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与加涅学习阶段论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段论文,朱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涅被公认是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一方面承认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另一方面又承认其间的中介因素——心智活动。加涅在论述学习类型和学习结果时把学习作为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开端和结尾,因此可以把这些学习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他主张用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来解释学习的结构和过程,描述了学习的信息三级加工过程:即(1)信息加工的准备;(2)信息加工的中间过程;(3)信息加工过程的结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学习阶段论(learning stage theory)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和反馈阶段。[1]而朱子读书法作为中国古代读书学习方法论的精髓体现,从现代学习论的角度来看,有其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其六要领(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不仅与当代认知学习论代表加涅的学习阶段论有不少相通之处,更为各个学习阶段提供了很好的实施方案。推敲朱子读书法我们不难看出其在学习阶段的每个信息加工过程中都有其实践的积极意义。
一、信息加工的准备
这一阶段包括动机阶段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仅有动机阶段那与第二级加工过程的衔接是存在纰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存在着一个领会阶段的准备过程,用朱子读书法的观点来说,就是缺少了居敬的过程,所以信息的加工第一级加工过程与朱子读书法第一要旨居敬持志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1、持志:动机阶段的原动力
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受动机推动的,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我们要关注诱因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动机,学生有了这种动机,他的行动才会都指向这一目的,那么动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换句话说我们要如何来关注诱因动机。只有心中“持志”才能产生对事物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动机。朱子读书法中的“持志”就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寻找整理有关资料。显然于学习者本人来说动机的产生离不开预先目标的设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根据本人的兴趣特长帮助其树立起这个目标,那么动机阶段的到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2、居敬:领会阶段的前提
居敬指读书之际精神专一,收敛身心。朱熹认为“读书须是收敛此心”,这便是敬。只有“专静纯一”心思无“驰走散乱”才能有所收获,因此他主张读书时“闭门绝户”,“把断了四路头”,“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字逐句,各有着落”,精神高度集中。朱熹说“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为期,看外面有甚事,我也不管,只凭一心在书上,方谓之善读书”。[2]他认为把此身葬在书中的精神专一态度足以增进阅读兴趣、记忆力与理解力。加涅的学习阶段说中指出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首先必须接受与学习有关的刺激。例如,在听教师讲课时,他必须注意句子的意义,而不是教师讲话的语言或语调,在阅读教材时,必须注意各种命题的意义,而不是字体或版面设计,注意的过程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暂时的内部状态,或被称之为心理定势。一旦注意某种刺激后,他就起一种控制执行过程的作用,即只对某些刺激予以加工,从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居敬”作为领会阶段的前提的重要性。其一,只有做到收放心,注意高度集中到学习认知的事物上,才能领会所要学习的内容;其二,反过来不能做到居敬,学生可能因为注意力的分散或取向的不同形成心理定势,那么他所“领会”的东西就不是那些关键信息而后面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了。在阶段性上,朱子认为读书的专一精神与毅力,源于持志,持志为居敬之前提,居敬为持志之深化,而加涅在学习阶段说中也明确指出动机阶段是领会阶段的前提,而领会阶段是动机阶段的投入与实施。
二、信息加工的中间过程
第二级加工过程涉及学习阶段中的领会、习得、保持、回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信息加工的一条主线,恰似前者方法论,那就是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以着紧用力的态度熟读精思,在精思的过程中虚心涵泳地对待知识,具体的实践意义可分为四个方面:
1、循序渐进与习得阶段的殊途同归
朱子提倡的循序渐进与加涅学习阶段说中的习得阶段中阐述的内容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朱子认为“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又说“读书不可贪多,使自家力量有余……如有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满,己力欺得他过。今学者不付自己的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这是依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依朱熹的看法读书“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3]我们暂且不论朱子提倡的教材是否因为其历史局限性而缺少合理性因素,这是依照教材的客观顺序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所以所谓“循序”就是依照教材客观顺序去规定学习的课程和进度,渐进是不求速的意思,他说:“读书如园夫灌园,善灌者随其蔬果根株而灌之,灌溉即足,则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润,自然生长,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担一担之水,浇满园之蔬,见其治园矣,而物未尝沾足也”。[4]而加涅学习阶段说中的习得阶段恰是从另一角度说明单就学习阅读理解的过程来看,我们也必须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严格来说,只有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习过程才真正开始,习得阶段涉及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把它们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长时记忆中。[5]
