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私有制:一种新私有制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私有制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论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时,马克思曾指出:“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发展着。”这意味着,由于每个历史时代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因此,处于其中的私有制会随之不断发展,从而具体的存在方式是不相同的。这些以不同方式存在的私有制,由于各自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受到不同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以及其他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而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形成多种类型。这包括马克思所提出和论述的原始公社末期出现的“共同私有制”,与众所周知的奴隶主所有制、封建地主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但是,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等其他类型的私有制有本质区别的新私有制,也就是社会私有制。
所谓社会私有制是指具有显著的社会化特征和社会主义因素的新型私有制。它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本文力求全面探析社会私有制产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它的基本特征和有代表性的具体形式,以及它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方式等问题。开展对社会私有制的研究,对于新时期私有制经济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社会私有制的关注,从这个新的角度开展对新时期私有制的深入研究。
一、社会私有制的社会化特征及其产生的条件分析
关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私有制的社会化特征与社会主义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生产社会化。
这又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调控社会化。为了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地生存发展,使经济增长呈现既有自由,又有秩序;既有效率,又有公平的良好状态,现代国家将采取计划、税收、利率、产业政策和法律等经济和行政手段对私有制经济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不言而喻,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无论调控主体与手段都具有社会化的性质和特征。尤其是我们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它是代表整个社会对包括私有制经济在内的整个市场经济体系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其调控的力度与广度都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控。第二,管理社会化。私有制企业内部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工会和党团组织,使广大员工和党团员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还有部分企业的董事会,或股东代表大会、监事会吸收了员工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他们进一步参与企业的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股权社会化。股权呈分散化趋势,企业部分员工拥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同时,社会公众也成为企业的股民。
总之,当传统私有制企业转变为社会私有制企业后,它们的生产领域的宏观调控、决策管理及产权制度安排,都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了。而社会私有制企业这种生产社会化实际就是企业私有财产的使用、占有、支配权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非股东化,也就是不再完全地为大股东实际拥有。
2.收益社会化。
这又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分配社会化。分配社会化主要是指利润只是为大股东所有,企业内部的众多股民也参与分配。如一些私人企业的部分利润作为股份无偿转让给员工,实行员工股东化;分配社会化还表现为私营企业积极投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的企业家明确提出,办企业赚钱的目的就是建设家乡,奉献社会。第二,表现为消费社会化。一些私有企业在实行共创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共享的口号,尽可能让企业的生产成果和收益用于满足企业员工的消费需要,而不是局限于企业主、大股东少数人的消费需要。一些企业主甚至明确提出,要把增进社会公众幸福作为企业的目标。例如,一些私营企业给予员工良好的福利待遇,建立和实行健全的医疗和养老制度;有的企业关心工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如实行免费就餐制度,组织员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和文化知识学习,有意识让员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让他们得以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
3.前途社会化。
所谓“前途社会化”,是指社会私有制经济的最终归宿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意味着社会私有制最后将转变为公有制,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支持和发展社会私有制经济,这是手段,目的是借此通过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最后达到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目的,坚持社会主义,并且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高度社会化的社会,或者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社会化程度最高的社会形态。因为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根据唯物史观的要求,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必定是高于资本主义。当然,诞生于东方落后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现时还低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从长远来看,将会高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从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化程度更是要高于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领域,铁路、通讯、大型机器制造以及主要能源的开发,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一般属于全社会所有;同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所以说,经济生活的社会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而在政治领域,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广泛的政治民主,这又可以说是较高程度的社会化。因此,我们把社会私有制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最终归宿和目标称之为前途社会化。
社会私有制之所以具有上述三个方面的社会化特征,这是由于它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换言之,社会私有制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作用的结果,是它们本质要求在所有制上面的集中表现。社会私有制形成发展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性的,一种是社会性的。前者是基本条件,后者是直接条件。
社会私有制形成发展的物质性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私有制不可能出现在个体农业、手工业这些社会化程度很低的小生产基础之上。因为对于小生产来说,无论是生产劳动方式,还是管理方式,抑或收益分配和生活消费方式,都不需要,也不可能实行社会化。例如,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规模很小,又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从而不需要进行社会化的民主管理;小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剩余产品比较少,物质条件也就不允许在收益分配和生活消费上实行社会化。与之相反,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生产规模大,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随之劳动生产率很高,从而使劳动的剩余产品多,企业收益好。而这就要求对生产进行社会化的宏观调控,社会化的民主管理并且物质条件允许在收益分配和生活消费上实行一定程度的社会化。总之,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私有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创造了一般的条件。
