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论文_康小丽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 642350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日至2015年8月19日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肝叶切除术患者。对患者感染部位进行调查。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率3.80%,其中5例为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率3.17%,1例为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0.63%。结论:手术部位感染率要高于其他部位感染。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Methods:we chose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015 to August 19,2015 to carry out the inguinal hernia repair,appendectomy,liver resection patients.Results:there were 6 ca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the infection rate was 3.80%,and 5 cases were infected with surgical site infection,the infection rate was 3.17%,1 cases were pulmonary infection,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was 0.63%.Conclusion: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ate is higher than other parts of the infection.

[Key words]surgical site;infection;target monitoring

手术部位感染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增加医疗费用,浪费社会有限的卫生资源。为准确了解我院手术部位感染率,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干预,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根据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的相关规定,感染管理科于2015年5月-8月以普外科为监测点,主动介入手术部位的感染监测。现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普外科2015年5月20日至2015年8月19日开始进行的腹股沟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肝叶切除术患者。

1.2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依据原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医院感染诊断。

1.3监测方法

由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实施SSI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监测,查看患者病程记录单、各种感染相关检查结果,与临床医生及护士协调合作、明确感染诊断,共同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电话随访出院患者,完成SSI监测。

2.结果

(一)一般情况

本次监测共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率3.80%,其中5例为手术部位感染,1例为肺部感染,

被选定的各种手术感染情况见表1。

(二)手术部位感染部分危险因素

此次监测中,患者年龄最大为85岁,最小1岁。各手术平均住院天数:腹股沟疝修补术为7.04天,阑尾切除术7.51天,肝叶切除术14.43天。

具体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见表2。

3.讨论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高龄患者由于各系统器官生理功能减退,机体代谢和适应机制改变,组织再生能力减弱,易被病原体侵蚀发生感染率增加。急诊手术患者组织易出现水肿、使巨噬细胞聚集导致炎性反应,因病情紧急,手术准备相对不充分,参与的人员相对不足等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非清洁手术切口,病灶上的病原体,包括寄生于其他部位的条件致病菌通过手术向周围正常组织散布而易发生感染。

根据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特提出以下建议:

3.1各临床科室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学习,医务人员掌握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要点,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认真落实感控措施,高度重视高危因素患者。

3.2严格术前准备。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手术室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备皮方法,避免使用剃毛刀。

3.3切实做好术野保护。皮肤消毒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如需延长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扩大消毒范围。重视年轻医生的培养,加强业务水平训练,不断提高手术技术,缩短手术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组织损伤。手术室严格做好空气、物表的消毒工作,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消毒供应中心务必为手术提供灭菌合格的手术器械。

3.4加强术后管理。合理安排术后病人,尽量减少巷道加床,做好病区清消工作。严格遵守换药流程,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病情尽早拔管。医务人员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应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情况,对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主动报告、及时治疗。

总的来说,患者手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医师在临床中应该注意防范,降低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朱会英,李艳春,向佩莹.肝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755-4757.

[2]楼晓莉.普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472-4473.

[3]刘荣辉,杨静,张长风,等.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569-1571.

[4]宋猛.普外科腹部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47-1048.

论文作者:康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论文_康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