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论文

论经济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 ∗

殷 杰 祁大为

内容提要 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长期受到知识“规范性”的制约。在经济学方法论多元化发展背景下,经济学隐喻的语用价值和认知价值得以被关注。经济学隐喻所具备的机制、功能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把隐喻作为一种经济学方法论,在保持经济学理论自身的“开放性”及其理论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隐喻 语境 经济学方法论

规范性研究曾长期影响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把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把波普尔(Karl Popper)的理论用于解决经济学知识如何构成及其获取方法的问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学方法论者的兴趣所在。他们把考察科学知识的理论当作评价不同经济学理论优缺点的标准,然后依据这些标准制定支配经济学研究的规则。事实上,预设知识是什么,并把该预设作为标准来衡量经济学理论,这种做法本身就缺乏合理性,甚至是有害的。

近十几年来,多元化的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态势逐渐形成,经济学方法论者从多个维度涉入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当中。他们大多主张从经济学学科内部设定考察标准,把方法的适用性放在核心位置,而隐喻(metaphor)作为一种方法已经长期活跃在经济学当中,但隐喻的方法论属性并未引起经济学研究者的重视。从隐喻角度探讨方法论的优势在于,隐喻可以使经济学方法论远离如何评价经济学理论和如何认识这些理论的认知地位问题。在这个进程中,麦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1983年出版了她的《经济学修辞学》,书中强调隐喻对经济学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经济学就是漂浮在隐喻之上的”。在此之后,经济学批判实在论者也强调了经济学隐喻中指称和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经济学修辞学和经济学批判实在论都关注到隐喻方法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有关类比、模型、寓言以及语用上的语境转换带给隐喻意义方面的探讨,这给予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以强烈的“指引”意味。所以本文从多元化视角下探讨隐喻方法运用在经济学理论中所能够发挥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将隐喻视为更新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可行方案之一,并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趋势上考察隐喻作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工具”意义。

初检共获得文献2 550篇,阅读标题及摘要后初步排除文献2 403篇,得到147篇文献,排除综述及个案报道、未获得全文的研究等,最终纳入14 篇文献[3,5-6,10-20],共计13 74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 356例、对照组11 384例。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研究基本信息见表1。

经济学方法论为何需要隐喻分析

1.规范性经济学方法论的困境

1938年,哈奇森(Terence.W.Hutchison)首先在其《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原理》一书中,批判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先验分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波普尔的“科学划界”观点,进而针对当时经济学方法论中流行的过分公理化和预设基础上的演绎进行了正面反驳。20世纪70年代前后,波普尔的可谬论和“批判旨趣”持续在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发挥影响,与科学哲学的关注点一样,经济学方法论者在这个时期也把关注点置于对问题性质的探讨上面,这种研究路径与同时期科学哲学的定义域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吻合的。简单来说,经济学方法论在这个时期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学理论命题的地位问题,也就是经济学理论的确证、证伪以及逻辑结构等有关经济学知识如何构成及其获取方法的认识论问题。

将波普尔理论用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构成和评价,其局限主要有两点。第一,基于波普尔理论所形成的经济学方法论,不能合理地解释那些实践经济学家所从事的研究。第二,波普尔理论的信奉者过于专注认识论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经济学理论的本体论意义,换言之就是忽略了社会经济现实本质的预设。为了摆脱知识论哲学家们对经济学方法论的束缚,在后来的经济学方法论的探讨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倾向于探查经济学家实践活动,而不是专注于科学哲学“教义”的经济学修辞学,其代表人物是麦克洛斯基。另一种是旨在修正波普尔理论对经济学理论中本体预设的忽略问题,也就是经济学批判实在论,代表人物是劳森(Tony Lawson)。两种研究进路分别用到了社会科学哲学中的实用主义和实在论的发展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关注隐喻方法对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和构造功能。由此可见,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隐喻”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克服科学哲学的“教义”,乃至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隐喻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语用学基础

