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用穴研究

《针灸甲乙经》用穴研究

何婉珊(Ho, Yuenshan)[1]2016年在《穴位刺激配合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及用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第一例体外受精后代于1978年在英国诞生。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殖(In Vitro Fertiliza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往后廿年间广泛应用于不孕的治疗,成为不孕不育夫妇的佳音。但其妊娠率仍仅为叁成左右,并于35岁后按年龄显着下降。中医针刺等穴位刺激治疗不孕症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2002年Paulus等首先提出针刺可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的观点,针刺等穴位刺激在ART中的辅助角色始受到关注。随着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s)的不断更新,针刺、电针等不同穴位刺激方法在IVF-ET的辅助效果或能产生不同的结论。以循证医学方法,通过对该课题的RCTs作Meta分析,对穴位刺激配合ART提高妊娠率的疗效进行评价,并总结其治疗及操作规律,可指导临床应用,并为未来科研提供参考。目的:本研究旨在审查并评估穴位刺激配合辅助生育技术(ART)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殖(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s)文献质量;评价近年国内及国外穴位刺激辅助IVF-ET(及ICSI)的RCTs,并以优质RCsT作Meta分析,总结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不孕对提高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效果;同时,探讨其用穴选经规律,并按以穴测经、以经测脏之原则,找出穴位刺激辅助IVF-ET改善妊娠结局的适应证候。方法:电子及手工检索检索了 1994年至2015年12月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ochrane Library、Ovid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APC Journal Club 及 AMED(Allied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所有有关穴位刺激配合IVF-ET(及ICSI)治疗不孕为主题的RCTs报告。制定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获取全文文献,根据改良JADAD计分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再以分析研究软件Review Manager(Rev Man 5.3)对高质量的RCTs(改良JADAD评分≥4分)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不同关注项目进行亚组分析,总结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对提高妊娠结局的效应,结合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对所有检索得出的RCTs进行用穴选经、治疗参数(治疗干预阶段、治疗手段、治疗时间、电针治疗之电流、强度、波形等)等作频数统计。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共收集了于正式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共3273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排除文献及剔除重复,确定文献320篇。阅读全文后纳入文献共53篇,当中改良JADAD评分≤3分33篇,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RCTs共20篇。共有参与者4118例,治疗组占2138例,安慰对照组占1127例,空白对照组占853例。全部纳入研究均提及随机方法。全数入选文献使用合适分配隐藏方法。全部研究均提及组间基线可比性。仅15篇详细提及样本量及功率计算。采用单盲3篇(15%)、双盲8篇(40%),余未提及盲法9篇(45%)。研究结果统计以意向治疗分析(ITT)为概念的共11篇。改良JADAD评分方面,7分文献共8篇(40%)、5分文献共5篇(25%)、4分文献共7篇(35%)。Meta分析显示,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不孕的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为高,并具有统计意义[RR=1.20,95%CI(1.02,1.41),Z=2.24,P=0.02(P≤0.05)]。当中能够实现盲法,更能确保研究质量而使用安慰对照组的入选文献,其临床妊娠率差别亦具有统计差异[RR= 1.29,95%CI(1.01,1.65),Z=2.00,P=0.05(P≤0.05)],提示穴位刺激配合IVE-ET确能有效提高其妊娠结果。而在生化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抱婴率、流产率方面,各入选研究中治疗组及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再按主要研究目的、干预阶段、治疗组干预方法、安慰对照设计的不同,对纳入研究的临床妊娠率作进一步亚组分析。RCTs在设计干预时,均按其主要目的决定治疗方法及用穴,对作为IVF-ET结局之一的临床妊娠率有不同的影响。研究目的为改善IVF-ET结局的研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高[RR=1.26,95%CI(1.03,1.54),Z=2.24,P=0.03(P≤0.05)],反之在研究目的为取卵镇痛的研究中则未见差别。按穴位刺激干预的不同时间阶段,分别进行合并效果的检验。发现仅在"干预进行于超促排卵阶段"、"干预进行于取卵阶段"及"干预进行于胚胎移植阶段"叁个阶段分别进行穴位刺激,其辅助疗效未有让临床妊娠率提高,但在涉及多于一个阶段进行穴位刺激的比较中,穴位刺激获得显着正面疗效[RR=1.65,95%CI(1.32,2.06),Z=4.43,P<0.00001(P≤0.01)],提示非单一阶段的穴位刺激对提高IVF-ET结局可能有决定性意义,值得在未来研究再作探讨。再以"干预涉及超促排卵阶段"、"干预涉及取卵阶段"及"干预涉及胚胎移植阶段"叁个不同干预阶段作比较,发现涉及超促排卵阶段及取卵阶段的穴位刺激干预,能显着提高 IVF-ET治疗的妊娠结局[RR=1.79,95%CI(1.10,2.91.);Z=2.36,P=0.02(P<0.05);RR=1.31,95%CI(1.01,1.69),Z=2.02,P=0.04(P≤0.05)],涉及胚胎移殖阶段的干预则未有差别。针对治疗组干预方面,涉及电流刺激干预的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为高[RR=1.25,95%CI(1.00,1.57),Z=1.96,P=0.05(P≤0.05)],提示电流刺激对穴位刺激辅助IVF-ET结局的疗效有正面影响。涉及手法针刺及耳穴刺激的治疗组干预则与对照组未有统计差异。针对安慰对照设计方面,以最小刺激或皮肤上针刺及非特定穴位穴位刺激作为安慰对照方法的研究中,穴位刺激辅助IVF-ET对妊娠结局有显着正面疗效[RR=1.79,95%CI(1.34,2.39),Z=3.98,P<0.0001(P≤0.01);RR=1.56,95%CI(1.00,2.43),Z=1.96,P=0.05(P≤0.05)]。反之,以 Streitberger 安慰针作为安慰对照组干预针具,其安慰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更高于治疗组。共53篇改良JADAD评分法1-7分的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不孕症的研究文献中,共44篇以改善妊娠结局为目的,对这些RCTs进行用穴选经、治疗参数的频数统计。结果发现,穴位刺激配合IVF-ET的选经用穴上,最常使用经穴、奇穴为叁阴交、足叁里、子宫、太冲、关元、血海、内关、合谷、归来、太溪,最常应用耳穴为(耳)内生殖、(耳)神门及(耳)内分泌,使用频次最多经脉/穴位系统为足太阴脾经(SP)、足阳明胃经(ST)、任脉(CV)、耳穴(GB)、足厥阴肝经(LR)及奇穴(EX)。特定穴使用率高。穴位刺激干预治疗操作包括纯手法刺激、电流刺激及耳穴刺激。"涉及手法刺激"的研究较多采用25分钟干预治疗时间,涉及电流刺激"的多用30分钟,"涉及耳穴刺激"则较多采用25分钟。大部份纳入文献提示穴位刺激须达到"得气"。干预治疗涉及电流刺激的纳入文献中,电针治疗仪最常使用的波型主要为疏密波,电流频率由2Hz至60Hz不等,当中主要集中10-20Hz频率范围,电流强度大部份提及舒适为度或15-30V强度范围。从纳入文献中归纳出干预治疗选经用穴的原则,包括:(ⅰ)近部取穴、(ⅱ)远部取穴、(ⅲ)循经取穴——取穴重在脾胃、任脉,配以肝肾(膀胱)经脉,以及(ⅳ)善用耳穴。根据以穴测经、以经测证、以证测脏(腑)的原则,提出以穴位刺激辅助IVF-ET治疗不孕的适应证候,除了肾虚证候之外,脾虚血弱、肝气郁滞、冲任失调亦为常见证候,治疗方向以调补脾胃,配以疏肝滋肾养血,调和冲任为主。结论:穴位刺激配合IVF-ET可提高其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本研究归纳了穴位刺激配合IVF-ET随机对照研究中最常使用的经穴、奇穴、耳穴及应用频次最高的经脉/部份,归纳了治疗的选经用穴原则,提供了辅助IVF-ET治疗的穴位刺激方法及其适应证候的参考。

