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小学 266700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地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几个“结合”:
一、读与看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读与思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课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学生反复地体会北风和小鱼的对话。再让学生自由争论,你喜欢谁?为什么?你觉得北风怎么样?你想对北风说些什么啊?最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三、读与说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想象说话,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在交流中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寓意的独特的体验。
四、读与演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我在教学《小鹰学飞》一课时,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课堂上,学生扮演小鹰、老鹰,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在这种毫无拘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敢想、敢说,从而能充分体验文中角色的内在情感。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
五、读与画结合
这里讲“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云房子》一文,我让学生角色换位,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快乐的小鸟,在蓝天上遨游,在白云间穿梭,使文字还原为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观察、表达、想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并让学生想象云房子还会有哪些形状,再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用画笔画一幅蓝天白云图,同学间交流一下、欣赏一下,并用优美的语言赞一赞,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又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感受艺术的美。
六、读与写结合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家》一课时,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仿照用“( )是( )的家”写话,低年级的儿童平常也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观察得挺仔细,写起话来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
七、内与外结合
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地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写、思、画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当然阅读教学的结合点不仅仅就这几个方面还有更多,我们还应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有心、有意、有机就会有法。只要我们有心有意,就最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论文作者:何珍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插图论文; 形象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论文; 北风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