经济学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以语言为媒介并辅以假设、图示以及数学符号的系统表征等。语言的意义及其理解成为经济活动中贯穿始终的主题。经济学的语言属性使得语言理论的任何进展都可能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产生影响。比如,借助语义分析方法,经济学家可以对经济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和细致的研究,这有助于经济学理论中基本概念的澄清,为经济学理论之间的争论提供解决的前提。然而,这种语义分析方法也容易使经济学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忽视关于经济学理论的认知效果以及经济学理论间争论的合理性成分。众所周知,经济学还是一门需要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大量借鉴“经验”的学科。经济学理论中使用的语言通常是描述性、事实性和解释性的,若脱离隐喻的使用这一切都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要在语言哲学上对经济学语言的普遍特征进行重建,特别是,对经济学中隐喻的使用进行描述和分析。

不同于语义分析方法,语用学强调在语法和语言意义研究过程中语境因素的作用,通过设定语用学讨论语言交往过程的普遍性前提,事实上构造了言语可能理解的先决条件,通过反思该设定的有效性,进而对言语行为的规则提出质疑或展开辩护。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听话者都力图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听话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最“相关”的信息上以获得最佳关联点,主动改变其认知语境,可以用最少的“加工”得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实际上隐喻在语用学中表现出的是一种“言此义彼”的意义表达特征,隐喻的意义不仅由语句的特定情境决定,也由使用语句的规则所构成一般情境的规范性质所决定。在这种隐喻的语用学动态发展过程中,隐喻方法发挥着整合语言资源和认知交际目标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要对经济学中隐喻方法做语用学上的澄清,这样就可以避免造成经济学概念使用的混乱和不必要的争议,进而揭示经济学隐喻(economic metaphor)表达的实质。

从经济史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客观实在往往超越所有可能的经验观察,这让经济学语言在表征某些特殊概念方面常常陷入困境。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描述资源稀缺前提下人与人、人与客观实在的对应关系,从而一种能够描述这些客观经济实在的话语就变得愈加重要了。因此,隐喻分析机制的独特功能便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进入到经济学方法论者的研究视野当中。本质上讲,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借助于一事物对另一事物进行诠释或理解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隐喻的存在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修辞手段或语言游戏,事实上隐喻已经成为人的思维方式和参与实践的有效方法,甚至已经成为经济学家概念系统的“加工厂”。进一步来说,隐喻的存在方式已逐渐变为,如何使用经济学语言来描述经济实在“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值得关注的是,隐喻方法在分析经济学理论方面也体现出巨大效用,因此,立足于语言哲学的视角,并深入到具体的研究路径中来探查经济学方法论中隐喻机制的作用模式,从而归纳隐喻在经济学实践领域中所凸显出的工具价值就显得尤为必要。

图6示出机组背压随负荷增加而单调增大,随空冷岛散热面积的增加而单调降低。在设计值散热面积、散热面积增加16.7%、33.3%、50%、66.7%时,全负荷平均背压分别为19.9、16.0、13.5、11.8和10.6 kPa。随散热面积增加,机组背压的等差差值分别为4.4、3.1、2.2和1.7 g/kWh。表明随散热面积均匀增加,机组背压降低的边际效应逐渐变弱。

组别 治疗方式 治疗结果 时间(天)休息+吸氧 抽气 抽气+引流 好转治愈 死亡 平均肺复张 平均住院老年组 8 38 48 90 4 18 34中青年组 2 36 14 52 0 8 16 2讨论

隐喻的认知功能构成了经济学隐喻的核心内容。经济学家的认知受社会存在的制约,比如预期、供需、数据、指标等是经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关于它们的隐喻性概念在不同经济主体中均具有普遍性,而再现这些隐喻性概念的语言又都依赖于特定语境中发生在本体和喻体之间不间断的联系。隐喻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存在,不仅是经济学家用作认知世界的一种语言性工具,更体现为经济学家建构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经济学隐喻创造事物的认知功能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同时经济学隐喻机制还生成了“本体”的“新奇”意义。隐喻是语言现象,更是实现经济学认知的工具,其方法论意义就在于此。

