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工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一门集多学科、多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于和电气工程相关的管理和技术工作,如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民用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发、电气施工与管理、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等等。所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不能太过于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工作,而应当侧重于实践教学,强化工程应用,特别是重视培训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建筑电气专业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当中,将电气工程技术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可以把已掌握到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具体电气工程实践当中,经过不断的检验与反馈,从而更好将合格优秀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输送到有关单位当中。鉴于此,本文是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引 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需要尤其重视实践教学。针对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教学方式、教师教学配合、产学研合作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五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体系,合理设置实践课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生需要兼具实践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尤其要注意实践教学和基本理论教学并重,制定切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专业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还要包括:建筑电气认识实习、建筑电气生产实习、建筑电气毕业实习以及建筑电气毕业设计等。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土建和电气两门学科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兼顾两门学科,不仅要培养土建工程方面的知识,更要注意传授学生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和传感器技术等高新技术。所以,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设置专业实践课程上综合考虑了两门学科的需求,开展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有电路原理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和电机与电力拖动实验共60学时;开展的核心专业实验课程有电气安全工程实验、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实验、楼宇自动化技术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和电气工程概预算实验共96学时,另有建筑电气方向综合实验16学时。同时,对实验指导书进行修订,调整不同类型的实验课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充实和加强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增加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实验开出率100%,课程实验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大于90.90%。
二、将实践教学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当中,即应将各个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又应保持其相对独立,将专业实践课程和基础理论教学相互结合起来。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科学分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时间,让部门理论课程能够在实践教学当中进行。如,《建筑消防控制系统》、《电子技术》能加深学生对电子设备的知识以及对电子元件的认知,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建筑智能化专业有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将毕业设计安排在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之前所学到的各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与提炼,将建筑智能化技术综合能力的教学效果全面的展现出来。
三、注重产学研合作
因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积极采用各类条件,和科研院或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实验室,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等,将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应积极创设校外实习场所,坚持互惠互利、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实时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尽可能多的让学校实习基地与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进行实习时,能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或是上岗实习有关专业的工作,尽量保证实习时间能够每学年安排一次。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学生安排到企业有关施工或技术部门进行实习,并邀请企业内专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对相关产品的实际原理、控制方法、安装于调试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内容进行传授,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去接触实际工程,并能将其所掌握到的理论与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仅如此,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创建不但能够与企业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而且为技术改造和现场生产等多方面课题争取到更多实践机会,实现知识的延伸,与此同时,也能对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而言都是互利共赢的。
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进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当对其实验内容进行优化,科学地设计实验教学模式。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建立一系列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对实践工作进行模拟训练,并合理设置安全防范系统组态集成控制设计、火灾报警控制器在线编程及联动控制设计、中央空调系统组态集成控制设计等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综合实验,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到构思-设计-动手操作的全过程,如此一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开发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质量。当前,部分学校电气专业教师缺乏时间经验,在进行讲课时,往往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这极为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校可以和电气工程方面的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交流与联系体制,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与组织相关教师到企业当中去学习与深造,让教师能够参与到具体电气工程实践当中,并不断累积实践工作经验,延伸其知识面,为提高教学实践教学水平打好坚实基础。此外,还可以组织本校相关专业教师到兄弟院校或是优秀院校中进行交流与学习,吸收优秀教学经验。此外,还可通过聘请优秀现场专业技术人才到校进行讲座,或邀请相关企业和学校共同参加学术交流以及研讨活动,为教师创造出更多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让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所吸收而得的优秀实践经验与相关技能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结束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摆在首位。本次实践教学改革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企业工程师和校内专业教师联合培养等诸多方式,解决了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提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办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骁,戈文祺.浅谈智慧城市建设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发展[J].智能城市,2017,3(11):28-29.
[2]程李兵.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和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1):53-54.
[3]田丽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45):170-172.
[4]王浩军,吴敏,颜翠翠.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J].新西部,2017(28):163-164.
论文作者:于瑞锋,袁靖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建筑电气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企业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