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 511500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循证护理对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护理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住院满意度90%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建议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术治疗后接受循证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满意度,推广价值大。
【关键字】满意度;并发症;脑血管造影;循证护理
近几年来,因医学技术逐步发展,各类介入性技术得到改进和完善,数字减影术已发展为临床诊治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也为判定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此操作具有一定侵入性,患者需承受较多不适。而接受脑血管造影术诊治者,在睡眠、排便、卧位、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不适。我院近年来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纳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分组讨论护理方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病历资料,依据其护理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32-71岁,平均为(48.3±6.2)岁,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脑梗死,9例脑缺血,10例颅内动脉瘤;研究组: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龄32-70岁,平均为(48.5±6.1)岁,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梗死,10例脑缺血,11例颅内动脉瘤。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按照医嘱术前接受相应检查,禁食物和水,术后根据股动脉穿刺护理要求给予护理,密切观察穿刺点和造影剂状况等。
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
(1)成立循证小组
由医院相关人员共同商讨成立循证小组,提出此次护理问题,如禁食物和水的时间、止血方式、卧床时间、各阶段饮水量等。
(2)文献检索
按照所提出问题检索关键词,如循证护理、饮水量、卧床时间、排尿训练、禁食时间、脑血管造影等,综合评价分析,用科学的依据指导此次护理。
(3)护理措施
①术前禁食时间
术前6h可食用半流质或流质类饮食,术前2h可清流或饮水。密切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测量其空腹血糖。接台手术禁水或食物>2h可常规补液,或食用适量糖果等,以免发生地血液。
②排便训练
常规训练患者床上翻身、排便、放松等,术前1d术肢平卧,并在制动下训练其排尿。
③卧床时间
用缝合器或封堵器止血,2h后可根据状况逐步松开压迫器,平卧2h翻身,6h后可下地活动。
④进食和饮水时间
术后可适量进水,若无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则可进食。术后3h需根据造影剂量补液,控制饮水量+补液量为2500ml左右[1],促进排尿,避免发生造影剂肾病。
1.3 指标判定
术后24h内需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如血肿、穿刺点出血、尿潴留等,并比较。
患者出院时用我院相应科室自主设计的住院满意度问卷表判定其护理满意度,设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三个选项,计算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 ±s,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脑血管造影术具有创伤性、侵入性、风险性,我国实施脑血管造影术早期阶段,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性较大。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
本研究纳入80例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分组讨论后,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可促进疾病恢复,改善护患关系。且研究结果与杨志华学者[2]报道结果相符。其原因为循证护理中有机结合科研结论、临床经验、患者需求,并将其作为护理决策依据。接受脑血管造影术治疗者,术后无生活自理能力,加之体位的特殊性,患者往往会觉察到不适。在围术期护理管理中融入循证护理,降低并发症和不适感,提升其舒适度,进而达到提升满意度的目的。有学者指出[3],给予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术后循证护理,不仅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还可改善其负性情绪,让其更为乐观积极的接受此次诊治。本研究因研讨时间等因素限制,虽探讨了循证护理可从降低并发症、提升满意度等指标上证实确保护理质量,但结果部分未涉及到可反映患者心理状态的指标,若条件成熟,可进一步拓展研讨范围。
综上,建议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术治疗后接受循证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满意度,推广价值大。
【参考文献】
[1]陈屿. 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J].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35(s2):285-286.
[2] 杨志华, 苏艳, 米云娟,等. 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病人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7, 31(30):3896-3898.
[3]吴章淑. 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介入术前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0):1434-1436.
论文作者:郭春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脑血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造影论文; 术后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