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_小城镇论文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_小城镇论文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新进展论文,研究领域论文,我国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综述,尤其注重新领域的进展和主要观点的概括。本文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1)城市化研究;(2)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3)城市体系研究;(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最后,在研究展望中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开展城市土地和住房以及国际大都市的研究。

关键词 城市地理学 城市化 城市发展方针 城市体系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现代中国城市地理学兴于70年代中期。80年代是旺盛的发展时期,表现为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不断加强。从事城市地理研究的队伍也日益扩大,主要教学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使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呈现方兴未艾的态势[1-5]。进入90年代,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正在或将要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1 城市化研究

关于中国城市化过程,多数研究者认为,自1949年以来,大致经历了工业化起步(1949-1957)、“爆发性”工业化(1958-1960)、工业调整(1961-1965)、工业停滞(1966-1976)和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五个阶段[6-11]。从宏观方面讲,中国城市化动力包括产业结构转换力、科技进步推动力、地区或国家的经济作用力、制度与政策调控力[12]。有关课题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动力为:国家有计划投资,大城市自身发展与扩散,乡村工业化;刺激外资引进和发展地方经济[2]。一些学者还强调了工业化和国家政策因素[13,14],有的则强调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化动力是计划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15]。简言之,中国城市化是由国家有计划投资建设和乡镇集体或个人投资发展乡镇企业的二元城市化动力体制[16,17]。城市地理学者基于各地区动力体制结构的不同,研究了城市化地域差异[18-23]。

农村改革导致大量农业劳动力过剩,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学术界所关注。前期较集中研究转移途径和乡村城市化类型[24-26],后期则转为对转移效果的分析、评述及新发展[27-30]。研究结果表明,转移途径为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多元复合吸纳三种。从转移速度看,东部快于西部、西部又快于中部[31]。由于剩余劳动力以就地转移为主,从而使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乡镇企业——小城镇”模式。这种乡村城市化模式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概括为自发型城镇化模式(如温州模式)和辐射型城镇化模式(如苏南模式)。然而,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剩余劳动力转移均具有封闭性、分散性、不稳定性、倾斜性、低级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29]。乡村城市化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因劳动力转移过快使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出现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儿童化现象[28]。分散的农村工业化在环境、资源和经济效益上付出了巨大代价。不少研究者认为,从长远目标来看,限制异地转移的户籍制度应予废除,而就地转移只是一种过渡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最终应导致空间迁移,分散的非农化应导致集中的城市化[28,32],双轨归一,最终实现完全的城市化[32]。

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迄今,有近1亿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其中大多数发生了居住地类型变化和职业转变[33]。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量增长速度不断加快[34,35],在迁移方向上,东部沿海由传统的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而传统的迁入省份则大都转为净迁出[36,37],而且高教育程度的人口也表现出这一流向[38]。这种大规模的流向变化是空间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结果,也导致了新的不平衡和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的扩大。改革开放前,受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人口迁移被严格控制,具有计划性和以永久性迁移为主的特征。80年代以来,迁移机制由计划转变为自发,以暂时性人口迁移为主[39]。

2 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采取“控制大城市,发展小城镇”的方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控制大城市的政策受到了冲击,一场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也即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辩论在学术界开展起来[40],有关的研究成果颇多。早在80年代初,地理学者就开展了城镇合理规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建国以来城市规模的投资效益和经验教训,试图提出不同地区城市合理规模的具体指标[41]。

一部分学者从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去向,小城镇在组织农村生产生活和协调城乡关系中的作用和大城市存在的住房、交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建设费用不足,以及为了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差别,认为应当积极发展小城镇,实现乡村城市化[1]。这一主张既符合现阶段的实际,又符合政府政策,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因而引发了小城镇研究。有关专著和论文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了小城镇的战略地位、分类、功能结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与政策等[42-47]。

另一部分学者考虑城市发展经济效益、大城市在社会经济中的中心作用、小城镇存在的问题,按照城市发展阶段论,认为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要重视大城市发展,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走集中型城市道路。因此学者们又把研究视角转向大城市[48-51]。通过对世界城市发展比较分析,有的认为世界大城市发展趋势是特大城市化[52,53]。因此,中国大城市发展也应顺应历史潮流和城市发展规律。由于大城市地域扩张,吸引了部分学者研究边缘区空间结构和扩散方式及其机制[54-56]。另外,还有学者就中国在参与国际劳动分工中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和建设国际大都会作了探讨[57,58]。

