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刻不容缓——解剖非正常亏损企业得出的结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刻不容缓论文,党风廉政建设论文,非正常论文,结论论文,亏损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省国有企业亏损面为46.96%,集体企业亏损面为13.4 %。多数企业亏损是由于资金短缺、原材料涨价、产品积压、设备老化、资产负债率过高等因素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因党风廉政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宜昌、荆门、襄樊等市统计,属此类原因的占32%。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约70%发生在亏损企业。
亏损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贪图享受,奢侈浪费。有的以“提高企业知名度”、“改善外部环境”为由,用公款请客送礼,吃喝玩乐;有的摆阔气,讲排场,用公款购买超标准小汽车,违反规定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和购买移动电话,用公款购买和超标准装修住宅,用公款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有的巧立名目,滥发钱物。仙桃市场林尾供销社1992年以来,公款吃喝送礼达89.6万元,游山玩水、公款支付个人费用等达20.76万元。 宜昌市九州公司原负责人肖某,在企业严重亏损、 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 用公款110余万元为自己和7名领导干部购买了8套住宅。 潜江市后湖燃化公司长期用公款请客送礼、滥发钱物,仅用于钓鱼的开支就达18.9万元。企业领导干部奢侈浪费,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在查处的555件亏损企业案件中,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和侵占的有378件,占68.2%。 这些案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集体违法违纪案件呈高发趋势。有的不惜损害企业利益,集体贪污、私分公款,有的则内外勾结,形成团伙,共同作案。嘉鱼县床单厂原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贪污受贿,全厂有经济问题的达76人,其中党员26人,违法违纪金额60余万元。钟祥市钢丝总厂原厂长阮某贪污受贿5 万余元,该厂发生万元以上经济大案28件,1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惩处。二是领导干部收受回扣已成为一个倾向性问题。湖北钢丝厂原领导班子12人,人人收受红包和“好处费”,少的1万元,多的2万余元。十堰市车身附件厂原厂长、党委书记陈某,利用发包工程之机,收受回扣15.27 万元。
化公为私,资产流失。亏损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资产流失问题。一是“借鸡生蛋”。有的企业领导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和客户,为自己和亲友开办与本企业业务相同的厂、店,“穷庙富方丈”的现象时有发生。嘉鱼县床单厂原厂长张某之妻,凭借丈夫的职权,长期以低于出厂价10个百分点以上的价格购买该厂产品转手谋利,短短几年赚了几十万元,用30万元在武汉市购一门面,专营厂里的产品。二是体外循环。荆门市东光电器厂厚模分厂6名负责人,采取产品不入库帐外销售、 合格产品当次品出售等手段,将40万元的销售款挪为己用。三是高进低出。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高价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低价销售产品或处理物质设备。四是设“小金库”。仙桃市杨林尾供销社个个部门设有“小金库”,总额达50多万元,个人购买的彩电、西服、旅游鞋甚至赌博、嫖娼的罚款都在“小金库”报销。
官僚主义,失职渎职。有的企业负责人主观臆断,不作调查论证,盲目决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统计,在调查发现的555 件违法违纪案件中,属这类问题的有44件,占7.9%。 有的由于不懂销售业务或有章不循,致使国家、集体财产被骗受损;有的在采购业务中,不负责任,检验、验收制度废驰,购进商品不能保质保量;有的劳动纪律不严,擅离岗位,导致货物和设备丢失等等。湖北齿轮厂原厂长刘某,不顾党组织和厂领导班子成员的规劝,一意孤行,擅自决定用巨款购买美国某公司股票,结果被骗。同时,发往美国的一些设备也未收回货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0万元。 安陆市金属压延厂产成品进出库没有严格查验,造成损失80多万元。该市油脂公司应收未收货款达211.98万元,长期无人过问,其中成为死帐的有128.77万元。
任人唯亲,搞“家天下”。一些企业负责人不按组织原则和有关规定办事,在人事任免上搞裙带关系。有的给跑官买官者以官位,有的把自己的亲属安排在所属企业的重要岗位,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特殊的封建依附关系和经济互惠关系。湖北齿轮厂原厂长刘某任职期间,先后将5名亲属安排在本厂,有的任经理,有的任出纳。 钟祥市钢丝总厂原厂长阮某,把自己的妻子、妻弟妻妹、侄女等10多人安排在财务、供销、采购、仓库等重要岗位,使自己的违法违纪问题得心应手,无人制肘。在其任厂长期间,企业亏损1549万元,濒临倒闭。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一是主管部门对企业以“包”代管。有的主管部门与企业承包合同一经签订,便当“甩手掌柜”,只收费,不服务,不履行管理职责,对承包者放任自流,使企业承包者处于无人教育、管理的“真空”状态。也有一些企业负责人,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借口,抵制和逃避主管部门的教育和管理。二是在企业内部,企业负责人对干部、职工以“罚”代管。用罚款、扣工资奖金等经济手段取代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一切向钱看”、“为人民币服务”的错误导向,致使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挫伤。三是一些企业的政工组织工作不到位。有的政工部门不受重视,长期缺编;有的政工部门成了离退休“候车室”,搞政工工作被视为退居“二线”;有的政工干部兼职过多,忙于其他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政工干部因无职无权无“实惠”,不安心本职工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企业“一手软”的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些企业负责人素质不高。有的主管部门选派厂长、经理时,重“才”轻“德”,以启用“能人”为借口,把一些素质不高,甚至有严重“前科”的人委以重任。随州市家乐公司原经理沈某,1992年在某厂任供销科长时,曾受贿1.9万元,被免予起诉。 一年以后又被主管部门任命为家乐公司经理。近2年,沈贪污受贿10多万元,企业由前3年盈利180多万元到目前负债近5000万元,资不抵债 2200万元。还有的部门在承包招标过程中,对投标者不作认真考察,谁的标码高就承包给谁,能否完成标定任务,一概不管,以至个别人趁机浑水摸鱼,把企业承包到手后,大搞短期行为,捞一把就走。结果是承包者负盈不负亏,国家和集体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管理混乱,制度虚设。