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孙改生 蔡森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21
摘要:如今我国的电力产业也开始逐渐趋于集团化与产业化方向发展,在该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监督体系却未能得以健全,导致许多供电企业的财务监管出现严重纰漏。而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于经常受到社会发展与国内外市场的影响,致使相生相伴的财务不稳定因素与危险性因素较多。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引言
供电企业式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当前经济实际波动化比较剧烈,再加上我国经济目前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状态里,供电企业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市场经济危机和遭到金钱汇率等经济要素的冲击,进而导致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财务危机。全面改革是当前势不可挡的政治要求,供电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经济市场中持续占有重要比例,就必须积极适应改革中多变的环境,从自身调节控制财务管理风险,加大内部财政管理的力度。
1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
首先,财务风险预警对企业财务危机起到了监测的作用。财务危机的爆发是由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小纰漏、疏忽逐渐积累下来的,最后导致难以预测的局面,给电力行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进行财务风险预测可以分析、检测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财务风险及时发出警报,利于管理层及时做出决定避免损害扩大化。
其次,财务风险预警体制具有识别作用,不仅可以在财务风险来临之前及时做出警报。还可以尽早识别造成财务危机的原因、危机造成的危害程度,为决策者提供足够的时间找出解决对策,防止财务危机的爆发。
2电力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我国的电力企业受社会发展影响,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不过这也仅局限于部分城镇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地区,大部分城乡电网的建设速度仍旧无法跟上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部分发达地区对于电力的供求需要。如今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城市一体化发展,希望通过城市一体化这一政策的有效实行,全面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目标。因此面临着急剧增加的城乡用电量,电力企业的电网建设投入和电源基站建设投入都在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出现了暂时性能力不足现象。许多供电企业为了能够正常维持企业运转,不停地通过融资与借贷的方式进行电网的新建工作,导致许多供电企业偿债风险与还本付息的压力不断增加,从广义角度来看,目前供电企业所面临的财政危机成因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
2.1自然风险
供电企业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目前电力设备受外力损害的现象非常普遍。通常来说,供电企业为了避免台风和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都会不断加强自然风险抵御技术能力,并做好及时预警防治的方式,将自然风险带来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2.2政策风险
政策性风险是国家政策对企业资本运营和经营活动产生的风险。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电力工业获得了显著性的发展,我国于现阶段仍在继续推动着电力工业的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将沿着安全,经济,绿色,和谐的路径进行,科学发展是不变的主体,转变发展方式正在成为主旋律。基于此,我国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发展形态,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后续进行。
2.3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主要指部分农村地区的电网改造下的资本投资风险带来的风险隐患,许多农网在改造之后所形成的盈利总量,未能予以电力企业足够的经济效益,甚至许多农网出现了亏损严重现象。另外许多地区的电网产权关系并未理清,主体不明确现象也是许多电网改造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供电企业的资产风险危机加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财务风险预警的方法
当前,电力企业面临风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日益剧增,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电力企业应当树立风险意识,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并使其处于安全区域,避免因过度负债而导致财务风险,同时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更好的应对市场环境变化。
3.1自然风险的应对
外界的破坏对电力设备的破坏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既然风险必然存在,那么针对这些不可控的自然风险,一是电力企业应提高风险意识,确定全面预防目标,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为原则,逐步总结形成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提前进行风险预案的应对演练,力争将可能的事故消除在产生之前,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应合理转移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购买意外保险,合理规划资产投保范围和条款,转移部分风险损失,将成本降低到最低。保险不仅能够帮助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而且能够促进电网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
3.2政策风险的应对
虽然电力企业无法改变政策,但是可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付,力求政策倾斜。例如目前人们的负债高,还贷压力大,电力企业可以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再例如一些受国家扶持的产业,用电量非常大,电力企业可以争取国家电价,防止高耗能产业的风险通过电价转移到了电力企业。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人员应该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搭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将被动的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风险管理,将静态的风险管理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结果的管理变为风险过程控制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风险控制。
3.3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加强电力企业活动宣传力度
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及企业行政规章制度,是供电企业工作管理的运行标准,也是规避风险的前提条件。通过加强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强度,着重强调工作人员以风险防范作为运营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步骤和系统,通过高效的防范管理运行机制,统一上下级思想认知,博得更多社会关注与政府支持,从而构造良好的供电企业经营风气。唯有提高了员工内部企业归属感,才能够积极发挥员工个人潜力,加强电力企业活动宣传力度,改善社会对供电企业的认知与面貌。
3.4提高供电企业风险危机应对能力,形成电力产业危机管理文化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财政风险,及不稳定因素造成的供电企业经营危机。供电企业应当在平日里着手打造培育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在员工内部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经营理念。尤其是要增强基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成员的企业财务风险危机意识,规避财务部门出现经济周转问题。电力企业必须不断深入改革内部经营模式,将和谐的经营理念渗透到风险管理,从而提高供电企业财务风险抵御能力。明晰电力企业员工职责,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在每一名职员心中都形成危机感,避免员工产生怠惰心理,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供电系统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又可以分为运营风险、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供电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是比较难以避免的,最好的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的方法就是供电企业中进行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这不但可以降低管理人员的主观风险,还可以减少财务风险的客观发生几率。内部控制策略是十分有效的。完善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机制不仅可以减少人为的风险,还可以从根本上约束企业管理人员。合理风险预警更是供电系统内部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风险预警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企业的利益损失。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关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管的几点思考[J/OL].财会学习,2017,(16):84.
[2]汪洋.关于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3):128-129.
[3]邓灵芝.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7,(17):236.
论文作者:张宁,孙改生,蔡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风险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财务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