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七大主题_科学发展观论文

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七大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刻领会论文,主题论文,十七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高举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道路和理论的辩证统一

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以及旗帜问题,当然并不是十七大才第一次提出和使用的。但是十七大对以往我们关于旗帜的各种表述,对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理论和实践结晶,做了重要的整合工作,把我们党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成果,都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这一整合,清楚地展示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由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创立形成,由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受考验、丰富发展,党的十六大后,又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开创了新的局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浓缩了党和人民经历的千辛万苦,是集中了一代代创业者、探索者无数智慧心血而终于形成和举起来的旗帜。十七大高举起这面旗帜,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更加紧密地凝集成统一整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鲜明地展示在世界面前,飘扬在我们前进道路上。

从实践基础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与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联系在一起的,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近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实行和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给曾经陷于困境的中国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正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口号和根本命题,从根本上指明了中国发展的方向、目标、道路和战略;又正是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和推进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和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深深扎根于改革开放这个最深厚土壤和基础的伟大旗帜。

从基本内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道路和理论的辩证统一。十七大报告对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展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指导性。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主题内容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目标和道路,对完成党所面临的各项任务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 把握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归根结底在于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在于是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能否指导共产党人解决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胜利

十七大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在党的指导思想问题上的郑重界定和重要要求。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订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

党的指导思想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一定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它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归根结底在于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在于是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能否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胜利。因此,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始终与时俱进,始终经历着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作出了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决策。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标志的、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科学理论。所以,十七大报告从高举旗帜的角度,明确将科学发展观归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这一决策,既是对现有理论成果的总结和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它有助于我们明确未来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有助于全党和全国人民统一思想,有助于规范和指导各项政策的制订,归根结底,有助于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不同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成果,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指导着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由于任何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所以,科学发展观也要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指导思想的基本内涵,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党的科学理论全面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

3 继续解放思想

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处理好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的各种问题

“继续解放思想”,是十七大主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全党在思想路线、精神状态方面的一项重要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按邓小平同志的说法,“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广义上的解放思想。由于在改革开放中经常需要破除的往往是一些已经过时的传统观念,所以,近30年来解放思想的狭义或直接含义,主要是指从长期形成的“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某些并不科学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中解放出来,以及从停滞、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近30年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就无从进行,改革开放就迈不开步子,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大量新课题、新任务和新挑战,需要继续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也需要继续破除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陈旧观念。总体上看,全党的精神状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的身上,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而上学、僵化保守、教条主义、浮夸不实等不良倾向。如果不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彻底清除或多或少依然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影响,我们的思想认识就可能赶不上飞速发展的实践进程。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解放思想是没有尽头的。如果哪一天认为解放思想可以终结了,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开始僵化了,我们的活力开始减退了。

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处理好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要求,是要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说到底,就是要实事求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是实事求是,作为其表现形式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尤其是“左”的思想,也不是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另一方面,解放思想不是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判断思想是不是真正解放,根本尺度是通过实践看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即是不是实事求是。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不敢试,不敢闯,这不是解放思想;离开四项基本原则的胡言乱语,脱离国情、省情、市情的高指标,也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只有做到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本质上是统一的。

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又要在理论的指导下,继续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坚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而不是拿“本本”去“框”实践。

继续解放思想,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的各种问题。着力攻克现实难题,认真解决存在问题,努力探索新的课题。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大战略、大路子、大政策前提下,切实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尝试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新办法。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大局,认清使命,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高水平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4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七大主题对全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基本点,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开放也是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和“左”的思想逐渐抬头,体制上存在很多弊端,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以上引语均出自《邓小平文选》)。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中国社会开始了巨大变革。

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所以,十七大报告专门用一个部分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充分肯定“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近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不断深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 262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17607亿美元,上升为世界第三。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5.7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过来人都能作出鲜明对比,也是每一个平常人都能从生活中直接感受到的。

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十七大报告将这些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非常深刻而富有新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遇到了新的困难,人民群众对目前的社会状况也有很多不满意之处。所有这些,都要认真加以解决,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只有真正地、持久地、全面地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只有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使改革进一步收到更好的成效。所以,十七大报告极其坚定和有力地表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要坚持改革开放。十七大对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和要求。认真领会和把握十七大的主题,就一定要按照大会部署,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要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开放型经济,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改革开放,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光辉的新篇章。

5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十七大的主题要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新形势下的两大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当前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发展提出的新的课题,面对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同时发展不平衡现象扩大的问题,面对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机遇和挑战,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十七大报告精辟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总要求,全面规划和部署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各项工作。十七大报告的所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领会十七大的主题,也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意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问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仍然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但我们所要求的发展,应该是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和平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共同发展。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坚持科学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方针;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把握十七大主题,一定要从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要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善于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要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出发看问题,作决策,谋发展,办实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要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用制度体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落到实处。

6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经科学测算,也都是符合实际,能够实现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所以,十七大的主题对全党发出号召,“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从此,“小康”、“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就成了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概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确认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时,正式把实现小康作为第二步的战略目标。

到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深化了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五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胜利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五年来的发展证明,党的十六大确立的目标不仅完全可以实现,而且有望提前实现。因此,十七大从实际出发,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这些要求是对党的十六大目标的补充和充实,总的来说比党的十六大目标稍高,要求更严,但经科学测算,也都是符合实际,能够实现的,尤其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规划未来五年及其之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都要以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为基准。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七大报告为我们勾画了到2020年实现这些目标要求之时中华民族的新图景: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这是一幅美好的图景,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把这样的目标和图景变为现实。为此,十七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工作作出了部署。未来五年,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一定要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标签:;  ;  ;  ;  ;  ;  ;  ;  ;  ;  

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七大主题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