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CT诊断肝癌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玉江

浅析CT诊断肝癌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玉江

方正县人民医院 1508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使用CT诊断肝癌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使用的前景。方法 选择在2010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肝癌患者中,经使用CT检查后检出:巨块型肝癌患者30例,在30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中,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患者24例,肝左叶巨块型肝癌患者4例,尾叶巨块型肝癌患者2例;结节型肝癌25例;弥漫型肝癌5例。所有患者均未检出病灶出血、钙化的情况。增强后边缘常更清楚。 结论 在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中,螺旋CT是既简单、安全又准确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肝癌;CT诊断;临床分析

肝癌对人体有着巨大的伤害。肝癌治疗目前在我国还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预防和及早发现肝癌就显得异常关键。了解肝癌的有关症状和其他知识,有助于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肝癌。怎么样才可以正确的诊断肝癌呢,首先必须到正规的机构进行检查。要确诊肝癌,必须做强化CT检查。正常肝脏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其中肝动脉约占30%,门静脉约占70%。但大多数肝癌的血液供应正好相反,肝动脉提供70%的血液,而门静脉仅提供30%的血液供应[1-3]。CT用于诊断肝癌时,一定要将平扫和强化的CT片对比进行,强化CT利用肝癌的血液供应特点,根据肿瘤所在部位的密度不同和变化进行判断。典型的肝癌CT影像是:平扫区肝癌多为低密度占位,部分有晕圈征;大肝癌常有中央坏死液化。肝癌在动态增强扫描CT下典型的表现为造影剂快进快出,即肿瘤动脉期呈浓染灶,门静脉期造影剂移出较快,平衡期为低密度病灶。强化CT检查根据人体血液供应特点,判断肝癌的部位[4-6]。这在肝癌的诊断上是非常必要的,也为以后的肝癌治疗提供方便,所以,要确诊肝癌,做强化CT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步骤。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从2010年1月—2015年3月期间使用CT诊断过的肝癌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从2010年1月—2015年3月期间使用CT诊断过的肝癌患者50例,年龄25~67岁,平均(46±0.54)岁。其中男30例,年龄27~67岁,平均(45±0.67)岁。女2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6.5±0.91)岁。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诊断方法

CT扫描采用国产东软双层螺旋CT机和美国GE128层CT机,50例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平扫检查。扫描的方式是从隔下至肝下缘依次进行,层厚5 mm,层距5 mm,不间断的进行连续扫描。患者需要在增强扫描前日开始禁食,在检测前20 min需要让患者口服 1.5%泛影葡胺800 ml溶液,这样就可以充盈胃部、十二指肠及空回肠,使用的增强对比剂为:优维显或者碘海醇。扫描时的扫描范围应该从肝顶至肝下缘,层厚5 mm,进行不间断的连续扫描。并且使用高压注射器,从肘静脉同时进行注射优维显或碘海醇(80~90 ml,流速为2.3~3.5 ml/s)。50例患者都需要进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又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诊断人员应该增加扫描延迟期。CT片判读征象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7]。

2 结果

50例肝癌患者中,经使用CT检查后检出:巨块型肝癌患者30例,在30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中,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患者24例,肝左叶巨块型肝癌患者4例,尾叶巨块型肝癌患者2例;检查结果发现:癌构造呈大凝结,不妨是唯一巨块,直径在5 cm综上,也可由诸多密集的结节结合而成,其四面偶然可有小的散在结节,称宏大块卫星型。结节型肝癌15例;检查发现:癌结节不妨是唯一或多个,巨细不等,散布在肝左、右叶,也有数个结节结合成单个较大结节弥漫型肝癌5例。所有患者均未检出病灶出血、钙化的情况。增强后边缘常更清楚。进过诊断与实际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3.1 肝癌概述

