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识字是低段教学重点,而识字量大,教学中进行随文识字,识字与读文相结合,使识字更有效。其最大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随文识字的运用,要遵循儿童认知特点,从音形义及运用书写方面扎实教学,读说写紧密结合,能有效促进儿童语言发展。
关键词:“随文识字”;语言环境;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041-02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以人教版语文第四册教材为例,每课安排的生字量很多,最多可达16个,而课文相对来说较浅显易懂。那么教学的重难点都落在生字词的教学上。而实际教学中,我们都习惯性的先把课文中的生字提出来集中教学,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后,再进行课文品读。这样一来,学习绳子的这堂课任务繁重,学生学习起来也单调乏味。而且将生字与课文相分离,对于字义的解释就显得模糊了。因此我们尝试在低段教学中进行随文识字,把识字与读文相结合。“随文识字”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甚至再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随文识字最大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所谓“文”不单单指“课文”,它指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对于识字任务重的低段,随文识字教学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识字方法。
一、转变观念,从儿童认知出发
在低段,教师们都会存有疑问,低年级的识字量很大,对于阅读和识字都是低年级教学的任务,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一堂课上,既要考虑识字,又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而取得的成效却事倍功半。教材中把字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认的字,一类是会写的字。教师们经常认为会认的字就要在课堂中完全掌握,因此产生了负担。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要求会认的字,在课堂上只要会读,初步认识了就可以了,无需反复去读去记,这样不仅耽误课堂上的时间,学生也感到枯燥乏味。对于要求会写的字,就需要学生牢牢掌握,会读、会认、会写还会用。教师对识字要求明确了,问题解决了。而识字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低年级儿童,根据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而且注意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喜欢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随文识字就是从文章入手,学生面对的生字不孤立,也就有一定的语言环境,文章是情境,识字就不再枯燥,同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将识字放在具体情境中,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教师无压力,学生识字感兴趣。
二、集中与随文,把握分寸,张弛有度
(一)随文识语音
“识字教学是对生字的音、形、义、运用的正确掌握”,而随文识字重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通过情境的展现,渗入了字义的理解。但是在随文识字过程中孩子对语音的掌握不能在具体语境中就能完全自然而然解决的,例如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方言影响等,部分字形的掌握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因此在随文识字教学时,把集中教学与随文教学相结合,先将单个生字集中认读,过渡到词语认读,再走进文本阅读,部分生字读音又可通过图片及语感中得知并巩固。人教版第一册第三课对“爸,妈,我”三个生字的认读,通过图片,造句就可让学生读准字音。
(二)随文识字形
字形的识记是识字重点。我们经常会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将生字单独记忆,比如象形文字,加一加,减一减等,来加强学生的字形记忆。在随文识字中,可将识记方法相同的字归类集中记忆。随文识字在识记字形上,重在预设要充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文章中出现“抬”字,就拓展提手旁,可引出“打,拍,搬”等。学生也很自然地联想到动词和提手旁的关系,记住这些字就容易多了。人教版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中要求会写“娃,洼”,归类同部件字“娃,洼,哇,蛙”,既认得要求的字,也拓展同类字,随文过程中,又加强了娃和洼的认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中“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用“浅”引出“线,钱,贱”,用“秃”来复习巩固“香,秀,委,季”。将集中学习带入随文教学,两者相辅相成。
(三)随文释义,带入情境
识字写字教学都要特别重视字理分析。但字理分析要讲究分寸,并非字字究理。进行字理分析时,做好充分预设。“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老师有一个经典案例,她教‘蚯蚓’这两个字,她引导学生蚯蚓是虫子,所以偏旁为虫字旁,接着告诉学生蚯蚓生活在土里,蚯的右边是一个土丘的丘字,蚯蚓没有脚,所以丘不能写成兵加两点。蚯蚓它的身体是弯弯曲曲的,行走爬动时,一会身体是弓着的,一会身体是直着的,所以 蚓字右边是一张弓加一条线”。这样通过字理分析就非常形象,利用这个案例还可以推理“蛙,蜻”等字,同类偏旁的字又可归类识记了。随文识字教学中,字理分析,理解词义要形象化,学生感到有趣,才会形象地体会到意思。每个汉字都有文化意蕴,从字形到字义,再到字理辨析,这就是随文教学的精髓。
(四)情境运用,增强识字能力
学生对生字真正学会的标志,应该是会准确使用这个字。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在生字运用上,可把生字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读,把认字与朗读感悟结合起来,把认字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随文教学是,可补充阅读带有本科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师自编或改编。人教版第三册《识字3》文中的生字可自编韵语“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从一个语境带入另一个语境,反复出现巩固了生字教学。识字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具体到语言环境中,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调动学生从生活中识字,随文识字也是一种能力,提升学生识字和阅读能力。
三、结合语言环境,识写结合
书写可以强化记忆,低年级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为重点,随文识字也要强化写字练习。当前写字教学方面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说轻写,重量轻习,重对轻好。而识字习惯和写字习惯又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课堂上短短几分钟书写时间同样是随文识字课的重要环节。对小学生来说,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记和书写,大大降低错别字的出现。课堂书写时,落实观察习惯的培养,结合词语搭配的语境,既提高识字能力,又提高写字能力,识写相辅相成。写字过程中不断去改进一个字,就是更好地关注这个字的结构笔画,这样做到了识与写的结合。
随文识字课务必要根据课文内容及本课生字的特点来灵活设计,读文与识字才能相得益彰。每课生字不可能做到字字俱到,对认读生字,抓住重点掌握,较难理解的生字词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结合到文中学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预设,当前“高效课堂模式”深入人心,相结合高效课堂理念可将预设重点放在学生预习环节进行,提高课堂实效性。
根据个人一年多的摸索与探究,感觉低年级随文识字效果好于课前集中识字。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为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作了铺垫,而通过随文阅读和表达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三者是辩证关系,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有趣性,从枯燥中挖掘兴趣。随文识字给我们的识字教学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将随文识字运用的好,就要坚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从音形义及运用和书写方面扎实教学,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的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发展,这样我们的随文识字课就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①付宜红(2008年).《小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韩绍祥 吕达(2001年).《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课程教材研究所(2001年).《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何燕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生字论文; 识记论文; 不离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课文论文; 字形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