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对建筑行业的需求随之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筑的结构设计作为建筑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具有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下,人们在强调建筑功能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建筑的设计。而在建筑的设计中,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近几年来,建筑结构设计水平虽然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仍旧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出发,论述建筑结构设计中所遵循的原则,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作出相应的理论贡献。
1.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越发重视建筑的设计。再加上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脱颖而出,就要不断提高建筑的质量,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具体来说,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结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也不断得到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在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固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建筑的功能。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建筑设计师增加了很大难度,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所以,在结构设计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设计中的难点进行分析,确定具体设计方案,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建筑质量的提高。
2.建筑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
2.1明确主次,突出重点
对设计人员而言,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整体的设计,也要全面的考虑到各方面设计细节,这是完成好设计工作最基础的环节。同时,还要重视设计重点,主要指强柱若梁和强剪弱弯。这两个元素的重要之处表现在,两者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就可以避免建筑物被破坏。在建筑物稳定性上,也要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这样主要是可以保障建筑物更稳定,在外力的破坏下不易出现倒塌。
2.2柔性适中,刚性适度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刚性,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柔韧性,实现刚性与柔性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物的稳定性。具体来讲,就是如果建筑物的柔韧太高,就可能会使建筑产生变形的问题,相反,如果刚性太强,就可能会降低建筑物的承受力。所以,只有做到柔性适中,刚性适度,才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从而有效的减少变形或者塌陷。
3.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地下室、楼板等设计不合理
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楼板设计和地下室设计有关。具体来讲,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外墙的设计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混凝土强度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人员并未认识到
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通常对施工现场的地上负载、地下水位等方面因素选择性的忽视了,仅仅单纯地砌墙,虽然减少了施工程序,节省了施工时间,但实际上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给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另外,混凝土楼板质量不过关是很明显的一个环节,建筑经常出现混凝土裂开等现象。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建筑使用的混凝土是直接从生产出厂家采购的,而生产厂家一般为了利益最大化,就会往里注入大量的水,降低了混凝土的特性,在建筑中被使用之后,就增加了楼板的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过于追求结构设计中的低含钢率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也就意味着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所以,很多建筑商为了更好的在市场立足,就会降低成本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选材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为追求建筑材料的低含钢率,而在结构设计中做文章。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从而损害了各方的利益。
3.3设计图纸不够完善
完善的设计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就图纸设计人员来说,要想完成一份科学的建筑设计图纸,就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建筑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细致的设计。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的设计图纸都不是很规范,而这种情况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造成建筑施工现场的混乱,甚至会产生一些现场事故,给现场的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总的来说,在建筑图纸的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在重点结构方面,要进行详细的标注,比如,墙体的材料等方面,这些标注以及和质量相关的数据都要进行说明,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从而保障了建筑施工的高效开展。
4.改进建筑结构设计的措施
4.1加强基础工作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基础工作。具体来讲,开展基础设计时,要对建筑施工所在地的地址条件进行详细的了解,掌握好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建筑周围的布局情况,这样就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设计。做好基础工作的最首要条件就是制定好合理的方案,这是建筑基础结构设计的前提。在基础的设计中,要突出地基承受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2结构扭转设计
在进行结构扭转的过程中,一般要全面的考虑到建筑结构的几何心等方面内容。在开展后续的设计时,要保持建筑结构的中心、刚度中心以及几何心的统一,从而有效的避免结构发生扭转。一旦结构发生扭转,直接的结果就是会在水平荷载影响下出现振动现象,还可能对结构造成更大程度上的破坏。所以,在进行结构扭转设计时,就能要考虑好建筑结构的中心、刚度中心以及几何心这三心的问题。比如,保持好建筑物水平力平均分布,从而更好的降低结构捏转问题。
4.3转换层结构设计
转换层结构设计,具体来讲,就是对转换层结构设计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和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对于转换层的底部框架来说,如果使用了密柱框架,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原有等级。对于转换层的构件来说,通常要作出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促进转换层结构更好的应对地震。其次,对转换层楼板进行设计时,转换层的作用就是将结构分为两个层面,这样就带来了不同部位受力状况不同。上下部位的楼层会因荷载的力度方向而呈现不同的受力情况。在刚性差异下,下方部位的楼层也会存在不同的受力情况。转换层的楼板一般会因不同的受力状况出现变形,所以,楼板还要具有一定的刚度。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和原则进行论述,明确了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建筑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地下室、楼板等设计不合理,过于追求结构设计中的低含钢率,设计图纸也不够完善。因此,要想改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就要加强基础工作,做好结构扭转和转换层结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推动建筑业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知己.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5):70-71.
[2]徐辉华.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09):71-72.
[3]张相勇. 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分析及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
论文作者:黄红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楼板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刚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