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机会供求矛盾看我国教育民营化_教育论文

从教育机会供求矛盾看我国教育民营化_教育论文

从教育机会供求矛盾看我国教育私营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教论文,看我论文,私营论文,矛盾论文,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私营化,是一种运用市场法则和机制管理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过程和趋势。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私立学校的创建和运营,二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和机制管理公立和其他性质的教育机构和单位。近十几年来,教育私营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教育私营化也在悄然兴起。对此,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解释,本文拟从教育机会供求矛盾这一视角对当前我国教育私营化趋势进行分析,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单一的“公营”式教育体制下我国教育机会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教育供求分教育产品的供求和教育机会的供求两类,教育产品的供求发生在一定教育过程的终点;教育机会的供求发生在一定教育过程的起点,具体是指学校招生数额。其中,教育机会的供求又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教育机会供给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各级各类教育机会的数量,其主体为各级学校;教育机会需求则是指个人对特定教育机会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其主体为个人或其家庭。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作为一项福利事业被国家保了下来,政府经营和管理着各级各类学校,决定着教育机会供给的数量、质量及类型。个人教育需求被忽视,供给决定需求,因此教育机会的供求矛盾显得不那么突出。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人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张扬,个人为适应不同职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机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且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单一“公营”式教育体制日益暴露其弊端,无论是教育机会的供给数量、质量还是类型均无法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教育机会供求矛盾不断加深。具体来说,我国目前教育机会供求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机会的数量供给满足不了个人巨大的教育需求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有一个专项抽样调查,调查居民准备把子女培养到何种文化程度。结果显示研究生占5.4%,大学本科55.5%,大学专科12.8%,也就是说拟把子女培养到上大学的占被调查者的73.7%。而且许多家庭提前为这一需要积蓄物质条件。又有调查显示,为子女准备教育费用是城市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尽管一再扩大规模,到2010年也只能达到15%的毛入学率,即到2010年我国18~22岁人口中只有15%的人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机会供给,与占总数超过2/3的家庭对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2.教育机会的质量规格与个人及其家庭的教育机会需求相去甚远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的教育机会供求矛盾随着“普九”目标的如期实现,基本不存在数量方面的矛盾,但质量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质量差异,少数质量较好的重点中小学与大量薄弱学校并存的供给现状令广大家长及其子女极为不满。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筹措不到位,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现实中,除了教育投入不足导致的教育质量低下外,还存在教育资源浪费、资源利用率低而产生的教育质量问题。

3.教育机会的类型供给与个人对教育机会种类需求之间存在极大偏差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教育机会需求变得日益多样化。这一方面缘于市场经济本身对人才规格提出了多样化要求,个人为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对教育产生了相应的多方面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使个人的收入大量增加并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开始追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生活,也促使人们对教育产生多种多样的需求。然而,现行的单一“公营”式教育机会供给体制使学校缺乏应有的特色,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局面,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千人一面”,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教育私营化是解决当前教育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

在单一的“公营”式教育机会供给体制下,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办学效率低下,由此导致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机会供给极为有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教育机会供给矛盾不断加深,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怎样才能解决矛盾、摆脱困境,使教育走上健康的道路呢?一些国家的实践证明,打破政府办教育的垄断地位,实行教育私营化是解决教育机会供求矛盾,推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具体来说,实行教育私营化在解决我国教育供求矛盾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实行教育私营化有助于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增加教育机会的供给数量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虽然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由于发展起点低、人口负担重,加上处于经济转型期,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35.8%下降为1998年的12%左右,财政支持公共事业的整体能力明显不足。如前所述,教育私营化一方面指个人、社会团体、合作组织、公司企业等非政府单位和部门大力兴办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教育机构,或积极参与教育运营;另一方面指运用市场原则和机制对公立教育机构进行管理。而无论是哪种形式,都能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增加教育投入。一般来说,各级各类私立学校的生均经费与公立学校大体相当,这就意味着私立教育机构在校生人数所占比重,基本上等于来自非政府部门的教育资金的比重。例如,美国私立中小学在校生近几年约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11%,为500万。1998年,美国公立中小学生均经费开支为7200美元,照此计算,该年度私立中小学为美国筹集教育资金达450亿美元之多。

而运用市场原则和机制对公立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则要求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根据“收益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实行个人成本分担制度。在实行非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根据生均培养成本向学生及其家长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通常不超过生均成本的30%),无疑使教育经费的数量得到增加。在生均培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教育经费总额的增加将使教育机会供给数量的增加不再受到经费“瓶颈”的制约,教育机会供给数量方面的矛盾有可能得到缓解。

2.实行教育私营化有助于提高学校经营管理效率,改善教育机会的供给质量

如同市场存在缺陷,政府也是一个有缺陷的机构。首先,决策者面临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公共机构或政府官员的目标常常是部门利益目标或者个人目标,并不一定代表公众利益目标或国家目标;最后,政府机构存在大量的极其普遍的滥用职权,工作效率低下等弊端。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经营与管理的垄断很容易导致机构臃肿、制度僵化、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而且,由于学校之间缺乏竞争,学校既无风险又无压力,成本最小化的激励机制无法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校经营管理的低效率,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学生和家长的权益遭到损害。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和学校只能对低效率采取无限容忍和宽容的态度。这种现象并不是我国教育特有的,世界各国的公立教育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低效率问题,只不过因为过去我们国家对教育包得过多、过死,因此这方面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实行教育私营化关键的一点就是使公共教育部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当学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将不得不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进而提高教育质量来吸引学生。教育行政部门也将逐步改变僵化的、等级制的领导体制和领导作风,使教育充满活力。