桑海滨[2]2016年在《基于古今针灸文献治疗眼病的理论及组方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和意义近年来,眼病患者日益增多,据WHO最新统计,世界范围内约有3.14亿人由于眼病造成视力损害,其中4500万盲人中约有1000万盲人在中国。眼病可以损伤人的视力,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009年WHO将常见致盲性眼病列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叁位危害及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疾病。因此眼病的治疗已成为一个较为迫切的医学问题,对于一些现代医学也无法处理或难以见效的难治性眼病,如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等,使用针灸治疗在临床上收到了一定的疗效,因此也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临床医生的关注和应用。但是如何提高眼病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难治性、致盲率高的眼底病,如何切实的提高视功能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古代医家对于针灸治疗眼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后世中医眼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指导。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针灸治疗眼病的古文献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古文献中眼科的针灸治法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眼病病名不规范,有的一名多病,有的一病多名,颇为混乱,如果不深入辨别,则易造成迷惑;②针灸治疗眼病的内容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化,而且很多内容是重复引用前代或其它的针灸着作;③同一眼病的针灸治法不同,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④某些眼病针灸疗法的记载因病症病因描述不够详细,治法显矛盾,例如,同是目痛不能视,《明目至宝》用灸法,而在其它医藉中却有认为"目痛皆属于热之所致,烦燥者气随火升也"采用刺血泻热法。如果不去进一步研究辨别,则易造成迷惑误解。⑤虽然古代医家对于眼病针灸疗法已总结出了大量的眼科效穴,但是对于针刺、艾灸、放血、药贴的选经、用穴、针灸组方及中医疗法组合等治法的理论依据论述较少,很难看出具体是哪一种中医理论在眼病针灸疗法上的应用,针灸辩证思路不清。⑥目前,对针灸治疗眼病的古文献研究较少。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后世对古代眼病针灸疗法经验的客观全面地继承。因此,针灸治疗眼病的理论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历代针灸治疗眼病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古代医学针灸治疗眼病尤其是治疗眼底病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结合的特点与规律,发掘出对现今临床具有指导价值的相关成果,有助于指导现代临床针灸对眼底病的诊治,提高针灸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因眼病范围过大,本研究仅针对临床难治性眼病,即眼底病进行研究。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眼底病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获取古、今针灸治疗眼底病的选经、取穴及组方规律,并且对两个时期针灸治疗眼底病治疗方法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个时期在针灸治法上的异同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探求更好的诊治方案,为提高针灸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检索策略(1)古文献部分①古文献部分检索范围:《中华医典》第五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历代针灸数据库中饱含针灸治疗眼病的古代文献。②文献检索检索方法: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③检索词:关于古籍中病(症)名的说明参照《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医文献》采用目系,雀目、眼系,暴盲,青盲,视瞻,目昏,目KTKT(荒荒),目瞀,眼暗,目暗,视目茫茫,远视不明,目中不了了,目视一物为两候,视歧,视一为二,目不明等作为关键词检索。