如果朱子遵循的是大范畴的教材客观顺序与学生主观能力对学习的影响,要求循序渐进,那么加涅在习得阶段中提出的着重点其实就是就其具体操作过程必须遵循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即如何正确认知这些规律。抓住关键阶段之间的切合点,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当信息进行长时记忆时,用某种方式把刺激组织起来,有利于更科学化的教学的开展。
2、熟读精思在保持回忆阶段中对信息编码的作用
加涅学习阶段说中的习得阶段又称编码阶段,对此他着重提出不同学习者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控制过程来编码,使之与学习者的信息联合起来,那么编码过程是不是不会出现一点困惑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纳入自己的信息体系中去,这个编码过程是不稳定的,也将直接影响保持回忆阶段的寻找与恢复。加涅提倡学习者用各种不同的控制过程来编码,如果在信息的编码即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增强主动性,那么编码的效果就可能会有所改观。所谓学习主动性就要把学习看成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朱熹把读书看成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说:“读书始度,未知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有疑,方始之学”。[6]只有经过无疑——有疑——无疑这样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转化过程,才能实现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学问上的飞跃。发现问题,“无中生有”,这是读书的第一阶段。解决问题,“化有为无”,则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有了这么一种想法,编码过程将更加带有针对性,并且通过交互的信息强化,其结果也将会牢固清晰。
3、着紧用力领会:习得阶段的关键
所谓着紧用力,即:(1)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他说:“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不曾发愤,这是刚毅或发愤的精神,他又说:“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又说“读书如阵战厮杀,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莫更回头始得”,“读书如炼丹初时烈火锻炼然后渐渐慢火养”,“这是勇猛的精神”;[7]](2)所谓着紧用力,即是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他说:“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竿不可放缓。”换言之,读书不可懈怠,如撑上水船不可一篙放缓,又说“如欲理会道理,理会不得,不从大处入,须从小处入,不从东处入,便从西边入,及其入得却只是一段,今头头处处钻不透便休了。如此则无说矣!”[8]换言之,读书者研究一个问题,如同攻打堡垒一样,应从四面八方继续不断地攻打,直到这个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的时候,这便是坚持到底的精神,加涅学习阶段说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集中注意和保持记忆的方法,但是他着重的是论述外部条件如何对这三个阶段的更好执行施加影响,但朱子却更进一步从学习者本身出发提出了着紧用力这一说法,我们认为可以成为这两个阶段成功与否的关键。Boss在研究注意的主观因素中指出重要一条,对人格的依从性研究表明: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9]而朱子提倡在学习者中培养勇猛精神、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正是一种人格的培养,对领会阶段中的注意的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朱子提倡的着紧用力,是追究到底的精神。他说“看文字须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他又说“做功夫一似穿井相似,穿到水处,自然流出来不住”。[10]换言之,读书如治狱,要直勘到底,又如穿井,要直穿到有水的地方,否则决不干休。这便是追究到底的精神,这在加涅学习阶段说中的保持阶段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涅认为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编码后,即进入长时记忆中,为贮存阶段。加涅认为相对于其它阶段,我们对保持了解得最少的原因之一,是记忆贮存可能干扰所得的信息,这往往会使信息难以提取。在这一方面加涅强调要对学习条件作适当的安排,例如避免出现十分相似的刺激,减少干扰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学习者如何保持信息呢?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无论是在短时记忆还是在长时记忆的编码过程中加工深度是影响编码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一点上,朱子又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追究到底的精神,推勘到底,决不罢休是一种信息深加工的过程,外界知识经过自我加工后记忆效果将大大增高,这是被特定字母检索和语义作业实验所证明了的。[11]
4、熟读精思:保持回忆阶段取得好效果的有效方法
熟读是强化刺激的一种内容手段。上面提到的着紧用力如果说是一种态度那么它又必须是通过熟读、精思这一载体付诸行动,所以熟读、精思在保持阶段的作用是明显的,这里主要谈谈熟读在回忆阶段中所起的作用。这里加涅强调回忆或信息提取最容易受外部刺激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得到或提取这些线索,这些线索可以增强学生信息回忆量及准确性,但他同时着重指出最重要是指导学生使他们为自己提供线索,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那么如何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呢?熟读是前提。所谓熟读,朱子读书法中说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使其言者皆若出于吾之口”,他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静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换言之,读书无别法,只是多诵数遍,当然在这方面可能存在偏激之处,但如果我们撇开死板的照搬,单单注意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毕竟,今天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熟读也可看成是重视书本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当然是建立在精思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学习的成果。多样的知识都能烂熟于心,那么对于提取有用的信息来说,既可以明确指向所用知识信息的特征,少受干扰,又可以保证提取这一领域知识信息的丰富性。
三、信息加工过程的结束
这一过程包括概括、作业、反馈三个阶段。朱子读书法看似一种运用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论,实质上也是蕴涵着对学习者学习绩效的评估指导,下面我们来具体解析一下朱子读书法在学习阶段的第三级加工过程中的实践意义。
1、熟读精思在概括阶段的特殊意义
