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开拓前进——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学科论文,展望未来论文,体系论文,回顾过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CLASS NUMBER G250
1997年7月30日至8月1日, 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昆明召开了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同时开始筹建新一届学术研究委员会。这次代表大会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研究确定了《中国图书馆学会“九五”期间工作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指出了学会跨世纪发展的方向。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届学术研究委员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学术研究任务,大力开展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图书馆学优秀成果的大量涌现,为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不断开拓前进。
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回顾第四届中国图书馆学会以来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有关情况;二是探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图书馆学研究面临的任务;三是提出关于发展我国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建议。
1 第四届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的简要回顾
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是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基本任务,也是学会在图书馆界确立学术权威性、产生凝聚力的依托和源泉。自1992年第四届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会成立以来,学会充分依靠并组织会员、图书馆学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北京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此次大会国内参会代表900多人, 经国际图联执委会批准发表了58篇论文,向国外展示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成果,也给国内图书馆学界提供了一次与国际图书馆界同仁进行全方位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此外还有由学会、学术委员会或专业组名义单独或联合召开的20多次全国性专业会议,从事业发展战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文献信息服务、检索语言、古籍版本、图书馆建筑、读者服务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目录学、专业教育和培训、信息技术等方面组织和引导了图书馆学的研究活动,强化了学术研究的气氛,提高了学术水平,锻炼了队伍,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992年以来,我国的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体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新变化:
变化之一是把图书馆学的研究空间从文献信息管理和知识交流拓展到了信息、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领域,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理论和观念上的新变化。
90年代初国家提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强调了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推进信息的社会共享的任务。1992年9月,国家科委决定将科技情报更名为科技信息, 随后一些院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系科也更名为信息管理系或其它类似名称。这次更名不仅促进了图书馆学专业系科的教学改革,而且使图书馆学研究在以往的知识交流和文献情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着眼于从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角度去认识图书馆,把图书馆置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大框架中去研究它的本质、职能、属性和社会定位,更加注意研究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主体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活动。
变化之二是大量把信息技术,主要是把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实践,开展了电子图书馆的研究,使得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研究从自动化管理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推进了一步。
1993年,美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国图书馆界对电子图书馆的研究也表现出很大热情。事实上,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电子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信息的记录形式及其传递方式,从而使图书馆开始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阶段。电子图书馆必然成为图书馆学界的研究热点,也成为图书馆学与其它信息技术领域跨学科发展的新兴领域。在实践中一些图书馆开始收藏电子文献,建立电子阅览室,开展网上服务。IBM、OCLC 等公司与国内一些高校联合开发应用性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数字式图书馆试验项目”已经立项并着手开展研究工作。在理论工作中开展了关于电子图书馆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技术服务和用户服务、图书馆管理、检索技术等方面影响的研究。
变化之三是在研究图书馆事业宏观现实问题方面着重研究了图书馆如何深化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等问题。
80年代中期开始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宏观现实问题,从而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图书馆学研究结合新的形势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等问题。现在,大家已经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图书馆事业要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以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办馆效益,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上述回顾进一步说明,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致用的科学,图书馆学研究不能游离于图书馆事业的实践之外,因而它与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离开或割裂了这种联系,图书馆学研究就无法开展下去。所以,中国图书馆学会一贯强调要结合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这个宗旨不能丢弃。谢拉曾说过,图书馆学研究不能缺乏对现实变化的敏感性。图书馆学界要关注现实,研究现实,要从技术上和理论上探索解决宏观现实问题的出路,从而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要继续推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图书馆学理论的前瞻性和指导力。
2 图书馆学研究面临的任务
图书馆学研究首先要关注信息化的问题,这不仅指社会信息化的问题,还包括图书馆自身信息化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因特网的普及,信息、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在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政府首脑机关和新闻媒体都在大力宣传“知识经济”、“信息产业”,这说明70年代提出的信息经济理论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开始结合。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迫切要求。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库,应该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抓住机遇,及时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从自动化向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的转型。这里不仅有软、硬件的问题,有技术设施和技术标准方面的问题,有知识组织和检索语言的问题,有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数据库建设的问题,还有图书馆员观念转变的问题。可以说,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属性、职能都会发生变化,图书馆员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些课题的提出对整个图书馆学研究和教育都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建立,如何深化图书馆事业改革,有效地运用市场机制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现今仍然面临着经费短缺、藏书数量质量下降、技术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落后于其它信息部门等困难,制约着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图书馆在众多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以市场机制运作的信息咨询企业面前缺乏竞争力。对图书馆的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除了投入还有管理体制的问题,有运行机制的问题,有立法的问题,有服务模式的问题。关于图书馆改革的研讨虽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项研究并没有结束,要继续把这方面的研究深入开展下去,要出新成果,为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
图书馆肩负着信息、教育和文化的职能,是科学普及、社会教育和信息传播的重要社会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图书馆是政府兴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应给予经费保证;要重点建设好大中城市的图书馆。我们图书馆学界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要像十五大报告所说的那样,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针对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3 关于发展我国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建议
199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图书馆学会“九五”期间工作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开展图书馆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指导性文件。这个文件提出,要进一步确立以中国图书馆学会为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的主渠道,确立学会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性,使之发挥导向作用;要提高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要大力促进中青年图书馆学学者的成长;要与台、港、澳地区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要密切与国外图书馆界尤其是与国际图联的联系等等。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贯彻到今后的学术工作中去,认真进行落实。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在世纪之交,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重任,也对未来充满信心。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知识的世纪,图书馆在未来世纪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社会信息、教育和文化事业中充当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科学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图书馆学有个大的发展。让我们树立一个奋斗目标,那就是:要为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而不懈努力,促进图书馆学优秀成果的大量涌现,推动图书馆事业迈向新的成功。
我国现在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很大程度上是继承近现代图书馆学思想形成的。90年代虽然也有学术争鸣,也有新的学科知识内容和观点的诞生,但是理论总结和系统化工作做得不够。有些图书馆学研究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不能深化下去;有些研究工作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充满了热情和友好,把它们源源不断地引入图书馆学领域,但吸收消化工作做得不够,对图书馆学本质的特有东西挖掘不够,发展不够。所以,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要深化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给它注入新的观念和新的内容。要研究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图书馆要素、本质、属性、职能、基本矛盾、发展规律等方面新的变化,继续探索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探索图书馆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构建图书馆学全新的学科知识系统,以基础理论研究指导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全局。
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要发展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研究。尤其要发展图书馆特有的技术,如知识组织、网络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相关的协议、标准、规范等。要研究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中的系统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建设等问题,研究网络环境中的数据库建设、著作权保护、电子文献传递、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等新问题。
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要面向世界,发展比较图书馆学研究。要更多地参与国际图联的活动,要积极与国外以及我国台、港、澳地区开展学术交流。要更多地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图书馆事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关注图书馆法制建设问题。要深刻挖掘不同国情条件下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不同的内在原因,摆脱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停留在现象描述的低水平状态,在比较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要充分发挥年轻学术力量的作用。年轻人知识结构新,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速度快,这是他们的优势。近几年我国培养了一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硕士和博士,要在学术交流活动和论文发表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图书馆学研究注入新鲜活力。
建设一个面向21世纪,适应信息化新形势,指导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崭新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的重任。我们相信,经过全国图书馆学界同仁的不懈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尽快实现,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也一定能够在新的世纪再创辉煌。
(来稿时间:1998.5.11。编发者: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