(2)现代文献部分①检索范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里,从1979年至2015年12月,近36年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研究文献。②文献检索检索方法: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③检索词:各种眼底病西医病名+ "针刺"、"针灸"、"针药"、"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作为主题词。2.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的规范(1)古文献部分①数据库的建立本研究采用Access建数据库,由两名专业人员录入,将检索到的符合纳入并不包括排除标准的条文,按文献来源、原文、眼病的病(症)名、穴位名称、特定穴的分类、穴位归经、治疗方法共7项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②数据的规范化对《中华医典》进行检索的结果,存在古体字空白空缺的,结合人工手工检索纸质版原书进行逐条查对。穴位名称的规范参照《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和《中国腧穴通鉴》;古籍中病(症)名的说明参照《中医大辞典》。统计和分析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排除各种因素对分析产生的影响,对数据造成误差。③数据的分类原文有病名的按病名分类,如青盲、雀目、暴盲等,无规范病名的眼底病参照《中医大辞典》。按其症状描述归为症状最为相似的眼病,如"昏夜无所视"、"雀盲"、"鸡盲"归为"雀目";其它描述视物不清的症名,如,"目昏"、"目暗"、"目荒荒"、"目不明"、"远视不明"等皆归属"目昏"类进行统计。对于文献条文较多的特殊眼症,单独分类进行研究,如"目荒荒"、"视瞻"、"远视不明"、"目盲"。(1)现代文献部分①数据库的建立采用Access数据库录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按西医眼病病名分类,并按每个眼病病名记录以下指标:文献题名及第一作者、文献来源、文献发表时间、治疗方法、针灸取穴、穴位注射选穴、耳穴共7部分内容,建立数据库。本数据库采用"文献题名及第一作者"字段名作为主键,可以大大减少文献的重复录入,并且由专业人员结合文献原稿内容多次反复核对以必免重复录入。②数据的规范:对穴位名称的规范参照《针灸学》、《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和《中国腧穴通鉴》。③数据的分类:按西医眼科眼底病病名分类,以中医眼病为名的现代文献则根据文献内的西医诊断病名归类,没有西医诊断病名则排除。3.数据统计:(1)古文献部分①因古文献文献检索数据以单穴为用多,关联规则分析可信度较低,故单个眼病症只做穴位频次、穴位频率及选用经脉的统计研究。本研究通过经穴对应的经脉来对选用的经脉情况进行统计,同一个经穴选用的频次,也说明其相应的经脉选用的频次,加以合计。关联分析仅对整体眼底病做整体序列关联规则分析,以探索古代针灸治疗眼底病关联度高的穴位组合。②整个眼底病做整体序列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equence算法,参数设置最小支持度为300%,最小置信度为40%。(2)现代文献部分①数据统计:按眼病病名分类,分别对各眼底病的针灸处方做穴位、经脉频次进行统计,对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单个眼病采用Apriori算法,设最小支持度20%,最小置信度80%。全部现代眼底病做序列关联分析,采用Sequence算法,最小支持度设为30%,最小置信度设为40%。文献数量少于8篇的眼病仅作穴位频次统计,不做关联规则分析。4.统计软件:关联规则分析在windows7操作平台上,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Modeler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古文献部分本研究涉及针灸古籍共39本,古文献中符合纳入并除外排除标准的文献条文共1092个条文,穴位总共有146个,共2458穴次,平均每穴16.8次,(1)古代针灸治疗眼底病选用经脉情况古代针灸治疗眼底病选用经脉次数最多是膀胱经,多达731次,最少的是心经和任脉,各只有1次。其中,超过一百次的有7条经脉,按频数由高到底排序分别是:膀胱经(731次),胆经(353次)、督脉(243)、胃经(225)、大肠经(221)、肾经(169)、叁焦经(121)。(2)选用腧穴情况古文献针灸治疗眼底病的取穴频次由多到少前10位的穴位的依次分别是肝俞(141次),睛明(103),攒竹(76次),瞳子髎(65次),巨髎(68次),复溜(63次),目窗(62次),水泉(58次),合谷(58次),承泣(54)次。(3)古代穴位序列关联分析结果,关联度最高的组合是:"临泣,百会,睛明"组合,支持度为50%,置信度为100%。