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论日本实用主义的科技发展路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用主义论文,日本论文,科技发展论文,路线论文,成也萧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日本经济严重衰退,正处于战后以来最糟糕的时期。一般认为,日本战后有过两次较严重的经济衰退,一次是受70年代初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冲击而引发;另一次是1991~1993年由“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平成经济衰退”。本次经济衰退更加严重,据日本经济企划厅1998年6月22日的正式宣布,目前的衰退是从1997年4月开始的,从1997 年4月到1998年3月的1997年度GDP值比上年度下降0.7%。 日本的工业生产,在1997年1月达到最高点后,到1998年5月已下降了11.5%,且仍在继续下降。1998年6月份,日本的失业率已达4.3%,为日本有失业率统计以来的最高记录。1998年8月比1997年8月破产企业增加了60%。
桥本内阁因对日本经济回天乏术已于1998年7月辞职下野, 小渊上台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但并未扼制住日本经济的下滑趋势,经济问题已是日本当前最棘手的头号问题。由于日本经济的好坏事关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所以世人倍加关注。1998年4 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把“日本问题”作为中心议题进行了讨论。
那么,日本经济为什么由过去的“奇迹”转变为现在的“问题”了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战后以冷战时代为背景建立起来的特殊经济体制和政策已经失灵。在冷战结束,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渐露曙光的时代,日本适应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模仿赶超型科技经济体制已显得暗淡无光。
本文主要从日本实用主义的科技发展路线上着手为日本经济把脉,来认识引发“日本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实用主义的科技发展路线成就“日本奇迹”
(一)“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
从世界范围看,按科技发展水平可以把国家分为两大类:进行基础研究的先行国(经济技术先进国)和赶超型的后发国(经济技术后进国)。二者之间存在的经济技术差距对后发国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由先行国投入巨额资金,冒着科研风险,耗时费力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后发国则只需花费较少成本在短时间内就可为我所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后发国便成了基础研究的“搭便车者”。这样,后发国可以从容、高效地对其各种资源在直接生产过程、技术研究开发等各方面进行最优配置,使其应用与开发投资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对经济、技术的进步促进作用更大,这就是“后发国家的有利性”之所在。在这种“有利性”的驱使下,后发国往往把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上,走实用主义的科技发展道路。如此一来,后发国不仅可以避免进行基础研究开发的巨大风险,更重要地是可在发展经济、技术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为实现“赶超”赢得宝贵的时间。
(二)“收割型”科技引进战略
战后初期,日本的科技水平比欧美发达国家要落后20~30年,面对这种差距日本采取了“收割型”的技术引进战略,把引进模仿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视作日本技术进步的捷径,并致力于实用型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从而取得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双重的高效率、高速度。
日本从50年代起开始大量引进技术,经过60年代的消化吸收,日本与西方的科技差距已缩短到了10~15年。又经过70年代的开发与创新,日本在钢铁、汽车、造船、家用电器等部门的工业生产技术已挤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到了80年代,日本的民用工业技术水平已处于仅次于美国而高于西欧的地位,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战后追赶型的技术发展过程基本结束。
据统计,从1950年到1975年的25年中,日本总共引进了26000 项左右的先进技术,其中冶金、机械、化工、电气四类占16692项, 所付代价仅为国外研究和开发这些技术成本费用的三十分之一。引进的项目中,60.6%来自美国,其余来自西欧。据日本人估算,靠引进技术使其节约了十分之九的研究开发费用和三分之二的时间。正是由于采取了强调引进、消化吸收的“收割型”发展战略,本着异常注重实用性技术研究与创新的科技发展路线,从1950年算起,日本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变成了“经济大国”和“科技强国”,创造了“日本奇迹”。
二、“科技大国”,“科”轻“技”重
战后以来,特别是在冷战时期,美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直遥遥领先,但侧重于军事科技研究,对于科学技术的民用化和成果转化则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而日本却正好相反,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民用化和成果转化,应用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飞速提高。到了80年代中期,无论是在传统产业技术领域还是在高技术领域都已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科技大国”。
然而,日本实际上是一个“科”轻“技”重的“科技大国”。由于日本奉行地是实用主义的科技发展路线,这个“科技大国”患有先天性“软骨病”:基础研究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赖于欧美国家;自主开发能力有限,当后发展效应消失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1993年日本科技厅发表了一份报告对日本与国外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比较,其结论是:日本在宇宙科学、生命科学、软件开发及保健医疗等领域与美国乃至西欧有明显差距;至于基础部分的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的研究,更是薄弱。
那么,病因在哪里呢?我们做如下分析:
(一)教育的缺陷
