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不同论文

浅析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不同论文

浅析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不同

周 密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550025)

摘要: 在语用学中,预设是其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其难点之一。所谓预设,就广义而言,预设是指说话和写作时假定对方的已知信息;就狭义而言,是指在句义中体现出或暗含着的某些客观事态情况。根据推断的依据不同预设可以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二者本是和而不同的关系,没有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完整的预设理论需要包括语义和语用两个部分的内容,因此二者具有包容性。文章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进行探讨,并从定义概念、推断依据及各自的特征来分析二者的异同。本文主要利用查阅文献资料及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其次再通过实际例子来对文章的观点加以论证。

关键词: 预设;语义预设;语用预设

预设最开始属于哲学上的概念,它是在近代由一位研究哲学问题的德国人弗雷格提出的。预设是使用一个句子的先决条件,它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性,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依据,在根据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在对语义关系研究时开始了对预设的重视,预设也称“前提”、“先设”。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存在性预设和事态性预设两种。例如:“小明家的灯是开着的。”该句话的存在性预设是:“小明家里有灯”,事态性预设是:“小明家里的灯之前是不亮的”。按照推断的依据又可分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例如:“下一次他还想去北京玩。”该句话的语义预设是:“他曾经去过北京”,语用预设是:“有一个地方叫北京”。从这些例子可看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是不同的,下面将主要从定义概述以及特征来论述两者的不同。

一、语义预设

(一)语义预设的概述

在预设中,语义预设比语用预设更为人们所普遍认同,仅从字面意思便可以推导出语义预设。语义预设是以实际语言结构意义为依据,他主要依靠逻辑概念、词语义推断出来的话语前提条件或先决条件。根据已知话语可以推断出该话语之外的含义。例如:“小明又看一遍这部电影。”,根据这句话可以推断出“小明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因此可以写出该句话的语义预设为:“小明曾经看过这部电影”。

一般讲的预设大部分是指语义预设,从概念出发语义预设对说话人及听话人都有影响。首先,语义预设决定于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律。例如:“老师叫小明把教室的门关上。”,该句的语义预设为:“教室的门是开着的”,我们都知道只有当门是开着的时候才会请求另外一个人去关门,这也是一个人们都认同的逻辑规律现象。

1330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窦鸿伟,王国位,陈 亮,李 攀,阚 通,秦永文

其次,语句的语义预设不能是假的,如果语义预设是假的,那么该语句就完全失去了意义。例如:“他从佳木斯坐飞机回的哈尔滨”。按照逻辑推理我们可以知道该句话的语义预设为:“佳木斯有飞机场”,然后实际上佳木斯是没有飞机场的,所以该句话的语义预设是一个假命题,所以导致了该句话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语义预设命题的真假值可以判断该句话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最后,语义预设会受到语句焦点的影响,语句焦点不同,语义预设就会发生变化。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根据说话人的重音来判断出说话人的语句焦点在哪里,而在一些书面表达的语句中就不能清楚的分辨出语句的焦点。例如:“小明昨天把花瓶打碎了。”;如果说话人将重音放在“小明”这个词上,则该句话的语义预设为:“昨天花瓶是被一个人打碎的”;而如果说话人将重音放在“花瓶”上,则该句话的语义预设就会变成“小明昨天干了什么坏事”;如果将语句焦点放在“打碎”上,则语义预设为“小明昨天对花瓶做了什么”。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对一句话强调的部分不同,而听话人在大脑里反映的逻辑推理就会不同。因此了解了语义预设的这条作用,可以帮助说话人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话语意义,使听说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清晰简单。

(二)语义预设的特征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因素,应实现网络村村通、户户通。同时,降低相关的网络费用,鼓励农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必须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更是重中之重[5]。

区域掩膜滤波方法保证了InSAR图像噪声集中处的大误差不会在最小二乘迭代解缠时被传递.但当解缠穿过相位不一致区域而非绕过时,整个图像的误差传递仍不可避免,同时最小二乘还存在平滑真实相位的缺点,使解缠相位出现峰削尖、坡变缓的趋势.

