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有一个正确认识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战略决策,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它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既有比较完整的总体设想,又紧紧抓住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突破,便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有很强的指导性。这是一个体系宏大,内容丰富的重要文献。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全党和全国人民肩负新时期伟大历史任务,要实现两大奋斗目标。一个是发展的目标,即达到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另一个就是改革的目标,即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发展的目标,鼓舞人心;实现改革的目标,意义深远。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不但将成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而且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重要前提。
《决定》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决定》强调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决定》从所有制的结构上,从分配制度上,从加强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以及实现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历史性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决定》在上述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都做了阐述,这些论述非常重要,含义非常深刻,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和掌握,把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上来。
市场经济就是高度发展的和高度社会化及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就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就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严格地讲,现阶段我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生产社会化及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现在还不能叫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十四届三中全会则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作出了决定,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奋斗,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要投入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去,完成好这个历史任务。首先,要端正对市场经济属性的认识。长期以来,“市场经济”这个词,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很难听到,即使听到也是在“革命大批判”的场合。那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姓“资”,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而计划经济姓“社”,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明成果,它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至今,有些同志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发展资本主义”;也有一些同志愿意接受商品经济的提法,而不愿意接受市场经济的提法。这些观念不更新,对市场经济没有正确认识,何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既不姓“社”,也不姓“资”,但市场经济要受到它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制度制约。我们国家搞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来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是要建立一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服务的经济体制。建立这种新经济体制,是我们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进行的新的改革,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个伟大的创造。这个创造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故我们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只讲四个字,需要讲八个字,这八个字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更不能认为是贴什么标签。在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问题上必须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决不能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划等号,也不能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来认识、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就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就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二者除都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外,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二者有本质区别,或者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一)从领导力量看,在政治制度上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不是为某些集团或个人谋私利,而是以为全体人民服务为宗旨。(二)从经济所有制结构看,在基本经济制度上,私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为补充,不同所有制可用不同形式组合经营,各种经济成分和经营形式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三)从分配制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其他生产要素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市场机制合理拉开差距,刺激效率,同时运用多种调节手段,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分配方式和经济发展目的,按劳分配消灭了分配中的剥削现象,共同富裕防止了经济发展中的两极分化,它们也反映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又一个本质区别。(四)从宏观调控看,在处理整体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关系上,在处理计划与市场、微观放活与宏观协调的关系上,以及在刺激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主义公正的关系等方面,能够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成效,做得更好。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这是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就逐步注入和扩大了市场经济的成分,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公有制为基础,有共同富裕为目的,加之有权威的宏观调控,我们有理由有信心认为,能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将为我国经济工作和各方面工作带来蓬勃的生机活力,实现九十年代的战略任务,胜利迈向二十一世纪。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和对共产党员的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对党的建设、党风和廉政建设来说,其积极影响非常巨大,具体表现在:
(一) 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密切党群关系奠定了物质基础。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最实际的体现,是改善党群关系的最根本途径。近年来,我们闯过国内政治风波,顶住国际风云变幻的压力,保持了社会政治稳定,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
(二) 充满压力的市场经济机制必将大大激发党员、干部发扬优良传统,克服不良作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在经济领域体现的你追我赶,强兴弱衰,优胜劣汰,必然带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强烈的竞争意识大大激发党员、干部们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拼搏进取精神。市场经济的利益本位性也将激发党员、干部的自主意识、自力更生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市场经济重视经济效益的观点,必然促使党员、干部、群众发扬实事求是作风,办实事、求实效、求高效,克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拖拉懈怠的不良风气。
(三) 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的经济法制化将大大促进全社会的法纪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具有契约性、规范性,促使人们增强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有利于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承认利益多元化的经济民主必然要求实行相应的政治民主、实行机会和权利的普遍均等,而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观念也将对根深蒂固的“官本位”的封建特权意识和行为形成强烈冲击。所有这些,都将大大强化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增强判断是非优劣的能力,有利于实行广泛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将在全社会形成勤劳、合法致富的强大舆论,促进廉政建设。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充分看到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固有属性,它不可能完全消除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消除盲目性和自发性。市场经济的某些固有特征,也会对党的建设,党风和廉政建设带来消极影响,诱发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环境更为复杂。党员干部与国内、国际社会的接触范围急剧扩大,交流的渠道急剧增多,在学习吸收有益的东西的同时,也会更直接地接触社会上某些不良思想作风和国外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增加了遭受腐蚀的可能性。
(二) 市场经济的等价性,极易侵蚀党内政治生活。等价交换是一切商品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但决不适用于政治生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原则很容易侵入政治领域,使党内政治生活带上功利化、商品化的色彩。如一些党员、干部居功自骄,向党伸手要官、要地位、要待遇;有的接受任务讨价还价,“讲好了上船”;有的处理组织之间、同志之间的关系不讲原则,而是互相利用,彼此谋私利;还有一些掌握某些权力的党员干部把权力当作商品,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违法违纪。
(三) 市场经济的重利性,容易诱发“拜金主义”滋生泛滥。由于承认经济利益的“企业化”和“个人化”,一些单位和个人就会把赚钱作为唯一目标,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也会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只讲物质刺激,不讲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一手硬一手软。一些党员只讲实惠,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这些,都将使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党性原则面临严重挑战。
(四)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容易引发不正当竞争甚至违法乱纪行为。在唯利是图的动机推动下,一些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有可能在竞争中不择手段,搞歪门邪道,弄虚做假,损人利己,偷税漏税。