加涅认为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最初的学习信息相同的情境中进行的,况且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而不仅仅按教科书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因此,学习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加涅所说的概括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学习迁移),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某种事情时经历的情境越多迁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朱熹认为读书是一个以约施博,由博返约的过程,熟读精思能使人确立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博与约的转化。它能使人脚踏实地、步步有得、“一掴一掌血,一棒一条痕”,积累工夫,以约施博。另一方面,精思通过“铢分毫析”,“字求其训,句得其旨”,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解剖,“推类以通入”,把典型材料推广到对同类知识的学习中,越具体越全面,越细致越深刻,可谓“约中见博”,同时书中之理一以贯之,只要前面的学习不是走马观花,它就会促进后面的学习,一旦人们掌握了读书的艺术,养成了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就会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从而加快读书的速度,促进由约到博的转化:“先看一书费许多工夫,后则无许多矣。”[12]通过由约到博的转化,概括阶段的精髓——知识的迁移就会比较顺利地实现。
2、精思而又切己体察:概括阶段的最终目的体现,特殊的作业阶段
那么是不是迁移阶段到此为止了呢?加涅只是说要将知识迁移到各种新情景中去,现实生活的实践当然包括在内,并且应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加涅同时指出学生必须掌握其中的规则,这与朱子提倡的精思又是分不开的。所谓精思,即“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说:“读书是格物一事,今且须逐段仔细玩味,反来复去,或一日或二日只看一段,则这一段便是我的,脚踏这一段,又看第二段,如此逐旋崖去,崖得多后,却见头头道理都到。这功夫段用行思坐想,或将自己晓得者再三思省,却自有一个晓晤处不容安排也。”换言之,熟读固然要紧,深思亦不可忽略,读书者应随时随地用思想,坐也想、行也想,未晓得的要思想,已晓得的也要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运用情景与知识的迁移,而在迁移中可以进一步掌握其中的规则。在精思的基础上,朱子读书法之第五种是“切己体察”。首先所谓切己体察即是读书时,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来施加影响,这是加涅学习阶段说中没有涉及的,切己体察要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朱子说:“大凡读书,须是要自家日用躬行处着力方向”,[13]即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书中道理,才能深切了解其意义,要把书中道理作实践的指路灯,读书才能有益。其实这才是加深概括阶段中的迁移的核心目的。加深学习阶段说中在概括阶段后有一个作业阶段(反应的生成),正是学习者的作业能使外界观察者证实学习确已开始,但是由于知识的类型不同,有的知识能够通过书面作业的形式呈现出来,而有的(比如道德、人生观)一类知识,却与精思基础上的切己体察密切相关,恰似作业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从目的上来看这一过程与加涅认为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映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看到学习的结果,获得满足;看到错误,弥补再学习,具有一致性。
3、虚心涵泳:反馈阶段正确与否的重要保障
为什么把虚心涵泳提到第三级加工的实践意义上来呢?因为相对于比如熟读精思等方面给反馈阶段带来的有力保证都是我们所熟悉了解的,但是相对于其它方面如虚心涵泳在学习过程中给反馈阶段的重要保障作用却常常为当代教育所忽视。加涅认为学生完成作业后,马上意识到了预期目标,需要给予反馈,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反馈并不总是需要外部提供的,它也可以从学生内部获得,要做到正确的反馈一方面与学生已学过的概念与规则有关,即与概括阶段有关,而另一方面要做正确的反馈,而又能够提出较为中肯切实的个人观点离不开朱子读书法中提倡的“虚心涵泳”:(1)所谓虚心涵泳即是不执着旧见,而能随时接受新意见或新解释;(2)以公正的态度,换言之,读书遇到对立解说时,不应偏袒任何一方面,而应用极其冷静的头脑,去比较两方面的异同得失,以求得最适当的解释;(3)以客观的态度,他说:“以书观书,以物观物,不可先立己见,”依他的意思读书应彻底了解书中所说的是什么,应站在著者的立场去解释其意见,不应根据主观意愿去揣测作者的本义;(4)所谓虚心涵泳,即是接受后者而放弃前者。这四点从不同维度确保了反馈阶段的正确性程度,加涅称在反馈过程中动机阶段的重要性又得到了再一次强调,那么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虚心涵泳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对居敬持志的一次升华。
四、小结
一直以来,加涅的学习理论尤以其理论与实践性俱佳而广受研究者与学习者推崇,但是由于其并没有揭示出学习过程的一些新的本质特征,而是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来一般地解释学习的过程,所以被诟病为“折中派”。然而通过分析朱子读书法在加涅学习阶段论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所谓的折中观的“个性”所在。总体而言,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加涅既不主张完全的发现学习,也不主张全部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有助于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又可以避免发现学习费时费力的缺点。教学实践表明,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它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便于让教师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的同时比较全面地、综合地看待学习的问题。[14]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朱子读书法要义中存在许多符合现代学习论的基本观点,如果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原则还是在发挥着广泛的指导作用,是具有宝贵的学习心理学价值的。在学习中我们首推的是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再提实践意义,若能正确地运用有利的学习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朱熹在他的《泛舟》一诗中同样也寄寓了这样的学习心理学思想:“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建立在当代心理科学基础上的学习论为我们的载体,探寻其实践手段却可以从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中得到借鉴,这种尝试尤其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