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看到如上标题,您的目光可能会聚焦到“文本秘妙”这四个字眼上:什么叫文本秘妙?文本秘妙和阅读教学有什么关系呢?
一、发现文本秘妙
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期待,我们来解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这只“麻雀”。
这篇课文究竟隐藏着哪些文本秘妙呢?
“结构”是它的第一个秘妙。从文章的整体来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文章一共四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写见闻,第三、四自然段写联想。这是文本在结构上最大的秘妙。如果你的眼睛只盯着它的内容,那是不可能发现这个秘妙的。
“章法”是它的第二个秘妙。这篇文章的章法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第一段,“起”——“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第二段,“承”,就是承接、承续,顺着“起”的内容和语势写下去——“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第三段,“转”,就是转折、转换,就章法而言,“转”是最难写的部分——“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里不写长城了,而写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无论从内容还是语势上看,这都是一种转折、转换。第四段,“合”——“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合”起到总结、提升的作用,“伟大的奇迹”正是点睛之笔,即所谓的文眼。
“语言”是它的第三个秘妙。它的话语风格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平实”“精确”。“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实”是一种很高的语言品位。“平实”中见“精确”,就更难了。朱光潜先生说:“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比如,“站在长城上”,很平实。如果把它改成“走在长城上”,行吗?不行。“走”不庄重,没有敬畏的情感。面对伟大的奇迹,你的感觉是什么?肃然起敬。所以,你得“站着”,而不是“走来走去”。又如,“踏着脚下的方砖”的“踏”字,改为“踩”,行吗?“踩”,轻浮,“踏”,庄严,这就是“平实”中见出的“精确”。再如,“扶着墙上的条石”中的“扶”字,让人油然生出敬重之情。简简单单三个字,背后的情味是什么?是对长城的无限崇敬。作者显然是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看长城、写长城的。平实的语言,表达的情感却如此精确、妥帖,这就是高品位的文字。
“基调”是它的第四个秘妙。统计全文的标点符号,除了两个顿号,全是逗号、句号,不曾出现一个叹号。就句式看,只有陈述句,没有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这说明全文的情感基调是高度内敛和凝重的。其实,文中有些语句是可以改写成感叹句的。譬如:“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可以改为:“远看长城,它多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再譬如:“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可以改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还譬如:“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可以改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啊!”三个叹号一加,感情似乎变得强烈了,但是,全文的情感基调却因此被冲淡、被破坏了。长城是伟大的奇迹,默默地矗立了数千年,坚强、刚毅、庄重,它不需要任何人扯着嗓子宣传。长城的静默,显出了它的雄伟和恢弘。因此,文本的这种情感基调是最切合长城的特征的。
“顺序”是它的第五个秘妙。它的宏观顺序当然是先写见闻后写联想。但是,就中观和微观的层面看,文本的写作顺序一样值得我们关注。写见闻,“远看长城”“站在长城上”,这叫由远到近。写联想,“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这是现实;“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是历史。由现实到历史,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逻辑顺序。
“句法”是它的第六个秘妙。它的句法有很多特点,最有特点的是两处,数据说明和还原比较。“一万三千多里”“一百多里”“五六匹马”“两米多高”“三百多米”“两三千斤重”等,大量的数据运用说明什么?精确、精准。长城如此神圣,不允许丝毫的扭曲和夸张,不需要任何形容词。这是句法上的第一个特点。“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是还原比较。“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是作者想到的,是想象还原,把五百年前、一千年前的画面和场景通过自己的想象还原出来。还原以后再进行比较——“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通过还原比较,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长城施工的艰难。无数肩膀,无数双手,无数汗水,无数鲜血,无数个生命才筑就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所以说,长城不是条石筑成的,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的。