2.现代文献部分(1)现代针灸治疗眼底病选用经脉情况通过文献统计显示,现代针灸治疗眼底病选用经脉最多的是膀胱经,其次是胆经和胃经。经脉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膀胱经、胆经、胃经、大肠经、脾经。从每条经脉选用穴位的个数来看,选穴最多的经脉是膀胱经,选用穴位31个。其次是胆经,用穴23个;第叁位的是胃经,用穴17个。(2)选用腧穴情况现代针灸治疗眼底病穴位处方以多穴方为多,很少采用单穴。其中,用穴最多的是睛明穴(377次),频次排名由多至少的前10位穴位依次是:睛明(377次)、太阳(373次)、球后(368次)、风池(255次)、合谷(279次)、攒竹(250次)、承泣(239次)、足叁里(238次)、光明(181次)、叁阴交(169次)。(3)现代针灸治疗眼底病序列关联规则显示,关联度最强的穴位组合有四项集①风池-鱼腰-肾俞-光明;②睛明-鱼腰-肾俞-攒竹;③睛明-鱼腰-肾俞-光明;④睛明-鱼腰-叁阴交-攒竹;⑤睛明-丝竹空-光明-承泣。五项集穴位组合为:太阳—鱼腰—四白—光明-承泣,支持度均为40%,置信度为100%。结论:1.从选用经脉来看,古代针灸治疗眼底病重用膀胱经、胆经、和督脉。现代针灸重用膀胱经、胆经和胃经。区别在于督脉和胃经。督脉为阳脉之海,不仅循行在头部正中,还入脑,而脑为髓海,"目系"又名眼系、目本,是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相当于视神经及视神经在脑内的传导通路,因此督脉与目系也有较大的关系。古人重用督脉说明古人重视从补益阳气、补益髓海治疗眼病。现代人重用胃经,说明现代人重视从后天之本来补益气血,从而实现对脏腑之精气的补给,治疗眼底病。2.从取穴频次排序来看,古人用穴最多的是:肝俞、睛明、攒竹、巨髎、瞳子髎。说明古人最重视肝与目的关系。此外、足厥阴肝俞是肝经标部的穴位,睛明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标部,攒竹是手太阳小肠经的标部。巨髎是手足阳明、阳跷之会。瞳子髎位于手少阳叁焦经的标部区域(瞳子髎是足少阳胆经穴,同时也是手太阳小肠经、手足少阳经交会穴),对脏腑经气疏通作用较强,也体现古人重视利用经脉标部治疗眼底病。瞳子髎位于目外眦,是经脉在眼周最密集的部位,重用瞳子髎可体现古人重视对眼部经脉密集处的经脉疏通。因此,从取穴频次排序来看,古人除了注重从背俞穴对肝脏气血的进行补益外,还重视眼周尤其是外眦经脉密集处的疏通调理,有助于经脉之气畅通进入眼部。现代医家用穴最多的是:睛明、太阳、球后、风池。体现出现代针灸测重于选择入眼眶的穴位,入眶的眼周穴可以更直接地作用于眼部及尤其是眼底的相应血管和神经,发挥更强更快的临床疗效。风池穴可清内、外之风,促进头部经脉的通畅体现现代医家注重对经脉内外之风的清除,这与眼底病经脉受邪、气血不足、脏腑虚损均可致风邪入侵经脉的病机相对应。3.从用穴分布来看,古人除注重眼周取穴外,头部取穴也是很多的,四肢远端配穴相对较少,且多采用特定穴,远端取穴最多的是膀胱经的肝俞和肾经的经穴复溜。体现出古人重视头部与眼周经气的疏通,用穴体现了接气通经和补益肝肾的思想。现代医家更重视眼部穴位的取穴,头部取穴频次较古代为少,远端配穴也是采用特定穴为主,远端配穴用穴最多的是足叁里、合谷、叁阴交。体现出出现代重视对后天脾胃的补益,重视脾、胃、肝、肾与目的关系,叁阴交一穴同调肝脾肾体现了现代医家用穴的精简。4.从组方规律来看,古代针灸治疗眼底病症以单穴方为多。通过对古代所有针灸治疗眼底病症的文献穴位做序列关联分析叁项集结果显示,眼周穴配头部穴位、眼周穴配头部和四肢穴位的强关联组合较多。其中联度最高的叁项穴位组合是:"临泣,百会,睛明"组合,支持度为50%,置信度为100%。现代针灸治疗眼底病以多穴方为主,所有眼底病取穴序列关联规则显示,取穴以眼周、头部、四肢远端叁部相结合的穴位组合关联组穴较多,关联度较强。整体关联分析中符合强关联规则并且关联度最强的四项穴位组合为:①风池-鱼腰-肾俞-光明;②睛明-鱼腰-肾俞-攒竹;③睛明-鱼腰-肾俞-光明;④睛明-鱼腰-叁阴交-攒竹;⑤睛明-丝竹空-光明-承泣;符合强关联规则并且关联度最强的五项集穴位组合为:太阳—鱼腰—四白—光明-承泣,支持度均为40%,置信度为100%。提示眼周局部取穴结合远端取穴相结合远近取穴法是比较合宜的配穴方法。现代针灸治疗各眼底病的穴位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组方配穴也是以局部眼周取穴结合远端取穴的远近取穴法是关联强度较高的配穴法,远端配穴主要是足叁里、合谷、叁阴交、肾俞、肝俞、光明为主。5.从治疗方法及刺灸法来看,古代针灸治疗眼底病症的主要以针刺为主,包括灸法和放血疗法。其中灸法应用最多的是治疗青盲的商阳穴(24次)和治疗小儿雀目的手大指甲后1寸第一节内廉横纹头白肉际;放血疗法主要应用在急症眼证,如暴盲。现代针灸治疗眼底病单纯针刺疗法仅占24.73%,相比古代,现代针灸治疗眼底病更注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医综合疗法,占75.27%。其中针药结合占42.08%,加用穴位注射的占28.83%,所占比例最大。并且现代医家多结合西医眼科知识、新的医疗器具,发明新的中医针灸疗法、中西医结合。辩证思路上,不仅按中医的整体辩证法辩证,还参考眼底病西医眼底情况来辩证用穴,制定治则,体现出现代针灸治疗眼底病的先进性。

