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的8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两组患者均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性举措,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监测两组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0级疼痛(4.88%)占比与对照组(0)比较无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Ⅰ级疼痛(53.66%)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21.9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Ⅱ级(39.02%)、Ⅲ级疼痛(2.44%)占比显著少于对照组(53.66%,24.39%),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9.51%)显著低于对照组(39.02%),组间差异p<0.05。结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期间,积极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疼痛缓解效果,且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放疗;唑来膦酸;恶性肿瘤;疼痛;临床护理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类型,骨转移是可引发严重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出现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并发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同时也可影响患者生存期,因而需尽早采取相关治疗措施[1,2]。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一种可靠治疗方式,但是对应的临床护理要求也较高,为进一步探明其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的8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的8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82例均有原发灶且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且存在单发或多发骨转移灶(经X线、核素扫描、MRI/CT证实)。纳入标准:成年患者;单发或多发骨转移灶合并溶骨性改变;未用或停用放化疗4周以上者;未接受过包括双膦酸盐、放疗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明显骨痛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治疗前合并消化道疾病、预期生存期不足 3个月者。观察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20~79岁,平均49.43±29.62岁,其中肺癌17例,乳腺癌11例,鼻咽癌5例,肝癌4例,前列腺癌2例,宫颈癌1例,肾癌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21~79岁,平均49.02±29.08岁,其中肺癌18例,乳腺癌10例,鼻咽癌5例,肝癌3例,前列腺癌3例,宫颈癌1例,肾癌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采用CT定位外照射放疗,对骨转移疼痛剧烈的部位进行姑息性放疗,每次DT3Gy,每周5次,总剂量DT30Gy,2周结束;唑来膦酸(注射用唑来膦酸,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55,4mg)4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5min内滴完,每月1次。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行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护理,放疗监测、健康指导、不良反应处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性举措,具体如下:
1.3.1放疗优化护理干预
放疗前,仔细查阅患者临床治疗、既往史、是否合并慢性病等,评估患者放疗期间不良反应风险,对于局部皮肤异常、合并消化道疾病者,应先治疗后再进行放疗治疗。放疗前,耐心讲解放疗区域的注意事项、放疗过程、患者配合要求等,指导患者放疗区域皮肤尽量保持清洁干燥,用柔软毛巾温水清洗,禁止用碱性肥皂、碘酒、酒精等刺激性物品涂抹,尽量保护好局部皮肤,避免一切形式的损伤。放疗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治疗,密切关注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变化,白细胞计数<3. 0 ×109/ L时,应立即停止放疗并通知医生及时治疗,待白细胞上升后再继续放疗。同时,密切监测两组患者有无其他异常变化,积极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在数次放疗治疗后,照射野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瘙痒等异常改变,应提醒患者禁止抓挠,避免衣物压迫束缚或衣服材质过于粗糙摩擦皮肤,采用冰片和滑石粉涂抹改善局部症状。放疗期间患者免疫力下降,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提醒患者家属,准备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食物,保持患者营养供应充足,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
1.3.2强化输液护理
建立2条静脉通道,常规输液采用一条静脉通道,而唑来膦酸单独使用 一条静脉通道,以降低输液风险。静脉通道应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做好日常静脉通道维护。唑来膦酸可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导致沉淀生成,堵塞静脉通道,因而需强化该通道护理,输注唑来膦酸,注意查看患者血钙水平,避免在血钙水平较高时输注,同时输液前后严格执行生理盐水冲管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有无发热、恶心呕吐、关节或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1.3.3疼痛护理
1.3.3.1镇痛药物使用干预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不同文化程度,教会患者使用数字分级法(NRS)、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及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来评估患者疼痛主观感受程度,并及时通知医生,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护理人员按医嘱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及调整给药量,充分保证患者无痛的权利[3]。镇痛药物使用期间,应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并监测和处理不良反应情况。
1.3.3.2心理护理
这类患者多为癌症晚期,对于治疗失去了信心,各种负性情绪反应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疼痛阈值。护理人员要注意安慰和支持患者,在充分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采用鼓励、指导、建议和暗示等方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同时,采用播放广播、视频、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1.4观察指标
1.4.1干预前后疼痛分级比较
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4],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VRS法分为四级:0级为完全无痛;Ⅰ级为可耐受的轻度疼痛,不影响正常睡眠;Ⅱ级,疼痛明显,需服用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到干扰;Ⅲ级: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需给予强效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转移性疼痛情况。
1.4.2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统计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作组间统计学分析。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转移性疼痛比较
干预前,两组无骨转移性疼痛0级者,观察组Ⅰ级、Ⅱ级、Ⅲ级疼痛占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0级疼痛(4.88%)占比与对照组(0)比较无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Ⅰ级疼痛(53.66%)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21.95%),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Ⅱ级疼痛(39.02%)、Ⅲ级疼痛(2.44%)占比显著少于对照组(53.66%,24.39%),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之一,骨转移对于患者局部骨骼损害较大,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且可导致的严重痛苦,患者需忍受剧烈疼痛的折磨,对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应尽早治疗[5,6]。目前,放疗可抑制或杀死局部肿瘤细胞,控制癌细胞生长,对骨破坏及组织侵润、侵犯改善消失较好,而唑来膦酸可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并抑制由肿瘤释放的多种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因子,两者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临床应用较多,临床疗效可靠[7,8]。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临床要求较多,且较多文献研究提出,应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9,10]。为此,本院针对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的护理要点,总结了一些了针对性护理举措,临床实践表明,干预后观察组0级疼痛(4.88%)占比与对照组(0)比较无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Ⅰ级疼痛(53.66%)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21.95%),观察组Ⅱ级疼痛(39.02%)、Ⅲ级疼痛(2.44%)占比显著少于对照组(53.66%,24.39%),组间差异p<0.05,可知该临床护理举措显著提高了疼痛干预水平,进一步缓解了患者疼痛。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9.51%)显著低于对照组(39.02%),可知该护理举措在优化疼痛护理的同时,强化了相关护理细节设计,患者放疗、输注唑来膦酸治疗期间进行了预防性干预,进而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院在优化放疗护理干预和输液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综合化疼痛护理,从镇痛药物使用、心理护理等方面入手,认真分析不同患者的疼痛程度,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故进一步提升了疼痛缓解效果,该护理举措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期间,积极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疼痛缓解效果,且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赵静.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5(04):88-89.
[2]漆兴芝,李丽华,樊松. 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2,5(32):82+84.
[3]程东霞.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6,5(01):8-9+11.
[4]王月凡. 临终关怀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8(10):1256-1258.
[5]赵红霞.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5(15):1927-1928.
[6]吴威,朱贤友,尚志恒.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6,505)434-435.
[7]叶道丽,汪秀云.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J]. 华西医学,2013,5(01):111-112.
[8]陈秀霞,何少丽. 疼痛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放疗止痛中的应用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2(28):97-98.
[9]沈树英. 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0(03):221-222.
[10]吴保坤. 疼痛护理在氯化锶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25):258-259.
论文作者:徐璐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膦酸论文; 骨转移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