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实践性研究——以七年级、八年级教科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教科书论文,提高学生论文,七年级论文,八年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阅读能力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掌握“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说:“在把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中学历史阅读是指学生通过看历史文章、书籍等各种材料,了解内容,理解含义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其阅读水平主要通过流畅度、速度、理解度和表达度等四个尺度表现出来;其含义既包含了“阅读”的一般性元素,如阅读的内容、方式、方法、速度和程度等,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独特价值,如时序性特点、真实性考量、史料和论点等,所以中学历史阅读理应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拓展素材。笔者用一学年的时间,以一个教学班作为试点,用专题指导与常态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全体与个案追踪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历史教科书为依托,在唤醒学生对历史阅读的重视、学会历史阅读的基本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基于调查的分析研究——阅读教科书的总体安排
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历史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曾多年在北京市一所完全中学跨头初高中教学,尤其在带完高三后,对学生历史阅读能力薄弱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所以任教初一年级的历史教学时,就将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作为一个重点。为了更全面清晰地了解笔者所教的初一(4)班的历史阅读现状,开学初便对该班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反馈信息,可得出这样三个认识:第一,学生的课堂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处理”。第二,大部分学生没有历史阅读的意识,消遣之心大于学习之意。第三,大多数学生读书都没有做标注或笔记的习惯。概言之,学生对什么是“历史阅读”以及怎样阅读并不清楚。而现行的北京考试制度中,历史为非中考科目,这对学生的历史阅读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调查研究与实践分析,笔者认为,在现有情况下,中学生历史阅读不宜大范围全面铺开,阅读历史教科书是非常务实、易行且有效的办法,即以历史课堂为主战场,以历史教科书为依托,唤醒学生对历史阅读的重视、学会历史阅读的基本方法。
二、第一阶段重点举例——专题指导之如何历史阅读
在专题指导课“怎样进行历史阅读——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这节课上,笔者首先对问卷调查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分析,说明进行历史阅读的必要性,强调历史教科书阅读的基本程序,然后以刚刚学习完的七年级上册的目录以及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为例,例说阅读的基本顺序:目录——单元——课文,并特别提示关节注意点:“目录”应注意时间跨度、单元构成(可作为寻找相应内容的索引),“单元”则要特别注意标题内容为历史阶段特征、单元的课时构成及课与课间的关系。
1.阅读课文内容
这节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怎样阅读课文内容。在怎样阅读课本正文部分的讲述中,笔者以三课为例,问了这样三个问题:
(1)远古人类的遗址遍布祖国各地,为什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中只选取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并以之作为三个子目的名称?(2)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三个子目:“西晋的灭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二子目“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三段话(包括小字),它们和子目标题是什么关系?其中一段话(例略)的主旨与其中的每一句之间又有何关联?
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可以直观地体会到“标题与子目”“子目与子目”“子目与段落”、甚至“段落与句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能够在日常的阅读中予以重视与体会。
2.阅读插图
如果说正文部分还容易得到学生的关注的话,那么教科书的插图、材料和导入框等“细节”部分就乏人问津了。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笔者前一阶段的鼓励和积累,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从这些细节中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有的已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过,更多是对个别学生问题的私下指导,还没有公开提出和解决过。所以借助课堂这一互动平台,既能以学生身边的实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让爱思考的孩子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教师:插图有什么可看的?请大家翻到课本第60页的《秦朝疆域图》,看看这幅图有什么问题?
学生:(将信将疑地仔细观察,有几个学生叫起来)老师,“勃海”写错啦!(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里沸腾起来)是啊,课本印错了!
教师:古时由于字少,同音通假的现象很普遍,后来字越来越多,晋以后才用“渤海”这个词专指渤海。换句话说,这正体现出历史地图的历史感。其实这个问题是上一届的李登朝同学提出来的,当时把老师都问住了呢。同学们都很厉害嘛!看来,只要大家好好看图;用心用脑,都能有所发现。
插图还能怎么看?我们在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时,石同学曾经提问:“商朝迁都原因‘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从课本插图‘商都城分布示意图’看,这些都城都在黄河附近,最后的‘殷’也不例外。水患真的是迁都的原因吗?”当时许多学生都查了资料,今天再请石同学介绍学术界有关商朝迁都的不同说法。
石同学:(很兴奋。过了好久,相关解释还记得很清楚)水患是一种说法。第二种,商朝前期畜牧业占主导地位,定居条件还不成熟;第三种,迁都是农业发展水平不足,不能让土地长期保持肥力,需要寻找新的土地;第四种,迁都是方便战争;第五种是因为王室的政治动乱。还有一种说法,迁都是为了便于采集青铜,因为青铜在商朝政治斗争中有着重要地位。
教师:石同学通过对课文和插图的比较,能发现这样一个学术界都有争议的话题,多么了不起!但我们应注意并思考:迁都的史实是确定、无可更改的,为何迁都的解释却是可以争鸣的,而且历史地思考这一问题就会发现,也许每次迁都的具体原因都是不同的,需要做更具体的分析。这个例子中,课本的表述并没有错,只是其中的一种观点。任同学对第18课“三国鼎立”却提出了一个比较颠覆性的问题:“正文中说‘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而插图‘三国鼎立形势图’上标的仍旧是‘蜀’而非‘汉’。为什么?”