但是,社会私有制在我们国家形成发展还有着独特的社会性条件。这首先是指经济、政治领域的制度安排。它们为社会私有制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着社会私有制在我们国家迅速发展。
从经济制度来看,社会主义公有制,尤其是国家所有制是马克思所说的“普照之光”。它的主导地位使它对于私有制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从而使后者必然具有或多或少的社会主义因素,呈现出公有制的某些特征。事实上正是如此,一些私有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与公有制何其相似,显然是从公有制企业那里吸取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而从政治制度来看,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政治生活高度民主化。而政治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对于私有制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就使私有制企业自觉地根据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求,正确认识和确定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例如,有些私有制企业认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为此,企业的群众组织与员工也相应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企业。
再从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来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它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一样,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私有制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类社会制度发展史上的大量事实表明:思想文化因素对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及其具体实现形式,与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后者甚至在特定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对前者有着决定性作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就认定,包括价值准则、思想文化观念在内的人的偏好是导致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诺斯,1994)。我国也有学者指出:文化因素是构成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因素(曹正汉,2002)。所以说,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对社会私有制的形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的作用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私有制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价值标准。这表现为一些私有制企业主和高层管理人员自觉地把自己的事业和工作看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并且把为员工服务,为社会服务,作为企业的宗旨,把为国家排忧解难,为员工谋利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而在行动上则是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令政策,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的物质利益关系。还表现为私有制企业欢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到企业工作,支持在企业建立基层党团组织,并且以党团员为骨干办企业。而党团组织在私有制企业积极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对于增加私有制企业的社会主义因素,保持它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前途,显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私有制企业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私有制不仅我们国家有,在西方国家发达国家同样也存在。例如在德国,由于创造性地建立和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要求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并且其《基本法》明确规定私有“财产要尽义务。对其使用应同时有利于公众的幸福”。因此,德国的私有制无疑也是属于社会私有制。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私有制有着更加良好的形成发展条件,因此,社会私有制的社会化程度将比德国及西方其他国家的社会私有制的社会化程度更高。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条件的推动下,我们国家的社会私有制不仅程度比较高,而且数量将会不断扩大。更为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还将逐步把社会私有制经济转变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或者如一些学者所说的“社会所有制”(于光远,1995)。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私有制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就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它们将最终转变为完全社会化,或者说最高程度的公有制。
二、“超越温州模式”:社会私有制形成发展的个案分析
社会私有制这种新型私有制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形成发展起来。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浙江的私营企业,尤其是浙江温州的私营企业的社会私有制更为典型。这是由于近些年,温州私营企业开展了一场名为“超越温州模式”的新的改革。这场新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旧的传统私有制,形成发展起崭新的社会私有制。因此,有必要对温州地区私营企业中社会私有制的形成发展现象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私有制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在“超越温州模式”运动中,温州私营企业的生产、分配关系,经营管理理念与方式发生了下列重要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事物和现象。
1.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服从于剩余价值规律,而是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马克思曾经指出,对于资本主义私营企业来说,追求剩余价值是绝对规律。这个规律支配、制约着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赚钱是它的最终目的。但是,温州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却明确地表示:一个人赚了钱,要回报社会,奉献给社会。他还说,办企业不是为了自己当富翁,为自己聚积财富。我们要超越自我,超越财富,超越“老板”。还有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在出席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暨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研讨会时表示: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基本素质,除了致力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外,还需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努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贡献。他强调说,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企业家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更多的私营企业的“老板”则表示:赚了大钱之后,想得更多的是让自己企业的员工,自己企业团队享有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由于私营企业家办企业的目的不再局限于个人发家致富,当富翁这个狭隘的目标,而是为了造福员工、家乡和整个社会,强国富民。因此,他们不再是为生产而生产,而是把生产和赚钱只是看作是手段,这就使其企业的财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私有制,具有社会性。