朴宣贞[3]2010年在《针灸治疗痛经选穴规律研究及临床应用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古今针灸治疗痛经的选经用穴规律。方法: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古今大量关于针灸治疗痛经的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探讨针灸治疗痛经的特点与规律。并利用有关辩证选穴规律及治疗方法,对文献研究结论中做为选经用穴使用次数多的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及关元穴、中极穴、气海穴进行讨论,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治疗痛经的机理。结果:统计分析现代文献的结果显示,现代针灸治疗痛经最常用的腧穴为叁阴交、关元、中极;其次为气海、足叁里、次髎、肾俞;最常用的腧穴处方为叁阴交、关元、地机、中极、次髎;这些常用穴主要分布在膀胱经、任脉、脾经和肾经,按人体部位来说主要集中在胸腹和腰背部(多属于局部取穴);处方穴位的数量是以多穴处方为主,辨证配穴中,气滞血瘀型的痛经常配用太冲、叁阴交、气海、血海;寒湿凝滞型常配用叁阴交、关元、中极;气血不足型常配用足叁里、气海、脾俞;肾气亏虚型常配用肾俞、肝俞;湿热蕴结型常配用丰隆、阴陵泉。分析现代针灸教材中针灸治疗痛经的处方用穴,各版教材的取穴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还是一致的,常用处方为叁阴交、关元、中极、地机、次髎。现代名家专着比较多,取穴差异较大,但治疗痛经的基本穴如叁阴交、关元等基本都会用到。特殊的是,不同医家有一些经验穴或特别针刺手法。结论:古今医家针灸治疗痛经的用穴规律,常用腧穴为叁阴交、关元;其次为中极、气海;再次为肾俞、太冲。选穴原则以局部穴配合循经取穴为主,局部穴最常用的是关元、中极;远道穴最常用的为叁阴交。最常用的单穴处方为叁阴交,其次为关元,再次为合谷;最常用的双穴处方为叁阴交、关元,其次为叁阴交、合谷;最常用的针灸治疗痛经的多穴处方为叁阴交、关元、中极、气海,其次为叁阴交、关元、中极、归来,再次为叁阴交、关元、中极、地机。

