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主义”推出政治强国模式
——解读俄罗斯总统助理苏尔科夫《普京的长久国家》一文
马龙闪
【摘要】 “普京主义”,即带有威权主义的中派保守主义,是普京在新世纪所形成的俄罗斯国家治理思想。“普京主义”之所以能够赢得俄罗斯选民的支持,是因为其汲取了历代的治国经验以及历史传统。“普京主义”的提出,向世人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即俄罗斯要拥有与美国比肩的世界政治大国和政治强国地位,值得我们进行不断关注以及研究。
【关键词】 俄罗斯 “普京主义” 政治强国
近几年,几乎所有关注世界局势的人都会看到,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已经成为能够与美国对抗的军事大国和军事强国,一改苏联解体后军队资金匮乏,靠贩卖破旧武器维持生存的孱弱状态。对于一向习惯强国地位、以“上帝选定民族”自居的俄罗斯人来说,尽管目前其在经济上比较拮据,但军事上的优势也使他们感到了无比的欣慰。因此,普京在俄罗斯多数人的心目中是治国的佼佼者、杰出者,其民调支持率之高几乎无人可以与之匹敌。
当前,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已经确立了军事大国和军事强国地位。虽然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人口和国土面积有所减小,加之近年来石油价格低迷、西方国家进行连续经济制裁,俄罗斯的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地位难以在短时期内企及。但俄罗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军事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支撑下,俄罗斯的政治大国和政治强国地位似乎是可以即时谋求、举手可得的。由此,现任俄罗斯总统助理、前副总理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在俄罗斯《独立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普京的长久国家》,向世人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俄罗斯要拥有与美国比肩的世界政治大国和政治强国地位。苏尔科夫表示,“在全球历史当中,俄罗斯所被赋予的角色并不人微言轻,它不允许我们从舞台退场或是于跑龙套中沉默,也不会让我们长久平顺,它注定了俄罗斯不同寻常的特质”。“不同寻常的特质”彰显了俄罗斯的特殊性和生命力。这种特殊性和生命力,在苏尔科夫看来,就是目前的“普京的国家”和“普京执政体制”,即当代的“俄罗斯国家模式”。在这里,曾经为普京“主权民主”做论证,一向被称为俄罗斯意识形态首席掌门人和理论家的苏尔科夫,第一次向世人亮出了“普京主义”的旗帜,并表明其具有影响未来世界的潜力。
“普京主义”,即带有威权主义的中派保守主义,是普京在新世纪所形成的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思想
要理解和弄懂“普京主义”,首先应了解普京当政以来业已形成的理论和意识形态。这种理论和意识形态可以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即带有威权主义的中派保守主义。事实上,这种中派保守主义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既坚持俄罗斯政治选择的“民主道路”,又将“民主道路”赋以“主权民主”原则和俄罗斯的传统特色。所谓“主权民主”,按照普京的解释,就是“俄罗斯的民主是带有自身传统的俄罗斯人民的自我管理的权力,绝非外部世界强加给我们的民主标准”。 换句话说,就是俄罗斯传统的、带有集权特色的民主。当然,人们对这种民主的认识见仁见智、意见各异。这种民主虽然具有三权分立的基本制度,但总统集中了较大的权力,可以说是一种带有某些俄罗斯传统集权和习惯法的延续。鉴于此,西方对这种民主是持有极大保留和异议的。
第二,正如普京所说,中派保守主义“立足于俄罗斯人民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创造的基本道德——精神价值观”,即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对于中派保守主义,普京赞赏有加,曾多次引用俄国著名唯心主义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话解释,“这不是影响向前和向上运动的力量,但却是阻碍向后和向下的力量”。
第三,带有威权主义的中派保守主义“尊重本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吸取俄罗斯历史上的宝贵经验和传统,包括苏联时期的帝国因素(排除红色因素),即强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和“铁腕”治国理念。这实际上就是保守主义带有“中派”的含义。因为只有不否定俄罗斯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才能把当前俄罗斯的各阶层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强大和复兴。
1)烂根部位较浅时,凿除底部烂根部分,用丙乳砂浆抹面修补。2)烂根部位较深时,须凿除至混凝土至完全密实部位,在边墙(边顶拱)外侧支模板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修补。