经济学隐喻的运行机制

3.隐喻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

1.经济学隐喻的发生机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追求的是语句陈述过程中的新理解,其隐喻的机制体现为一个概念代替了另一个概念。到了近代,学者们也大都倾向把隐喻的发生是以发现相似性进而制造相似性这一机制作为前提的。由于本体和喻体存在语义上的相似性,按照隐喻的对比论观点,隐喻的相似性机制将喻体或意象的某些特征传送或归属于本体,这种机制在经济学的隐喻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在“市场是看不见的手”的解释中,看不见的手与市场机制存在相似性,具体体现在“手”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特征的相似,喻体“看不见的手”描述了本体——“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这种自发调节机制可以被视为一种模型框架,特别是在市场调节机制中具体表现为,其由看不见的机制中各种属性所构成。该模型框架实质上就是以隐喻为方式,为喻体解释本体提供背景信息和指引,因此,对隐喻本体的理解只能按照这一特定的模式来进行。通过比较本体和喻体的语义特征来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相似性,进而建立二者的隐喻关系,这就是经济学中对比论隐喻发生机制的基本结构。

渔业用水区,指具有鱼、虾、蟹等水生生物养殖需求需求而划定的水域。渔业用水区应当维护渔业用水的基本水量需求,保护天然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及主要洄游通道,并按照渔业用水水质要求,禁止排放对鱼类生长、繁殖有严重影响的重金属及有毒有机物;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控制水污染,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另一种普遍性看法是将隐喻视为一种“语义偏离现象”或是“语义选择限制”中的异常情况,具体来看,经济学中的隐喻严格说来并不是意义的替代,而是对词项的语义内容进行改变。从创生机制上来说,经济学隐喻通常会涉及类比过程,对其中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解读,对类比过程中语境意义的创生现象是我们必须加以关注的。实质上,语境意义是一种意义的自涌,也就是意义的突现,它通过摧毁先前机制建立一种意义的新机制,经济学隐喻作为认知经济学的一种手段,是依赖于语境意义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由于隐喻的语义生成依赖于语境的设定和变迁,因而,我们理解经济学话语就是求得认知效果,从方法论角度探讨隐喻也就应该把语境作为出发点。正因为隐喻这种强烈的语境依赖性,就使得我们要更加关注经济学隐喻的意义与语境的动态关联。

Step 1 Select in set Oaas the start point of the optimized trajectory,and add(initial point)and(desired point)into set Ob.Connectandto get path,and then add pointinto Ob.Regard pathscripts ‘p’and ‘d’represent the pth and dth elements in Oa,respectively),and turn to Step 2.

众所周知,隐喻大量作用在科学表征过程中,经济学家通常把隐喻的本体和喻体纳入相似的语境并进行解释,进而实现对本体的科学表征。这样一来,理解句子意义的关键就落在了获取它的真值条件上面。而在经济学隐喻中语句意义的确定,是由一组假定为真的经济学理论背景的真值条件所决定。因为语句的意义由真值条件来决定,语句意义的存在说明语句已经具备真值条件。而在戴维森(Donald Davidson)看来,这种所谓的真值条件不是脱离语境的绝对的真,是依赖文化和人的日常经验的表征。因此,在经济学共同体内部运用隐喻的交流过程中,隐喻的语词和意义是在经济学这一局域性的框架下发生的。也就是说,一旦确定了这个隐喻语句意义的真值条件,在同一语境内甚至同一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家都可以有效地理解该经济学隐喻的意义。

2.经济学隐喻的应用机制

在经济学隐喻分析的实践中,经济学家主要采用由上而下“纵向”的方法,其关注的是隐喻对经济学理论的建构作用。而应用语言学家通常采用“横向”的语料库方法,关注隐喻所在的话语和交际语境,强调的是一种量化研究。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就是从隐喻的应用机制角度来看经济学的隐喻分析,“纵向”的方法往往建立在充分的观察和精确的逻辑构造的前提下,而“横向”的语料库隐喻应用机制,使得我们对分析对象形成了数据上的直观把握。