“教育先行”模式是日本的一大创造,欧洲传统产业革命的发展模式是教育发展在后,经济增长在先。日本的“教育先行”模式则通过超前的智力投资为经济腾飞准备了大量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同时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放在技术进步的马达上。然而,这种教育制度与日本的劳动制度一样,也存在致命缺陷。老师和学生把“金榜提名”作为中学教育的最高目标,为了升入名牌大学,更是陷入“考试地狱”,严重挫伤了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也不利于他们创造潜力的发挥。在中学和大学中,缺乏培养学生敏锐洞察力和勇于开拓新领域的创新精神的环境。日本目前的教育体制剥夺了学生“自己的梦想、志向和目标”,“强行灌输和只重视书本教育”,使日本从事创新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1993年日本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为3.8万人,相当美国1992年13.6 万人的一个零头。在产业界工作的博士只有7000人,为美国14万人的二十分之一。
(二)研究开发体制
长期以来,日本采取大学从事基础研究,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搞应用研究的“官产学”体制,这种体制属于“民间主导型”的科研管理开发体制。研究费用政府负担25%左右,而民间负担75%左右。民间企业比较偏重于近期经济效益,技术开发首先考虑实用技术,对于一些技术难度大,市场规模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的研究项目并不感兴趣,特别是对号称“吃金子”的高费用,风险巨大的高科技基础研究更是不愿涉足。所以长期以来,日本没有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这一完整的技术开发体系。政府在技术开发中侧重于政策引导,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得很不够。这种做法从用最小量的投资和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方面虽有可取之处,但从长远来看,在日本拥有的技术同外国的技术处于伯仲之间时,对缺乏独立创造新技术的日本来说,技术水平就很难超越外国。而且,日本的科研结构中保守的人事制度,终身雇佣制度以及科研体系的“竖的闭锁性”等,都大大降低了科研体制的活力和科学工作者的创造热情。
经济的竞争,最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特别是高科技的竞争,不能持续不断地开发出尖端技术,形成新的高技术产业,也就很难使日本经济持续发展。
(三)总体指导思想的偏差
日本在技术开发投资方面长期坚持“三不搞”的原则,即市场小的不搞;没有把握的不搞;当前没有实用性的不搞。日本的企业在政府的这种总体指导思想影响下,把力量集中在短期内能够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领域。这种短期行为的结果,见效自然是快了,实用性也增强了,但周期长,见效慢而又存在巨大风险的基础科学研究则长期被冷落。花大量资金与精力搞基础研究,与日本的技术开发投资方针是格格不入的。这也造成了目前日本独创性技术开发方面的薄弱性。根据美国格尔曼研究协会对发达国家革新性技术开发所作的比较,在1953~1973年间发明的317项技术中,日本只占27项,其中具有根本性的技术突破仅占7.4%,在几个发达国家中最低。
日本的开发强,基础弱的特点从以下数字中还可显示出来:日本的科技论文指数只有81,远远低于西欧的295,美国的144,且比世界平均指数低19%;日本的诺贝尔资金得主到1997年为止只有5名,而美、 英、德、法分别为180人、67人、61人和25人。(注:资料来源, 〔日〕《科学技术白皮书》,1997年版)
其实,日本对其只重实用技术,不重基础研究的弱点,也早有察觉,在80年代初就提出“科技立国”,逐渐变“收割型”战略为“播种型”战略,从注重引进应用技术向注重自立技术开发和基础研究转变。但是贯彻地并不彻底,日本政府在基础研究问题上说的多,做得少。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投入的科研经费虽呈递增趋势, 但政府负担的比例却在递减,且政府负担比例长期大大低于欧美国家。虽然欧美国家的科研经费中包括军用研究费用,但在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的今天来说,日本政府对科研投入的贡献实在太小了。且日本企业界已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加强研究工作,尤其是不会搞完全没有目标和把握的基础研究。可见,日本的科研体制积弊日久,若想革除其中的弊端,决非一朝一夕能做得到的。但愿1995年提出的“科技创新立国”能为日本带来一线希望。
表1*
年度
项目国别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R&D占 日本
1.9 2.002.502.83
GDP的 美国 2.25 2.152.532.65
比例
德国 2.24 2.322.582.83
(%)法国 1.80 1.762.122.32
R&D中 日本 29.0 29.324.019.8
政府
美国 53.5 49.445.843.9
负担
德国 48.2 43.739.834.6
比例
法国 61.9 57.054.050.8
项目国别1991~1995平 均
R&D占 日本2.922.43
GDP的 美国2.552.43
比例
德国2.432.48
(%)法国2.402.08
R&D中 日本20.724.6
政府
美国36.345.8
负担
德国36.640.6
比例
法国45.953.9
*资料来源,〔日〕《科学技术白皮书》,1997年版
三、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巨变
众所周知,日本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整个日本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必须延伸到海外才能完成,因此,国际政治经济形式变化对日本经济影响剧烈而深刻。
(一)冷战与工业经济时代
在冷战时期,世界上主要大国忙于军备竞赛,将大量财力和最优秀的人才,最高新的技术用于军事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受自己原有基础和条件的限制,或尚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或尚未踏上工业现代化之途。这使日本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下,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冷战格局谋求经济利益,日本从欧美国家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专攻民用产品开发。
说日本只知一味模仿,缺乏创新,实不尽然。日本在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也大力进行创新,只不过这种创新是“战术性”创新。由于奉行实用主义的开发路线,所以这种“战术性”创新是“非完全性”的技术创新。日本人擅长横向技术创新,缺乏纵向技术突破,因此日本人擅长的是一定范围内提高性能的技术,即日本人自称的“功能固定型”技术。而与此相对应的具有“战略性”创新的技术,即“功能发展型”技术,日本则先天不足。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日本利用美国主导下的西方自由贸易体制,在“贸易立国”的战略指导下,依仗“功能固定型”的技术的优势,开发出了大量低成本高质量的民用新产品,迅速增强了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利用其适应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量生产体制”,对世界其它市场进行“倾盆大雨”般地出口,使日本的“经济大国”梦得以顺利实现。但与此同时,日本竞争力的增强,对美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日本的出口促进了美国国内产业的衰退,扩大了美国贸易收支、国际收支赤字,增加了美元的不稳定性。日美日益尖锐的贸易摩擦使日美关系开始发生变化,美国不再象五、六十年代那样对日本表现出“慷慨”与“大度”。
