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严伟琼

配电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严伟琼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电力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阐述智能电网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和实施的原则,分析智能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配电运维;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1.1自然灾害的破坏

在当前配电线路故障发生时,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故障占据较大的比例。配电线路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大风天气下,电线杆需要承受较大的风阻,当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威胁到电线杆的稳固性。同时在雨季,电线杆地基长时间的在雨水侵蚀下,也会影响其稳定性。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则会导致电线杆出现倾斜或是倒塌事故,从而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个自然因素即为雷击,在夏季雷电发生频率较高,雷击会对配电线路带来较大的破坏。配电线路主要会受到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而发生故障。当裸导线被雷击时,绝缘子会出现闪络现象,导致导线被烧毁。绝缘导线在雷击作用下,通常会出现导线绝缘层和绝缘子发生闪络现象。另外,当绝缘层被击穿时,弧根会集中燃烧,从而造成导线在短时间内断线。

1.2 外力因素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出现故障的几率也较高。导致配电线路故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为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造成配电线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其正常运行,无法实现正常的电能输送。对于外力因素对配电线路造成的破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事故。由于配电线路多位于路边,道路交通量较大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必然会涉及到配电线路,造成电线杆倒塌及导线断裂。(2)社会中的违规违法活动。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针对于配电线路上的电力设施实施盗窃,从而导致配电线路无法正常运行。(3)开山炸石及工程施工。开山炸石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当炸石活动距离配电线路较近的情况下,必然会对线路造成较大的损坏。另外,当前建筑施工项目较多,部分施工人员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对配电线路及相关设施造成破坏,从而导致配电线路故障发生。

2加强配电线路运维管控的措施

2.1强化制度建设

在智能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必须强化制度建设,结合智能电网运维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同时还可以将市场机制引入到智能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中,完善的市场机制,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其激励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在具体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① 根据智能电网运维一体化特点,结合电网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同时需要重点强化方案的设计管理,努力构建完善的工作考核体系。② 在相关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培训工作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组织相关培训时,预先根据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等。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方案。尤其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培训计划。重点强化安全技术、业务知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等方面展开培训。③ 根据智能电网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合理归纳当前的仪器仪表。在实际的归纳整理过程中,一旦发现仪器仪表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更换,确保相关仪器仪表能够稳定运行。

2.2强日常巡查

在配电线路日常运行过程中,要重视日常巡查工作,并在巡查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具体的巡查制度,明确巡查范围和频率,并指派专业的巡查人员,强化对巡查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特别是对于事故多发地,需要加大巡查力度,有效的减少故障发生几率,保证配电线路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立运检管理系统和信息库

电力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对配电线路进行运检管理的部门和机构,充实人员,大力发挥信息技术在配电线路故障中排查的优势。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熟悉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状态,对线路故障可以进行准确的识别,熟悉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数据,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检修。对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系统的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故障多发地,设置重点观察对象。全面收集信息和加工处理,这样在出事故时,可以参考以往的案例选择维修方法。对设备建立专门的信息档案,电力企业中新设备不断增加,通过多方面建立完善档案库,为配电设备故障的及时排除和日常检修提供依据,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4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技术

做好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工作,需要先了解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方法包括建立一体化的精细管理观念,精细化管理技术要求人员进行电力精细化管理,并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之后重视管理评价制度。建立一体化精细化观念是整个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具备这一观念,才能保证精细化管理得到执行,每个部门的人员需要准确掌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人员的相关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要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比如对人员进行岗位安排和具体分工,还有重视提拔人才,节省一定人力和物力资源,加强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人员的分工合作,人员要清楚自己的职责。同时还要完善制度的各方面建设,形成权、责统一机制,同时完善运维一体化的各项制度。其次,电力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各项制度规定,监督工作人员完成任务,将电力企业中的安全事故概率降到最低。再次,重视运维一体化评价工作,主要表现为收集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要进行整改,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配电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长足进步。

2.5积极做好线路防护措施,运用先进的检修技术

针对10KV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环境以及情况实施思考,得知线路主要是在自然环境中铺设,受到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大。所以,应该积极做好线路的防护措施,可以根据线路分段以及经常发生的故障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线路保护方式。雷击对配电网运行线路造成的损害比较大,应该在线路上安装避雷的防护措施,这样可以强化线路整体防雷击的能力,进而减少雷击对线路造成的危害。需要思考不同避雷装置对安装技术以及位置提出的要求,通过合理设计的方式提升整体防雷能力。因为大风天气也会对线路造成较大的影响,应该对杆塔以及线路开展加固防护,保障杆塔的埋深。同时,检修人员需要运用先进的检修技术,以此提升对故障进行排查和最终检修的效率。例如,可借助GPS技术对出现故障的线路进行定位排查,提升线路整体检修的能力;检修人员可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搜查有效的检修方案,强化最终的检修效果。因为配电网是处于长期运行的负荷状态,有着较大的运行风险,需要借助动态方式对电流以及运行电压等技术参数开展实时监测,通过合理采取分流等方式实施处理能降低线路整体的故障风险。

结束语

智能电网建设作为电力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能否实现长足发展。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建设水平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没有形成较为统一化的运维管理模式,致使难以实现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基于此情况下,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建设体制,强化智能电网运维的监督与管理。同时需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作用,努力为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推进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宇亮,王靖.10 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23):78-79.

[2]祝炎新.浅谈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J].低碳世界,2017(36):133-134.

[3]陆晓芬,杨小勇.电网企业运维检修投入优化的思考[J].企业管理,2017(S1):232-233.

[4]胡文彬.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197.

[5]吴友耿.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要点的解析[J].通讯世界,2017(22):121-122.

论文作者:严伟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配电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严伟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