张胜春[4]2001年在《《针灸甲乙经》用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灸甲乙经》一书汇集了大量针灸治疗内容,对我国针灸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课题首先阐述了它在针灸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研究意义,总结、分析了它的研究现状;并选取卷七至卷十二的针灸治疗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计算机为手段对它的处方用穴进行整理并作频次统计。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首先确定其针灸处方的概念,然后分析其处方用穴的特点,探索其配穴规律并分析其理论基础,并以头痛证为例具体地分析古人用穴的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选穴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覃昌静, 王卫[5]2016年在《《甲乙经·卷七》治疗伤寒热病的取穴规律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甲乙经·卷七》热病治疗中处方用穴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统计出每个穴位的归经、特定穴类别、所在部位、涉及的操作方法,从而总结出《甲乙经·卷七》的热病取穴及针刺操作规律特点。

赵凌[6]2011年在《基于fMRI技术研究循经取穴针刺效应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别以健康受试者和偏头痛患者为载体,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为技术手段,分析不同循经取穴针刺效应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特征,验证“循经取穴针刺效应在中枢的神经信息响应有征可寻”的研究假说,并为针灸临床循经取穴理论提供客观依据,丰富循经取穴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1.全面收集和整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古代和现代文献,并采用课题组研制的“针灸数据挖掘系统V1.0”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经络运用、腧穴频次和腧穴配伍叁方面进行选经用穴规律分析。2.以2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非重复事件相关的实验流程,观察生理状态下循少阳经穴(A组)和循厥阴经穴(B组)即时针刺对受试者脑功能网络的影响。3.以4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循少阳经取穴组(A组)、循厥阴经取穴组(B组)、循阳明经取穴组(C组)和非经非穴组(D组),分别对偏头痛患者进行16次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对头痛频率、头痛程度、患者生活质量、情绪状态进行临床评价,同时进行静息状态下fMRI扫描,以评价四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循经针刺治疗后偏头痛患者的脑功能连接网络以及不同循经治疗前后大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经用穴规律表现为:以循经选取少阳经腧穴为主,并结合远近配穴是偏头痛的针灸治疗取穴原则。2.生理状态下,在捻针操作阶段,循少阳经取穴和循厥阴经取穴即时针刺可共同引起前扣带喙部的负激活;以此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在留针静息阶段少阳经穴与厥阴经穴前扣带喙部-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网络存在显着差别(P<0.05)。3.循经取穴针刺调节偏头痛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的研究结果:(1)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①少阳经穴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能显着降低综合计分法得分(P<0.01),显着提高MSQ功能受限领域、功能障碍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得分(P<0.05);②厥阴经穴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能显着降低综合计分法得分(P<0.01),显着提高情感领域得分(P<0.05);③阳明经穴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能显着降低综合计分法得分和SAS得分,显着提高功能受限领域得分(P<0.05);④非经非穴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能显着降低SAS和SDS得分,显着提高MSQ功能受限领域和功能障碍领域得分(P<0.05);⑤少阳经穴组和厥阴经穴组在综合计分法改善值上均显着优于非经非穴组(P<0.05)。(2)VBM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偏头痛患者右脑岛(坐标:X=38,Y=12,Z=-6)灰质密度降低,并且与病程呈显着的负相关(r=-0.3229,P=0.0347)。(3)不同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对静息状态下偏头痛患者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明显不同:循少阳经穴治疗后的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与健康受试者的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的模式最为相似,特别显着地表现在右脑岛与丘脑、右脑岛与ACC的功能连接。(4)偏头痛患者循经取穴针刺后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结果:少阳经穴针刺后右脑岛-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度的变化与计分法评分的改善值呈显着的负相关(r=-0.7453,P=0.0134);厥阴经穴针刺后右脑岛-丘脑功能连接度的变化与计分法评分改善值呈显着的正相关(r=0.6546,P=0.04);阳明经穴针刺后右脑岛-颞极功能连接度的变化与SAS评分改善值呈显着的负相关(r=0.7509,P=0.0123);非经非穴针刺后右脑岛-前额叶内侧面功能连接度的变化与SAS评分改善值呈显着的正相关(r=0.7548,P=0.0116)。结论:1.通过古今文献挖掘表明:以循少阳经取穴为主结合远近配穴是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取穴原则。2.生理状态下,不同循经取穴针刺对大脑功能网络调节模式的异同体现了以循经效应为导向的不同穴位组功能的整合。3.右脑岛是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异常的关键部位;无先兆偏头痛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右脑岛的灰质密度显着降低。4.循经取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右脑岛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主要涉及边缘系统:与非经非穴相比,右脑岛-丘脑是循少阳经针刺特异性影响的功能网络;与循厥阴经和循阳明经相比,循少阳经针刺主要影响右脑岛-前扣带回功能网络。5.以循经效应为导向对痛觉传导通路的选择性调节可能是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循少阳经、循厥阴经和循阳明经针刺的中枢机制可能与对内外侧痛觉传导系统分别实施交互调节、协同调节和间接调节有关;而非经非穴针刺效应是通过对内侧痛觉传导系统的间接调节实现的。