在城市发展方针之争中,还有部分学者根据中等城市的综合效益,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解决大城市发展的现实矛盾及弥补小城市的不足,认为中国应该优先发展中等城市[59-61]。

尽管国家政策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但中国的大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均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发展。从1990年开始,政府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城市发展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并在《城市规划法》中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6]。然而,许多大城市却都拟订了庞大的城市扩展计划,因此,新方针能否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令一些学者怀疑[62-64]。

3 城市体系研究

中国学者一般采用哲夫(Zipf)的幂函数公式[65-67],或用分级分类的统计方法[68],或用传统分析方法[69,70]来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演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城市规模呈序列大小分布。然而,由各时期执行的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方针不同,导致各时期不同规模等级的市镇人口增长速度各异,因而各时期市镇规模结构和规模分布也不同[71]。但总的看来,67-70年代我国执行控制大城市方针,特大城市人口得到了控制[72],城市首位度下降,序列大小曲线呈平滑趋势[67]。有的学者分别分析了城市、县城、小城镇等级的规模分布特征,并根据幂函数分布理论模型,建立了全国和分省区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模型[73]或者将该体系划分为首都、省会、地区中心或省辖市、县或县级市、建制镇五个层次[73],或者从实际出发,将中国城市规模等级分为七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乡镇、集镇[74]。

对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1)从分布形态上来说,中国的城市地域结构概括为多中心的城市集聚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镇)、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三种情况[74]。(2)从城市分布类型上来说,中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半部,又主要集聚在几个平原三角洲和交通沿线,市镇密度由东向西递减[22,71,75]。(3)根据首位度大小,各省区城镇体系分为双极型、均衡型和极核型[73],或分为发达型城镇体系、有强大中心城市的较发达城镇体系、首位度较大的城镇体系、低水平上平衡发展的城镇体系、开发中的城镇体系和很不发育的城镇体系六种类型[72]。

职能结构是城市体系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迄今,对该领域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①城镇基本职能类型的研究,主要侧重基本职能类型的划分[73,74,76-78]。②城镇职能组合系统的研究,将中国职能体系分为政治、交通、工矿业和旅游中心等四个基本类型[73]。③城镇职能地域组合类型,根据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特征,将城镇职能体系组合成沿海型、内地型和边远型三种类型[74]。但上述研究仅着重分类本身,并未展开研究。

继80年代初开展国家城市体系研究后,对区域、省级城市体系的研究广泛开展,如珠江三角洲等[79-83]。这些研究主要结合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任务,从分析工业及交通布局,区域城市化及城市体系,及其空间联系等方面着手,探讨区域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发展前景,并以此为依据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介绍了戈特曼(Gottman)的城市带理论[84]。随着改革的深入,区域差异迅速扩大,沿海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城市密集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工作者开展了城市群体的研究。如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带形成的条件、动力、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构想的研究[85]。另有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以广州、香港、澳门为核心,在珠江口可能形成城市带[86,87]。

不过,更多的学者则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视点放到不断增多的城市密集区,而不生搬硬套戈特曼的理论。中国城市地理学界使用了城市群的提法,并认为城市群与城市带的相同之外在于它们都是一个区域内的一组城市群体,不同之外在于城市带是城市群的更高层次,当城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则演变为城市带[86]。对中国城市群的分析集中在基本概念、地域结构特征、城市群发展趋势等方面[88]。

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早期主要是介绍国外理论[71,84],近几年来才有学者开始了对中国的实证研究。地理学者在探讨了中国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之后,提出中国现代城市向外扩展,其形态变化经历了块状、带状、稳定、内向填充和外向发展四个阶段。城市伸展轴用地由内向外是工业用地先于生活居住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又先于商业用地,其用地转化过程是,近郊农业用地期、工业用地扩展期、居住填充期、商业服务设施配套期。研究还证明,城市扩展速度与经济发展周期密切相关,经济的扩张、过热、收缩、再扩张,导致城市扩展产生加速、减速和稳定三种变化状态[89]。