3.实行教育私营化有助于教育多元化发展,满足人们对教育机会供给类型的多样化需求

在计划体制下,教育供给类型主要由政府决定,而单一的供给类型使人们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教育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对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教育机会的供给如果仍由政府垄断的话,政府即使愿意从满足人们的教育机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增加教育机会供给类型,也会因“众口难调”而感到力不从心。这是由垄断体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决定的,只有实行教育私营化才能够弥补这一缺陷。

教育私营化改革首先使办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引起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例如在我国的教育私营化过程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外,还出现了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公私合营、公校私营等多种办学形式,教育私营化将学校推向市场,学校为适应个人及其家庭的教育机会需求,必将灵活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还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自行设置专业,安排教学内容。拥有较大办学自主权的非学历教育机构(如职业培训中心),更将面向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安排教材,确定学制、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方法。这一系列变革在使教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必然极大地增加教育机会的供给类型,逐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需求。

4.个人旺盛的教育机会需求为教育私营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对个人而言是一种不可选择的行为。但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受教育、受何种类型的教育、受到何种程度的教育,首先是一种个人选择行为,政府及他人无权强行干涉。一般来说,影响个人对特定教育机会需求的因素包括个人智慧程度、职业的需要、家庭及个人的经济条件、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教育的预期报酬率等。现代社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教育对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只要可能,个人总是愿意受到更多、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且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谋求“较高的经济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较高的文化修养”,个人往往愿意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换取对特定的教育机会需求的满足。

如前所述,教育机会需求是指个人对特定教育机会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光有需要,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无论这种需要有多么强烈,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需求,教育机会需求也是如此。那么,我国居民的教育支付能力究竟如何呢?以高等教育为例。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最近在北京、天津、广州三地对1000位学生家长作了专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能接受的大学交费标准每年学费2000元以下的为38%;2001元~4000元的为46%;4001元~6000元的为11%;6000元以上的为5%。在回答“如果大学学费远远高于你的收入水平,你还会让子女上大学吗”时,71%的家长表示大学学费再高,也希望孩子上大学。我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只要学费标准控制在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人们的教育机会需求是大有潜力可挖的,这也是今天教育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卖方市场的原因。很显然,教育机会供给与需求之间巨大的差距为教育私营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关于教育私营化的几个错误认识的澄清

由于教育私营化在新中国属新生事物,很多人对教育私营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认识,只有澄清了这些错误认识,全面、正确地认识教育私营化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发展。

1.实行教育私营化并非必然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扩大

有人认为,实行教育私营化,把教育交给市场,必然导致教育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扩大教育不公平。诚然,实行教育私营化突出了个人支付能力在教育机会需求形成当中的作用,的确有可能使一部分人因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能获得某种特定的教育机会供给,但这并不意味着实行教育私营化必然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扩大。这是因为:首先,实行教育私营化,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并非将教育完全交给市场,让个人支付能力成为决定教育机会供求的唯一因素。教育机会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它的供求既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又离不开市场的调节。实行教育私营化并不排斥利用政府的力量弥补市场缺陷。例如,在高等教育阶段,政府可以通过调控手段保证那些在学业上达到标准但却无力支付学费的优秀学生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其次,从总体上看,教育私营化扩大了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增加教育机会供给总量,从而有可能使更多的人接受到某种教育,而这恰恰是缩小了教育不平等。再次,从实践上看,结合国家与市场力量实行的某些教育私营化形式正是出于教育公平方面的考虑。例如,美国的特许学校、英国的教育行动区都是试图通过公校私营的方式达到改造薄弱学校的目的。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教育私营化形式,促进教育公平。

2.实行教育私营化没有违反“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规定

实行教育私营化无法绕开“赢利”问题,但不是像部分人想象的那样,给了少数人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校,从而牟取暴利的机会。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以竞争的方式提供教育服务,要求教育机构具有赢利性质。不允许追求利润,就难以激发民办教育机构节约成本和提高回报率的教育服务的积极性。”也有人以国外经验为参照,认为即使美国这样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仅有5%的私立学校属赢利性质的,我国举办私立学校更不应该允许有赢利行为。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现实国情。在美国,绝大部分私立学校之所以属于非赢利性质的,是因为美国社会存在大量实力雄厚、愿意捐资助学的民间资本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基金与慈善组织。而我国显然不具有这种资源优势,因此只能从国情出发,允许私立学校的办学者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融入教育领域。此外“赢利”与“不以赢利为目的”也是有区别的。对于那种急功近利,忽视教育特定规律,一切向钱看的办学行为,应坚决予以制止。但如果办学者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办学效率,使办学者有了一定的盈余,则应允许投资者获得一定比例的回报(有学者建议回报率不超过国债利率)。

3.实行教育私营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减少对教育的投入

实行教育私营化要求政府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取消原来对学校的一些“越位管理”。而且,实行教育私营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教育支出负担,但这都不能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削减教育经费、减少教育投入的借口。任何时候,政府对教育都负有主要责任。实行教育私营化只是要求国家管理教育的方式发生转变,即由原来直接的指令性行政管理转变为间接的指导性宏观管理。政府主管部门不再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具体的运营过程实施干预,而是注重教育目标的确立,法令法规的制定以及经济手段的引导。但是,政府对教育的一些基本职能不能变,比如尽可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机会,以保证教育的公益性。实行教育私营化还要求政府为各类私立教育的发展营造公平、规范的环境。目前我国私立教育尚属新生事物,中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以及许多政策对民办教育采取的是歧视政策,有关部门动不动以种种借口对私立学校进行不必要的查处,扰乱了其正常办学秩序,阻碍了私立教育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私立教育发展初期制定一些鼓励性、保护性的政策法规,以保证私立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可以借鉴这种有益经验,依法治教,促进教育私营化发展。

标签:;  ;  ;  ;  

从教育机会供求矛盾看我国教育民营化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