廖秀莲[7]2012年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配合化痰祛瘀通络法对符合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条件的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观察醒脑开窍配合益气活血通络法对符合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条件的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纳入病例并依据辨证将病例分为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组、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组。遵循《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结合中风诊断要点辨证取穴。研究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化痰祛瘀通络针刺法,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条件的中风病患者66例,治疗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条件的中风患者140例,两组病例的治疗次数均为每周治疗2次,3个月为1疗程。结果①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组:男女两组间发病年龄、病情轻重程度分布差异不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且男女两组间性别与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比较差异也不显着(P>0.05)。但性别与病情轻重分布相关性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1),风痰瘀阻证中风患者以女性为多,且重型者占多数(P<0.05)。患者疗程与疗效存在明显相关性,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经3个月治疗的中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率达75.8%,经6个月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率达98.5%。②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组:男女两组间发病年龄、病情轻重程度分布差异不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且男女两组间性别与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但性别与病情轻重分布相关性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1),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以女性为多,且重型者占多数(P<0.05)。患者疗程与疗效存在明显相关性,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经3个月治疗的中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率达69.3%。经6个月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治愈率达97.1%。结论醒脑开窍配合化痰祛瘀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风痰瘀阻证以及醒脑开窍合益气活血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均有确切疗效,且累积的效应越多,疗效越佳。患者性别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关,女性患者居多,且病情重者居多,为临床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病恢复期和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辨证、取穴提供了依据。