语义预设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语句或命题本身推理出来的,它一般指人们所普遍接受或已经约定俗成的常识规律,语义预设是一种不受语境约束,之与该话语的字面意思和词义有关系。这是它与语用预设根本区别的一点。

我们都知道预设是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依据,它主要是依靠逻辑规律推理出来的先决条件,所以语用预设是指由说话的时间、地方、场所、说话人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说话的情态等言外语境推断出来的话语的先决条件。语用预设与语义预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二者是否与语境有直接关系,语用预设就是从听说双方的语境中推断出来的,它需要有具体的语境作为支撑,也正因此语用预设的灵活性较弱。

1.普遍性

1.主观性

影响蜂蜜黏度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和蜂蜜的含水量,在5 ℃~25 ℃范围内,蜂蜜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含水量升高而降低且含水量越低的蜂蜜黏度对温度的变化越敏感。

二、语用预设

(一)语用预设概述

2.抽象性

在语义预设部分我们提到语义预设不能假,如果语义预设是假的,则语句就毫无意义了,而语用预设就没有这条性质的规定,这就主要是因为语义预设是以实际的语言结构为基础,而语用预设则是以听说双方的文化修养及知识水平为基础,听说双方可以自己创造语境,而对于该语境没有真假的要求,只需听说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流即可。例如:“我们去农大的湖边散步吧。”,如果我们以实际的语言结构及逻辑推理去分析这句语句,那么该语句可以以:“东北农业大学有一个湖”为语义预设。现实中我们都知道东北农业大学并没有湖,因此该句话的语义预设为假,所以该语句并没有意义。但是我们可以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分析该句话,可以看出说话者在交流的这一特定时间里认为“现在东北农业大学有一个湖”,当且仅当在该说话人的语言中,说话人认为现在东北农业大学有一个湖,并且同时说话人他自己也认为他的听话人也会一样地认为现在的东北农业学大有一个湖。因此该句话就能成为“我们去农大的湖边散步吧。”的语用预设,该语用预设的语境是听说双方自己假设创造的。

(二)语用预设的特征

根据上面对语用预设的浅析,就语用预设本身而言,它具有主观性、单向和双向共存性和隐蔽性地特征;就交际过程而言,它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的特征。

任何语用学中的概念都是抽象而来的,所谓抽象的东西是因为没有实际的事物与之相对应,只能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对相关概念加以了解。当前,语言学家对语义预设有两种主要的语义理论,而语义预设的抽象性就是从逻辑真值角度理解的,因此我们可以将预设看做是蕴含的一种,并将语义预设的真假作为一个命题或话语是否成立的必要条件。确定话语的语义预设不需要具体的语言环境,只需要从该句话的语句意思及语法意义来推理即可,所以就抽象性而言,语义预设又是比较稳定的。例如:“小明还想买一件新衣服。”不考虑任何语境因素,我们可以说该句话的语义预设是:“小明之前已经买了一件新衣服了”。

所谓语用预设的主观性是指它带有浓厚的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自己心理感情状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评论的事物,需要发表个人意见就难免会带有主观色彩。而语用预设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上面我们也提到提出语用预设的语境背景可以是听说双方自己创造的,真假可以无所谓,因此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而这种主观性主要在一些评论或批判性的语句中表现最为明显。例如:“小明:你觉得我的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小红:写得还可以。”,小红的话语就是典型的评价语言,小红的评价只是她自己的看法,因此是带有小红自己主观性的评语。

2.单向和双向共存性

声明表示,目前的锕-225全球供应量极少,这种同位素因此被称为“地球上最稀有的药物”。根据协议,TRIUMF的高能质子束将被用于这种同位素的生产,核实验室的相关设施将用于材料的加工。预计双方的合作将大幅增加锕-225的供应量。此外,双方将合作研发和完善生产流程,并寻找锕-225和其他α发射体同位素的研究和分销合作伙伴。

所谓单向和双向共存是指,关于某一语句的语用预设可以是说话人自己单方面设想的,也可以是听说双方都共知的前提。例如:“小明:哎,你知道那谁吗?他明天结婚了。小红:哪谁啊,你说的谁啊,我不知道啊。”,小红听到小明的提问后感到疑惑,表示小红并不知道小明说的“那谁”是指谁,而在小明的潜意识里预设了小红会知道他说的是指谁,因此在听到小明说话之前,该语用预设只是小明自己单方面的。这就是语用预设的单向性,语用预设的单向性很容易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而语用预设的双向性就很普遍了,只要能将会话顺利有效的进行完成,而会话里包括的每一句语句的语用预设都是听说双方所共知的。

