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当的时机退却--小学数学名师指导下的语文鉴赏_平行四边形论文

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引导语言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地论文,名师论文,小学数学论文,课堂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毋庸置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离不开教师适时、到位的指导。简而言之,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引领,例如学生思维困顿处的“拨云见日”、探究关键处的“点石成金”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精当评价”等。然而,在一些数学课堂上,教师似乎得了“失语”症,对学生的回答显得“底气不足”,要么“牵着学生走”,要么“被学生牵着走”,丧失了原本作为引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下面,笔者辑录几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例片段,试图从中探寻他们怎样通过适时的、恰当的、睿智的教学语言,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引领。

[片段一]“有为”方能“有位”——主导与主体的和谐统一

黄爱华(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学生动脑思考、动笔演练308x4。学生汇报并完成板书)

师:老师这儿有一支红颜色的粉笔,你们觉得这道题目里面在哪个位置我们应该圈一下,提醒大家一定要当心?

(师请一个女生上来圈,女生正要圈的时候)

师:请稍等(转身面向全班学生),你们猜她可能要圈谁?

:0,或者进上来的3。

师:干吗要圈0呢?

:0乘4可能有的同学会搞错。

师:还可能圈谁?

:3。

(师示意女生圈,女生只圈出进位的3)

师:没了?圈完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该生圈出乘积中的3)

师:他把这个3圈出来了,他在提醒我们什么?

:不要忘了加进位的这个3呀,所以积十位上应该写3。

[赏析]一些数学课堂上,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作壁上观”,毫无作为,于是,发言者“自说白话”,其他学生“无动于衷”,生生、师生之间没能形成一个互动的共同体,交流活动因为囿于一个狭小的范围而黯然失色。上面的片段中,在那位女生要对同学作出某些“提醒”的时候,黄老师及时介入进来,“请稍等”,“你们猜她可能要圈谁?”这样的一个“等”和“猜”,把个体的“输出”变成了全班同学的“输入”,把单向的言说变成了多向的对话,全班学生在积极、自主的状态下,以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法则的运用为背景,自主完成了对关键部位数字准确而到位的处理。

教师的语言引导应当适时适度,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片段二]准确更需精当——作为指导者的匠心独运

蔡宏圣(24时计时法)

师:要知道一段时间有多长,我们用钟表来记时。但说起“有多长”的测量,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尺子。今天我们也来造一把这样的“时间尺”。把一天时针转的两圈刻度,分别取下,拉直,就得到了两把短尺。

师:既然说是尺,就得有刻度。这里最后的刻度线上标12(课件分别显示刻度12),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那起点处呢?

:标上0。

:钟表上没有0,最小的刻度是1,所以标上1。

师:哈哈,钟表上最小的数是1,起点处就标上1,那就上当了。看看我们的学生尺(举出学生铅笔盒里的学生尺)就明白了。

生:起点处应该标上0,不是1。(随学生回答,老师在两把尺的起点处标上0)

师:大家闭眼想象一下,如果把已经标上刻度“0”、“12”的尺子还原到钟表上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刻度12的地方也是刻度0。

师:嗯,很好。不是钟表上没有刻度0,而是和刻度12重合在一起了。要表示一天的时间,两把短尺必须变成一把尺子。下面有两种方式,你觉得哪种方式表示一天的时间更合适?

:第一种方法。

:我不同意,这样它中间那段就没有时间了。应该合在一起,用第二种方法。

师:对啊,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时间里,怎么能没有时间呢?(课件演示,两把短尺合在一起)大家注意观察,第一圈的刻度12和第二圈的刻度0,如果两把短尺合在一起成一把长尺的话,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长尺上中间的12也是0。

生:第一圈结束的时候也就是第二圈开始的时候。

师:难道长尺只能像屏幕上那么标刻度吗?(停顿)比如,能不能像学生尺那样标刻度呢?(边说边拿起学生尺)

生:可以的。(学生们跃跃欲试)

师:慢,我们想清楚再动手。和已经标好刻度的长尺比一比,新的标法哪些刻度是不变的。哪些刻度是变化的?会怎么变?