2.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开展“超越温州模式”的进程中,温州地区的私营企业的企业家一再强调,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看待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且力求切实做到这一点,是由于他们不仅对职工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都有着深刻而又正确的理解。他们认为,只是真心实意地尊重员工,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我们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党和政府一贯相信和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国有企业更是这方面的表率。这不仅使温州的企业家形成了较强的群众观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如何切实保障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的经验与样板。
在每个员工都代表公司,都是公司的主人这一管理理念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温州地区的私营企业在进行企业体制改革时,注意通过新的企业制度安排确认和体现员工的主人地位,发挥员工的主人作用。这包括成立工会、职工代表大会,选派工人代表参加管理者队伍,进入监督会和董事会;在企业开展合理化建议运动,并且实行“厂务公开”,使企业经营活动高度民主化。厂务公开是把浙江农村村务公开的经验推广到私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用以体现员工的主人地位,发挥主人公作用的重大举措。它使私营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活动进一步处于广大员工的监督之下。此外,在分配和消费方面,私营企业也采取了不少举措。例如,员工参加企业赢利的分配,企业给有重大贡献的员工以重奖,包括给予数量较多的股票,以及给员工以日益丰厚的福利。这包括企业负担医疗费用、退养老金、再教育费用,以及住房和饮食补贴等。
本来,私营企业的员工是处于被雇佣地位的“打工者”,但是,由于采取了上述改革和举措,使他们从内心里热爱、关心企业,以厂为家,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而私营企业的员工在事实上不再处于被雇佣的地位,至少一定程度上是如此,那么,这就改变了他们与老板之间的关系。上述这些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私营企业的本质要求的做法,无疑也使私有制的性质发生了某些改变,一定程度上社会化了。
3.接受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思想领导,党员成为生产和管理的骨干。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温州及浙江其他地区的大中型私营企业,先后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目前,80%以上的大中型私营企业建立了党支部或者党委,每家企业党员人数少则几十,多者数百。这些私营企业中的党组织积极地在员工中,尤其在管理者队伍中培养和发展新党员。这样一来,使一些企业的车间、班组的生产骨干和管理人员队伍中,党员占了较高比率。如温州正泰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有70%是党员。他们在企业中担任生产决策、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岗位的领导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形成了企业需要共产党员,离不开共产党员的局面。而共产党员们勤勤恳恳地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模范。这种情况,使得该企业的老板发自内心地说,我是依靠共产党员办企业。他尝到了党组织建在企业的甜头,因而主动积极地支持企业党组织的活动和工作,并且以工资、福利方面的优惠条件欢迎共产党员来自己企业工作。
由于私营企业中的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开展工作,成为企业的政治思想核心、精神堡垒和生产、管理骨干,因此使企业主和股东心悦诚服地接受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监督,自觉地遵纪守法,正确地处理和维护员工、地方政府及国家的关系与利益。由此可见,党组织和党员成为私营企业政治思想核心和生产骨干,这无疑有利于引导私营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总之,由于温州地区的私营企业的私有制在“超越温州模式”之后发生了上述变化,企业的生产、分配、消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具有公有制的某些特征,从而使它们的私有制与传统私有制区别开来,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社会私有制。
三、社会私有制的发展问题探析
不言而喻,由于私有制经济迅猛发展,从而在一些地区已成为主要经济成分的今天,这种具有某些社会主义因素,并且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和归宿的社会私有制,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亟需探讨社会私有制的发展及其巩固问题。
从国内外创建和发展社会私有制的成功经验来看,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主要通过下述途径与方式发展和巩固社会私有制:开展新的“社会主义改造”。
温州地区的“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改革的结果是形成和创建了具有某些社会主义因素的社会私有制,以它取代了传统私有制,因此,这场改革实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私有制经济的又一次“社会主义改造”(陈湘舸、包松、宋红岩,2005)。当然,温州的这场社会主义改造不同于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期所进行的那场社会主义改造。前者是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对各种私有制进行根本性改造,也就是进行彻底的、最高程度的社会化,从而建立单一公有制的一统天下。而今天新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南,根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要求对私有制实行有限度的社会主义化,或者说社会化改造。具体来说,一方面,这场新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私有制经济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从而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这场新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私有制经济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
总之,我们把“超越温州模式”提高到“社会主义改造”这个高度来认识,这是由于它对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重要地位与作用。而这又是由于作为它的主要结果的社会私有制具有某些社会主义因素的缘故,也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私有制的缘故。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展、提升和巩固社会私有制,有必要借鉴和吸取“超越温州模式”这场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对私有制经济进行新的社会主义改造。
但是,为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能够顺利地开展,达到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私有制,从而以崭新的社会私有制取代传统私有制的目的,从上述“超越温州模式”的成功经验来看,需要着重抓住并力求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私营企业中的党、团组织建设。
私营企业中的党、团组织是我们党同私营企业进行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继续加强私营企业中党、团组织建设,是促进传统私有制转变为社会私有制最有效的战略性举措。这方面应力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3-5年内,大中型私营企业都要建立党支部或者党总支,抑或党委;在5-8年内,小型私营企业都建立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城镇还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建立跨企业与行业的基层党组织。第二,注意培养和发展党、团员,不断扩大私有制企业员工中党团员的比率,力争在今后2-3年内达到5%以上,5-8年内增至8%-10%。第三,组织私营企业党、团员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至于那些是党、团员的私营企业主,更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做好上述工作,就将进一步强化党的政治路线和理想信念在私有制企业中的影响力,从而使党、团组织成为私营企业的精神“堡垒”和“支柱”;党团员成为企业生产和管理经营的骨干。这样就使私营企业的经营宗旨、目标及其管理体制,分配和消费方式,乃至产权制度安排等方面,不断地吸取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企业的因素,由此使私有制逐渐发生质的变化,它们的社会化程度得以不断提高,从而得以最后完成由传统私有制向社会私有制的转变。
