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成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义学认为其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具有语义上的非组合性和结构上的固定性,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这两种特征都具有相对性,并非绝对不变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英语成语是概念性的,是一种思维现象,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认知经验来理解英语成语,是以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普遍知识为理据的。
关键词:英语成语;基本特征;认知理据
1、引言
如果把英语比作一个巨大的宝库,那么英语成语则是其中一颗最为璀璨的的明珠,其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和精华,被广泛地应用于媒体报道、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日常对话中。广义上来说,英语成语指的是指一种民族语言中所有的惯用语和特殊表达方式,如英语口语中的“ What is he ?”狭义上来说,英语成语指的是英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包括谚语、俚语、俗语、成对词、三词词组、熟语和习惯搭配等,如:kick the bucket,around the corner,do one’s best等等。
无论从广义上来看还是从狭义上来看,英语成语所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和旺盛生命力都是一般语言无法代替的,其中的基本特征和认知理据亦是有别于英语中的其他成分,也是当时当代英语学习者应该了解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本文将从英语成语的基本特征和英语成语认知理据两方面展开讨论,希望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成语,并为理解和运用英语成语提供新的角度。
2、英语成语的基本特征
陈松柏在《英语习语研究》中归纳了英语成语的四个特征:习用性、整体性、稳固性和精炼性;李福印在《语义学概论》中将英语成语的特征归纳为非组合性、固定性、比喻性、谚语性、非正式性和情感性(李福印,2006:135);肖福寿把成语理解为其意义不能看作各部分在不做成语使用时的意义综合功能(肖福寿,2000);汪榕培也认为英语成语结构固定且语义不能依靠单词含义推断(汪榕培,2000)。由此可见,英语成语的基本特征主要为语义上的非组合性和结构上的固定性。但是,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许多学者认为英语成语的非组合性和固定性并非绝对的。因此,本文接下来将从非组合性与固定性和这二者的相对性这两个方面来讨论英语成语的基本特征。
2.1 非组合性和固定性
成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一组固定词语,通常词语意义很难从它的单个词的意义推测得出。(付乐,2017)从而,传统语义学观点认为成语具有语义上的非组合性和结构上的固定性。
2.1.1 非组合性
正如牛津词典将英语成语(idiom)定义为: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s of the individual words,非组合性表示成语的意义不等于它的组成部分的单个词义之和,也称约定俗成性(李福印,2006:134)。成语的意义存在于该成语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引申变化之中。例如,kick the bucket(俚语,死,翘辫子)和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大胆地对付困难或危险,不畏艰难),这两个英语成语的语义就是约定俗成的,无法仅仅只依靠字面意思解读。
英语成语来源丰富、包罗万象,语义生动活泼,若想真正理解其意义,必须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例如:apple of discord(引起纷争的金苹果;祸根),herculean task(赫刺克勒斯的事业;艰巨的任务),beware of Greeks bearing gifts(当心希腊人带礼物来,不要相信敌人的好意),Sisyphcan toil(西叙福斯的苦役;长期的徒劳无益的繁重劳动),raise Cain(闹乱子,找麻烦)等,皆是来自于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莎士比亚剧作,无法从字面上看出含义,若想真正理解,可能还需要学习者了解成语的产生和来源。
由以上可知,英语成语的意义抑或约定俗成,抑或产生于文学作品或其他方面,是非组合的,它的整体意义不能简单依靠组成部分推导出来。
2.1.2 固定性
从结构上来看,英语成语里面的词是不允许任意改动的,是固定的。英语成语结构的固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成语里词的位置不可以随意改动,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不能变成love my dog,love me,否则会使成语丧失它本来的意义;(2)成语里词的形式不可以随意改变,以cats and dogs为例,句中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下着倾盆大雨)中的cats and dogs不能a cat and a dog或者其他。因为古英语用虚拟语气较多,在谚语中有时该用第三人称形式却不加s,而在Like cures like(以毒攻毒)中cures也不能改为cure。(李学民,2015)
因为特有的非组合性和固定性,所以自古以来英语成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英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2 非组合性和固定性的相对性
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产生于人类认知和客观世界的互动过程中,是客观事实、生理基础、心智作用、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建立在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基础上的。(王寅,2006:15)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认知和体验来理解成语意义,所以认知语言学认为英语成语的非组合性和固定性都是相对的。
2.2.1 非组合性的相对性
英语成语语义的非组合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成语语义的能产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在成语的某一部分增加形容词、副词、数词等进行修饰,从而使成语得到新的意义,如:leave stone unturned原意为“想尽一切办法”,可以通过增加修饰语的方式得到新的意义,如leave no legal stone unturned,即为“想进一切合法的办法”。同时,经过修饰后的成语的语义可以从新增加的词的词义推得,从而使其具有了可推导性。因此,英语成语语义的非组合性只是相对的。
2.2.2 固定性的相对性
英语成语结构的固定性是相对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特殊的语境环境里,成语的结构是灵活的,可以变化的,主要通过一下五种方式:(1)增加成分,如kick the habit(戒掉嗜好),可以改变结构为—kick the filthy habit(戒掉不良嗜好);(2)减少成分,如throw a wet blanket on(泼冷水)可以缩减为 wet blanket(让人扫兴的家伙);(3)成分位置分割,如pull the strings(在幕后操纵)可以在句子中这样呈现—These strings,she would not pull for him.(她不会为他幕后牵线);(4)成分更换位置,如rack one’s brains(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可以变化为brain-racking(绞尽脑汁的);(5)结构重组,如taste blood(初识真味,尝到甜头)可以结构重组为get a taste of blood,语义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在日常使用中,有时为了突出主题,会使原本的成语发生省略。例如:My goose is cooked,but yours is not.(我的计划挫败了,你的还没有。)其中cook sb’s goose的意思为“彻底挫败某人的计划”。由以上例证可以看出,英语成语的结构并非绝对固定的,只是相对的。