(五)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可能助长无政府主义,小团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计划管理。但是,一个局部或一段时期在市场调节中仍不可能避免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因此,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容易发生只顾局部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和长远利益,只顾个人和小团体利益,不顾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问题。在执行党和国的政策时,往往借口情况特殊,搞实用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行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既要遵循这些规律,又要和党员的党性要求合拍。共产党员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就是要积极投身于这个体制建立的实践中去,加深党性锻炼,趋利避害,为建立这个体制而奋斗。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改革,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可贵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本世纪末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我们共产党员不能态度暧昧,消极观望,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投身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新的革命实践中去,这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一句话,是共产党员党性的根本要求。新时期党的先进性表现在哪里?党性原则表现在哪里?就表现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使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这就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党性强的表现。按照党的十四大精神,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应该说是现阶段共产党员党性坚强的重要表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对在新时期党员的党性和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内容。总的要求共产党员要:信念更加坚定,宗旨要更加明确,思想要更加开拓,工作要更加求实,守纪要更加自觉。具体表现在哪里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五种精神,即:共产党员要在改革和建设事业中发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尊重科学、真抓实干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谦虚谨慎、崇高先进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坚持党性原则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要坚持党性,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处理好自己既是党员又是公民的双重角色的关系。即处理好首先是党员,其次才是公民的关系。要求做好三点:第一,共产党员在政策法令允许范围内,应有自己正当的物质利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党性原则,并不排斥党员的正当的个人利益,而党员的个人利益只有在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才能实现。人生在世,总要对社会有所取、有所予,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取”与“予”之间孰大孰小。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在于奉献大于索取,奉献不为索取。在此前提下,党员应有正当的个人利益。第二,共产党员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这是新的历史时期衡量党员党性强弱的一条重要标准,也是一个新的考验。第三,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共产党员应自觉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党的力量所在。
三、改革越深入,越要加强党的建设
搞计划经济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还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作了肯定的回答。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任何怀疑、削弱、否定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的观点与做法,都是根本错误和十分有害的。”江泽民同志在“七一”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条,任何时候都是绝对不能忽视,不能放松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十四大和这次全会决定都明确指出了党的领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保证。为什么?第一,党的领导是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种能够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政治领导力量,社会政治的稳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如同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2月26日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所指出的: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吹了,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我们的国家要改革,要改革就一定要稳定的政治环境,离开了这一点,什么都搞不成!社会政治稳定需要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开了这一条,中国就有可能发生动乱、分裂乃至内战;二是社会经济有一个较高速度的发展;三是各种社会力量在政治、经济利益上的分歧和矛盾必须得到有效的协调;四是经济、政治等各种体制必须不断完善。在中国,我们党是唯一能够保证实现这些条件的政治力量,这是人所共见的。
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党要肩负起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当前,党的建设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要肩负起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当前,党的建设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三是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维护党的团结,严肃党的纪律,增强全局观念,使全党在行动上做到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四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努力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五是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改变一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育由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转轨,学校的改革必将是越来越深入,要保证学校改革和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改革要不断深化,教学、科研水平要有新的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要有所增强,必须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改革越深入越要加强党的建设。
第一,把握学校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学校办学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学校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兴办科技产业,满足社会人才需要办班,开辟财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也是完全必要的。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好的人才,始终是学校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的主题。这就要求学校党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胸怀全局,在领导学校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教育体制改革可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某些作法和经验,但一定要注意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培养人,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既要引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消除市场的消极因素,在深化学校改革中发挥火车头作用,牢牢地把握学校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二,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投入改革,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学校的任何改革措施,没有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不行的,推进改革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任何一次改革从开始制定到实施到结果,都必须依靠、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取向更为复杂,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尤其需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例如抓好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学校改革的中心任务,永恒的主题。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或其他某些创收,有一点或有很大的不同,教师搞科研或教师及其人员搞其他创收,也是很辛苦的,甚至要担风险的,但一当有了成果或成果一转化,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紧缺,投入和获取的报酬是成正比的。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无论是开新课,进行实习,实验基地建设,或是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却要付出艰辛劳动,而得到的报酬是较少的,总是奉献。因此教改的难度很大,这就尤其需要党员在教改中带头发扬奉献精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改革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第三,国家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学校改革要顺利推进,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要稳定学校的局面,党组织是核心,共产党员是骨干。我们是执政党,我们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看到国内形势很好可用十六字概括,这就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前景广阔。国际威望越来越高,增强自信心,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具体路线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要看到,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并没有改变,我们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存在;民主与法制尚不健全,少数不法分子严重危害着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物价上涨幅度偏大,教育投入和教职工工资并没有较大的增长,再加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又有所抬头,对高校构成的冲击大,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处在转轨时期,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向我们挑战。对这些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几年来,大家基本上这样做了,不仅推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也有效地维护了学校局面的持续稳定。
根据十四大精神,全国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党的工作实际,我建议今后我们应进一步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 首要的问题是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认真学习和全面正确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抓住根本、带动其他各项工作。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建设。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当前学习的中心内容,就是要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十四大精神以及特色理论纲要。通过学习,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划清界限,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针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反映出来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摆正四个关系:第一,摆正追求最大利益与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关系;第二,摆正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关系;第三,摆正贯彻自主性原则与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关系;第四,摆正大胆开放搞活与自觉反腐防变的关系。
(二) 在加快学校改革和发展、落实好《纲要》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团结,廉政勤政,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同时,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各级党政班子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自觉开展“学习、团结、勤政、廉洁”的“四好”活动。
(三) 注重在青年教职工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四) 开展反腐败斗争,抓好廉政建设,伸张正气,表彰先进,查处违纪案件,严肃党的纪律,正党风,兴校风,优化育人环境。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党建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共产党员先进性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十四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