(二)冷战结束与知识经济时代
从80年代的冷战缓和到90年代初的冷战结束,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模仿型的经济体制受到了致命打击。
冷战结束后,各大国的主要注意力开始转向发展经济。特别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9月发表了《技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文, 强调:第一,政府要参与技术的指导;第二,要突出民用研究。这标志着美国传统的军重民轻的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实力驰骋世界市场,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开始再领风骚。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亦奋起直追,日本的汽车、照相机、半导体、家用电器等拳头出口产品,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
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日本在高科技领域和技术集约型产品方面竞争不过美国,在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竞争不过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甚至竞争不过某些发展中国家。究其原因,除了日本长期保护国内市场而形成的高成本结构外,最主要的是日本的基础技术开发能力不足,高技术产业落后。一方面,能够从欧美国家引进的技术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实用主义的科技发展路线,又使日本的科学技术不足以推动日本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快速迈进。
本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的民间强、政府弱,开发强、基础弱,硬件强、软件弱的科技发展模式越来越显得陈旧落后,要以技术立国的日本,却技术进步减慢,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力下降。现在,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从表2、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具有多么强的相关作用。
表2 主要发达国家GDP平均年增长率(%)*
国家名称1965~19801981~19901991~1995
日本6.4
4.1 0.56
美国2.7
3.0 2.70
德国3.3
2.2 1.79
法国2.3
3.2 1.92
* 数据转引自《知识经济时代与国家创新系统》
http://159.226.99.6// ma/科技创新第一章.html
表3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的平均年增长率(%)*
国家名称1961~19731974~1985 1986~1990 1991~1995
日本
6.31.12.3-0.5
美国
1.60.40.6 0.9
欧盟
2.81.01.5 1.0
* 数据转引自《知识经济时代与国家创新系统》
http://159.226.996//ma/科技创新第一章.html
表2、表3反映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GDP 增长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量的关系。对日本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战后初期,世界上很多成熟的技术可供日本模仿和引进,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伴随着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日本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产业部门,产业结构迅速由低级向中、高级转变,从而形成了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是资金不足,因此奉行实用主义的科技政策基本上是适应当时日本国情的。
随着日本与欧美技术差距的缩小,可供模仿的成熟技术越来越少,技术进步率不断降低,新的产业部门难以出现,日本经济开始由资金不足转向资金过剩,且由于没有出现新的技术进步热潮,实体经济方面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减少,过剩资金涌向房地产和股票,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溃进而又触发了早已潜伏在日本金融体制、企业生产经营体制、出口体制、官僚体制等等之中的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使得日本经济连连下滑,终于招架不住,陷入“日本问题”之中。
本文不持技术进步决定论的观点,只是以日本的科技发展路线为基轴,把日本由经济、科技落后国到创造出“日本奇迹”,进而又陷入“日本问题”的整个发展轨迹较清晰地描绘出来。战后日本,长期奉行实用主义的科技发展路线,偏重应用研究,忽视基础研究,这种科技政策利弊兼存。其有利之处为:投入少,见效快,后发经济的有利性可以被充分利用。日本正是抓住这种有利之处,快速成为经济大国,创造了“日本奇迹”。其弊端为:跟着别人走,科技发展后劲不足,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冷战结束后,美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开始注重应用研究和民用技术,加上进入90年代后,信息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经济和技术全球化趋势加快,在这种新形势下,日本原有的科技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终于使日本陷入“日本问题”之中。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其实,实用主义在某种情况下就是机会主义的代名词。冷战结束了,“日本问题”出现了,机会主义路线也破产了,日本人也该清醒了。
总之,基础科学也好,应用研究也罢,都是科学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础科学若脱离了应用科学不啻于“只种不收”,而应用科学若没有基础科学为后盾,科技的发展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应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辩证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要积极引进外的国先进技术,又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既要注重实用技术开发,又要在“高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