在经济学理论的跨语言和跨文化传播这一语境下,针对不同语言背景的受众,把隐喻机制介入到术语使用的分析中可以发现,隐喻对于术语(专业术语和半专业术语)的使用发挥着重要的认知作用。举例来说,在给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讲授主流经济学过程中,隐喻的使用可以加速他们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理解。进一步说,在这种“二语习得”过程中,把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类新闻报道作为文本并纳入隐喻语料库的情况下,经济学隐喻应用机制的价值便在具体的分析中显现出来。首先,语料库的隐喻研究者要定义分析单元,在真实数据中确定隐喻以及为给定语境中隐喻的解释和理解建立理论框架。尽管通过收集真实的例子来展开隐喻分析时,语料库的选择以及所选例子的数量对于概括得出的结论有制约作用,但是,通过这种方法依然可以使我们对分析对象形成数据上的把握。其次,将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类新闻报道(如《经济学人》)纳入应用分析,也就是从语料库的机制分析角度来看专业术语(Technical language)和半专业术语(Semi-technical language),两种术语中的隐喻都可以增强对经济学教学过程的可控度。其三,两种术语存在“家族相似性”,这有助于对主流经济学形成全面甚至创造性的认识。在《经济学人》的“经济学焦点”专栏中,“弹球似的经济”(the economy as bouncing ball)这种半专业术语的隐喻,在主流经济学的有关探讨中也被频繁使用。因为这一隐喻可以与覆盖广泛而本质上又非常简单的概念隐喻联系到一起。由此,研究者就能够确认文献中存在的一些大致判断,并且能够把它们推广到其他领域

作为专业术语的经济学词汇,它的意义取决于它的定义。虽然定义本身不能避免隐喻的使用,但是定义通常与半专业术语“相伴相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术语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把基本供需分析中的“均衡”这一专业术语放在主流经济学语料库的机制分析过程中进行考察,随后我们发现,“均衡”事实上定义的是函数或图表中的一个点,然而它的隐喻意义却很具体、很明确。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看,把《经济学人》当作真实语料(authentic language)的一个来源,体现出了半专业术语代表的《经济学人》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专业术语存在着定义上的“家族相似性”。这有利于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提高其综合语言能力,进而提升他们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解,在这一进程中隐喻机制的应用体现出了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把《经济学人》作为文本的情况下,隐喻的作用体现在了对主流经济学理论“家族相似性”的追求上。而在主流经济学的文本中,隐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依赖语境对定义或概念的厘清。在经济学理论中,隐喻是普遍存在的,有着多种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并且对于语言的“表现”和语言学习至关重要。通过对《经济学人》及主流经济学进行语料库隐喻的机制分析,可以发现,半专业和专业术语都是理论负荷的。此外,使用语料库方法进行隐喻分析,由于其机制内在的约束属性,使得我们减少了研究中认识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增强了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这正是语料库的隐喻分析方法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价值所在。

隐喻的经济学方法论何以重要

③[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隐喻如何保证经济学理论的开放性

当我们试图描述经济世界规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局限条件,同时我们用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去解释复杂的经济世界也经常困难重重。经济学家通常的做法是,借助于函数、模型、图表、寓言等隐喻方式介入对经济学对象的认识过程中,通过隐喻的一般性认识原则来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难题。在语言的起源中,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比喻,而每个短语都是一个隐喻,这种特征在经济学理论发展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如何认识经济学隐喻或者说经济学话语中的隐喻是什么,这是经济学方法论首先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一方面,从经济学本质上来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主观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准确地说,隐喻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这样看来,隐喻不仅在修辞学上有意义,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从经济学的真理观出发,经济学语境来源于个体的认知背景,而隐喻陈述真假的判断依赖于个体的和文化的语境及其认知。具体来说,隐喻只有在语境限定和规约下才可以陈述主体和世界的符合关系,在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过程中,经济学语境中生成的隐喻只能在经济学中展现其真理性的存在。

隐喻的运用是经济学形成语用认知的重要途径,这种认知不间断地在对经济学理论的构成和解读过程中,使经济学理论稳定地保持着“开放”状态。经济学的重要隐喻蕴含一种品质,即总有一个侧面或其他侧面会通过成功的科学理论得到印证,从而显示出某种未知的含义而令我们惊奇。在经济学中,一个重要隐喻的文字转换永远不会完成。换言之,我们需要对经济学隐喻时刻保持清醒和关注。

