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心理过程和脑机制--评罗晋“顿悟的脑机制”_心理学论文

探索生命的心理过程和脑机制--评罗晋“顿悟的脑机制”_心理学论文

探讨顿悟的心理过程与大脑机制——评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脑论文,机制论文,过程论文,心理论文,评罗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一文,总结了他利用脑成像技术与谜语材料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与他本人的理论思考,为我们绘制出顿悟的大脑机制框架的首幅草图:顿悟过程是由作为早期预警系统的扣带前回(anterior cingulate gyrus,简称ACC)所发动,由负责新异有效联系(任务相关联系)形成的海马(hippocampus)、负责思维定势转换和语言加工的左腹侧额叶(left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简称LVPFC)和负责思考的背景或参照框架切换的视觉空间信息加工网络(spatial neural network)协同完成的。视觉空间信息加工网络包括双侧的后部颞中回(布罗德曼39区)、枕中回(布罗德曼19区)、楔前叶(布罗德曼19区)和左侧海马旁回。

罗劲的工作无疑是开创性的。他以谜语作为材料,通过向被试呈现标准答案来“催化”顿悟过程,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精确记录了人类的大脑在“恍然大悟”的一瞬间的活动状况,并令人信服地建构出该活动的脑机制框架。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参与新异联系形成与问题表征转换的脑机制,而且明确区分了思维定势的两种改变——转移与打破,并首次将顿悟与“卡西尔过程”联系起来,从而将顿悟置于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使顿悟有可能延伸到概念形成甚至宗教心理学的领域。

但是,我认为,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一文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1 实验任务:顿悟还是领悟?

众所周知,格式塔心理学对思维过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Kohler对顿悟的研究[1]、Wertheimer对创造性思维的分析[2]和Duncker对问题解决的研究[3],在思维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Kohler的实验由简单到复杂可分为六大类,即迂回实验,利用现成工具的实验,制造工具的实验,建筑实验,利用中介物的迂回实验,格式塔操纵实验。所有这些实验都是依据同样的标准设计的:在实验情境中,直接通向目的物的道路已被堵塞,可是有一条迂回的道路通向目的物,并使得参加实验的动物有可能全面地看清这一情境,动物的智力水平可以通过它是否能采取迂回的道路或其他间接的方法解决问题予以判定[1]。而在研究人类被试顿悟现象或创造性思维的实验中,所使用的经典问题主要包括六火柴问题,蜡烛问题,双绳问题,九点问题等。

顿悟指的是“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看来是突然来到的,俨如包含着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整个错综复杂的手段在内的一个新‘完形’,在动物的意识中突然出现;它确实好像随着‘顿悟一闪’(flash of insight)而引起的适宜的动作”[4]。换句话说,顿悟主要是指通过观察,对情境的全局或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起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形的过程[5]。顿悟现象主要有六个特点:(1)问题解决前常有一个困惑或沉静的时期,表现为迟疑不决,有长时间的停顿;(2)从问题解决前到问题解决之间的过渡不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种突发性的质变过程;(3)在问题解决阶段,行为操作是一个顺利的不间断的过程,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体,很少有错误的行为;(4)顿悟依赖于情境,当答案的基本部分与当前情境的关系较易觉察时,才容易出现顿悟;(5)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6)在一种情境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罗劲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的谜语(例如,“你杀死了她,但却得流你自己的血”——谜底:蚊子)、脑筋急转弯问题(例如,“有一条毛毛虫想过河,但河宽水深,又没有桥和渡船,也没有谁能帮助它,请问这条毛毛虫如何渡河?”——答案:变成蝴蝶飞过河)、“啊哈谜语”(例如,“因为是一位专业人士替这位老人照的相,所以看不出照的是谁”意指X光片)等材料研究顿悟过程的大脑机制。在实验过程中,他首先给被试呈现问题,然后给被试呈现问题的正确答案,并用脑成像方法记录被试“恍然大悟”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情况。

显然,罗劲的实验任务与经典的顿悟任务有所不同:首先,被试无需自己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而只需领悟直接提供给他们的问题的正确答案;其次,被试无需“看清”实验情境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只需理解问题陈述与问题答案间的关系;第三,被试无需进行任何外显的行为操作,而只需完成内部的心理操作(主要是言语理解加工)。因此,在我看来,罗劲通过向被试呈现谜语的标准答案所引发的“顿悟”,并不等同于被试主动地知觉并理解情境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或在外部线索提示下生成问题的答案所产生的“顿悟”。问题的答案由他人直接呈现在眼前并被自己所理解,这可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顿悟过程,而是一种领悟过程。如果领悟过程中伴随着一种情感释放的“啊哈体验”(“aha”experience),它也就是我们在日常阅读、学习和工作中都能体验到的“恍然大悟”。我认为,罗劲的研究主要揭示的是这种“领悟”过程的大脑机制。

但是,罗劲把握住“从心理过程上看,顿悟是一个瞬间实现的、问题解决视角的‘新旧交替’过程”,其研究和思考有力地说明了与新异联系形成和问题表征转换有关的脑机制,这为我们理解顿悟现象的大脑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顿悟的心理机制:表征变化还是进程监控?

