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论文_张航慎

浅谈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论文_张航慎

江苏江淮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5

摘要: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的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工程技术,两者之间互为依托,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促使地质工程勘探技术和解析方法的发展,为地质工程提供的高精度、高准确性的地质解读,为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岩土数据基础,两者共同组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就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关系分析

1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概念

1.1岩土工程

(1)岩土工程的基础理论是传统的力学理论,把岩土体作为建设材料、环境和建筑物组成部分,并对其加以科学利用、整治和改造。

(2)岩土工程在遵循有关技术规范原则的前提下,借用新时代下各种信息技术和各种勘测技术准确反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等信息,以及反映其对岩土体性状的影响,再结合工程设计、工程要求以及施工条件,找出岩土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岩土工程设计着眼于地基加固处理、桩基、排水、边坡等整体设计。治理方面有地基加固处理、地下工程的加固或防渗工程基坑、边坡或岸坡的支护以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治理。

(4)岩土工程所研究的岩土体在地质形成过程中,在经历多种复杂的地质作用之后,其工程性质复杂化、多样化,而土木工程知识对于处理好建筑物和岩土工程之间的关系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尽管岩石力学、土力学和计算技术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也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因为存在计算参数、计算假定、计算方法等与工程的实际有一定的误差,就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这就需要对岩土工程进行综合判断。

1.2 工程地质

(1)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科的一个分支,我们把工程所涉及的岩土体和所在的地质环境称为工程地质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首先遇到的研究对象是岩土体,对其工程特性以及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地质规律进行研究和推测,同时还必须研究自然因素作用以及人为因素作用前提下,在地质历史时期和工程建设时期,研究其对岩土体性状的影响。相同的工程建筑物,鉴于工作方式和其对地质体所产生的负荷大不相同,会出现繁多的工程地质问题。例如,建筑场地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及变形问题,地下工程和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降水、及土体回弹等。另外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由于设计工程师缺乏对工程地质的深入了解,对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就会存在一些困难。

(2)工程地质的工作是通过工程勘察来实现的,具体就是了解工程地质的条件,解决工程地质相关问题,选择场地,预测工程在完成后会对地质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防护措施和建议。例如:在进行隧道钻探施工过程中,虽然工程师可以分辨岩芯的软硬状态,但是不能全面掌握在何种岩土体情况下使用何种钻进方法,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存在欠缺,而对于经验丰富的的工程地质工程师而言,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手段,运用工程地质经验,就能够对岩土体的工程性质进行初步的判断,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案建议。

(3)岩土工程需要工程地质方面知识来服务,工程地质研判出的地质问题、岩土特性及其它问题需要对岩土工程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根据工程条件和地质条件,为设计师提供合理的岩土参数和建议,为工程施工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施工方法以及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工程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2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2.1 主要结构关系

工程地质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要做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与地质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又保证地质环境不因工程建设而恶化,造成对工程本身或地质环境的危害。工程地质学科研究的内容有:土体工程地质研究、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等。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岩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研究内容涉及岩土体作为工程的承载体、作为工程荷载、作为工程材料、作为传导介质或环境介质等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等等。

(1)岩土工程包含在在工程地质之内,是其一个单一分支;

(2)岩土工程是岩土力学在岩体工程的应用和其在土体工程上的应用的结合;

(3)岩土工程是把岩土体既作为建筑材料,用时也将其作为地基、介质或者环境的结构工程,更为明确的表达是岩土工程是一种基础工程和地下结构工程。

2.2 分析

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存在区别性又存在联系性,即共性和个性的融合,而不是所谓的从属关系。需要更为明确地指出岩土工程的学科范畴,其特点在于多种学科性,是包括多种技术和方法,也就是说,岩土工程是一种综合技术方法,融合多种技术和方法于其中,它是多门学科相互渗透、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这就决定了岩土工程不可能被某单一学科主导。从上述补充后的定义可以发现,工程地质学为岩土工程学提供了在地质方面的理论基础,与岩土力学和结构学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等二者之间既存在着区别性又相互紧密结合。

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作为土木工程分支的岩土工程,是以传统的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单纯的力学计算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开始就和工程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与结构工程比较,结构工程面临的是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材质相对均匀,材料和结构都是工程师自己选定或设计的,可控的。计算条件十分明确,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基础上的计算是可信的。而岩土材料,无论性能或结构,都是自然形成,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演变历史时期,在多种复杂地质作用下的产物,对其材质和结构,工程师不能任意选用和控制,只能通过勘察查明,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完全查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实际情况是密切相关的。在研究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地质基础时,应当不断的对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构造进行研究分析。相关人员在这里应当不断完善自身对于岩土工程以及地质构造学的研究,积极的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到自身所学内容及经验,完善二者平衡体系,不断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得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之间起到良好的融合作用,以此更好的推动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邓楚键,何国杰,& 郑颖人.(2006).基于m-c准则的d-p系列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8(6),735-739.

[2]谢和平,邓建辉,台佳佳,何昌荣,魏进兵,& 陈继平等.(2008).汶川大地震灾害与灾区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7(9),1781-1791.

[3]白冰,& 周健.(2001).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与进展.电子显微学报,20(2),154-160.

[4]刘元雪,& 郑颖人.(1999).光纤检测技术及其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关键问题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8(5),585-587.

论文作者:张航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浅谈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论文_张航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