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思想实际上就是“普京执政体制”,加之“普京主义”的整个思想和维度体系,由此构成了俄罗斯“未来的意识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对苏尔科夫文章所做的解读,是按照作者的逻辑思路客观进行的。俄罗斯《独立报》在发表该文时曾经予以注明:这是“报刊的一种说法”,“讨论的是,总体上这里正发生的事”。这表明,苏尔科夫这篇文章是目前俄罗斯出台的一种说法、一种观点,并不是官方的定论。但是,苏尔科夫作为普京总统的助理,是靠近最高决策的人,他的一举一动,往往都是值得关注的,尤其是这样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所以,关心国际形势发展的人们,对于该文应给予充分认真的研究和关注。
如果说带有威权主义的中派保守主义,其主要内涵是针对俄罗斯国内现实需要而提出的国家治理思想,那么,普京在2007年慕尼黑会议演讲时提出,此后又经过十多年不断发展进步的思想和实践,则形成了有关国际治理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构建全球国际安全新结构,确定国际关系多极化,反对“单极模式”,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条件下坚持主权化、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等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正像苏尔科夫所说,俄罗斯国家治理思想中确立的上述国际战略理论,加强了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反击,加大了对美国霸权和“美国梦”的揭露和批判力度。这从近些年来俄美之间渐趋激烈的外交和军事博弈中就可以看出。由国外部分和国内部分构成的俄罗斯国家治理思想实际上就是“普京执政体制”,加之“普京主义”的整个思想和维度体系,由此构成了俄罗斯“未来的意识形态”。
六是分析原因。小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之后得出,主要原因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工作流程不规范、医院安全核查培训不到位、医院监管体制不完善等[2]。
“普京主义”之所以能够赢得俄罗斯选民的支持,是因为其汲取了历代的治国经验以及历史传统
苏尔科夫在文章中用相当篇幅论证了“俄罗斯现代的国家模式”。那么,对于这种俄罗斯的国家模式,应该作何理解呢?以笔者之见,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经济上,实行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总体上的国家资本主义,国企和国家占有股份或控股有关国计民生命脉的大企业。第二,在政治上,实行总统集权的立宪制和三权分立。第三,在意识形态上,坚持以威权主义和主权民主为核心的普京思想体系,即中派保守主义。这种俄罗斯的国家模式和普京的执政体制,按照苏尔科夫的说法,出乎美国和西方专家的预测,赢得了俄罗斯选民“奇特的支持”。
事实上,这种带有威权主义的中派保守主义,就是普京在新世纪所形成的俄罗斯国家治理思想。普京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确定国家的发展方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胜利”。普京为俄罗斯探索并形成的这一国家治理思想,为所谓的“新型”俄罗斯国家奠定了基础,也为俄罗斯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然,普京数十年前所表述的思想与今天有所不同,那时其还略略带有某种温和自由主义色彩。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普京的国家治理思想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在普京的第二个任期,俄罗斯举行了一系列重大国家纪念活动,包括纪念俄罗斯立国1150周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400周年、俄国伟大改革家斯托雷平诞辰15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100周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等。通过这些举国上下异常隆重的国家纪念活动,恢复并重构了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
作为俄罗斯首席意识形态理论家,苏尔科夫明确提出了与西方模式对立的、可同美国体制媲美的“俄罗斯模式”。他不仅看到了在亚非拉地域的众多国家中有不少“俄罗斯模式”的欣赏者、借鉴者和模仿者,而且深知在西方右翼人群中也有普京的“知音”。正是因此,“俄罗斯模式”才具有相应的生命力和输出潜力。当然,在当前这一时期,“普京的政治机器刚刚加速运转,正在逐步适应未来长期的、艰难的、有意义的工作。距离达到开足马力的阶段,尚需漫长的时日”。而未来,俄罗斯必将加强向国外推广这一模式。苏尔科夫预言:“在很多年之后,俄罗斯仍将是普京的国家。就像如今的法国仍自称为戴高乐的第五共和国;在土耳其,虽然目前掌权的是反凯末尔主义者,但国家之根基依旧为凯末尔的‘六支利箭’;而现今的美国,也还会从半封神的‘开国元勋们’的形象及价值观中寻求力量。”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普京将会有无限的任期,也未必意味着俄罗斯将在普京的终身管理之下。这其实只是发出一种预言:“普京主义”及“普京执政体制”将会被载入史册。至此,苏尔科夫总括了其论断:“普京主义”和“普京的国家”将会长存,这是俄罗斯正在上演的大戏,也是俄罗斯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大事件。