学生:(急忙翻书,有的瞪大眼睛,随之又迷茫地看)。
教师:请任同学给大家进行解释吧。
任同学:(很紧张,脸都红了。他是一个内向的男孩子,突然被大家关注,有些乎足无措)确实应该是“魏汉吴”而不是“魏蜀吴”,课本的地图是错的。我找到了有力的证据,就是南京大学许苏民教授写的文章——《三国是“魏蜀吴”还是“魏汉吴”》,篇幅虽然不太长,但我也记不住了,感兴趣可以看看。里面提到宋朝人黄震、清朝人顾炎武早就指出过这个错误,并且解释了出现这个错误的历史原因。
课堂上,看到有学生动笔记录,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由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啊。
3.阅读课本中的史料
鉴于史料的利用和挖掘更多需靠教师之力,所以在这节课上,笔者意在引发学生对课本中史料的关注而并未过于展开,即以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中出自《魏书》的材料为示范:“(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课堂上,笔者以复习的方式问了三个问题:第一,“北俗之语言”指什么?第二,朝廷必须用什么语言?第三,这个材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是对应的?通过这个例子,希望学生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了解课文的许多表达其实都来自史料的支撑。课本中的史料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是正文中某些史实或结论的依据。
4.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导入框、自由阅读卡和注释等内容,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导入框的内容通常都比较生动有趣,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自由阅读卡往往是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等。所以,在本课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将历史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方面进行了简要归纳。
第一,时间观念。在此旧事重提,学生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曾自编自演历史剧,体现秦始皇如何定“皇帝”称号等一系列措施。其中,有一学生扮演大臣念诏书,第一句即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由于当时就纠正过,学生纷纷大笑起来。实际上,这句话始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且也不应该这样断句。在秦朝时用这样的表述,就是时间的错位。时间是历史学科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在阅读中要特别注意时间和时序。
第二,证据意识。历史学科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证据,讲求“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除了相关材料之外,有些非常细微之处都能体现出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严谨性。比如,为什么课本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呢?为什么要强调“已知”呢?因为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可能还会发现更早的,为了严谨起见,加上“已知”二字。在历史阅读中,应做到每读到一个结论,都有追问其根据的意识。
第三,批判精神。如前所述的许多问题的提出都源自一颗不盲信权威的心。彭同学、宋同学就提出过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为什么扁鹊会穿龙袍?”由于有先期的了解,课堂上我让她们讲述提出这个问题的缘起。彭同学说:“我经常照着书练习绘画,有一次我描了这幅图给宋看,她一看就说,你画得不对,扁鹊怎么可能穿龙袍呢?”宋同学说:“其实,我看书的时候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但是她用铅笔画了之后,看起来似乎不那么权威,就提出来了。”笔者接着学生的话题说:变了方式就觉得“没那么权威”,就自然提出了疑惑。如果同学们都以一种批判审视、独立判断的精神来看书,一定会有更多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倡批判,不是鼓励标新立异,而是提倡不盲目接受一个看法。经过审慎的思考后接受一个观点,与不假思索就认同这个观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维层次。
5.阅读技巧介绍
由于是阅读的专题指导课,笔者认为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些阅读方面的技巧,如通过“笔尖辅助法”(参见克里斯蒂安·格吕宁《快速阅读》,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57-62页)提高阅读速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等。