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流感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繁殖速度加快,还会引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症状。而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感到恶心、食欲不振、烦躁、疲倦、头晕等,时间长了还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在高湿度环境中,霉菌等也更容易滋生,威胁人体健康。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标准与计划依据,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关键性作用。然而,传统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教学目光集中在促使学生积累语文专业知识与学习技巧、提高学生语文基础能力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素质人文性教学,这与现代化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不符,也不利于构建学生的自主认知,难以培养学生形成逐步完善独立的学习思考意识。鉴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独立意识,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一方面,保持经济学语言与经济学概念的适应关系至关重要。经济学家无法对经济学对象做出完全真实的描述,也不能通过外在的和约定的定义就将经济学语言与社会经济的结构简单地绑定在一起,而作为方法的隐喻却能够轻易做到。另一方面,经济学理论术语的生成依赖隐喻。因为经济学理论术语必须建立在语义网络中才能让理论具有意义,正因如此,经济学理论研究才能够得以展开。也就是说,由于经济学理论是灵活的和多样化的,隐喻可以使经济学术语指称那些本质特征尚未被了解的研究对象,并且能够促成经济学语言的描述与人们一知半解的经济社会特征相适应,为了保持这种适应性,经济学理论的内涵也不应该被严格的定义。所以,我们在经济学理论研究过程中,要追问理论如何可能,就要对理论与世界的衔接点始终保持好奇。此外,由于隐喻是开放性的,由隐喻开启的新的或者并不完善的研究恰好是隐喻功能性的“兴趣点”。正因如此,隐喻成了经济学理论与“世界”的“黏合剂”,同时它也辅佐着我们在经济学领域中拓展理论的疆界,踏破未知的虚空。

2.隐喻如何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建构

隐喻通常被当作发现新知识的工具来使用。隐喻在经济学理论中所发挥的建构功能,是隐喻方法论核心价值的一种体现。从这一功能运用的结果来看,隐喻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形成具体的和创造性的引导,同时也发挥着经济学理论的“生产”功能。其一,带有隐喻特质的联系定义了经济学理论,隐喻的功能就是将我们的关注点从承载者(基体)转移到隐喻本身。隐喻中的“联系”定义了知识,由于持续性“联系”的变化,造成了不同的结构、组织、技术或者其他有关经济学的认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理解一个隐喻与创造一个隐喻是同根的,都需要我们大量的创造性的努力。其二,隐喻方法对于经济学理论未确定的解释和证实对象,构成了一种微妙的“指引”,为确定的解释和证实对象提供了明确的借鉴。具体到经济学语境中,由于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隐喻的语句意义都由命题语词的真值条件决定,而这种真值条件的存在又依附于对同一背景下人类文化的理解,这就使得二者具备了语义生成过程的同源性。可以看出,这种背景构成的真值条件决定了经济学隐喻语句的意义,进而把经济学隐喻命题语句的真值“导入”经济学理论,使得经济学理论中未充分解释和证实对象的语义,被经济学隐喻喻体的原义所取代。随着经济学理论语义规则的改变,并把新的语义概念投之于语形,经济学理论获得了新的语句意义,新经济学理论就此得以生成。因此,隐喻方法成为帮助经济学家摆脱理论语义规则束缚的有效工具,进而在经济学新理论的建构中发挥着特有的“指引”功能。

隐喻理论覆盖了所有其他相关的比喻,这是隐喻对经济学理论建构功能的另一个体现。通过描述众所周知的事物来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建构和解释,从而把已掌握的某种对事物的洞察力和语词,作为新的(已转变的)经济学理论语境中的工具。经济学家通过观察不断扩大的经济学应用范围后得出,“情况x就好比情况y”。例如,征兵就像对劳动力征税;婚姻是零和博弈;地方政府的开支是对家庭收益征税等等