从总体上看,中国城市中心区还达不到中心商业区的标准,绝大多数城市的中心区是以商业零售功能为主,兼有工业、居住、文化等多种活动所形成的综合区[89]。因此,城市内部最明显的功能分区是工业和居住区。有的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认为组织好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内容,并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探讨了工业区与居住生活区空间布置原则[71]。还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工业活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从宏观上决定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在微观上决定了城市用地结构形态。工业用地向外扩展带动了居住和仓库交通用地的扩展,但居住和公共建筑用地有明显的向心集中特征[89]。

改革开放带来了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的大发展,促使城市地理学者开展了市场空间研究,如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春、兰州等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研究[90-94]。这些研究均是采用数学方法,对商业中心的规模、结构和等级体系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商业企业布局的意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事务活动愈益活跃,城市中心商业区(CBD)的特征日渐鲜明。在介绍了西方国家CBD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之后[95],一批学者开展了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CBD的研究[96-98]。这些研究大多从分析CBD的演变入手,探讨其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在中国,有关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刚刚起步,仅有少数学者介绍过西方研究进展[71,99],并用数学方法进行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上海市社会区研究表明,形成上海城市社会空间地域差异的要素集中反映在人口的文化构成、密集程度、性别和职业构成、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婚姻状况六个主成份上。社会空间分成五种类型:即商业居住高密度区、中密度文化居住区、工业居住混杂式、新村住宅区和科技文教区。整个城市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呈同心圆模型[100,101]。广州市社会区的研究,指出了影响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密度、科技文化水平、工人干部比重,房屋住宅质量和家庭人口构成。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五类社会区:人口密集混合功能区、干部居住区、工人居住区、农业人口散居区、知识分子居住区,并找出了影响广州社会区形成的机制[102]。

有关中国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个别学者介绍过西方的研究[103],并借用西方的方法研究了广州市城市意象(感应的成分)空间[104]。结果表明,影响意象空间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居住地点和交通方式,并从意象空间角度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建议。

5 展望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后,旧体制下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城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正受到强烈的冲击。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体制,特别是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城市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急剧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分配基本上是国家及其职能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无偿划拨,其结果,城市用地结构失调,布局混乱。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城市土地的商品属性逐渐被认识,开始实行商品化经营,有偿使用。因而对城市土地市场研究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近来,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对城市土地进行经济评价[105,106]、土地有偿使用的空间分析[107]和土地使用价格价值市场的初步研究[108]。由于城市土地利用是整个城市空间组织的核心,其结构合理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对城市土地的研究除已经或正在研究的重点之外,还应从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用地的客观规律出发,着重研究如何借鉴地租理论,经济合理地利用不同区位的土地,研究如何根据城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组成科学的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研究城市开发的规模、强度、速度和模式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的比较研究,为政府制定土地使用政策提供依据。很明显,城市地理学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还必须引进和充实经济学、规划学及建筑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不承认城市住宅的商品属性,实行城市住宅的福利分配体制,带来了一系列弊病,同时也阻碍了城市住房研究。近年,开始推行城市住宅商品化。在住房制度转换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城市地理学者在住房研究中应作的贡献是:结合社会空间分析,研究城市住房空间布局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住房需求和住房资源分配的研究、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消费和区位选择研究、居住区改造(旧城改造)与社区演替研究、住房政策研究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应强调时空观。

中国的发展目标是“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从城市地理研究的角度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的城市系统转换为开放的与世界接轨的城市系统,而其关键是建立一些各具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因此,研究中国国际大都市可成为与国际接轨的突破口之一。我们应积极参与研究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特点、动力机制及地域变化,研究企业集团化、跨国公司及其空间组织对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影响,研究大城市地域扩张的动态过程、方式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新区区位和功能,新区与旧城的联系和结合,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及其地域结构演替和群体内各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协作等。

总之,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城市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城市地理学者应把握时机,利用二十多年研究中国城市积累的经验,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深化传统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稿日期:1993年11月;收到修改稿日期:1994年3月。

NEW PROGRESS IN CHINA’S URBAN GEO GRAPHY

Yan Xiaopei

(Centre for Urban & Regional Xtudies,Zhongshan University)

