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岚 张静 郭茹 黄林枫
湖南省妇幼妇幼保健院普儿科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65例患儿、呼吸道感染65例患儿分别建组,名称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时间:2016年10月~2017年8月,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结果:观察组MP-IgM检测的阳性率为35.4%,对照组MP-IgM检测的阳性率为23.1%;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MP-IgM阳性患儿与MP-IgM阴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IgE的检测结果,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率极大,行肺炎支原体检测十分有必要,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方向。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引发因素众多,如:遗传、环境因素等;支气管哮喘还易引发众多不良反应,如:咳嗽、胸闷等;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道高发病症类型[1]。本文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展开研究,因此,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0月到2017年8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6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与6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相关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65例患儿、呼吸道感染65例患儿分别建组,名称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时间:2016年10月~2017年8月。观察组:6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临床症状与《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相符合[2],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2±0.6)岁。对照组:无近期使用激素治疗史、无过敏史,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0±0.5)岁。经数据软件比较组间资料差异,P>0.05,无差异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雾化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入院后3d内空腹抽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MP-IgM检测所用试剂盒源自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MP-IgM滴度≥1:80为阳性,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测定IgE采用Pharmacia UniCAP系统,而EOS则采用血球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数据处理
SPSS21.0系统软件处理MP-IgM检测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IgE检测结果数据指标,上述资料类型为计量、计数资料,P<0.05则有差异意义。
2 结果
2.1 MP-IgM检测结果对比
观察组MP-IgM检测呈阳性23例,阳性率为35.4%;对照组MP-IgM检测呈阳性15例,阳性率为23.1%;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气道慢性炎性病症,在形成病症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和细胞组进行参与,如: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炎性细胞等,属于呼吸道疾病中的高发慢性病症[3]。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喘息等,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出现呼吸性酸中毒等不良情况,若仍由病情继续恶化而不进行医学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将会造成极大的威胁[4]。查阅众多医学资料,尚未找到支气管哮喘的具体发病原理;但大多医学研究人员均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因素与变态反应、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并且,可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因素分为两大类,一是宿主因素,另一种是环境因素;支气管哮喘可在各个年龄层中体现,但小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患儿多为敏感体质。
近年来,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成为一大热门话题。郑敏斯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大多存在MP感染情况,因此,研究人员认为MP感染会引发支气管哮喘发生[5]。李文岭等发现与没有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相比,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同时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风险更大,风险率在其47.66倍左右,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是引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6]。本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IgM检测结果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者,但与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比较,发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MP-IgM检测的阳性率会更高,因此,这说明患儿若处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则同时存在MP感染情况的概率更高,且MP感染或是造成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与前人的报道一致[7]。相关研究显示出,与MP-IgM阴性者相比,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MP-IgM阳性者会存在明显较高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含量,由此提示,MP感染率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中明显高于呼吸道感染患儿。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率极大,行肺炎支原体检测十分有必要,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清,辛淑君,曹曦文,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23):4504-4506.
[2]张小林,胡红锋.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21):54-55.
[3]董淑禹,孙君.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1):332-333.
[4]谭志贞,唐渊,柯桦.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1).
[5]郑敏斯,高梅,何德根,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8):1083-1085.
[6]李文岭,马玉风.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J]. 儿科药学杂志,2017(7):3-6.
[7]Hovland V,Riiser A,Mowinckel P,et al. Asthma with allergic comorbidities in adolescence is associated with bronchial responsiveness and airways inflammation[J]. Pediatric Allergy & Immunolog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ediatric Allergy & Immunology,2014,25(4):351-9.
论文作者:熊岚,张静,郭茹,黄林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支气管哮喘论文; 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粒细胞论文; 阳性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论文;