一些企业缺少必要的规章制度,或虽有制度而不执行,形同虚设,在产、供、销等关键环节上存在很多漏洞。有的财务管理不严,开支随意性大,采购、报销手续不全,白条入帐。有的物资管理薄弱,在入库验收、物料保管、发放使用等重要环节,“跑冒滴漏”严重。有个别企业甚至没有原材料入库验收制度,一车煤从前门拉进来,给人家付款后,又从后门拉出去。有的销售管理混乱,收入不入帐、少入帐,任意确定价格,造成利润流失。有的劳动纪律松驰。还有的在亏盈问题上弄虚作假,想盈就说盈,想亏就说亏。要贷款、长工资时是盈利企业,要减免税、想多提留时就是亏损企业。有的企业奖罚不明,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以致虚报冒领者得到了好处,以权谋私者得不到处理,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人得不到认可,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监督制约机制严重乏力。在企业外部监督上,有些主管部门以尊重企业自主权为由,放松了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对企业负责人的违纪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甚至庇护放纵,姑息迁就,使一些企业领导人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少数腐败分子常常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打“擦边球”。在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上,有的企业片面理解厂长(经理)的中心作用,淡化和忽视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往往是厂长(经理)个人说了算,或以行政会议代替党的会议决定重大事项。党的组织生活不健全,难以行使有效的党内监督。企业的纪检、监察、审计、监事会等监督机构,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对企业领导人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往往是“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在一些企业中,职代会等群众监督形式有名无实,职工群众的意志能否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人“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大量的解剖分析说明,权力没有制约必然导致腐败,企业领导人的腐败是导致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亏损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对策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解决好亏损企业领导班子问题,是当前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问题。解决班子问题关键在于选配好书记、厂长(经理)和董事长。他们政治上过硬、业务能力强、作风优良,就能够带出好班子、好风气,就能凝聚人心,带领职工战胜困难。要通过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调整、整顿企业班子,选优汰劣,通过推荐、聘任、选举、考任等多种形式,选好一把手。把考廉作为考核、选拔、推荐企业负责人的重要内容。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亏损企业大多人心不稳,人心涣散。做好扭亏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凝聚人心。对企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经常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开拓进取、勇于竞争、讲求效益、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思想观念。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加强自身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全体职工扭亏增盈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加大企业监督力度。要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加强对企业领导干部,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环节的监督与制约。重点是监督企业负责人在资金运作、资产处置、人事决策、承包和分配方案、工资改革、福利政策上有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失职渎职行为。监督检查执行企业年度审计和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企业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直系亲属工作安排回避制度、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员制度、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以及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切实防止和克服对企业法人代表放弃监督和虚监、弱监问题。企业党组织和纪检组织要理直气壮地行使职能和职责。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尤其是在企业出现亏损时,监督检查工作要及时介入,查问题、找对策。
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要在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的关键岗位和主要环节建章立制,克服主观随意性,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和腐败的源头。要建立企业内部法人治理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要把决策权和生产经营指挥权分开,保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防止权力失去监督。要在中小国有企业建立会计委派制度,保证企业会计依法独立行使会计职能,加强财务审核监督,严格执行财政法规。
坚决查处企业“蛀虫”。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解剖亏损企业作为直接服务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工作来抓,把排查经济违纪案件线索与寻找经营管理薄弱环节结合起来,把加强企业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结合起来,及时掌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性、倾向性问题,分析企业违法违纪的表现形式、特点和规律,研究治本的措施和办法。对企业的蛀虫要毫不留情、毫不手软地严肃查处。真正做到支持改革者、帮助失误者、查处违纪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廉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