Key words Uurban geography,Urbanization,Policies for urban development,Urban system,Spatial structure with cities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ystematic and overall literature review onChina’s urban geography in rrecent years,especially paying attetion to the progress in new themes and the generalizatiom of the major arguments.The main themes involved in the paper are:

1.Urbanization-its process and dynamics,occupation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ur force,and migration.The five periods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were generally identified:early industrialization in 1949-1957,rapidurbanization resulted from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1959-60,the first anti-urbanizationaccompanying with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1961-1965,the second anti-urbanizatiom follwoing a stand still of economic system in 1978.The main forces stimulating Chinese urbanizatiom or population comcentration are comcluded as:(1)comstruction of new cities and renewl of old ome invested by the state;(2)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invested by the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in rural areas,thus Chinese urbanization c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a dual urbanization.The occupation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ur force is one of the interesting research topic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The dominant channel of occupation transfer has been identifed as the surplus rural labour force being engagedin non-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n thespot,so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izatiom has a model of rural industrial towns’which has been called’rural urbanization’.Since thelate 1970s,rural people have migrated to urban places at a much higher rate than before and have showed a tendency of increasingly moving into cities.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population movement has changed from therelatively sparsely-populated areasin the west and north to the densely-populated southeastern provinces.And the previous planning-dominated migr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replacedby the spontaneous movement,which has resulted in an increading floatingpopulation in cities.

2.the debate on urban developmentpolicy.For a long time,China has adopted a policy of controlling big cities and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andtowns’.But the policy has had increasingly severe conflict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 introdcucution of market-oriented dconomy.Therefore a debate about the roads for Chinese urbanization occurred.Three roads,which are developing small sitiesand towns,developing big cities,anddeveloping medium-sized cities,havebeen argued.The arguments led to thestudies onsmall cities and towns,and big cities.Although the national policy put the emphasis on controlling big cities,Chinese big cities havestill been expanded and increased at anirresistible rate.In 1990 th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a more strict policy of controlling big cities.Somescholars doubted if the new policy can guide urban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3.Type of urban system and changeof city-size distribution,spatial distribution,function structure,regional urban sysetms and urban clusters.Many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city-siz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ci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rank-size.Urban primacy showed a tendency of decline and the rank-size curve was levelling and smoothing.Generally speaking,Chinese citie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clustering in the major plain deltaes and along the transport arteries.The city density gradually declines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The study on the functiomn structure is in its infancy,concentrating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basic function types of cities,the system of function alignmet,and the spatial alignment types of urban functions.Following the studies of the natiomal system,the regional and provincial urbal systems have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have been closely combinde with the regional and territorial plannings.Furthermore,urban geographers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urban clusters or megalopolises in chian,analysing their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stager,types,characteristics,devlopment models,etc.

4.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morphology evolution,function zoning,commercial location,CBD,xocial spatial structure,and spatial cognition.the studies of Chinese urban morphology enphasized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ts evloution,the morphlolgy of urban spraw,land use patterns,and the change of urban morphology.The studies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function zoning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each zone.Industrial andresidential functions were the maincontents of function zones.But sincethe reform,the tertiary sector hasdeveloped rapidly.Sone studies on the sizes,sturcture and hierarchy of commercial centres.A few geographersapproached the CBDs of the major Chinese cities,analysing the CBD evolution,characteristics,problems,and its rdlation to the city development.After introducing the achievements inthe studies on the social spatial structure of western cities,Chinese greographers did some case studies onsocial areas of some cities.Many indicators rdflect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eatures of urban rdsidents and housing conditions were selected,and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cial spatial structure were examined.The results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ities.In addition,byquestionaire,the spatial cognition constrnction of some Chinese cities awas analysed.

5.Prospects.The 14th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in 1992decided to establish a socialist marker-oriented economic system in China.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form centrally-planned to market-oriented will have deep effects on Chinese cities in the aspects of urban land use and urban housing systems.In addition,to realize the goal of striding forward towards the world and modernization,the closer urban system must be transferred to an open one which dovetails the world urban system.Obviously,the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izing Chinese netropolisese become one of the breadthrough points of dovetailing Chinese and world urban systems.Sourban land,urban housing,and metropolitan internationlization become the new research themes of China’s urban geography.

标签:;  ;  ;  ;  ;  ;  ;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