3.隐喻如何体现其适用性

本质上讲,隐喻的适用性体现在其塑造的“世界观”这一功能中。隐喻的“世界观”功能最早来源于史蒂芬·佩珀(Stephen c.Pepper),他提出了可用于对世界进行观察和认识的根隐喻理论(root metaphor theory)。该理论的核心是确认了四种经受时间检验的根隐喻分类,分别是:形式论(formism)根隐喻,强调与对象的相似性;机械论(mechanism)根隐喻,重在强调分析对象的内在机理;有机论(orgnicism)根隐喻,在具体的生物学和生理学意义上,将根隐喻分析对象的认知着重置于该意义的生成过程中;语境论(contextualism)根隐喻,实质上强调的是在历史当下的事件中获得对对象系统的、动态的认知。根隐喻由常识证据支持并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常识语言中。将这些基本隐喻进行“提炼”,生成了关于对象的世界假设,世界假设源自日常生活语言的根隐喻。世界观是世界假设的存在形式,根隐喻是诸多归纳了的、假设的深层隐喻。它通过一种特殊的世界观,用独特的哲学范畴为描述世界的实践提供基础。譬如,一台简单的机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可以形成机械论的世界观,把世界看成能让人们思考和做事的机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也是如此,比如“经济人”“看不见的手”“边际效应”“理性预期”等等,这些经济学隐喻在形成的初始阶段,能够使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得到有效的解读,在不断的语境化和再语境化过程中,隐喻语词的意义从语义上升到形式化的语形层面,这样,隐喻超越了目标域的简单逻辑机制,重建了隐喻使用者的知识和认知方式,隐喻理论对象的意义因此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同时,随着隐喻在重复使用过程中逐渐消失,隐喻的语词意义就内化在了该隐喻所在的经济学理论中,实现了喻体语词意义对本体语词意义的替代,形成了对理论新的解释,经济学家也从中获得了相应的世界观。尽管这样的理解与形而上学假设相似,但这确实为我们认识经济学理论,走近经济学知识提供了便利。可以说,经济学中每一次隐喻的运用都构造了对象世界的表象。

概言之,隐喻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同时也使得隐喻不再是经济学叙事中的一种不恰当的表征。隐喻能够作为事实的、逻辑的、类比的和模型的工具参与到经济事件,并“制造”出新的经济学知识和研究方法。通过对“联系”与“转换”功能运用的考察,可以发现,隐喻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实践乃至整体社会经济领域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语境之间的对话构建了一个有效的“对话平台”,甚至类似于哈贝马斯式的“理想交往”。因此,把隐喻当作经济学方法概念的基底,就构成了一种经济学方法的元理论。

综上所述,隐喻作为经济学方法论为我们提供可理解的概念框架,进而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具体来看: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如果主流经济学中的概念隐喻生成了一整套相关术语或者句型搭配,那么“具体的”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或者根隐喻之间的联系将不再是问题。特别是,在主流经济学的供需分析中,“影响”(impact)概念更为凸显了隐喻之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功能与作用。“影响”这一术语具有某种物理属性,通常它与“市场的力量”来进行对照理解,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税收的影响”等。再比如,动词“出价”(bid),在微观经济学语境中也是与“市场的力量”来对照理解的。人们可以使用其他词汇,但是使用出价或者竞价就是对拍卖会(auction metaphor)隐喻的直接指称。“影响”和“出价”都来源于隐喻,但它在具体语境中又有一个准确的含义,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用法来进行含义的选取。

①D.N. McCloskey, 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Vol. 21, No. 2 (Jun., 1983), pp.481~517.

总之,隐喻不仅“栖息”于经济学中,同时也存在于经济学方法的“工具箱”内。无论是经济史中出现何种争论,还是经济学理论处于当下的何种境况,隐喻都深深扎根于经济学的各种探讨之中,其功能也不仅仅停留在对经济学的认知以及使经济学理论所保持的开放性上,而且在其理论的建构当中,隐喻的意义尤为体现在经济学研究的各类语境中。不过,隐喻的方法论意义是随着解释框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每一个经济学概念和术语的意义都需要依赖语境来加以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喻的经济学方法论意义亦是语境依赖的,也就是说,经济学语境决定着隐喻的方法论意义。

结 语

语言的使用过程是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话语的选择过程,由于语境是动态的,隐喻也就为构成经济解释基础的方法提供了语言语境,使得经济学家能够从中获致一种基于语境视角新的方法,并可以描述这一方法。换言之,隐喻不仅是一种文字策略,也是不同思想间的互动,更是一种语境的“交易”。隐喻为经济学共同体提供了新的假想对象以及认知机制,从而指引着经济学方法论者用新的思路展开研究。由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学隐喻发挥着“世界观”、保持经济学理论开放以及经济学理论的建构等方面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隐喻的方法论特征在经济学理论建构中的作用也愈加明显,并对经济学实践和理论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今,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学科都处于多元化发展时期,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发展已是常态。将包括语用视角下的隐喻在内的多学科发展成果用于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新趋势。

