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汤光霞

汤光霞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2560)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措施,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第3天和第5天胆红素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数据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红素下降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对高胆红素血症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远期效果好。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050-02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neonatal high bilirubin blood disease care Tang Guangxia.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liang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40256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take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neonatal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bilirubin blood disease care. Methods Choose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5 newborns treated 8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igh blood bilirub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are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the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3 and 5 day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bilirubin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Using the method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eonatal serum bilirubin level, and prevention of high blood bilirubin play a role, the long-term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The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ewborn; High blood bilirubin

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极易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正常生理性胆红素升高多在1周后自然消退。但对于部分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来说,持续的高胆红素状态,会造成新生儿神经及其他多系统损伤,需要采取治疗措施[1]。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护理直接影响疾病预后。本文探究分析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其中,男孩43例,女孩37例,孕周36~39周不等,平均孕周37.5周。出生体重2.7~4.2kg,平均体重3.7kg。平均血清总胆红素247.83μmmol/L。所有患儿治疗方法相同,经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在临床护理方面,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措施,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光照疗法。护理方面: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光照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监测。指导新生儿家属正确喂养。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组织参加本次探究的护理人员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方法的培训,完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制度,严格按照护理规程操作;(2)出生后快速断脐可降低新生儿血红胆红素的生成[2]。注意观察新生儿在出生后半小时内是否有吮吸动作,吮吸持续时间是否在半个小时以上,若无吮吸动作则应及早对患儿进行干预;(3)可给予新生儿早期游泳训练,最好每天进行一次游泳训练,调节合适的水温,保持池水清洁卫生;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应及早进行,同时,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吮吸反射;给予新生儿抚触,由专业护理人员定时对患儿进行抚触,抚触前护理人员要剪指甲,温暖双手,用指腹或掌心进行抚触,动作轻柔,从头面部开始循序进行[3]。(4)详细记录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及穿衣指数,及早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进行重点护理,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宣教[4]。

1.3 观察指标

黄疸指数:应用经皮黄疸仪经皮测量患儿1天、3天、5天的黄疸指数。比较两组干预2天后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黄疸指数

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干预后第3天和第5天胆红素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数据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以下表1。

表1 两组黄疸指数比较

*

3.小结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原因复杂,一旦治疗不及时,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甚至可能造成死亡。早期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5]。在临床护理方面,规范化的护理方法与管理方案,对提高治疗效果,尽快降低胆红素水平,临床效果较好。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了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显示,治疗2天后,观察组患儿胆红素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第5天,两组患儿胆红素指数就有了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使之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加之睡眠、喂养等其他方面的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兰春艳.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5):95-96.

[2]张小娥,蒋玉蓉,苏海虹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99-1001.

[3]应莉,梁珍,李琴.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34-35.

[4]陈惠燕,胡黛菊,余秋敏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4):3717-3718.

[5]薛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3例早期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 2013,19(1):25-26.

论文作者:汤光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汤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