生:第一圈的刻度可以不变,第二圈的刻度要重新标。

师:好,怎么个重新标法?

生:就是从12开始接下去标。

[赏析]在“造时间尺”的过程中,蔡老师不断设问和追问,澄清学生认识的误区。当学生经历“将曲化直,再将直化曲”的过程之后,能够将两条“12时尺”转化为“24时尺”,并且认识到“长尺上中间的12也是0。第一圈结束的时候也就是第二圈开始的时候。”这种认识无疑是准确的,但是并不到位。所以,蔡老师及时调控:“难道长尺只能像屏幕上那么标刻度吗?能不能像学生尺那样标刻度呢?”这种调控非常妥帖,既认可了学生已有的学习成果,又指引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对学生极具诱惑力,难怪学生跃跃欲试了。

教师的语言引导应当巧妙,讲究“点到为止”,体现“言近旨远”的意境。

[片段三]“容错”还应“纠错”——经历由“误”到“悟”的过程

张齐华(轴对称图形)

: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完全重合了。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想发表不同意见?说!

: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不可能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想与你握手一次。握手并不是表示赞同你的意见。而是因为你给我们课堂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多单调啊。

师:好了,不多说了,两种观点,怎么办?这样,认为是的同学,亮出你的观点,认为不是的,也亮出你的观点。好吗?

:因为我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它没有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听起来多有道理啊。

:我认为平行四边形剪切后只是面积相等。

师:平行四边形剪割后只是面积相等,图形的性质可能发生一些变化。

:剪切后成了长方形而不是平行四边形。

师:你的发言有闪光的地方,也有一些小问题。先说问题:平行四边形割成长方形后是平行四边形吗?

:是的。

师:你的发言中可贵的一点是:我们探讨的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而不是改装后其他图形的特性,是吗?

师(再问):如果我们只研究这个图形,不研究变化后的图形,你还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不能剪切的话,这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退让,让我们又进一步接近了真理,谢谢!

师:我发现正反两方都是非常好的观点,但是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的时候,请问,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不是。

[赏析]学生的认识有了偏差,怎样处理?首先,应该营造平等、宽松、民主的课堂,让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其次,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立场和学习水平上分析其错误产生的深层原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诊断,采取恰当的矫正措施。案例中,张老师组织学生“同伴互助”,一起寻找错误背后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明理、析错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维,真正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深度思考。通过平等的对话活动,不仅让学生有勇气正视错误,而且使师生之间充盈着一种彼此信任、彼此欣赏的精神氛围。

教师的语言引导应当建立在敏锐判断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对话,不仅让学生“明其错”,而且“明其何以错”。

[片段四]课尽而意无穷——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

徐斌(9加几)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9加一个数。

:得数都是十几。

师:(板书:9加几)今天学习的9加几,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可以把9先凑成10。

:得数是越来越大了。

:得数的十位都是1。

:得数个位都比加的那个数少1。比如13的3比9+4的4少1。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得数个位上为什么会比那个加数少了1呢?

:少了的1给了9变成10了。

师:根据这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如果老师出这样的加法题,你能比较快地算出得数吗?

(师出示9+□=1□让学生推算)

[赏析]一名称职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激发起学生积极探究的愿望,更要让学生把这种愿望继续保持,“愈战愈勇”。课尾的总结,徐老师不是泛泛而问,而是为学生拓展了继续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学生的发现和归纳,徐老师出示了更具结构化的算式:9+□=1□,并让学生进行推算。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探寻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而且使学生品味到数学内在的简洁之美。

教师的语言引导不仅要着眼当下,更要着眼长远,给学生的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用“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这一形象化的说法概括了教师在课堂上放手与引导之间的辩证关系。“退出去”的前提是什么?什么时候“站进来”?“站进来”后又该说些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实践。

标签:;  ;  ;  

在适当的时机退却--小学数学名师指导下的语文鉴赏_平行四边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