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的施工裂缝是整个建筑施工裂缝出现的最重要环节,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混凝土容易产生形态各异的裂缝,不但严重影响到建筑墙体的整体美观,也会造成建筑物开始漏水,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和负荷性能,又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施工材料,在这一材料中,主要是由骨料、水泥以及砂石等组成部分构成的,属于一种混合性的脆性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形以及约束等情况,由此就会造成裂缝的产生,不要将混凝土的裂缝当做一件小事情,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严重的质量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混凝土中常见的裂缝现象及其主要的防治技术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促进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完善混凝土的施工建设。
1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多种不同材料经拌和、振捣、养护后而形成的。从微观上看,混凝土是带裂缝工作的,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可见裂缝,特别是避免出现对结构安全有影响的裂缝。引起裂缝的原因很多,但可归结成两大类。
第一类,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也称为结构性裂缝,这类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第二类,由变形引导起的裂缝,也称非结构性裂缝,如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变形,若此变形得不到满足,则在结构构件内部会产生自应力,当此自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允许拉应力时,即会引起混凝土裂缝,裂缝一旦出现,变形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应力就发生松弛。
此两类裂缝有明显的区别,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有时两类裂缝会融合在一起。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两类裂缝中,变形引起的裂缝占主导,约占结构物总裂缝的80%,其中包括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但以变形为主所引起的裂缝;属于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20%,其中包括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但以荷载为主所引起的裂缝。另外还有施工裂缝、沉降裂缝和振动裂缝等[2]。
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根据相应的需要来进行浇筑。比如,在浇筑的时候使用分段的方式来进行。在这种方式浇筑后,混凝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缝隙。但这种缝隙与混凝土自身产生的裂缝不同,是在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施工缝。而裂缝不同于施工缝,裂缝的产生通常是由几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由于设计不当或者设计的不合理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材料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裂缝、塑性收缩造成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施工缝和在使用中出现的裂缝等几类。
2 混凝土施工控制裂缝的措施
2.1 混凝土设计规范
2.1.1 选择合理的水泥品种
水泥在与水相遇时因为是你中含有硅酸盐的原因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遇水后溶解后会放热。如强度为42.5的矿渣水泥雨水放出的热量经过严密计算为3d的水化热为180 kJ/ kg这是因为混合材料中的活性物质与氢氧化钙、石膏的反应会缓慢放出热量,因此在大型工程中大多采用矿渣式与火山灰水泥。
2.1.2 严格把关水泥用量
在每三立方米中的混凝土中水泥量每增加十千克、其水化温度就相应的升1摄氏度。因此为控制水泥升温问题避免温度裂缝,就应该在满足工程结构强度和耐久度的同时尽可能少的控制水泥用量,对于普通工程中每三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要超过410千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做好混凝土建筑物的浇筑施工技术控制
2.2.1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出料后,经搅拌车等在由其他工具运输,卸料等工艺之后的混凝土的温度称为混凝土浇筑温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越低,对施工越有好处。根据长久的施工经验中和大量的测试中,混凝土浇筑温度应控制在35摄氏度之内最为有益,这就要求在加工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合理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时间,完善浇筑工艺,加强对混凝土的合理严格控制施工程序。
2.2.2 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
大体积混凝土中产生的裂缝,大部分是表面裂缝,还有时也会出现贯穿裂缝的情况,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降温速度太快而使得外部降温快而内部散热缓慢加重了内外温度差异的问题,使得混凝土过早的承受了本身还不能承受的拉应力。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对混凝土块表面做一些保养工作如覆盖保温板材等措施,同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板材延缓表面的温度过快的降低,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保湿工作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护与保养工作一定要有保湿的步骤,使水分来有效地延缓表面裂缝避免干燥裂缝产生。
2.2.3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降低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度梯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可以采取在避免阳光直射入,以及砂石放置地点的环境温度等等,也可以在砂石运输的过程中喷洒制冷剂使得原材料的温度降下来也是从更甭上解决问题的办法;用低温或者冰水搅拌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也常常被用到。要保证模内通风,加速莫内热量散发;渗入缓凝型减水剂避免水发热集中产生。
2.2.4 掺加粉煤灰加料
大量实验都证明了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成了本身具有活性物质作用发生反应生成硅酸凝胶,作为凝胶材料的一部风增强了混凝土的耐受力,并在混凝土用水量不变的前提下,粉煤灰颗粒呈“滚珠效应”起到了改善混凝土内部易性作用
2.2.5 掺加外加剂
常用的外加剂有木钙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会起到一个润滑的作用,可以对水泥的颗粒有明显的分散效果,会减小大袭击混凝土表面的张力。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加入水泥质量的0.2%到0.5%之间,但一定要控制量外加剂过量会致使混凝土的质量大大下降,合理的运用外加剂不经可以增加水泥的易性还会减小水泥表面张力,减小表面张力也就是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梯度所造成的拉应力,使用外加剂还可减少10%左右的拌合水,是混凝土的强度提高10%――20%;,若保持度不变,就可节省10%的水泥而降低了水化热 .
结束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来,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及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蒋风昌.混凝土搅拌楼加固改造方案的优化分析.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0.
[2]王会英. 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技术[J]. 民营科技,2015,04:168.
[3]王会英. 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技术[J]. 民营科技,2015,04:168.
[4]蒋风昌.混凝土搅拌楼加固改造方案的优化分析.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0.
论文作者:盛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温度论文; 水泥论文; 荷载论文; 过程中论文; 应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