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程和教材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_科学教育论文

改革课程和教材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_科学教育论文

改革课程与教材 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教育——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中小学论文,加强对论文,素质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上海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技兴市”的战略。因此,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培养中小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青少年树立科学世界观,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学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的教学,而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即教学离不开课程和教材。科学教育的改革必须以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为核心。为了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1988年开始,本市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等课程和教材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实践。

一是设计了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结构。

必修课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是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共同的、基本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必修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九年制义务教育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开设自然常识课;六、七年级开设生物课;八年级开设计算机课;八、九年级开设物理课;九年级开设化学课;高中一年级开设计算机课;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物理、化学课;高二年级开设生物课。必修课程还注意在上述显性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隐性课程。

对于必修课程我们还积极地进行了综合理科的探索,开设在七、八、九年级,代替分科型的物理、化学、生物。

选修课程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在某一门学科冒尖。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个人的兴趣爱好选科修习。选修课程从八年级开始开设,直到高中三年级。选修科目包括知识学科和技艺学科两类。知识类选修科目如《牛顿定律及应用》、《电路分析》、《数字电路》、《物理定律与研究方法》、《应用物理》、《新能源开发》、《天文学基础》等,《溶液》、《物质结构》、《化学中的平衡》、《化学与能量》、《应用化学》等,《医学初步》、《环境保护》、《遗传工程简介》等;技艺类选修科目如《家电维修》、《家用机械维修》、《作物栽培》、《禽畜饲养》等。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我们还在高中三年级实行分科教育。在高中三年级开设理科班、文科班、实用技术科班等。对于理科班的学生除了必须继续学习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必修课外,还必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三门学科中继续选修两门,进一步提高科学的水平,为进入大学深造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课是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活动项目中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活动课项目,如航模、船模;电工、电子技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生物竞赛、信息学竞赛等等。根据这些不同的项目组成各种活动小组,小组的成员可以是跨班级和跨年级的。

由上述三个板块组成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受到不同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校办出特色。学生除了受到共同的科学基础教育外,还可以学有所长。

对于课程内容,我们还鼓励采用不同的体系来编出不同的教材。因此,我们有两套不同体系的物理教材(上教版与科技版)、两套不同的体系的化学教材(上教版与科技版)。例如高中化学,上教版教材体系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理论与化学研究方法为主线,适当地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而科技版教材体系,则是以社会课题(如海水资源的利用、材料、能源等)为主线,适当地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理论。

二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教育,还注意拓宽科学教育的内涵和课程的模式。

新教材通过科学技术发展史和科学家传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教育;通过加强实验,介绍科学理论的发现与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和增强学习科学的自觉性,认识学习科学和攀登科学高峰,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合作与奉献的精神、科学的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教材还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目标模式,采用过程模式和情景模式,通过加强实验和创设情景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科技版)教材就比较多地采用过程模式和情景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探究方法。例如,在八年级上学期的整册课本中没有出现过一个公式和一道计算题,而要求学生观察和动手做的实验却多达50多个。教材适当引进探究式的叙述方法,以启发性问题引进课题,用探索性实验得出结果。

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还在小学里开设了“生活与劳动课”,初中与高中都开设了“计算机课”和“劳动技术教育课”。“劳动技术教育课”包括家政、维修、加工、作物栽培与饲养等。通过技术课的开设,不仅使学生能学到技术,培养劳动态度和行为习惯,而且也有利于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的课程和教材已于1991年开始在60所中小学进行整体实验、在五个区进行单科教材的试验;1995年开始在60所中小学进行整体实验、在五个区进行单科教材的试验;1995年有第二届试验班的高中毕业生,并在全市高中一年级试行新教材。从近四年的试验来看,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所增强,动手能力有所提高,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有时间和兴趣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为了在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我市科学教育的特色,我们着重抓了五个“结合”。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上海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培养拔尖的人才。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注意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为此,近10来年我们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对全国的教育大纲进行了两次调整,适当降低对知识的过高要求,删去过深和陈旧的内容,注意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大多数学生能有信心接受良好的科学教育。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有余力、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冒尖,积极参加各种科学教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办科学教育的特色校或特色班,培养有科学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如上海中学办了数学班,华东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办了理科班,对全市招生。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显性课程的科学教育是指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时,设置一些科学的基础课程。如在小学阶段,设置了自然常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均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科学类课程,在高中阶段还设置了计算机课程。

隐性课程科学教育是指在非科学类课程中渗透科学教育内容。如小学手工工艺课程中约有50%的制作与科学教育有联系;中学劳动技术课也渗透了科学教育的内容,地理课程中渗透了环境保护、人口教育等科学教育的内容。

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学校的科学教育主要采取课内和课外结合的形式,即一是根据课程设置的规定,在课堂内进行较系统的科学教育,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二是组织部分对科学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讲座、实验、小制作等活动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四、校内和校外相结合。

我市现有市级少科站和少年宫各一所,区(县)少科站18所,少年宫23所,市区街道、农村乡镇少年之家近100所。少科站还附设青少年理科学校7所,青少年业余创作发明学校1所,青少年业余计算机学校1所。少科站、少年宫(家)实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航空模型、船舰模型、无线电、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业余电台通讯、实用化学、实验物理、生物的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小发明、小创造等等。随着我市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少科站、少年宫(家)的设备条件也在不断地得到改善。目前,全市各少科站、少年宫(家)共拥有微型计算机等1600台,短波和超短波业余电台16座,125毫米口径天文望远镜1台。

除此之外,我市还拥有市级青少年数学业余学校、物理业余学校、化学业余学校、计算机业余学校各一所,野外营地两处(并计划在崇明县新建第三处野外营地),教育放映点406个。

在学校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少科站、少年宫(家)、青少年业余学校等校外科学教育基地,利用星期天、寒暑假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校外科学教育。同时,校外科学教育基地还对部分对科技有着爱好特长的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科学教育,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据统计,近几年接受校外科学教育的学生总人数达300多万人次。目前正在筹建一座大型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五、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相结合。

我市的青少年科学教育除了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内部的力量外,还十分重视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几年来,我市已逐步形成了教育系统内部与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新局面。例如:在中福会的投资、领导和管理下,市少年宫的科学教育设施在不断地得以改善;市妇女联合会与松江、嘉定县政府联合新建了佘山、浏河两个野外营地;上海博物馆、科技馆等单位实行免费为青少年服务,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市科协的有关学会和部分高校一起组建了三所市级青少年业余学校培养我市的数、理、化尖子学生。

此外,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激励和保证学生学好科学。从1979年开始,我市进行了一系列单项或综合改革,其教育思想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在这些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通过改革教材,改革教法、学法、考法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初中毕业会考、高中毕业会考(包括实验操作技能会考),纠正文科学生不学理科的偏科现象,使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普遍接受应有的科学教育。近10来年,我市培养了数百万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小学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具有较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的新生。同时,市、区(县)还组织了各种内容的夏令营活动、爱鸟周活动、捕捉昆虫活动;举办了各种内容的科技竞赛;在假期组织各科科技讲座、制作等;我市15个局和社会团体联合发起儿童少年开展科技系列活动,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还举办各级各类的竞赛,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少年科技尖子,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竞赛中获奖。仅1994、1995年我市选手就获得6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我市各级领导对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工作非常重视,正在认真贯彻“把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指导方针,无论是教育系统内部,还是社会各界都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

标签:;  ;  ;  ;  ;  ;  ;  

改革课程和教材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_科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