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210医院)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有效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3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疼痛、呼吸困难、肺淤血、焦虑症状消失或减轻,体温恢复正常,未出现1例并发症,活动耐力增强;护理满意度达90%(27/30)。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促使患者情绪趋于稳定,体力增强,恢复正常体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护理
心包炎(pericarditis)指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慢性炎症,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常继发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心包的局部病变或邻近组织,如胸膜、心肌、纵隔等炎性病变蔓延而来[1]。临床上以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chronic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最常见,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心肌炎、心内膜炎并存。现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9~54岁,平均年龄(41.3±2.2)岁。
2临床表现
2.1症状
起病隐袭,常于急性心包炎后数月至数年发生心包缩窄。早期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时不能平卧,呈端坐呼吸。常见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或疼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2.2体征
2.2.1心脏体征
(1)心尖冲动减弱或消失;(2)心浊音界正常或稍大,心音低而遥远;(3)部分患者在胸骨左缘3、4肋间于舒张早期可听到心包叩击音;(4)可出现期前收缩与房颤等。
2.2.1心包腔缩窄和心腔受压的表现
(1)出现静脉回流受限的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肝大、胸腹腔积液、下肢浮肿等;(2)少数患者出现Friedreich征(舒张早期颈静脉突然塌陷现象)和 Kussmaul征(吸气时颈静脉怒张明显,静脉压进一步上升),是因充盈压过高的右心房在三尖瓣开放时压力骤然下降所致;(3)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脉压变小,脉搏细弱无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心排血层减少,反射性引起周围小动脉痉挛引起[2]。
3护理干预
3.1主要护理问题
3.1.1疼痛:与心包纤维蛋白性炎症有关。
3.1.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及肺组织受压有关。
3.1.3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
3.1.4焦虑:与住院影响工作、生活、疗效不佳及病情重等有关。
3.1.5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不足有关。
3.1.6潜在的并发症:与心脏压塞有关。
3.2护理措施
3.2.1一般护理
(1)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舒适。
(2)给予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及刺激性食物、烟酒;有肺淤血症状时给低盐饮食。
(3)出现呼吸困难或胸痛时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一般为2~4L/min持续吸氧。嘱患者少说话,以减少耗氧[3]。
(4)预防感染,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5)心前区疼痛时,评估疼痛部位、性质及其变化情况,有无心包摩擦音等;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嘱其勿用力咳嗽、深呼吸或突然改变体位,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注意胃肠道反应或出血等[4]。给予病因治疗,如抗菌、抗结核、抗肿瘤等。
(6)畏寒或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予退热剂。退热时注意补充液体,以防虚脱,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床单,防止受凉。
(7)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和家属共同做好思想疏导工作,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向患者简要介绍病情和进行必要的解释,给予心理安慰,使其树立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各项治疗。
3.2.2病情观察
(1)密切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
(2)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明显下降、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做好心包穿刺的准备。
(3)对水肿明显和应用利尿剂治疗者,需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部位的皮肤及有无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心律不齐等低血钾表现。并定期复查血清钾,出现低血钾症时遵医嘱及时补充氯化钾[5]。
4结果
经有效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3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疼痛、呼吸困难、肺淤血、焦虑症状消失或减轻,体温恢复正常,未出现1例并发症,活动耐力增强;护理满意度达90%(27/30)。
5讨论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炎症,其原因为结核或其他感染、新生物、日光或声音的辐射、创伤和心脏手术等。在我国以结核性为最常见,其次为化脓性或创伤性心包炎后演变而来。少数与心包肿瘤、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及放射性心包炎等有关[6]。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由于心包僵硬、增厚、粘连限制右室的收缩与舒张,导致一系列循环衰竭征象,因此,对患者右室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3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得出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促使患者情绪趋于稳定,体力增强,恢复正常体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娜.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32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旬刊,2013,(2):60-61.
[2]杨桂莲.心包炎患者内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33):439-441.
[3]杨玉波.心包炎的内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3):314-315.
[4]刘发荣.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9).
[5]何玉榕.探讨20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人人健康,2016,(6).
[6]王峰,郭爱敏.一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特别健康:下,2014,(7):275-276.
论文作者:周倩 耿婧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心包炎论文; 患者论文; 心包论文; 呼吸论文; 疼痛论文; 困难论文; 并发症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