因此,英语成语具有非组合性和固定性这个结论是不完善的—英语成语语义可推导,具有组合性,其结构也是灵活、可变的,这说明成语意义与其构成成分之间是有很大联系的,成语意义是有理据的。
3、英语成语意义的认知理据
认知语言观认为,英语成语是概念体系的产物,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表示法。成语的意义是有理据的,人们拥有的各种知识给成语提供了理据,比如现在常用的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和get one’s Dutch(发火)就来源于英荷两国交战之际—17世纪中叶的时候,英荷两国曾三次交战,英国人对荷兰人恨之入骨,于是制造出了一系列贬损荷兰人的成语。某些英语成语中的特定认知域可以直接解释成语,所以并不需要借用隐喻,而另一些成语则要根据一定的方法将成语的独体意义和认知领域相联系,很多成语的理据是与各项知识域相连接的,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我们将这些隐喻、转喻、普遍知识等规律称为认知领域。(黄小税,2012)因此,本文将从隐喻、转喻和普遍知识这三个方面来讨论英语成语的认知理据。
3.1 英语成语中的概念隐喻
概念是人类大脑对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用词来表示的。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概念是词义的基础。概念域或者认知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通过形成知识域网络来构成人们的百科知识体系。(冯丽颖,2005)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是借助一种典型的、容易描述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阐释较难描述的、不够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域。人们广泛借助概念隐喻来认识世界,英语中很多成语都与概念隐喻有关。
概念隐喻通常被分为三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本文中,笔者将以实体隐喻中的容器隐喻为例,来说明英语成语的认知理据之一—概念隐喻。实体隐喻通常帮助我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观念等看作有形的实体和物质。(李福印,2008:232)人类身体是一个实体,外有皮肤包裹,可以作为与外界的界限,内有各种脏器进行生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容器特征。例如:keep in one’s mind(铭记在心),button one's lips(一言不发)等都是以MIND IS A CONTAINER,IDEAS ARE ENTITIES为理据的。人类大脑被概念化为容器,人类思想被概念化容器中的实物,通过这些具体的,容易理解和接纳的容器和实物,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较抽象的概念。
3.2 英语成语中的概念转喻
与概念隐喻不同,概念转喻只涉及到一个概念域。概念转喻指的是在同一概念域中,用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可以是部分替代整体,也可以是整体替代部分,是一种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掌握非突显事物的认知方式。因此,概念转喻是理解英语成语的一个重要认知机制,为其提供了理据。
英语中有很多与人体有关的成语如check one’s hand in something(拒绝做某事)、go through someone’s hands(由某人负责办理)、die by one’s own hand(自杀)等,在理解这些成语意义时,人们对自身身体的经验和认识起了关键作用。手作为人体的一部分,是最重要的器官,人们往往通过双手来从事活动。在理解这些成语意义时,概念转喻THE HAND STANDS FOR THE ACTIVITY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地,a green hand(新手),ask for sb's hand(寻求某人的帮助)等成语的意义是以HEAD FOR THE PERSON 为理据的。
3.3 英语成语中的普遍知识
除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之外,普遍知识也是成语意义认知理据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百科知识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它主要是一种心理现象。(Kovecses and Szabo,1996)简单地说,普遍知识指的是人们对某门概念领域的共同认识,比如:人们对手的姿势、手的大小、手的功能等的认识。
在英语成语中,有些成语的意义源于人们对手的姿势的普遍认识。比如,表示投降时,人们一般举起双手,所以产生了put one’s hands up和 throw up one’s hands,意为“投降;认输”;见面伊始,双方一般会握手表示友好或者欢迎,所以有了shake hands with someone,意为“欢迎;友好”;表示揍打或吓唬别人时,人们常会挥动手臂以表心中所想,因此raise a hand against someone意为“动手要打某人”。
通过以上可知,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普遍知识皆是英语成语非常重要的认知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成语。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成语的理据一般不止涉及一种认知机制,有时会同时涉及好几种,了解英语成语的认知理据,能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赏鉴英语成语。
4、结语
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与传统的语义学观点相比,认知语言学完善了传统观点的不足,为人们理解英语成语特征和意义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从认知的角度看待英语成语,不难得知其基本特征虽然包含了语义上的非组合性和结构上的固定性,但这二者又都具有相对性,并且,英语成语的意义与人类的概念系统紧密联系,是有理据的,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普遍知识为英语成语意义提供了认知理据,人们可以依靠自身经验、认知来理解英语成语。广大教师工作者们亦可将此方式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从而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成语。
参考文献
[1]冯丽颖.认知语言关解读英语成语[J].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67.
[2]付乐.英语成语意义的认知理据探析[J].贵阳:贵阳学院学报,2017,(1):94.
[3]黄小税.认知语言关对英语成语的解读[J].长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63.
[4]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李学民.简析英语成语的典型特征[J].赤峰:赤峰学院学报,2015,(11):174.
[7]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8]汪榕培.英语成语新探[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27.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肖福寿.英语成语的意义新探[J].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28.
[11]Koveces,Zoltan.Idioms:A View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6.
[12]Sindney I,Landau.The Art and Craft of Lexicography[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作者简介:薛华(1995-),女,四川省苍溪人,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词典学。
论文作者:薛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成语论文; 英语论文; 认知论文; 概念论文; 组合论文; 固定性论文; 意义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