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智慧的研究解析论文_赵玉琴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智慧的研究解析论文_赵玉琴

山东省阳信县温店镇中心小学 251811

摘 要:教学智慧是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表现出的随机应变的综合素质,是内化于教师自身信念、价值与方法之中的实践能力。 课堂上教师要善用学生的疑——顺势延伸;妙用学生的错——因势利导;活用学生的思——趁热打铁;巧用学生的怪——顺水推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智慧 含义 类型

一、教学智慧的含义

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的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显然,教学智慧是偶发的,很难用一个准确的定义来界定。

二、教学智慧的呈现

1.面对质疑时的镇定与接纳。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有的教师害怕遭遇尴尬,往往“蜻蜓点水”;有的教师甚至牵着学生走,浇灭了思维的火花。 真正富有智慧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在质疑中捕捉创造的火花。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富有智慧的教师就是能关注学生的真问题,能在面对始料未及的质疑时 冷静地将其纳入课堂的临场设计之中。正是这种“质疑”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促成了学生智慧火光的闪射。

2.面对错误时的有效引导。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文本解读的时候会有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的观点。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错误的理解时, 要创设一个积极的 “生态环境”,使课堂教学从“执行教案”走向“创生实践”。

3.面对“异见”时的尊重。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 怎样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出现的生成,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这种“另类”的声音不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创造性”思维吗?正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使课堂上有了这么精彩的一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富有智慧的教师就应尊重孩子们独到的见解, 为孩子搭建一个舞台,让亮点放大,让个性化的解读为课堂增添活力。

三、智慧课堂的特点

1.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引导学生“再创造”的课堂。“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定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它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相对的、为我的。它的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意义的实现则要靠读者通过阅读使之具体化,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的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依据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情趣,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层面,去填充那些“空白”,进行文本的再创造。

2.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凸显探究的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还原文本”,追求唯一性、标准性,使得教学目标成为“海市蜃楼”。因为实践表明:学生有时是无法超越时空去对文本加以理解的,于是造成了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老师想听的话。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谁的表达像老师,谁就会得到更多的表扬。追求“一个声音”只能使学生的感悟和联想变得日趋封闭和狭窄,而这样的阅读教学也只能培养出一些具有思想奴性的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静心阅读文本,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有利于整体把握课文,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实践证明,一堂课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宜过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能一问抵多问,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的“碎问碎答”带来的高耗低效。所以一堂课以不超过6个问题情境为宜。问题还应具有挑战性,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易,会使学生感到无聊;太难,挑战性又变成了威胁性。

3.智慧的课堂应该是鲜活灵动的课堂。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情感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它就像一首歌的旋律。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文本、作者、教者、学生之间多向的情感交流。要实现这情感的交流,语文老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善于表达自己那些富有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陶冶思想、张扬个性、提高能力。所以,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应该像云一样,任由精神舒展,任由心灵放飞;智慧的课堂应该让学生主宰自己,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智慧的课堂要让学生有丰满的个性,能“我思故我在”,说自己所想,写自己所思;智慧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在课堂中要让学生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灵性得以生长,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

4.智慧的课堂应该是走进生活的课堂。课堂应当是学生的精神生活世界,应当是学生发展的乐园。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个精神的、直觉的情感世界中进行,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真正快乐。要拓展课堂的精神空间,让课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走向现实的社会。要把认知活动同学生的直接经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要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使课堂充满人文的气息,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要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创造的天地,让学生在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生活过程中,精神得到升华。

论文作者:赵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智慧的研究解析论文_赵玉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