“长城”是它的第七个秘妙。“长城”的秘妙不在“城”,而在“长”,因为“城”到处都有。事实上,长城之“长”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而无论是空间之“长”还是时间之“长”,都缺乏充分的解读。比如,“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是写长城的空间之长。事实上,长城不只一万三千多里,而是纵横十万里,这是空间之“长”。长城是古代修筑的,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用将近两千年的时间来修筑一道军事防御设施。上下两千年,这是时间之“长”。所以,长城之“长”,既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也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奇迹”是它的第八个秘妙。都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奇迹体现在哪儿呢?第一是它的“气魄雄伟”。“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写出的正是这种气魄。第二是它的“构造精巧”。细细研究长城的构造,我们发现,垛子就像盾牌一样可以躲避敌人的进攻,□望口可以安全地观察敌情变化,射口可以用来放箭射敌,城台则可用于屯兵,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看似简单的设计,实则具备观察敌情、攻击敌人、躲避进攻、互相支援等多种军事防御功能,可谓匠心独具、举世无双。第三是它的“施工艰难”。完全凭人力在陡峭的山岭上修筑起如此巨大的工程,不可谓不艰难。第四是它的“工程浩大”。据计算,如果用修筑长城的砖头和条石,筑成一道宽一米、高五米的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周多。
“图腾”是它的第九个秘妙。课文的编者为什么选《长城》?《长城》被放到“世界遗产”这个主题单元当中,而且在第一课出现。很显然,长城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工程,它是文化遗产。从文化的角度看,“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图腾。《长城》一文的开头,用长龙比喻长城,显然也有深意在。长龙、长城,既形似更神似。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我们先民诗性智慧的创造。长城同样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经过数千年的绵延和积淀,它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凝聚人心、有别外族的又一个文化图腾。这种神似,才是更加本质的内涵。
“主题”是它的第十个秘妙。《长城》一文的主题是什么?怀古、睹物思人。余秋雨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学的最大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作为一种文学传统,我们同样在《长城》一文中看到了怀古的印记。当然,《长城》的怀古已经有了现代人的视野和观念,那就是——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分析《长城》一文,一共拈出了十条文本秘妙。细究之,肯定不止十条。通过解剖“麻雀”,我们大体上可以对“文本秘妙是什么”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概括。
从表达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本特征。从接受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字表现与存在。完全熟悉的文字表达不是秘妙,完全陌生的文字表达也称不上秘妙。从比较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文本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是文本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从语言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隐藏在话语背后的语言创造和价值。文本秘妙是一种语言的创造,不管是怎样的秘妙,一定栖身于不朽的文字中。
二、确立语文核心价值
找到了文本秘妙,可是所有的秘妙能和盘托给学生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又非常棘手的问题。文本秘妙解决了文本“有什么”的问题,但是,“有什么”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转化为教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对文本秘妙进行深入处理和加工,哪些可以转化为教学内容,哪些可以暂时悬置起来,哪些可以整合为一个独立组块?这就关涉到“确立语文核心价值”的问题。
关于“语文核心价值”,郑桂华老师在《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一书中有过独到而精辟的阐释。她指出:“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甄别和筛选各项文本秘妙中的“语文核心价值”呢?
1.看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语文的特征
什么叫语文的特征呢?语文通常被看做一个名词,语文就是语言文字。但是在我看来,不妨把“语文的特征”中的“语文”一词看成一个动词,就是“用语言文字去表达”,就是言说、书写。如果我们从动词的角度来看语文,就能准确地把握语文的特征了。明白了语文的特征,我们来看一看《长城》的十条文本秘妙。第一条是“结构”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二条是“章法”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三条是“语言”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四条是“基调”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五条是“顺序”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六条是“句法”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七条是“长城”的秘妙,涉及对长城之“长”的理解,属于内容和含义层面的秘妙,语文特征不明显;第八条是“奇迹”的秘妙,涉及对“奇迹”内涵的解读,语文特征不明显;第九条是“图腾”的秘妙,涉及长城在文化精神层面上象征意义的解读,语文特征不明显;第十条是“主题”的秘妙,涉及对“怀古意蕴”的现代阐释,语文特征不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和判断,我们可以先把后面四条秘妙拿掉。
2.看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文本的个性
所谓“文本的个性”,就是在同类文本中,这一秘妙是否是这个文本独有的特征,是文本的“这一个”。这种个性化的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就被公认为该文本的主要特征。