隐喻作为经济学方法论对经济学文本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持续性的解读。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寓言作为“冗长的隐喻”在理论建构和解读过程中,其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寓言本质上是一种广泛和持续的使用特殊隐喻和类比的写作体裁。寓言是充分展开的隐喻,而所有的隐喻也是寓言。作为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及经济伦理的基础性隐喻,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的《蜜蜂的寓言》一书主张“私人恶德即是公共利益”。亚当·斯密(Adam Smith)反对曼德维尔“私人的恶之花会结出公共利益的善果”,以及把私利与贪婪等同看待的观点。需要指出的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两次用到了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中的观点,并将“寓言”用在了第23章的写作当中。尽管凯恩斯并不情愿这样做,但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语境下,对《蜜蜂的寓言》中的理论主张又给予一个新的解释框架。那就是强调国家应该更多地采用财政政策干预就业,以推进收入均等化来增加消费需求,进而认定奢侈和挥霍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

宋初的《册府元龟》在《帝王部·明罚》中关于张均之记载如下:“然凶恶之类,自招其咎,人神所弃,天地不容,原其本心,皆合殊死。就中情状,仍有区分,达奚珣等一十八人,并宜处斩;陈希烈等七人,并赐自尽;前大理卿张均,特宜免死,长流合浦郡。”②周绍良辑录,周啟瑜整理:《〈册府元龟〉唐史资料辑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462页。此记载与《旧唐书》中张均发配合浦郡的说法亦同。“陈希烈等七人,并赐自尽”其中应该包括张垍。

②P.A. LEWIS,Recent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Methodology:The Rhetorical and Ontological Turns, Foundations of Science ,2003,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51~68.

在经济学的理论建构以及解释和说明中,隐喻起着“领路人”和“催化剂”的作用。也就是说,决定大多数哲学以及经济信念的,是图像而不是命题,是隐喻而不是陈述。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隐喻具备了“世界观”、保持经济学理论“开放”和理论建构等功能属性,同时也具备了经济学实践上的操作特征。由此可见,隐喻作为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一直活跃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构建和使用过程中。因而,经济学隐喻在功能上的重要作用,对经济学理论来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④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外国语》1998年第6期。

此时,投资组合的收益,方差=1.035 6,即按照此策略进行投资,投资者可以获得20.04%的投资收益,投资比例分散在中国联通、贵州茅台、中国石化、美尔雅、长江投资、生益科技、航发科技和北方导航八个股票上,模型的策略具有良好的收益率和分散能力,新模型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对投资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纯二维超声的确诊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⑤Cameron,L., Low,G., Metaphor, Language Teaching ,1999,32, pp.77~96.

⑥⑦⑧Willie Henderson, Metaphor,economics and ESP: some comment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 19, 2000, pp.167~173, pp.167~173, pp.167~173, pp.167~173.

⑨Richard Rorty,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p.12.

对于天文摄影师来说,自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器材,这些都能整齐地收纳到一个体积小巧的背包中。Alyn目前使用的是索尼A7 III微单相机,作为静态照片拍摄的主力,但镜头的选择更为重要。他需要广角镜头,也需要光圈尽可能大,这样就可以在不使用过高ISO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

D.N.McCloskey,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 ,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5, p.42, p.44, p.42.

总体来看,生产手机的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个部分。其中,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包括设备、场地、交通、办公设备等;可变成本包括员工工资、原材料采购、营销费用以及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可变成本。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原材料是成本中变化最大的一部分。

Josef. Stem, Metaphor in Context ,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p.10.

Roger E.Backhouse, 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Methodology ,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347, pp.349~350.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作者简介: 殷杰,1974年生,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祁大为,1980年生,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脑的本质与现代认知观研究 ”(项目号: 18JJD720004)和中宣部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 ”(项目号: 201604002)的阶段性成果 。

〔责任编辑:赵 涛〕

标签:;  ;  ;  ;  

论经济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