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龙山县中医院 湖南 龙山 416800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参照应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组间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EMS的疗效确切,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关键词:作用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临床疗效
EMS是临床妇科常见病症,亦是导致患者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1],其显著性特点为: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持续病变等。据相关资料统计,EMS在不孕症女性患者中占据25%左右的概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但分析与卵巢激素水平发生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2]。米非司酮是临床妇科应用率较高的一种和合成甾体类激素,将其应用于EMS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理想治疗学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18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8岁-45岁,平均年龄(37.5±3.5)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7.5±0.6)年;治疗组患者年龄27岁-43岁,平均年龄(35.2±4.2)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6.8±0.4)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参照应用孕三烯酮(国药准字H19980020,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保持每次1粒的用药剂量,1周服药2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服药,间隔3天后再次服药,后期每周相同时间内服药,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004,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每次6.25mg,每天1次,连续治疗6个月。
1.3疗效评价标准[3]
治愈:所有临床症状以及盆腔包块现象全部消失,未见复发;显效;大部分临床症状消失,2/3盆腔包块缩小;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盆腔包块缩小不足1/3;无效:未见临床症状有所改变,盆腔包块甚至出现加大趋势。
1.4统计学研究
对全部实验数据使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百分率(%)描述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需要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参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1.4%、96.6%,组间差异性显著性(P<0.05),数据见表1:
2.2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中青年女性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其主要指子宫腔外繁殖子宫内膜组织导致的病症。月经不调、痛经、性交痛、不孕等是EMS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4]。孕三烯酮是临床治疗EMS的常用药,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米非司酮性质上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其可有效溶解黄体,对排卵进行抑制,同时还具备抵抗增值的作用,其治疗EMS的主要作用机制体现在:(1)能够与孕激素受体实现充分结合,其与孕激素受体之间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孕激素,高达10倍左右,故可强效抑制机体孕激素分泌形成,不断加快垂体促性腺激细胞的形态结构改变速度,从而使孕三烯雌激素及黄体生成素细胞数量逐渐减少;(2)对诱导异位内膜腺体如核因子kB活性进行抑制,同时促进间质细胞快速凋亡;(3)对IL-6(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a进行抑制,防止异位内膜种植在患者腹腔之中,缓解其临床症状。相关研究发现,应用米非司酮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以上[5]。
内异症有卵巢型、腹膜型、深部浸润型等,前两者多见但大部分患者常多种类型并存。腹膜型内异症由经血逆流导致,这一结论已被大量证实;混合型以晚期病变为主,腹膜型以早期病变为主,两者均双侧发生率高于单侧,证明了异位内膜细胞被污染现象的普遍和基础。腹膜型内异症症状轻,多为早期,混合型则多为晚期且症状复杂,表明腹膜内异症的发生先于混合型,可推测是在腹膜型内异症发生后累及卵巢后产生卵巢巧克力囊肿而转变为混合型。卵巢型内异症多为早期且单侧为主,混合型则大部分为晚期且双侧为主,由此推测两者可能有不同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形成机制,卵巢型可能由化生学说解释,混合型则可能经血逆流后发生腹膜内异症,累及卵巢后继发成混合型内异症,增大病变范围。有研究证明行输卵管结扎术阻断经血逆流可预防内异症,这也表明经血逆流学说为内异症的发病基础。本组实验结果如下,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显著高于参照组81.4%(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5.1%显著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1%(P<0.05),由此充分证明米非司酮的安全有效性。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治疗EMS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参考文献
[1]刘立群.何善阳.游泽山.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当归四逆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7,34(6):962-965
[2]杨琴.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6,53(48):52-53
[3]温树彬.周英杰.刘影.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老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4):1084-1085.
[4]戴金娣.金芙蓉.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血清CA125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28(4):717-719
[5]赵菊美.王琦.程静.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17(15):144-146
论文作者:涂蓉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内膜论文; 患者论文; 子宫论文; 腹膜论文; 卵巢论文; 疗效论文; 发生率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