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经济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它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发展农村经济。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正视农村经济中的管理问题,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分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农村经济管理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是对在农村生产经营等环节中对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旨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农民在付出巨大劳动力后的报酬。现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已经占据了我国社会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因此想要农村经济能够健康高速的发展,就必须保证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前瞻性,确保新技术和科学信息得到有力的控制,从而实现农民收益提高。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及重视程度不够
就目前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现状而言,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另外,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多人会认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只代表着当地的情况,没有从大方向上考虑这一问题,从而出现很多工作人员消极怠工的现象。农村经济结构、快速发展的利益结构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1.2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近年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而农村偏向于老龄化,剩下村民的素质偏低。农村主要以农业劳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现在的农业也逐渐趋向于机械化,剩下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种植、农作的村民几乎没有,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很多人难以学会使用机械化种植,即使存在相关的培训班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理解真正的含义,从而也无法应用。很多农民对于先进的高产种植技术不能领会,不能灵活应用于劳作生产,不能科学提高农作物产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科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吸引懂得种植的技术型人才,是需要共同研究探讨的问题。
1.3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农村经济主要以农村零售业为主,特点是市场广、服务人员广。但是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如服务行业结构简单,市场规模狭窄,服务人员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不完善,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完善体制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完善的体制建设是完成工作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逐步加强认识,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指导作用。同时,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政策,并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工作,把相关政策落到工作实处。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的针对基层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给予指导,充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积极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2.2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自身队伍的建设是解决目前管理工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自身的素质过硬、专业技术水平够强,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工作。要对相关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创新管理理念。在人员招聘方面,要积极引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壮大自身工作队伍。已有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自身的管理经验。建立乡镇农经队伍,有条件的地方要把这支队伍建立在村,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农村经济管理向服务型转变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其工作性质还应当向服务型转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为农民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相应的规划和指导,帮助农民分析市场风险,今后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开展下乡服务和咨询活动,将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做到有机融合,真正使农民能够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获得最大收益。
2.4健全服务体系
在全面认识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该以国家相关这侧和方针为主要依据,总结先进的经验,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规范和提高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借助于科学技术,让农产品真正的走进市场经济的体制内。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保护使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使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为农业管理相结合,通过招商引资方法,为农业社会化和工业化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2.5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民的收入主要是靠农田作物,但是如今农作物的收益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较低,对此,要想方设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经营活动增加,需要的劳动力也会随着增多,可以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此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会促进城市与农村间的交流,二者间的商贸往来更加频繁,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与农村的管理方式等之间的交流,推动经济发展。
2.6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使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也得到的进一步的提升。在不断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同时,更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了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这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重要意义。而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以为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目前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还不够健全,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在从事相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以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7建立产业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变革,首先就是要根据农村生产经营的现状,探究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当为农业经济提供方向指导,旨在建立企业式和链条式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发挥乡镇企业的带头作用,给予这类企业更大的独立经营权,使其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另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要重视拓宽农业生产产业链,不仅要建立生产和销售一体化渠道,更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使其真正做到与市场接轨,从而使农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结论
农业经济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维护农民利益提高为主。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在综合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认清当前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合理有效的进行农业生产,使农村经济管理水平能有巨大的飞跃。同时农业经济管理者要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在面对农村农业生产时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战略部署。
参考文献:
[1]李海宁,潘忠强.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
[2]刘东云.浅析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7).
[3]孙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7).
[4]孙建辉.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
论文作者:张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农村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