙笙音位排列的规律,对今后笙的科研、改革等工作无疑有极大的帮助,也为笙的统一规范,系列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标签:;  ;  ;  

曾后羿墓出土古声音素的整理与修复研究_曾侯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