苏尔科夫批判西方模式特别是美国的国家体制,并将其与俄罗斯的国家模式进行了对比。他借用了来自土耳其政治词典,并曾被美国媒体疯狂使用的一个词语——“深暗国家”,来指称美国的国家机制。将其描写为“隐藏在外部民主机制表象之下的强力机构所拥有的实际权力的强硬的、非民主的网状脉络架构”“这是通过暴力、贿赂、操纵手段运作的、深藏于公民社会表象之下的机制。而这个公民社会却在言语上伪善或是缺心眼地对操纵、贿赂和暴力加以谴责”。苏尔科夫表示,与美国这个“深暗国家”相比,“我们的体制乃至我们的一切,看上去并非更加优雅,但却更为诚实。虽然诚实一词远非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更佳’的同义词,但它没有失去吸引力。我们的国家没有分为深暗和外部的,它是一体化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形式都袒露在外。它野性主义的承重架构紧贴外立面而存在,没有采用任何建筑上的奇技淫巧加以粉饰。” 苏尔科夫这样描述俄罗斯的国家机制:“由于要坚守广袤而复杂的疆域、且时刻处于地缘政治斗争的中央而滋生的内里的高度紧张,令国家的军事警察职能变成最为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所以,我们一贯不加掩饰,相反还显露出来……俄罗斯不是深暗国家,它的一切都在明面上。”
俄罗斯不是“深暗国家”,它的一切都在明面上,但却拥有深层的人民
作为理论家,苏尔科夫描述了普京的国家的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特征,即“在新的体系中,所有的机制都服务于主要的目标,即最高统治者与公民之间进行可信赖的交流和互动。政权的不同分支机构都会汇聚在领袖身边,认为并非自身具有价值,价值体现在保障与领袖联系的顺畅程度上”。在苏尔科夫看来,这种体制的实质是“社会只信任头号人物”。因此,“俄罗斯国家的现有模式始于信任,亦靠信任加以维系。这也是它与传播不信任和批评的西方模式的根本区别所在”。
苏尔科夫表示,俄罗斯没有“深暗国家”的结构,却拥有“深层人民”及其所体现的“人民性”。而历史上的“所有政治轨迹”——保守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都殊途同归,向具有强大引力的“人民性”聚拢。普京的国家及其体制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也是主要的优点,正是在于它吸收了“人民性”的传统,其“善于倾听和理解人民、参透他的一切、整个内心深处,合理行事”。这是俄罗斯民族在未来数年、数十年甚至可能是整个世纪得以生存并崛起的有效手段。显而易见,苏尔科夫把普京的国家同历代治国者和重要思潮的优秀传统融合到了一起。他所表述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出了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思想与“帝国史流派”的某些联系。
我们应该看到,俄罗斯经过近些年来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以及在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胜利,加强了对自身“国家模式”的自信。而普京持续赢得国内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宣告了这一模式的成功。在苏尔科夫看来,“俄罗斯业已形成的政治体系不只适用于本国的未来,而且显然也具备极大的输出潜力,对它或是对它的部分组成要素存在需求,这一经验被研究、被部分借鉴,在很多国家,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反对派,都在加以模仿”,而这无疑正是俄罗斯这个“新型国家”具有独特性和生命力的所在。
“俄罗斯模式”不仅在亚非拉地区拥有欣赏者、借鉴者和模仿者,在西方右翼人群中也有“知音”
俄罗斯的国家模式和意识形态,或者说即将定型的“普京主义”,为什么会得到俄罗斯人的信任和支持呢?按照苏尔科夫的解释,这是因为它们扎根于俄罗斯千年的历史传统之中,吸取了从莫斯科公国到罗曼诺夫王朝,再到苏联时期的治国经验和教训。苏尔科夫把600多年以来俄罗斯的国家模式概括为四种:伊凡三世的国家(即莫斯科和全俄大公国,15—17世纪)、彼得大帝的国家(即俄罗斯帝国,18—19世纪)、列宁的国家(即苏联,20世纪)、普京的国家(即俄罗斯联邦,21世纪)。这些具有“过人意志”的强人建立的这些“庞大政治机器”,虽然不断更迭和整修,但其适合于运行,世世代代保障了自上而下的顽强运转,保障了俄罗斯的平稳与和平。在苏尔科夫看来,普京的国家汲取了历代的治国经验以及历史传统,扎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
普京提出并主导了俄罗斯统一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在大力动员政治精英、史学界专家重新编写统一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传统价值观。2015年,新教科书被纳入俄罗斯中学教学,加强了青少年历史观和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巩固了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思想。通过举办一系列重大国家纪念活动和编写统一的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史学界掀起了帝国史研究的热潮,发展并巩固了具有官方背景的“帝国史流派”。由此,进一步为“帝国”概念恢复了名誉,甚至于把“帝国”概念看成了“伟大强国”的同义语。通过对帝国史的研究,确认了俄帝国对国际政治的参与,认为这是决定国家领土疆域广袤的重要因素。这样,就把俄帝国视为由历史、文化、宗教和语言传统结合而成的各种种族集团组成的社会,肯定了其在治理庞大疆域、多民族地区中的特有优势。这种“帝国热”和对帝国传统思想的肯定,从特定角度反映了“普京主义”的特征,即重视传统价值观教育。普京认为,代替苏联时代价值观的只应该是回归传统的价值观。而俄罗斯的爱国主义在传统价值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普京指出,这种“爱国主义对推动国家思想向我们人民的普遍意识演进非常重要”。