我们来看筛选后剩下的六条秘妙,它们都有着明显的语文特征,但是,哪些是这个文本特有的个性,哪些是同类文本共有的特征呢?第一条是“结构”的秘妙,从整体上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这类文章不少,巴金的《鸟的天堂》中就有不少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片段,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但这只是局部的、语句的写法,而非整体的、篇章的写法。因此,在整体上采用“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结构方式,确实是《长城》这一文本独有的个性。第二条是“章法”的秘妙,起承转合,章法极其严谨、整饬。在古诗中,尤其是七绝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类章法,但是在散文中是极其罕见的。因此,“章法”也是《长城》独有的个性特征。再往后面看,第三条是“语言”的秘妙,平实、精确。类似这样的语言风格,显然不只《长城》有,我们读过的很多文本都有这种风格倾向,譬如叶老的《爬山虎的脚》、丰子恺的《白鹅》等,都属于这类语言风格,因此,这一条不能算。第四条是“基调”的秘妙,感情凝重、内敛,这类基调的文本我们见得也不少,像《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因此,这一条也不能算。第五条的“顺序”、第六条的“句法”,都能经常在别的文本中看到,因此,它们都不能算。于是,就“有没有文本的个性”来看,就剩第一、二两条秘妙了。
3.看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统领的功能
什么是统领呢?就是从这个秘妙出发,能整体地把握文本的内涵,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来看剩下的这两条秘秒,先说“结构”,从整体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从这个秘妙出发,能将全文的内容一网打尽,显然,它有统领的功能。再说“章法”,按“起承转合”的思路来解读全文,既是可行的,更是高效和简约的,因此,它同样具有统领的功能。看来,“有没有统领的功能”这一梳理标准还不足以让我们最终确立这篇文章的哪个秘妙具有语文核心价值。
4.看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迁移的价值
什么是迁移?能让学生学习、模仿,举一反三,在新的语境和情境中运用。先看“结构”,让学生模仿“先写见闻后写联想”这一结构方式构段谋篇,可以吗?应该是可以的,特别是对第三学段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于是,这一条就可以判定为有迁移价值的文本秘妙。再看“章法”,让学生写出具“起承转合”结构的文章来,就偏难了,也许少数尖子生可以做到,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则过高了。
至此,我们很清楚地发现,结构上的“先写见闻后写联想”是《长城》这个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所谓“一课一得”,我们常说要抓住重点,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只凭经验设计教学。现在,依据这个相对科学的筛选和甄别机制,这些经验之谈就有可能真正走上语文课程方法论的轨道了。
三、围绕语文核心价值展开设计
现在,我们可以大胆地围绕这个“语文核心价值”展开对《长城》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将《长城》的教学构思分成这样三个大的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品读形象”。围绕“先写见闻”的“见闻”展开教学。主要抓两个问题:第一,“看到了什么”,指向作者的“见闻”;看到这样的长城,作者涌起了怎样的感情”,指向“见闻”背后的文化意蕴。第二,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着这种感情?这是由思想内容出发返回到语言文字上,关注语言、擦亮语言、揣摩语言,走的是一个完整的“来回”。第一板块集中解决“见闻”的问题。
第二个板块是“追思历史”。围绕“后写联想”的“联想”展开教学。主要抓三个问题:第一,“想到了什么?又涌起了怎样的感情”,指向作者的“联想”。第二,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着这样的感情?时刻不忘回归语言本体。第三,写长城,只写看到的行吗?为什么?写作者的“联想”的好处是什么呢?这里,引导学生发现“见闻”和“联想”之间的认知逻辑和情感逻辑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见闻”归“见闻”、“联想”归“联想”,井水不犯河水,那就不行了。
第三个板块是“抒写英魂”。“见闻”与“联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前面大量写条石、方砖等建筑材料,后面写劳动人民怎么把这些材料运送到崇山峻岭上,两者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这是作者的一种写法。还有没有别的写法,还能有别的联想吗?细读之,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联系。譬如,文本中大量出现这类字眼儿:“瞭望”“屯兵”“堡垒”“射击”“打仗”等,看到这些字眼儿,我们会作何联想呢?会想到狼烟四起,烽火连天,马嘶人喊,刀光剑影;想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想到“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因为,长城是军事工程,是防御设施,是用来戍边镇关、保家卫国的。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在长城上下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于是,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字做这样的联想:站在长城上,扶着墙上的条石,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地想起那些坚守边关的将士,_________。在这里,读写之间得到了有效互动。撑起这一互动的正是文本秘妙中的语文核心价值:先写见闻后写联想。
都说阅读教学要告别内容分析,怎么告别呢?我以为指向文本秘妙是阅读教学告别内容分析的一把金钥匙,所以,指向文本秘妙的阅读教学是坚守语文本体的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的阅读教学是走向优质高效的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的阅读教学是促进专业成长的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的阅读教学是充满浓浓诗意的阅读教学!
(“王崧舟工作室”何平、吴文杰等根据讲座录像整理,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