3.1.1 肝癌的形成原因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引起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危险因素在于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这两者感染所致的肝细胞性肝癌占到肝癌发病数的80%以上。①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细胞性肝癌发病证据较充分的一个致病因素。经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及实验室研究等,均已被证实,所以,建议大家做好乙肝的防治工作,切断乙肝发展为肝癌的可能性。②丙肝病毒感染:通过肝癌组织中复制中间体的检测试验证实,肝癌的癌肿组织中有丙肝病毒的复制痕迹,也在肝癌的癌变组织中检测到丙肝病毒RNA的存在。所以,一般认为,在肝癌患者中,丙肝慢性感染是肝癌的一个高危因素,有直接致癌的作用,希望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卫生,防止丙肝病毒的感染[8]。

3.1.2 肝癌CT诊断鉴别 肝癌的CT鉴别方法[9-11]如下。

①转移性肝癌:呈大小不等或大小相近的多发结节,少数可呈单发块状。转移性肝肿瘤CT平扫的密度常比原发性肝癌低,边界更清晰,多无肝硬化的表现。部分转移性肝癌呈双重轮廓,为低密度肿瘤中心坏死所致。转移性肝癌增强前后CT值相差为(14.3±5.5)Hu

②肝血管瘤:CT平扫时,肝血管瘤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无包膜。而大部分肝癌则表现边界欠清、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动态CT扫描,肝血管瘤在早期可见边绝不规则。强化灶,呈棉花团状,密度与血管一致,以后逐渐向中心扩展,低密度病灶呈向心性缩小,5~10 min后延迟扫描,病灶部分或完全呈等密度改变。

③肝脓肿:急性肝脓肿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脓腔周围有一圈密度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组织的低密度环,其病理基础为脓腔周围的水肿区。增强后有时脓腔周围可见环状强化,其外侧有一圈低密度影,称为“双靶征”。脓腔内可见气体影。

④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癌结节主要接受肝动脉血供,而再生结节主要接受门静脉血供。良好的增强技术,尤其是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病灶的鉴别非常重要。再生结节动脉期强化不明显,若明显强化,则倾向于肝癌结节;如只是部分强化,提示有再生结节癌变的可能。

⑤肝细胞腺瘤:腺瘤多见于女性,男性接受内分泌治疗时也可发生。与口服避孕药和其他合成类固醇激素有关。而肝癌与乙肝、肝硬化关系密切。另外腺瘤不侵犯血管,而肝癌易侵犯静脉而形成癌栓,在CT上有相应的表现。

⑥肝囊肿楚:可单发或多发CT平扫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病灶影,CT值接近于水,边界清增强后CT扫描病灶无强化。

3.2 诊断分析

CT在肝癌的诊断价值有:①明确病灶的位置、大小、数目及其与重要血管的关系,以1 cm为限;②提示病变性质;③有助于放疗的定位;④有助于了解周围组织器官是否有癌灶,平扫时肝癌多为低密度占位,边缘或清晰或模糊,部分有晕圈征。增强扫描早期病灶密度高于周围肝组织,但10~30 s后密度即下降至低于肝组织并持续数分钟,使病灶较平扫更清晰[12]。

在该研究中用CT检查后检出:巨块型肝癌患者30例,在30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中,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患者24例,肝左叶巨块型肝癌患者4例,尾叶巨块型肝癌患者2例;结节型肝癌15例;弥漫型肝癌5例。所有患者均未检出病灶出血、钙化的情况。增强后边缘常更清楚。说明CT 在肝癌的检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

4 总结

CT检查根据人体血液供应特点,判断肝癌的部位。这在肝癌的诊断上是非常必要的,也为以后的肝癌治疗提供方便,所以,要确诊肝癌,做CT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步骤。

参考文献:

[1]周康荣.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

[2]李志艳,唐杰,罗渝昆,等.超声造影快速评估腹部实质脏器创伤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2012, 21(9):779-783.

[3]顾国清,胡波,张川,等.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特征及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效果[J].肿瘤影像学, 2013, 22(2):189-191.

[4]Catalano C, FraioliF,LaghiA, et a.l Inf rarenal aortic and lower-extremity arterialdisease: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mult-i detector row CT angiography[J].Radiology, 2004, 231(2):555-563.

[5]Rathod K, Sheth R, Shah P, et al.Active contrast extravasation in spontaneous ruptur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are CT f inding[J].J Postgrad Med, 2000,46(1):35-36.

论文作者:王玉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浅析CT诊断肝癌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玉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