3.隐蔽性

语用预设的隐蔽性通常在一些广告语、委婉语、谚语或是歇后语中表现得较为明显。语用预设的隐蔽性是指从该语句的字面意思中分析出更具深层意义的内涵,也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隐蔽性与中国人的谦虚和委婉有关系。比如在一些对话中会用到一些歇后语,我们都知道该语句的意思并不是取歇后语的字面意思,还是取后面的说明来表达真正的意思。

语义预设具有普遍性与抽象性的特征。简单的来说普遍性是由于语义预设可以揭示人们普遍所认同或共知的逻辑规律;而抽象性是由于语义预设的设立它完全可以脱离语境的限制,有些语句可以有好几个语义预设,尤其是在一张纸上单独写出一个语句,此时会因为不确定该句话的语句焦点而可以写出很多种语义预设,因此语义预设是一个抽象的预设。

4.合适性

所谓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就是说预设要与语境紧密联系,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只有在适合的语境中说出该句话,才能体现该句话的存在价值,否侧将毫无意义。语用预设的合适性有助于正确发出言语行为,并使听话人正确理解这个言语行为的要求。例如:“班长对同学说该交作业了。”所以这句可以有以下几种语境:(1)有一份班长及同学都知道的作业;(2)这份作业在班长说话时还没有上交;(3)同学有能完成交作业这个动作的能力。但实际上没有存在以上几种语境,如本来就没有作业需要上交,那么这句话在那个时候说出来就是不适合的。

5.共知性

在交际过程中预设是不需要明说的那部分,它是隐含在语句中的,这也体现了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而语用预设的共知性需要听说双方都知道,这样才能够更顺利的进行交流,这也体现了会话的合作原则。例如:“共知预设: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A:熄灯了,B:该睡觉了。”

语用预设的共知性还有一种情况,它需要通过说话人的话语暗示出来,并得到听话人的理解。例如:“下雨了,可是我的伞昨天被风吹坏了。”,从这句话中听话人可以推断出说话人只是雨伞坏了,但其实说话人还想请求与听话人共用一把伞。

三、总结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和而不同,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有时候语句的语义预设也可以是语用预设,根据语境的不同它们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严格地说语义预设是语用预设的基础,在上面我们提到一句话语的语义预设可以有好几个,而语用预设则可以根据语境从这些语义预设中挑选。因此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在语用学中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语句的预设需要包括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这样才能体现出预设的完整性,对预设进行语义和语用上的分析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以上对语义预设及语用预设的描述,二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体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是这都是听说双方默认的,不需要我们将预设具体的说出来也能明白双方的意思,这也许就是语言的特别之处。

通过对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了解后,这可以警示我们在一些重要场合说话是可以适当的先预想一下话语的预设,保证自己说出的话语更具合适性,也更能体现出我们言语表达的得体性。预设不仅与说话人有关系,对于听话人也很重要,正确理解语句的预设可以帮助听话人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减少答非所问的情况,让交流变得更顺畅。

根据热传导傅立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定截面的热量,正比例于垂直于该截面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和截面面积,而热量传递的方向则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较厚部位对电弧加热部位的冷却作用最强,接头温度下降速度最快,其次是薄壁部位,而细杆的散热速度最慢。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超过1%,其中,大学生接受急救培训的大多数为医学类的学生。欧美、日韩等国家大力推行应急救护培训,其中,美国公众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达89.95%,新加坡卫生救护知识培训普及率达20%。我国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培训起步较晚,存在着实施及资金双重困难。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的国情下,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居民群体中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性,我国居民急救能力的培养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索振宇.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马葳.语义学及语用学中“预设”问题的若干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5):27.

[4]王扬.语用预设及其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4.

[5]石安石.语义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6]魏在江.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J].外语教学,2003(2).

[7]尹海良.预设及其交际价值探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5(4).

[8]莱可夫,语用学与自然逻辑[M].开明出版社.北京,1994.

标签:;  ;  ;  ;  

浅析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不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