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考作文回归想象力的游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想象力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总是引发一年一度的讨论热潮。这不,高考一结束,就见到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议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水平怎么样?
我以为好的高考作文题要回避两个弊端:一是题目的主题指向太具体,限制太死,特别是过于紧扣时代主题和所谓“现实感”,不适当地突出和强调政治性,导致无法打开考生的思路,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甚至套话连篇。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题目过于宽泛、抽象、空洞,大而无当,命题和不命题一样,怎么写都可以。这类题目虽然大家似乎都能写,但由于现在的考生常常在考前都精心准备并熟记了很多不同主题类型的范文(成长主题、挫折教育主题、热爱生命主题、爱国主义主题,等等),因此很容易导致套作,把自己以前写好并熟记心中的作文直接或稍作修改套上去。
今年的很多高考作文试题仍然没有克服我所说的两个弊端。
首先,一部分作文题犯了过于笼统、大而无当、容易套题的毛病。比如,山东的考题“人生的光影变化”,天津的考题“我生活的世界”,江西的考题“找回童年”,重庆的考题“难题”,湖南的作文题“早”,等等,都有易于套题的弊端,考生很容易把自己考前准备的一篇作文改头换面地,甚至现成地搬上去。在今天这个每周写作文、人人背范文的应试时代,像“找回童年”“难题”“我生活的世界”等几乎可以肯定是很多学生作过,甚至作过不只一遍的题目,在书店中买的高考作文大全中也很容易找到相同或类似的范文。这样的题目最好避免。有些考题尽管加了说明或题解,但是题解和题目一样云山雾罩的。如山东考题“人生的光影变化”的“说明”是:“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但是这个说明比题目明确具体不到哪里去,和没有差不多。天津的考题的题解也和题目一样不着边际:“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可以肯定,“创新”“和谐”等都是中学生多次在作文中涉及的主题,因此,找一个现成的套上绝非难事。
其次,尽管这几年高考作文的总趋势是淡化了作文的政治色彩和时事性,但还是有不少作文题目存在时代性、政治性太强,主题过于明确,发挥余地不大的毛病。比如江苏的考题“绿色生活”,题解是:“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题目,显然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政策性,而且可以断言是考生考前准备的重点,因此它既难以发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又容易套题。陕西的材料作文,共给出三则材料,大意分别是:1.把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水池里,它才有可能长得很大。2.狼极富好奇心,它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顽强生存。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几个学生,并告诉老师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几个学生都提高了成绩。这个题目由于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必须依据材料写,看起来好像不容易套题,但由于其所附材料的主题导向过于明确、具体,还是不利于考生的随意发挥。材料1的主题是成长要有足够的空间,材料2的主题是温室内培养不出人才,材料3的主题是成长需要鼓励。主题太明确,套题也不难。上海市的高考作文也是材料作文(丹麦人钓鱼),也存在类似问题。
针对目前社会上和学术界关于加强作文的现实感、时代感、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主人公精神的论调,我想反问一句:在中国这样的语境下,让学生就时事发表看法,他们除了重复主流媒体和学校政治老师灌输的那些“政治正确”的陈词滥调以外,还能发表什么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让学生就现实问题发言,或者就某个时代主题发表看法,其前提是大至意识形态环境,小至学校政治教育,都能够做到充分的自由民主,真正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哪怕是和官方宣传不同的思考,而且改作文的教师也要有充分的宽容精神。
这就联系到下一个问题,这几年的材料作文似乎越来越多,本来这是一件好事:既可以增加作文的灵活性、开放性,又有利于减少套题的可能性。但前提是材料的主题指向必须是开放的,可以作灵活、多重解释的,而不是封闭的,只能作一种解释的。在这方面今年的考题还是不如人意。除了上面提到的陕西、上海的材料作文题外,安徽的材料作文题也有这个问题。“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选得不是很好。因为太容易让学生想到“因地制宜”这个主题了,不朝这个方向写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由于上述原因,我欣赏的那些既灵活开放又很难套作的作文题,是带有游戏精神、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文题。须知想象力本来就是充满人文精神价值的,因为只有在一个合乎人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想象力才能尽情翱翔。一个不人道的、扼杀人性的、极权专制的社会文化环境必然也是一个扼杀想象力的环境。因此,捍卫想象力就是捍卫人文精神,激发想象力就是激发人文精神,培育想象力就是培育人文精神。一个作文题目能否激发想象力是衡量其好坏的根本标志。我欣赏今年全国Ⅰ卷的漫画作文:餐桌上许多猫在吃鱼,只有一只猫在抓老鼠,而别的猫都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个作文题据说被新干线学校高考语文专家组专家们指为“最雷人”的题目。我实在不知道“雷”在哪里。也许它雷就雷在使那些习惯于主题鲜明、立场明确的考生及老师感到不知所措吧。我以为这个作文题目是最好的一个,充分体现了作文的本性:游戏性,开放性,很难套题,解题可能性很多,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这只例外的猫是为了游戏而不是使用目的而捉老鼠,是一只有游戏精神的猫。游戏精神在今天很少了,这很可悲。再比如: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得猫的自然本性和能力退化,而且精神也跟着退化,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丧失了本性,等等。
广东的考题也不错,题目是“与你为邻”。题解:“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邻”既然可虚可实,也就没有了太多的限制,可以是物理空间的邻居,也可以是精神空间的邻居,这个“邻”可以是正面人物也可以是反面人物,可以是教授也可以是下岗工人,等等,几乎怎么写都可以。四川的考题也不错:“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要求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基于同样的原因,我觉得这个考题很别致新颖,想象的空间大:什么是“点”“线”“面”“立体”?具体的内涵考生可以自己充实。
王国维曾经说过:“文学者,游戏之事业也。”文学是游戏,作文更是游戏。游戏的核心首先是好玩,是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而这一切的前提又是超功利,是开放性。太强的功利性和急切的教育目的,会使作文题目变得味同嚼蜡。我们的高考作文题曾经长期迷失在政治化、功利化的泥沼中,现在应该是恢复其游戏性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