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洗胃的90例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洗胃时间、首次吸出液体的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洗胃时间和首次吸出液体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中毒患者洗胃时予以循证护理干预,能缩短吸出毒性液体时间,提高洗胃效果,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
洗胃是临床上针对急诊中毒患者实施抢救的一项重要措施[1]。洗胃过程中需将洗胃液灌入胃腔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此过程中大部分患者依从性差,不利于洗胃的顺利进行,而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成果与临床护理经验同患者真实需求进行有效结合,确保每一护理环节机均有据可依,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就我院收治的90例在急诊洗胃的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循证护理于急诊洗胃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洗胃的90例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人。观察组中女性20人,男性25人,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8.4±3.7)岁。其中药物中毒15人,食物中毒18人,有机磷农药中毒12人;对照组中女性22人,男性23人,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37.2±3.1)岁。其中药物中毒17人,食物中毒15人,有机磷农药中毒13人。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有效比较(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简单讲解洗胃流程,安抚患者情绪,按常规配置洗胃液,取患者侧卧位,准确插入胃管,继而进行洗胃。
1.2.2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具体如下:首先,根据临床诊断实际情况,有效提出患者中毒原因、中毒类型,中毒严重程度等问题。同时通过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确保呼吸通畅。其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有效分析,对洗胃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洗胃手术中的操作以及洗胃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最后,确定科学有效的抢救、护理方案,之后立即执行,对于清醒患者应向其说明洗胃目的和简要程序,取得合作。根据毒物类型,合理选择洗胃液,胃管置入深度应比患者前额发际正中位置至胸剑骨的距离长十厘米左右,一般成年患者,置入胃管的深度为55-70cm[2],进而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反复洗胃,达到及时清除毒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需注意调控洗胃液温度(一般保持在35℃-38℃),减少刺激,防止低钠血症发生。与此同时,还可根据实际对患者实施间断性胃肠减压,促进毒素清除。第一次灌洗抽出液应留取标本化验,以鉴定毒物品种,便于后续指导治疗。首次洗胃完成之后,胃管仍需置于患者体内,4h之后再次洗胃,如此重复,直至抽出液清亮与洗胃液色泽透亮度基本相同、无异味时方可停止洗胃,拔除胃管。洗胃施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于瞳孔放大、抽出血性灌洗液或出现休克现象的患者需立即停止洗胃,以免发生不良事件。同时,还需根据患者心理和情绪变化调整对应护理干预措施。另外还需加强呼吸道护理,帮助患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1.3观察指标
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准确记录两组患者的洗胃时间、首次吸出液体的时间;指导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对其评分进行统计。观察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百分数和例数表示计数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P<0.05有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总洗胃时间和首次吸出液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洗胃时间和首次吸出液体时间表(min)
3结论
洗胃术多用于急性中毒,其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常规护理主要以清水作为洗胃液,患者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清水,易导致低钠血症和脑水肿等情况出现,影响急救效果。同时,洗胃液的温度和 胃管置入的深度等因素也是影响洗胃是否成功完成的因素[3-4]。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非常重要。循证护理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本研究中,通过分析患者中毒原因、中毒类型,评估抢救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给予中毒患者急救护理。护理过程中合理选择洗胃液,并把握好胃管置入深度,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洗胃,以及加强呼吸道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适应性,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从本研究结果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洗胃时间和首次吸出液体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与患者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大大缩短洗胃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最大程度优化洗胃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海琼,罗银秋,黄睿花,梁海云,黄伟平,郭彭鹏.分析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5):45-49.
[2]胡单华,高艳丽,孟亚超.试析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79.
[3]刘银,徐燕艳.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9):243-244.
[4]马秀琴.循证护理在急诊中的应用新进展[J].甘肃医药,2015,(05):340-342.
论文作者:陶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时间论文; 首次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