单株收获后参照《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3]进行单株考种。考察单株粒重(单株产量)、株高、底荚高度、茎粗、主茎节数、有效分支数、有效荚总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生育期等主要农艺性状。
【参考文献】
①普京:《普京文集(2012—201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
【延伸阅读】
普京时代对俄罗斯意味深远
外国人对俄罗斯政治算法的兴趣是可以理解的,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中,并没有预言家或是先知,然而,俄罗斯早就对他们如今所经历的一切,做出了预言。
笔者以为,苏尔科夫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俄罗斯政治高层释放出的一个试探性政治气球,在国际上试图让俄罗斯以政治大国和政治强国的身份亮相。而在国内首次提出“普京主义”,则有引导社会舆论的意味。苏尔科夫在新世纪零零年代中期,曾系统阐述了俄罗斯的“主权民主”理论。自此,这一理论不仅进入了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思想,而且成为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在,苏尔科夫又首次提出了“普京主义”,并以此为中心论述了俄罗斯的当代国家模式,将之视为俄罗斯历史上的四大治国模式之一。这应当被看作是普京最高执政团队已不再满足于俄罗斯以军事大国和军事强国的身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正亮出可与美国比肩的政治大国、政治强国形象,以一种堪与西方模式媲美的“俄罗斯模式”来论述自己的思想体系。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苏尔科夫的文章及其观点,自发表之日起就在俄罗斯舆论界引起了巨大争议,争议甚至涉及到其中的每一个论点。当然,俄罗斯舆论向来是多元的,基本上各种观点都可以发表出来,这属于正常现象。
当所有人都在鼓吹世界扁平化、抹去国界之时,莫斯科曾经很明确地提醒过世人,主权与国家利益具有重要价值。当时,很多人认为我们是陷入了对此类似乎早已不再流行的陈腐之物的“幼稚”眷恋。然而,21世纪却应验了我们的看法。英国脱欧、美国叫嚣着要“再次伟大”,欧洲为反对移民而高筑藩篱,以上只是去全球化、再主权化以及民族主义遍地开花的例证中的极少数。
根据Q系统支护图,自左侧等效洞径值4.6处做水平直线与右侧相交于大约2.5数值(res=1的锚杆长度)。可知Ⅰ类、Ⅱ类围岩无需系统支护,可采用随机锚杆加固不稳定块体,Ⅲ类—Ⅴ类围岩采用锚喷系统支护,锚杆的长度对应图右侧数值约为2.5 m,同时根据Barton关于锚杆长度的经验公式[15]计算可得锚杆设计长度约为2.7 m。Ⅲ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2.1 m,Ⅳ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1.7 m,Ⅴ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1.3 m,锚杆间距取值都取范围值的下限值偏保守设计。
当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在称赞互联网是一个自由不受限制、不可侵犯的空间,所有人可以为所欲为、似乎人人平等之时,正是俄罗斯向被愚弄的人类社会发出了清醒的拷问:“置身这张世界之网中的我们是谁?是蜘蛛还是苍蝇?”如今,所有人都猛然开始试图挣脱互联网的羁绊,揭露脸书网站纵容外国干预。曾经被渲染为即将到来的天堂雏形的自由虚拟空间,被网络警察、网络犯罪、网军、网络间谍、网络恐怖分子、网络道德说教者所攻陷、所钳制。
1、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加快推进科研人员的绩效工资改革。科研项目经费最大的争议在于主管部门和科研人员之间的认知不同。政府方,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监管部门均认为:科研人员有稳定的工资收入,科研经费是用于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保障,因此只能用于差旅、会议、设备购置、专家咨询等各项科研工作开展所必需的支出,不能转化为有稳定工资收入的在职科研人员的个人收入。而广大科研人员认为:工资收入只是基本的低水平保障,科研经费除了保障科研条件之外,有很大部分是弥补自身的劳动,或者说是对科研人员从事额外科研劳动的补偿。
(资料来源:节选自俄罗斯前副总理、现总统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在俄罗斯《独立报》发表的署名文章《普京的长久国家》)
一是实行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制度;二是预留部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用于提高管理手段、建立信息网络、改善办公条件;三是努力提高基层水利职工福利待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基层水利特殊岗位补贴,尽快完善基层水利站职工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等;四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必要的经费,通过基层水利站,对农民管水员进行集中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 D55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孙渴 美编/李月敏
标签:俄罗斯论文; “普京主义”论文; 政治强国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