2.加强私营企业工会及其他群众性组织建设。
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主力军,无疑也是这场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力军,为此,很有必要加强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只有通过工会把私营企业中成千上万的广大员工组织起来,才能发挥他们对于这场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作用。
私营企业新的社会主义改造,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并且根据社会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于员工的权益逐步进行调整与扩展。而私营企业新的社会主义改造要完成这一重要而又艰难的任务,强有力的工会组织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国内及国际上的大量事表明,企业员工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有效地保护并扩展自己的权益;同时有效地推动私营企业的变革和进步,使其逐步向社会私有制转变。为此,力争在2-3年内,在所有的大中型私营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在5-6年内,小型私营企业也都要建立工会组织,或者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工会组织,并且要求80%以上的员工都加入工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级政府要有计划地培养和派遣熟悉工会工作的人员深入到私营企业中去,对私营企业的工会建设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工会成立之后,还要注意提高负责人和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工作能力,以便让工会和会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工会和会员得到企业主和管理者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一方面使工会的代表得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开展广泛深入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在二十年多前,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运动就在欧美国家悄然兴起,目前正在深入广泛地发展,已成为一场世界性的企业运动。这场新的企业运动的本质是革命,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企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
之所以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具有革命性质,这是由于它不仅仅表现为企业捐献钱物,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或者注意保护环境,而是有着更为深入广泛的内容和崇高的目标,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核心上面。“尊重人,把人看作目的,而不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核心”。(肯尼斯·E.古佩斯特、约翰·B.马瑟斯,1982)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这意味着,它使私营企业的宗旨和目的发生某种根本改变。不难理解,这个改变直接触及了私有制,使作为企业基础的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私人化转向社会化,从而由传统的纯粹的私有制变为不完全、不纯粹的私有制,也就是变为社会化私有制。至于其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深入程度。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深入,这场以企业为主体的革命将矛头逐步指向传统的私有制企业的宗旨、价值观及其管理体制与方式,乃至直接指向产权制度安排。例如,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典范的美国太阳公司为了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自觉地用“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思想”取代“以利益为中心的企业思想”。为此,太阳公司明确提出:公司要主动“帮助人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出他们自己的决定”。该公司为此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二是创办员工培训管理学校。前者旨在提高员工在公司中的地位,并增加他们的收入;后者则是为了改善公司员工全面发展的条件,以及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能力。毫无疑义,美国太阳公司的私有制已发展为社会私有制,并且是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社会私有制。当然,社会私有制企业最多的国家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责任经济。在德国,当传统市场经济,即私人市场经济由于承担起社会责任而转变为社会市场经济,这势必使传统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私有制。
近些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我们国家也已悄然兴起,这方面一个重要标志是成立了光彩事业促进会,由它组织和领导全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光彩事业促进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这些积极投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以利益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从而以社会私有制取代了传统私有制。但是,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多地发展并巩固社会私有制,还需要大力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使它不断深入。而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让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深入人心,使之成为广大企业家的共识,成为他们追求的价值目标与管理理念。这要求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改造和充实企业文化,把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光彩事业促进会要广泛吸纳会员并且积极开展活动,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光彩事业促进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引向深入,使之健康发展。这也要求各地党组织和政府加强对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引导,并且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予以必要的支持。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和新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像两只轮子,将会有效地推进社私有制的发展,让我们国家日益增多的私营企业,早日完成由传统私有制向社会私有制的转变。当然,所有的私营企业完成这场重大转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至于社会私有制进一步实现彻底社会化,从而转变为纯粹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所有制,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但是,传统私有制向社会私有制逐步转变,并且最终演变为公有制,也就是全新的社会所有制,将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将能够正确地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有制经济及其生存发展问题,并且在处理私有制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能够找到和确定正确的思路、原则和对策。
标签: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企业工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责任标准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中国温州论文; 政治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