6.教学反馈与个案追踪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同学们发言很踊跃:“以前觉得课本没什么好看的,没想到其中有这么多学问,以后我会好好看书的。”“同学们真是挺厉害的,能发现这么多好问题,我要向他们学习。”“平时我很爱上网瞎看,看了也就信了,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不能道听途说,应该先好好验证一下它的真实性,而且带着问题去查资料,好像更有意思呢!”……
结合问卷调查情况和笔者一段时间的观察,有三位同学被确定为个案追踪对象:
A(女生):在各科学习中成绩名列前茅,可谓优等生的样板,课后能够及时温书,但是有阅读无思考,看书通常只为记忆。
B(男生):由于眼睛有些问题,常被同学取笑;性格内向,历史学习非常认真,阅读速度较慢,但是很爱思考。
C(男生):调皮,基础弱,只对部分历史内容感兴趣,如中国历史只爱明朝,爱看《明朝那些事儿》,世界历史只喜欢二战;有时还跟老师进行“非暴力不合作”斗争,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在学习完之后,依然如新。
三、第二阶段重点举例——主题式教学之教科书阅读
第二阶段最该做的是两件事:教授方法和提升兴趣。“给方法”是为所有愿意提高的孩子以顺手的工具和上升的台阶,“提兴趣”是为了将学生的短期功利心屏蔽之,让孩子们的心里萌发出要阅读和提高的心向。下面笔者以七年级下册第6课“中外友好往来”为例来说明。
1.点明课与课的关联
第6课“中外友好往来”与第5课“和同为一家”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第5课说的是隋唐国内的“民族”关系,而本课为隋唐的对外关系。
2.分析本课主题
“对外友好往来”,这个“外”指哪些国家?指导学生读《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大都能说出部分国家,此时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按照从左(西)到右(东)的顺序依次列举,且注意古今地名的异同。即通过课本插图使学生对唐朝对外交往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学生学会读图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技能之一。
3.运用方法提升阅读
从宏观向微观聚焦,突出三个国家:日本、新罗和天竺。唐朝与他们的友好“往来”是如何体现?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整理和归纳。课堂上,我用足图示(如下图),促进学生了解隋唐时期对外友好往来的概况,学习了国外的哪些东西,又向外输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在阅读教科书时标画重点词汇,如在日本学习中国的小字内容上标注“建筑、铜钱、唐诗、书法、菜肴、饮茶、习俗”等。这样,既培养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也能提高课后复习效率。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教师再辅以适当材料的解析(课本材料之《日本书纪》: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对比手法的运用(课本插图:唐朝开元通宝与日本的和同开宝),进而将日本确定为重点(该校是日语特色校,学生对日本历史文化有着更浓厚的兴趣)来讲述,则能达成学生学习的高效。
四、第三阶段重点举例——个案追踪之部分记录
经过师生一个学年的共同努力,初一(4)班的全体学生非常重视阅读历史教科书,并且普遍掌握阅读的要领;期末考试历史学科的平均成绩从年级第三(共四个班)跃居第一。三位被重点关注的学生更是取得了如前所述的大踏步进步。
A生:学习《五四运动》时,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的是‘初步’的胜利?还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什么不是‘彻底的’?”显见,她的读书不仅更认真更细致,而且更深入地思考,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理解,教师在全班进行了讲解。
B生:虽然性格内向,但仍积极当了一回“小老师”:确定“难忘九一八”中的“不抵抗政策”为其讲述内容。在准备过程中,他找到了一则史学家唐德刚访谈张学良的材料,其中张学良提到,不抵抗命令并非蒋介石所下,而是他自己的意思。这与课本的表述不一样。在讲述过程中,他简单介绍了张学良其人,重点分析了他引用的材料:不抵抗命令应该是张学良所下达。(1)西安事变之后被蒋囚禁半生的他没有理由替蒋开脱;(2)列举了几件后来蒋全力抗日的例子。他还解释了教材出现不一样表述的原因:也许是蒋也是同样看法,毕竟后来他的“攘外必先安内”太有名了。在平常,同学们会嘲笑他的奇慢语速和奇怪发音,但是,在他当“小老师”时,同学们很安静、很认真。唯一让教师觉得遗憾的是,由于这时学生还没有学习西安事变,对张学良缺少了解,导致讲授效果打了一些折扣。
C生:在不断鼓励和表扬中,体会到一些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在大多数时候,能够跟随课堂节奏和教师要求,进行标注和笔记。有时,甚至主动要求朗读某些段落。在还未讲到抗日战争时,他已早早地进行了预习,并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单元扉页上牵着一个小女孩的人是谁?”虽然他最后也没有主动查找答案(聂荣臻和美惠子),但他能预习课文,并在关注扉页上(通常被遗忘的角落)的图片时提出问题,已经是自我跨越一大步了。
阅读对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希望广大同仁能行动起来,从阅读教科书开始,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体会阅读的快乐,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