冯润身[8]1987年在《针灸论治时—空结构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一、概说: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运动变化,一切事物也因其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的变移而产生着不同的效应。时——空结构就是从事物所处的时间与空间的交会点上去认识事物的状态和效应。由于宇宙间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所以任何事物在某一时——空交会点上所呈现的状态或效应,都会和相关的另一些事物的状态或效应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复

陈莉[9]2009年在《针灸治疗失眠古今处方规律探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古今文献中针灸治疗失眠处方的整理和分析,总结高频穴位,为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选穴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CNKI)。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古代文献处方以单穴为主,而现代文献以多穴为主;古今用穴出现率大致相同的是心俞,其余差异较大;用穴归经都以膀胱经和胃经为主;用穴类型都以特定穴为主,特别是原穴和背俞穴;用穴分部都以下肢部为主;现代医家还注重处方辨证选穴和配穴规律。结论:古今医家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差异较大,但在用穴的归经和用穴的类型上较为相似,神门、叁阴交、百会等应用频次较高。

王林林[10]2013年在《颈椎病发病的中医理论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文对颈椎病的研究,试图通过收集、整理古代医家在针灸治疗颈椎病上的选用穴位,初步发掘古代针灸治疗颈椎病的选穴规律,分析其常用穴位、常用经络。通过对督脉相关理论的整理,包括循行、主治、功能及穴位的整理,探索颈椎病治疗与督脉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新思路,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从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收录的50部针灸推拿类古代文献中以“项”、“颈”、“头”、“眩”、“肩”为检索词检索出有关针灸治疗的条文,确定并整理出古代治疗颈椎病的穴位,将穴位相关数据规范化并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分析方法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古代对颈椎病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本次整理共得出针灸治疗颈椎病穴位的条文共计659条,其中单穴位条文575条,对穴条文48条,多穴条文37条。2.本次整理共检索出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穴位131个,其中常用穴位49个。3.本次整理发现古代针灸治疗颈椎病选穴以阳经为主,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为高频选择经络。4.本次整理发现古代针灸治疗颈椎病高频选穴有6个:风府、风池、承浆、肩井、天柱、后溪。5.本次发现有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常用选穴中有10个与督脉直接相关,14个穴位与膀胱经直接相关。研究结论:通过以上研究,推断出颈椎病发病的根本原因为督脉虚损、气机不利,“通督”是指导颈椎病防治的根本。结合学习心得及导师经验,总结出:1.“通督”理论的形成背景:(1)对中医整体观念的认识(2)对颈椎病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3)对督脉功能的认识(4)对治未病思想的认识2.“通督”理论指导颈椎病防治的特点(1)基于中医整体观念,注重整体综合考虑(2)以扶阳为本、通督为纲(3)预防为主,防治并举,注意调理。

参考文献:

[1]. 穴位刺激配合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及用穴规律研究[D]. 何婉珊(Ho, Yuensh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2]. 基于古今针灸文献治疗眼病的理论及组方规律的研究[D]. 桑海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3]. 针灸治疗痛经选穴规律研究及临床应用体会[D]. 朴宣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4]. 《针灸甲乙经》用穴研究[D]. 张胜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1

[5]. 《甲乙经·卷七》治疗伤寒热病的取穴规律初探[J]. 覃昌静, 王卫. 四川中医. 2016

[6]. 基于fMRI技术研究循经取穴针刺效应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响应特征[D]. 赵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7].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 廖秀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8]. 针灸论治时—空结构初探[J]. 冯润身. 内蒙古中医药. 1987

[9]. 针灸治疗失眠古今处方规律探析[D]. 陈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10]. 颈椎病发病的中医理论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D]. 王林林.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针灸甲乙经》用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