罗劲在文中提出:“但是五十年代认知科学兴起之后,有关顿悟的研究有近十数年的沉寂,其原因可能与以口语报告法以及‘手段-目的’分析为代表的问题解决实验研究范式的兴起有关。手段-目的分析注重问题是如何在头脑中被解决的,而非人们的头脑如何表征问题,因此,手段-目的分析更为关注一个逐渐趋近目标的‘渐变’过程而非‘突变’的顿悟过程。”和“先前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表明:顿悟问题的解决是在被试的认知加工策略控制范围之外发生的。”对此,我持有不同看法。一方面,认知科学不仅极为重视表征,而且很重视研究顿悟的认知机制;另一方面,从手段-目的分析角度探讨顿悟的元认知机制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心智的计算-表征理解(computational-represent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mind,简称CRUM)在认知科学研究中一直居主导地位。CRUM的中心假设是:对思维最恰当的理解是将其视为心智中的表征结构以及在这些结构上进行操作的计算程序[6]。CRUM强调“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和“心理程序”(mental procedure)。信息加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开创者Simon不仅倡导了以口语报告法以及“手段-目的”分析为代表的问题解决研究范式,更强调问题表征的重要性,提出了问题空间(problem space)的概念[7],而且也研究了顿悟的认知机制。其实,在罗劲论文中“3.2 顿悟中问题表征方式的转换与脑内视觉空间信息加工网络”第一段第一行,他就引用了Simon的观点。

Simon指出,有时按常规方式表征的问题难以求解,但若换一个角度来表征同一个问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8]。Wertheimer也指出,问题解决的典型特征即在于生成合理的问题表征,即问题被恰当地组织起来,而一个适宜的表征应该满足三个条件:表征与问题的真实结构相对应;表征中的各个问题成分被适当的结合在一起;表征结合了问题解决者的其他知识[9]。Kaplan和Simon认为,以往研究中的顿悟问题都涉及到问题表征的变化,顿悟与问题表征以及问题空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0]。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根据题目本身所提示的方式来表征问题,并在相应的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如果在问题空间中长时间找不到办法使问题得以解决,就需要寻找新的问题表征方式。Kaplan和Simon的研究结果表明,问题解决过程中顿悟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人们找到了适宜的问题表征方式;而人们只有获得指引搜索和使搜索高度有效的强约束条件才能发现适宜的表征;问题本身的特征和相关领域的知识是强约束条件的主要来源,它们能引导人们生成特殊有效的问题表征[10]。Knoblich等人进一步提出,在表征变化过程中可能有两种认知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约束松懈(constraint relaxation)和组块分解(chunk dacomposition),前者主要指克服已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的限制,后者主要指把刺激组块分解成更小的单元,以便于发现新的关系和联结,形成新的表征[11]。

MacGregor等人则试图用手段-目的分析法来阐释顿悟的认知过程,提出了绩效的计算模型(the computational modal of performance),强调了进程监控(progress monitoring)的作用[12-14]。MacGregor等人认为,影响顿悟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包括各种约束和思维定势(constraints)以及个体试图寻找其他解决方法的驱动力(dynamic,or driving force)。个体会依据将要达到的问题目标状态,确定某种进程标准(criterion of progress)以监控每一个局部行为(手段)的有效性,一旦个体认识到没有符合标准的行为,即出现标准失败(criterion failure)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他放宽约束,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法。基于Ormerod等人的观点,在解决九点问题时,个体主要使用以下两种认知加工策略:(1)直线最优策略(maximization heuristics),即让每一条直线划掉尽可能多的点,实际上也就是使用局部最优法(爬山法);(2)进程监控策略(progress monitoring heuristics),个体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预期所采用的一系列步骤是否有助于达成最终的目标状态,同时根据预设标准来衡量预期步骤的有效性;一旦所能预期到的步骤总是与预设标准相违背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放宽约束的冲动,寻找新的解题途径,试图从错误的问题空间进入正确的问题空间。使用这两种策略是个体正确解决九点问题的关键,它们的作用胜过知觉提示或线条提示的作用。MacGregor等人认为,通过正确使用启发式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个体可以有效地解决顿悟问题[12~14]。

采用心理学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对问题表征与问题解决策略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问题的不同表征反映了被试对问题结构达到的不同认识水平,并决定了被试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使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认知操作过程可能基本相同[15,16]。我认为,表征(representation)、加工(process)和控制(control)是认知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研究顿悟心理机制的核心概念。

综上所述,顿悟的心理机制和大脑机制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我相信,顿悟的这两种机制研究的整合将有助于早日揭示顿悟的本质,而罗劲已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加深了我们对顿悟机制的认识,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标签:;  

探索生命的心理过程和脑机制--评罗晋“顿悟的脑机制”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