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检验分析论文_杨桐

针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检验分析论文_杨桐

黑龙江农垦总局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检验科 158300

【摘 要】缺铁性贫血是较为常见的贫血症状,患者会感觉到头晕和耳鸣,同时还会伴随其它疾病的产生。临床医疗工作人员需要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病症产生的原因,以及临床表现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找寻有效的寂寥措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到健康状态。本文主要是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临床医疗工作人员有所启示,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发展。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检验

【中图分类号】R5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84-01

引言: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缺少铁元素,对于血红蛋白合成造成了非常不良影响所引起的,这种贫血病症非常常见。人们如果对于铁元素的摄取量不足,或者人体不能有效的吸收铁元素,就会导致导致缺铁性贫血病症产生。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逐渐加重,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会逐渐减弱,老年热群属于缺铁性贫血病症高发人群。依据相关科学调查资料所限制,现阶段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数接近世界总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三十,从这一数据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该病症的高发病率。所以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检验进行深入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因

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铁丢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他(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二、治疗

治疗IDA的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铁。病因治疗: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恶性肿瘤,应手术或放、化疗;上消化道溃疡,应抑酸治疗等。补铁治疗: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无机铁剂的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进食谷类、乳类和茶抑制铁剂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贮铁指标正常后停药。若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剖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肌肉注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以我国某医院阶段时间内接受的80名缺铁性患者最为主要调查研究对象,这80名患者都是自愿参与到临床科研中的,希望可以对临床医学发展贡献力量。卫生医疗工作人员将这8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输入到计算机内进行档案保存。其中有男性患者35人,女性患者45人,因为本文主要是针对老年缺铁性患者,所以患者的年龄都很大。观察组80名缺铁性患者年龄在70-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医院将同时间内到医院接受健康检查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有男性17人,女性23人,对照组人员年龄范围在67到77岁之间。医院依据血液检验规范,对这些人员进行血液检查工作开展,并且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全面记录,为后续研究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血液检查方法

卫生医疗工作人员利用5ml的真空试管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人员进行血液采集。并且将采集的样本放置两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血液参数进行检测。

四、结果

(一)血清中血小板参数、血红蛋白和铁参数结果分析

经过检查得出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RBc、Hb都显著降低,另外缺铁程度的不同对于检验结果也存在一些差异,轻度贫血患者的PLT、MPV值相对于正常组有所增高,中度贫血患者的PLT、MPV值相对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贫血患者的PLT、MPV值相对于正常组降低。另外,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sF、sI的值降低,但是SITR值相对于对照组升高。

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参数和血小板参数相关性分析

经实验研究发现,缺铁的程度对于患者血清铁参数和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还存在一定的影响。轻度缺铁患者中PLT和SF呈负相关的关系,但是在重度和中度贫血的患者中血小板参数却和血清铁参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五、讨论

实验发现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体积均高于对照组,中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体积与对照组无差异,但是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体积却明显的小于对照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铁元素的严重缺少反而抑制了巨核细胞的生长。从这些血液检查中可以看出贫血程度会影响到血小板的生成机制;另外从上文的第二种结果中可以得出在缺铁性贫血中血小板升高或者是降低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缺铁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血小板的变化趋势。所以,从本文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检查中得出,血液的检查虽然是一种检查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式,但是缺铁程度的不同也会对各项血液的指标产生差异,影响血小板的生成,从而对诊断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俊.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4)

[2]赵建全,唐萍,向睿.缺铁性贫血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的分析[J].重庆医学.2014(15)

[3]向小玲.浅谈进行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23)

[4]邓小明.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病及其膳食预防和治疗[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论文作者:杨桐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针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检验分析论文_杨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